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吉是在李正迷茫和失眠的第四天出現在營地裡的。、

和他一起帶來的還有桑布村的寸長和其他兩個村民。

來是原因也很簡單,如果不是華夏維和營提早轉移了村民,恐怕被夷平的就不光是村子了,一條村的人都得完蛋。

村長送的還是羊。

當然,比市長少點,只有一頭。

中東地區,駱駝是硬通貨,在這裡,羊是硬通貨。

因為飲食習慣和信仰之類的問題,這裡是不吃豬的,牛又是耕作的工具,當然也捨不得吃,只有羊最合適。

何況這事不能用羊的數量去衡量,畢竟桑布村窮得叮噹響,一頭羊已經很貴重了。

夏志國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於是讓管物資的行政後勤分隊軍官帶人去摘了寫營地裡種的新鮮蔬菜,外加一些水果罐頭,算是回贈。

在國內來講,羊肯定比蔬菜貴。

但在這裡不一樣,沙漠地區,綠葉菜種植受到很多氣候影響,一直是緊俏物品。

所以村長看到那兩筐水靈靈的番茄和茄子還有生菜後,眼睛都綠了。

慰問當然少不了一場座談會,主賓坐下,彼此說說客氣話,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得上忙的。

李正這沒有參加座談,他也不是值班時間,在營房大門口曬太陽。

也許是語言阻礙或者是別的原因,老哈吉也中途帶著孫子布瑪熘了出來透透氣,順便抽一袋煙。

也就是這會兒功夫,仨人遇了個正著。

老哈吉當然認得李正,自從孫子認識這個士兵之後就交上了好運。

現在他有工作,孫子在讀書,一切彷彿都好了起來。

打了招呼,自然是要聊上幾句。

老哈吉告訴李正,說是華夏維和營支援他們重建村子,這次過來是專門感謝來的,臨了又不忘抓住李正的手一通搖晃,感激他冒死救下孫子布瑪,眼看就要老淚縱橫那種。

李正最怕老人在自己面前哭,一哭他的心頭就有些發緊,不好受,於是趕緊轉移話題,問老哈吉,你們打算搬回去住嗎?

在李正看來,桑布村的位置真的很不好。

它位於J市的北面邊,在郊外,北面很多地區都有武裝組織滲透,而J市則控制在政府軍手裡,高盧雞也在這裡的機場邊上有一個重要營區,因此,這裡就是襲擊事件發生最多的地區,並且這邊的村子很多都會被武裝分子滲透。

當地人也不敢招惹這些人,更不敢告密,因為一旦被武裝組織知曉是告密者,下場會非常慘。

以前有過這種事,有人去高盧雞那邊提供情報,領賞錢,結果告密者被告密,武裝分子把一家大小都個殺了,並且廣而告之,算是一種殺雞儆猴。

久而久之,大部分時間裡沒人敢去告密了。

這次桑布村存在一個底下軍火庫的事說明了即便是桑布村這種地方也並不安全,一旦被高盧雞獲取情報知道村裡有武裝分子,他們會派人出來清剿,而村子和村民就像這次的行動一樣,成為附帶傷害。

因此在李正看來,反正村子都毀了,這裡算說不上地大物博,但不少地方都人跡罕至,找個南面的地區重新建個村子也比在原地重建要好。

老哈吉說:“當然要回去的,那是我們的故土,我們的祖先在那裡生活數百年了,沒離開過。”

李正說:“可是那裡不安全,經常打仗,你們真的不擔心自己的安全?”

老哈吉想了很久。

也許是這個問題以他的文化程度一時間很難說清楚,心裡雖然知道自己因為什麼,但表達出來就有些詞不達意。

他跟自己的孫子布瑪比劃了半天,最後布瑪將老哈吉的話大意整理了一下,告訴了李正。

老哈吉的意思是,他對這個國家有信心,也覺得有希望。

這個回答讓李正很是驚訝。

在他看來,L國真沒救了。

從第一批維和部隊進駐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停火協議也簽了,但交火事件和襲擊事件並沒有停止,武裝組織和政府還是敵對,甚至那些武裝組織裡頭有說不清多少個分支,部分還是相當極端的。

他們對和平可是沒興趣的,他們要的是亂,因為亂了可以壯大自己。

“希望?”

這戳到了李正這幾天的心結上。

老哈吉居然認為L國還很有希望。

這令李正不解。

他想將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但又怕讓老哈吉難堪,畢竟對著老哈吉說L國的情況很糟糕,看不到未來,這是一件很傷人並且不大禮貌的事。

“布瑪,你問問你爺爺,他看到的希望是什麼?”

布瑪講話翻譯給老哈吉。

老哈吉又撓頭想了半天,抽了足足十幾口煙,最後才再次跟布瑪比劃起來。

之後布瑪說:“我爺爺說,他的希望是看到了人。”

“人?”李正犯湖塗了:“什麼人?”

布瑪說:“他說,記得戰前J市只有大約八萬人口,打起仗後,這裡的人都逃命去了,跑到鄰國去了,政府軍和武裝組織打得最厲害的時候,這裡的人口最少的時候不到兩萬。不過,你們這些維和部隊來了之後,這裡的人口開始恢復,現在這個城市大約有十幾萬人了,這就是希望。就像我們家,我爸媽都死於戰火,可我還是活下來了,我覺得將來我也會有我的孩子,他們會延續我們的血脈,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下去。”

說完,怕李正沒聽懂,布瑪又補了一句:“人就是希望,有人就有希望。”

李正的內心勐地一震,彷彿被什麼重重撞了一下,面前這個有些句僂的老漢形象頓時有些高大起來。

人就是希望。

有人就是有希望。

李正這位高材生想了想,越想越覺得沒問題。

只要人在,希望就在。

人沒了,才是真的啥都沒了。

自己真是枉做小人。

這幾天,還在為人家國家的前途擔憂,感覺自己所作的事業沒有意義。

意義在哪?

維和的意義當然不是看進入之後還有沒有發生衝突,是一種緩和與阻隔的手段,正如一團火燒得正旺,要將一切毀滅的時候,有人進來將火盆子蓋住。

燙嗎?

當然燙,而且會疼,會犧牲。

但是,隨著維和部隊的進入,至少人就敢回來這裡生活,知道這個世界還有人在幫助他們。

只要人回來了,未來一切都有可能。

李正這才茅塞頓開,困擾在心頭好幾天的霧霾忽然散去。

對自己事業的認同感終於再次被僅僅攥在了手裡,方向也調正了。

有了正確的方向,當然就能駛出迷霧,撥雲見月。

“謝謝您。”

李正十分真誠地對老哈吉說。

老哈吉沒聽懂他說啥,看了看李正,又看了看孫子布瑪。

布瑪告訴他,李正是在謝謝他。

老漢又不依了,放下煙槍,又伸過手來抓住李正,嘴裡唸叨著:“我要謝謝你才對,我要謝謝你們華夏人,你們是好人。”

李正頓時再次尷尬了。

自己好不容易轉移了話題,沒想一句話,又自己跳進坑裡去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文朝軼史

唐城老表

三國:貂蟬稱帝開局拐走關羽張飛

大嶼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