“獵隼呼叫小飛俠,立即放飛小鳥。”

石明遠立即命令王軍小組釋放無人機。

因為從2號高地跑到遠處的那輛地方牌照的suv處有足足三百多米。

為了防止跟丟,無人機暫時接替跟蹤。

“小飛俠明白。”

王軍組所在的觀察點上,早已經準備好的無人機騰空而起,很快上到數百米的高空,調整鏡頭對準了地面那輛監聽車。

夜視鏡頭的監控下,白鷹旅的車剛出水泥路就已經被盯上。

“已經發現大老鼠,小鳥跟上。”

“獵隼收到。”

石明遠帶著兩個兵,揹著器材在山路上狂奔。

日常體能訓練裡的衝山頭科目此時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幾人健步如飛,即便在夜間也很快下了2號高地,在一分鐘內趕到了suv旁。

跳上車,一名士官坐到司機位置上,迅速啟動發動機,掛後檔,倒車,雙手在方向盤上翻飛。

倒出土路後,一腳油門,沿著土路朝鯉魚門方向開去。

石明遠此時開啟pad,透過資料連結收到王軍小組的無人機畫面。

“他們出了國道,往長安鎮方向開去了。”

石明遠將pad直接放在suv儀表臺上,用它當導航,為司機指示方向。

在他們撤離的同時,王軍小組也迅速下山,然後登上那輛猛士偵察車。

他們的位置在石明遠小組的地方牌照suv後頭大約三四百米的地方跟著。

由於有無人機的輔助,所以他們根本不急著跟上,也不怕跟丟。

王軍取出一臺軍用手提,開啟地圖,很快看到在地圖上閃動的幾個移動點。

最前面被標記為紅色的是疑似白鷹旅的監聽車,它後面的綠色點是石明遠小組所在的地方牌照車輛。

然後是自己的車。

自己的車後頭還有兩個綠點。

那是姜熅率領的反偵聽小組的兩臺通訊車,他們跟在最後,繼續蒐集目標車輛發出的訊號特徵。

今天一整天,他們已經截獲了埋伏在鯉魚門附近樹林子裡的那輛監聽車的電磁訊號特徵,並且截獲了不少的零碎資訊。

這些都會記錄在硬碟裡,晚上回到旅部後開展分析。

任何一個部隊都有自己使用的戰術頻段,而且也有訊號特徵,蒐集這些是每個國家都想向敵對方做的事情。

這也是多年來為何有些sx國家喜歡開著電子偵察機飛到華夏海疆周圍裝模作樣說是自由飛行實則就是在蒐集電子特徵。

姜熅判斷那臺疑似白鷹旅的車就是過來蒐集433旅電子情報,提早介入為了後續的紅藍對抗做出準備。

其實,李正之所以沒派人將這臺車直接端掉原因也很簡單,他蒐集他的,自己蒐集自己的。

那臺車如果不是間諜的,那麼肯定是白鷹旅裡最先進的偵聽車,他們同樣有自己的訊號特徵,並且他們也會和白鷹旅保持聯絡,只要有訊號釋出,姜熅的小組就能攔截到,也能記錄並且進行分析。

留著它,迷惑它,侵入它,反制它。

這是李正的計劃。

至於說是別國間諜,這個可能性姜熅覺得很低很低。

首先能攔截和記錄軍用頻段訊號的裝置不是一般的裝置,絕對是軍用級別的。

能動用這種裝置跑到軍事禁區附近蒐集情報,這種膽量,這種水平,除了本身就是藍軍的白鷹旅之外,還真沒別的單位能做到。

不過,這件事對李正也是一次震撼。

溫朝暉能這麼無所不用極其地提早兩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來蒐集對手的資訊,這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提醒。

練為戰。

作為一個旅的指揮官,還真得佩服溫朝暉這種較真的精神,這種平時就當做戰時的思維。

當石明遠的小組跟上那臺可疑車輛後,三個小組很默契地進行了無線電靜默。

因為此時已經離開了駐地,如果各組之間還頻繁交流,那麼也會產生電磁訊號。

要知道,對方的就是一輛監聽車。

一旦他們發現在自己附近一直存在軍用頻段訊號而又不在軍事禁區附近,以他們的警覺性,一定會察覺有問題。

三個小組拉開了距離,相互控制車速按次序跟隨。

王軍的猛士車和姜熅的兩臺通訊車是絕對不能露面的,所以他們只能根據石明遠所在的那臺民用suv的訊號來遠遠跟著。

至於石明遠,他的車也和可疑車輛保持著一定距離,不能太近,當然也不能太遠。

這些跟蹤技巧,都得益於李正從總部某部門裡請過來的薛冰,他不光在433旅組織了情報分析技巧的培訓,也對喬裝和跟蹤進行了培訓。

薛冰這種人是實戰派,他的經驗和技巧相當了得,資訊情報分隊和偵察營當時都派出了骨幹去參加培訓,當時還有很多旅首長認為培訓這些跟蹤和反跟蹤的技巧有什麼用。

當時李正只笑笑地說了一句,技多不壓身。

可沒想到,現在馬上就用上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索菲亞大教堂

吳禹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