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正文卷第1198章絕地空投這是一次死亡空投。

其實在行動之前,李正做過不少的衡量,只不過能讓他選擇的行動方案並不多。

作為一個老特戰出身的指揮員,特種作戰的原則李正是非常清楚的。

特種作戰危險性大,但不是去送死。

可偏偏這次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卻非常像去送死。

首先利用運輸機空投,在沒有絕對制空優勢和藍方目前宮島的雷達預警措施完善前提下是絕對送死行為。

關於對宮島的處置上,李正之後和嚴肅進行過一次交談,他檢討了自己之前指揮上存在的一些錯誤。

這個錯誤就是沒在對綠區攻擊的同時搞定宮島,在北斗系統沒有遭到打擊之前把宮島洗一次。

把宮島洗一次,就算後續失去精確制導能力而無法阻止藍方重建,但藍方想要恢復宮島基地的基本功能也需要至少一個禮拜時間。

那樣會為紅方爭取到不少的時間,不會導致後來連續半個月時間裡流求和綠區一直遭到藍方壓倒式轟炸。

但這也不能全怪李正。

當時考慮的因素很多,在攻擊綠區之前,紅方對黃方流求和本土南方地區的港口、軍事基地以及海上、空中力量實施了毀滅性的打擊,但黃方位於北方的港口和部隊仍舊儲存了一定實力,這導致了在進攻流求和綠區時候必須將大量的兵力都集中在這兩個方向上,沒有抽調出兵力對付宮島。

更何況,如果綠區沒能拿下,部署在綠區全島上的各種雷達預警系統和反導系統會為藍方提供初段攔截以及預警資訊,讓紅方對宮島的導彈攻擊失去突然性。

因此,李正本想著拿下綠區後,根據藍方進一步行動再製定打擊宮島的計劃。

這種打法顯得略微保守了一些,可也是李正綜合了各種戰場因素和實際情況所制定出來相對穩妥的打法。

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在開始攻擊綠區和流求地區後,白方忽然宣佈參戰,這也讓李正不得不面對兩線作戰的困境,導致了更沒心思對宮島發起進攻了。

嚴肅對於李正的總結和檢討是持著公正態度的,對李正目前指揮所獲得的戰果給與了肯定。

打法略微保守,也是因為李正第一次指揮如此大規模的對抗演練,導致了多少有些求穩心態。

優秀的戰役級指揮員是要經過多年的歷練和打磨方能完美,沒有人天生上來就是無暇戰神。

嚴肅的肯定歸肯定,問題也指出了。

那就是如何解決目前因為宮島基地沒有受到提前打擊最終威脅到目前綠區和流求方向的補給,以及藍方會趁著這個有利於自己的戰機,在這幾天內的某天忽然發起奪島行動。

以嚴肅的判斷,藍方是肯定要在這幾天內發動進攻的。

因為藍方的戰機也是有視窗期的,失去了這幾天的視窗期,未來鹿死誰手,那可就兩說了。

除了運輸機空降滲透模式外,另外就是水下模式。只不過宮島經過藍方多年經營,早在數年前將戰略力量轉移到東亞地區,他們就已經開始以紅方為假想敵,開始不斷加強對宮島和綠區的武裝。

空中、水上、水下,都有天羅地網般的預警網路,要穿過這些網路用潛艇將特種分隊送到宮島近岸,成功率同樣無限接近於零。

那麼平流程浮空器運送呢?

這個成功率如何?

