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艾倫老爺的產業

泡麵廠就不用多說了,這是艾倫早幾年前就開始佈局的產業,正好華國又是新興市場,雖然早在六幾年開始,這邊就有泡麵的類似產品銷售,但是那種最早老式的泡麵,與其說是泡麵,不如說是最簡單的油炸雞蛋掛麵。

質量是沒問題,但是包裝不好看,再加上以前買這玩意還得要糧票,誰家裡有錢撐得買泡麵啊?

除非是一些地方物質不豐富的時候,買一點用來走親戚送禮用。

後來倒是有些廠家從島國進口先進的泡麵生產線,但是這個新生產的泡麵口味,就不是那麼美好了,吃的的人也有,但還遠遠達不到幾十年後的那種能走入尋常百姓家的程度。

而在門夏市投資的好吃泡麵廠,走的路線也不是全低端。

現在的廠區一共引進了六條現代化泡麵生產線,能生產袋裝、桶裝兩種包裝的泡麵。

其中袋裝的,就是艾倫手裡最低端的泡麵,就這.售價也是2塊錢一包。

這個價錢在現在的華國來說,也不算便宜了,普通老百姓也不是買不起,只是不捨的買

在內陸地區普遍工資才只有一百多塊錢,即使沿海地區,也只有一百多、兩百多塊錢的年代,一袋泡麵就兩塊錢,想想什麼概念?

至於更高階的桶裝泡麵,這個售價就更貴了,主要貴的點,就在那個加大加量的豪華版牛肉包上面了。

就算大陸的物價,92年,以二線城市的物價來算,一斤牛肉的大概價位在~7塊錢左右。

而艾倫用的牛肉,還是澳洲的,雖然不是最頂級的,但加上包裝盒人工費,單一個醬料包,成本就達到了6塊錢。

再加上泡麵、包裝的成本,一個桶裝豪華高階泡麵,成本價都達到了7塊5。

而就這樣的桶裝面,對外的售價直接拉到了13塊。

人均工資一百多塊錢的時代,一個桶裝面要13塊,十分之一的工資了。

要是換成一個人,三千塊一個月的工資,那這桶面,大概就要花300左右。

這就更讓人吃不起了。

雖然普通民眾吃的少他這個牌子的泡麵,但這個牌子的泡麵在華國名氣極大,因為去年遭災的時候,艾倫捐助的物資裡,就有大量的泡麵,名聲極好。

這就好像放在即使年後,市面上普通的路邊攤,一碗牛肉麵起碼也得賣個十塊錢左右吧?

點一碗,等老闆端上來,往碗裡一看,面倒是不少,但牛肉只有可憐巴巴的,薄的都透明的一兩片,即使它面多,但食客看到就這麼點肉,還是會感覺很肉疼。

但旁邊另一家裝修高大上的麵館,一碗牛肉麵賣你三十!

端上來一看,好傢伙,做上面不玩虛的,上面一層全是牛肉,都鋪滿了,哪怕它賣的貴,哪怕是食客感覺這錢花的有些肉疼,但他看到這麼多肉,也不會覺得虧。

艾倫的泡麵玩的就是這個套路,哪怕是最便宜的兩塊錢一袋的,吃起來也比市面上同價位的泡麵要好吃,讓你挑不出理來。

你可以說他東西賣的貴,但你不能說他東西坑,一分價錢一分貨!

而.艾倫的泡麵廠,在上半年的財報上顯示,目前已經生產、銷售了2億包袋裝/桶裝泡麵,其中70%都是走的出口路線,日韓是主要的買家,而南美地區,是第二買家,作為生產地的華國,倒是銷售量不太行。

但是這麼一來,倒是讓當地的很多企業看到了機會,他們雖然不理解這位大英的貴族老爺開辦的泡麵廠,為啥不管是低端泡麵還是高階泡麵,賣的都比其他廠家的商品貴,但只要他一直保持這個生產模式,那剩下的空白市場,其他廠家不就有機會了?

而艾倫這個廠子的泡麵能大量出口,這點在當地官方看來,就很好

這年頭,華國還沒加入世貿組織,缺外匯啊.

只要是能出口的商品,就是高階大氣上檔次,就是大事!

