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整個島的東南角。

李正望向海上,看到那高達兩三米的海浪時,才明白肖軍為什麼會將所有人帶到這裡來。

這裡和之前的海灘上的海況十分不同。

之前的海灘雖然也有浪,但不大,而這裡的海因為對出就是真正的大海,因此浪花特別大。

勐虎旅有操舟訓練。

不過跟這種海況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侯軍忍不住問李正:“你覺得你和我參加這種操舟,能到一千米嗎?”

李正看了看海況說:“關鍵是近岸的300米,這300米的浪跡,你看那邊——”

他手指向遠處。

侯軍望去,發現遠處的海面果然較為平靜,沒多大的浪。

考驗人的就是這300米。

雖然只是300米距離,但難度是逆天的。

即便在場的都是陸戰旅各單位選拔過來的精銳,但看到這種海況,心裡都一陣陣發虛。

“怎麼?都不敢下水了?”肖軍看到了所有人臉上的畏懼。

“如果連這種浪都沒法應付,你們還有什麼資格加入蛟龍突擊隊!?”

“浪太大了!”張建忍不住說道:“沒人能從這種浪裡衝出去!”

張建畢竟是軍官,他開了口,其他人也跟著滴咕起來。

“是啊,這種浪都超出訓練大綱要求了。”

“沒人在這種海況下還要進行滲透突擊……”

“這種海況根本不適合出任務。”

“扯澹!”

肖軍一聲怒吼,所有人頓時安靜下來。

“看看你們像什麼!一個個還沒下水,都在這裡說不行不行!蛟龍突擊隊的字典裡沒有不行這兩個字!”

他的目光如同刀劍般鋒利,劃過每個人的臉,不少人低下頭去。

“好,別說我當隊長的光說不練。”

他回頭朝幾個區隊長丟了眼色。

“你們幾個配合我。”

說完,徑直走向一艘橡皮艇。

其他幾個蛟龍的軍官和士官過來,拿起槳,扛起橡皮艇,走向海中。

“給你們做個示範,別整天以為自己不行天下就沒人行!”

幾個蛟龍的軍官和士官在肖軍的帶領下拖著橡皮艇來到水深處,翻身上艇,幾人固定好自己的位置,隨著肖軍一聲口令,開始齊刷刷地操起槳片不斷划水。

在大自然的面前,人類是極其渺小的。

橡皮艇如同狂風中的柳絮,被拋到浪尖上又重重落下,李正雖然沒下水,但都能感受到那種驚濤駭浪的刺激。

橡皮艇這東西相比起常用的衝鋒舟更難操作。

它的優點是輕,便於攜帶和滲透。

但缺點也是輕。

因為太輕,所以浪花一旦太大太高,很容易翻側。

眾人看到肖軍指揮的橡皮艇起起落落,好幾次連橡皮艇裡的人都拋得想要落入水中,有時候甚至浪花蓋過來,連橡皮艇都看不見了。

但浪花過後,橡皮艇卻奇蹟般又出現在畫面上。

“厲害。”

李正看著海中的肖軍和他的戰友們,不由得新生感慨。

“老班長,海特是真有自己的絕活啊,陸上科目咱們不憷,可這水上和水下的科目,咱們是真的望塵莫及了。”

侯軍說:“現在是我理解了旅長的苦心了,不來這裡,我們還蹲在勐虎旅的一畝三分地裡覺得自己多牛逼了不是?出來見見世面,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呀。”

李正點頭贊同:“對,旅長的意思就是讓我們博採眾長,虛心學習,把海特的絕活學會,回去之後帶出一批骨幹來。看來之後我們進了蛟龍突擊隊,得好好向肖軍他們學習。”

侯軍說:“這個沒毛病,他們跟我們學狙擊,咱們向他們學海上科目。”

不久,肖軍和幾名蛟龍突擊隊的骨幹已經穿過了大浪區,並且掉了個頭,又原路返回。

同樣是驚濤駭浪,同樣是奇蹟般返回。

這幾個蛟龍突擊隊的軍官和老兵令人不得不服,人就像黏在了橡皮艇上,根本掀不下來。

有人示範了,並且成功了,所有隊員都不敢吱聲了。

張建驚得嘴巴都合不上了。

自己還是太嫩了。

他忽然感覺自己的最大缺點就是自大。

總覺得自己很厲害,自己做不到,人家肯定也做不到。

肖軍扔下槳,直接來到張建面前,問他:“看清楚了嗎?”

張建微微低頭,點了點,聲音低了八度:“看清楚了。”

“我是不是人?”肖軍問。

張建臉紅了,低聲道:“是。”

肖軍說:“我聽不見!”

張建的臉更紅了,鼓起了氣,大聲回答:“是!我錯了!”

肖軍看看其他人。

這回沒人敢和他對視,全都低下頭去。

“如果你們剛才起鬨是想要達到休息的目的,我可以恭喜你們,達到了。”

肖軍回到自己的指揮位置上,脫掉了自己的迷彩服上衣,交給一旁的保障人員,然後擦了一把頭上的海水,大聲道:“因為你們剛才不相信,所以我作為隊長有義務示範一次。”

他抬手看了看錶。

“剛才耽誤了整整四十分鐘,所以,中午一小時的休息時間取消,今天不休息,一直訓練到晚上我滿意為止。”

說罷,手一揮。

“扛艇,下水!”

沒人再敢說半個不字,所有小組全部扛起橡皮艇衝向海中。

很快,三十多艘橡皮艇全部下水,海面上頓時熱鬧起來。

肖軍找了塊沙灘上的礁石,站了上去,望向遠處。

只見不少橡皮艇劃出幾十米就被風浪掀翻,艇裡的人紛紛落水。

僅僅二十分鐘,原本三十多艘的橡皮艇只剩下二十多艘了。

那些被浪掀翻的橡皮艇上的隊員被保障衝鋒舟拉上船,運到了岸邊。

按照規則,翻船即退出,沒有商量的餘地。

不過這次退出的隊員卻沒任何怨言,上了岸也不吭聲,朝著出發的海灘走去,在那裡有他們的裝備,拿著裝備就有人會把他們送走。

李正數了數海面上的橡皮艇數量,最後吃驚地對侯軍說:“到今晚,別說那些帳篷住不下,我看還有多餘的……”

突破風浪區到達目的地海域的只有23條衝鋒舟。

也就是說,起初165人經過一項劃舟訓練過後,人只剩餘一百出頭了。

侯軍笑道:“你說這麼大的淘汰率,15天后這個海灘上還會有人剩下嗎?”

李正說:“老班長,你猜會有多少人留下?”

侯軍說:“我估計頂多就剩下三個小組已經不錯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索菲亞大教堂

吳禹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