當然也很微小。

從技術上,這種30000米左右的平流層浮空器躲避藍方預警網路有優勢,它的困難在於製造和投送技術以及經驗。

之所以難,倒不完全是平流層浮空器的製造工藝上。

平流層浮空器最關鍵的氣球,光是球體的材料如果展開後,能達到30個足球場大小,用一種超薄、非常有韌性的塑膠做成,厚度只有三明治袋的十分之一。

球體中能容納最高5000立方米的氦氣,隨著氣球的升高氣壓降低,內部的氦氣膨脹,最終將整個氣囊填滿。

還有就是球體下懸掛的控制器和運載艙,採用高強度金屬作為支架,其餘全部是非常輕的碳纖維材料構成。

這些都是技術的結晶,沒有強大的科研和工業能力是沒法造出來的。

這些都不重要,技術問題好解決,難以解決的是執行這個任務的人所必須具備的技術。203部隊進行過相關的實驗性空降,但那都是屬於試驗階段的摸索,目前還處於保密狀態,沒有公開過。

縱觀整個紅方部隊,沒有任何一支特種部隊進行過成建制的同條件同環境下的集體投送。

藍星目前最高的平流層跳傘記錄是藍方的一名退役軍人,同時也是一個極限運動的專家,他目前保持的記錄是38,米,並實現了自由落體的最快速度——1,公里小時。

而紅方特種部隊裡,只有203部隊裡的其中一人進行過這種實跳試驗。

這人現在也在魏胖子的小隊裡頭,叫做老岑。

沒人知道老岑的具體名字,大家也不問。

203做事風格向來如此。

剛坐上浮空器的吊艙內,每一名海軍特種部隊隊員心裡都略微緊張。

和以往乘坐的運輸機不同,這次是一個吊艙,一個掛在大氣球下面的吊艙。

含老岑在內,一共10人,另外還有兩名從203部隊抽調過來的操控手,在吊艙前端負責控制浮空器。

在準備行動前的幾個小時裡,老岑給包括魏胖子在內的這9名海軍特種部隊隊員進行了一個簡短的培訓,說明了進行這種平流層跳傘要注意的技術細節。

老岑一開始挺懂寬慰人的,跟大家笑嘻嘻說這就跟你們高跳低開差不多,稍微注意一下,問題不大,到真跳出艙來,所有人要注意的就是彼此之間的距離,要跟好隊伍,別掉隊就行,否則落到了海里,找不到彼此麻煩就比較大了。

可是,當老岑將細節逐個說出來的時候,大家拿著小本本一邊記錄,一邊脊樑骨上就開始冒冷汗了……

對於這種跳傘,氣球前900米的上升是至關重要的,被稱為“死亡主線”,因為球體太大,在低空的時候反倒容易受到氣流的影響導致球體出現變形等問題,操作不好就會導致失敗。

其次是所有人身上的增壓服,因為在那麼高的位置,空氣極度稀薄,溫度極低,如果增壓服出了問題,跳傘者可能會因為缺氧而死,或者凍死,又或者是血液沸騰而死,稍有差池他就可能回不來了。

這種特質的增壓服同樣是高科技的結晶,類似於宇航服,比飛行員身上的飛行服都要複雜,必須能抵禦零下72c的寒冷,還必須密封,在內層填充足夠他使用20分鐘的加壓氧氣。

同時,為了保證行動的靈活性,又不能設計得太過笨重。人套在這個密閉的增壓服內會感到很不舒服,有種被關在密閉空間與世隔絕的窒息感。

好在海軍特種部隊成員都經過水下潛艇爬管和逃生類訓練,適應上沒有問題。

小分隊在進入吊艙後不久,隨著地面人員的指揮,氣球逐漸膨脹,並開始慢慢上升。

魏胖子透過吊艙舷窗朝外望去,看到了地勤人員在撤離,讓開位置讓浮空器起飛。

打量了一下週圍,魏胖子感覺現在的自己就像一隻被關在籠裡的鳥,而這個籠子又綁在一個大氣球上,往天上飛去。

這種感覺,真特麼奇怪……

“別緊張,魏營長。”

對面的老岑顯然看出了魏胖子的侷促,朝他揮揮手,安慰他道。

“就跟坐熱氣球差不多,只不過就是飛得高了點,待會兒到了三萬米,你可以看看藍星的樣子,非常壯觀。”

“呵呵。”魏胖子擠出一個笑臉,比哭都難看,心想,我信你個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左五院之劍道無雙

夢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