所以.雖然在華國國內賣的不多,但當地的稅收還有其他的扶持政策,一直都很好。

艾倫把盈利的利潤,一小部分都投入到研發新產品、增加衛生標準。產品質量、員工宿舍之類,這種在他們看來,花裡胡哨的地方了。

反正雙方合作的很愉快,艾倫的泡麵廠主攻出口,在華國國內名氣大,好吃這個品牌就是泡麵裡的一哥,一說到這個品牌,很多人下意識的就知道它是洋品牌、賣的貴、質量好、高階!

哪怕是它市場佔有率達不到霸主地位,但無形中的逼格帶來的加成,好吃牌的泡麵,現在就是華國泡麵界的老大,無可爭議。

現在老大空出來這麼多市場,其他廠家跟風而動,彎省的康師傅,也跟著走這個路線,投資建廠、模仿著艾倫的泡麵,也搞了個袋裝的商品,現在的售價僅僅只比好吃牌袋裝泡麵的2塊錢售價,低分,也就是元。

艾倫冷哼一聲,灣仔就是小氣,售價上想掙大錢,但是又不敢明著超過自己品牌低端版本泡麵的定價,就便宜兩分錢。

看著財報後面上半年泡麵廠的利潤,2700萬英鎊,兩億袋泡麵啊,才賺這麼點錢,還頂不上他一部電影賺的錢多。

市場還得培養,再加上那邊現在還有些窮,消費水平達不到。

抖了抖資料,艾倫眯著眼看著最後的資料分析,現在的泡麵廠還處在穩步增長的大環境下,不說每年銷量翻倍吧,今年的半年利潤,已經比去年同時期增長了10%了,這就是好兆頭,只要保持好

幾年後,利潤翻翻,問題不大,這樣一看,要是到兩千年左右,自己投資一個億英鎊的泡麵廠,不僅成本能全部收回,每年光給他提供的純利潤,就能達到近一個億英鎊了。

不少了!

這就是重資產、實體產業的玩法,不能和那些文化產業或者網路產業比,這種產業就勝在一個穩,旱澇保收、抗風險能力強,就算是遇到問題,也不會像某些網路企業一樣,突然暴斃。

而除了泡麵廠,收音機廠也差不多就是這個套路,艾倫不想搞的像偽劣商品似的,只靠量大,玩薄利多銷的套路,他就喜歡搞物有所值,不坑客戶。

收音機,哪怕是最便宜的,也得七八十塊錢一臺了,就這,還是最低端的塑膠外殼的。

而高階點的,就以前艾倫去漢城參加奧運會時,下面的人拿給他看的樣品,這種東西在華國還有個外號,叫“金貴!”

他這個收音機牌子就叫貴族,普通的收音機,民眾就給起了個外號叫“普貴”,中端的,就叫“銀貴”,而高階的,哪怕是商標都是金子做的,就叫“金貴”!

簡單好記,普貴是百元以裡的價位,銀貴的價位直接就拉到了200元左右,全面對標進口的收音機了,而金貴.

沒有對手!

價格直接近千了,這玩意收藏意義大於實用意義,玩的就是逼格,普通百姓根本不會買,除非碰上大事需要送禮了,才會買這個。

同價位的外國進口貨,比如說毛子的波羅的海、織女星等牌子的收音機,也就賣個三四百塊,但是.

雖然毛子的收音機價位上對標“銀貴”,但兩者的外形,在普通人看來,如果讓他們拿著錢,在這兩者之間二選一的話,99%的人都會選銀貴。

雙方的收音機外觀工業設計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毛子的收音機外殼還是硬塑膠呢,而艾倫的貴族牌收音機,從銀貴開始,已經開始用金屬了,金屬、木質,再加上鋼琴烤漆,精緻的外觀設計,拿出來和同價位的產品一比,基本上就是彩鈴手機和黑磚大哥大對比的差距。

現在,收音機廠在去年又增加了新的生產線,主要是想開闢出一條給汽車企業供應車載收音機的產品線,所以.

收音機廠上半年的財報沒有盈利,還欠了不少,都用來買地建設廠房、購置生產線、研發了。

翻過華國的這些產業,剩下的就好說了,澳洲那邊,,,一個鋼鐵廠、一個馬口鐵廠,都是配套企業,上半年的利潤加起來才不到五百萬英鎊,這都是按照正常內部價給艾倫其他產業提供包裝。和支援的,這麼點利潤能接受,主要是長久,他手裡有這些東西,就可以自給自足了,剩下一個和當地農場主合作的,像是供銷社似的牛肉收購公司,這個就沒有半年財報了,這種東西運作的週期廠、統計時間都是按照一整年一整年來統計的。

島國,目前艾倫手裡佔據了薩莉亞一多半的股份,看著財報上的統計,從當初投資他們薩莉亞時只有一百家店鋪,到現在,已經擴充到了三百四十多家店鋪,現在薩莉亞在島國,已經進入了平穩期,保持低俗的每月一家,往下面的小縣城普及。

這個半年利潤,看起來又很抽象了。

薩莉亞嘛當初艾倫是圖穩,主要是看上的是他們家的運作模式和員工培養方式。

而薩莉亞的盈利,是靠著壓榨員工和供應鏈來取勝的。

整體利潤其實算不上高,比某些重資產企業的盈利能力都差。

每家店每個月,刨除物料費用、員工工資等等費用,純利潤不到一萬英鎊。

而現在的三百多家店,加起來半年時間能給他提供不到兩千萬英鎊的純利潤,但這筆錢看起來不少,可是卻不能花,留著還得用來買地擴張開新店。

甘比亞,這邊的情況就好了很多,由於上次“清倉大甩賣”,大部分產業都處理給俄國人了,艾倫手裡只剩下一家“小診所”專業做檢測開具健康證的。

每張健康證能抽成3英鎊左右。

今年上半年,由於經濟形勢和俄國人的經營策略改變的原因,甘比亞的整體客流量有所減緩,六個月加起來,一共才去了一百萬人次的遊客。

才合平均每個月十五六萬人次的客流量。

看了看這個小診所的財報,半年就能給自己帶來幾百萬英鎊的抽成,艾倫笑了笑.反正工作也不累,小診所又有口碑,開著就開著吧,就當賺個零花錢了。

剩下的,就是些零零碎碎的東西了,美利堅,老卡爾還開著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諮詢公司,這個就負責乾點髒活,有利潤也留給他們當經費了。

這個諮詢公司旗下,艾倫還有個小型的保護黑色拉布拉多的動物救助組織,這個組織就是他當年為了搞小黑子而弄出來的,沒有盈利能力,純花錢,與其說是保護組織,不如說是個探子群兼打手群,只不過管理方式很鬆散,組織內的人員,也不知道老闆是誰。

另外還有一座還未完工的監獄,這個等以後慢慢發展起來了,就是艾倫在美利堅最大的產業了。

印度那邊的賣茶產業園,目前還沒建好,員工剛開始培訓,上半年財報又是負數,還得繼續投資。

剩下的就是大英這邊了。

艾倫以前繼承的家業裡,還有個糖果廠,以前靠他的那部電影,賣星球杯小火過一陣,後來又恢復半死不活的狀態了,最近又生產了一點新產品、泡泡糖之類的,算是聊勝於無吧,半年的總利潤加起來,才十萬英鎊。

另一家羊毛加工廠也差不多,主要生產一下羊毛襪和圍巾之類的威爾士傳統工藝品,在本地的賣價也不算太貴,只有零星的遊客過來遊玩時,才會買點當紀念品。

這個的利潤就更少了,不過羊毛加工廠和食品廠,很好地充當了一個地方穩定器,能為卡馬森本地,提供近千個工作崗位,間接輻射近千個家庭,主要作用就是維穩,現在經濟形勢不好,賺不賺錢已經不重要了,只要不賠錢就行了。

艾倫翻著厚厚的資料,眼看著後面還有很多,不禁有些頭大。

這幾年來,自己零零碎碎的搗鼓出這麼多產業,每每想起就有些心酸。

想在大英發展,真不容易啊!

ps:做個小過渡,一直都沒有正面展示過所有產業,以至於總有人詬病好像沒主線,我在後文裡會詳細的闡述一下這個問題,這章有點幹吧,希望各位老爺不要噴我。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娛樂:這個導演,有點神秘有點飆

白小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