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新的背刺

杭州。

隨著進入酷暑,於宗遠於二公子更加懶了。

只看到兩個妾室正站在冰塊邊上,用力向於二公子那邊扇著扇子。

於二公子依然像是死魚一樣趴在涼塌上,這杭州明明要比老家南平更北,可是夏天要比南平難熬多了。

於二公子正在考慮要不要返回老家的武夷山避暑,躲過這難熬的杭州夏日。

可是於二公子又捨不得杭州的熱鬧,老家南平還有親爹和親哥一大家子在,回去他就不是呼風喚雨的於公子了,而是於兒子和於二弟了。

上一次寫信向父親問安的時候,於宗遠就說自己在杭州事務繁忙,所以才沒時間返回老家的。

想到這裡,於宗遠只能打消了返回老家避暑的想法。

就在這個時候,老管家走進屋內,說是火柴廠的廠長林安上門拜訪。

對於林安,於宗遠的態度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林安的火柴廠在上個月又擴大了規模,向於宗遠要了一大筆的投資。

這筆投資甚至超過了當初建火柴廠的三千兩銀子。

自從拋售完畢鐵路公債之後,於宗遠的產業真的可以用日進斗金來形容。

和徐家不同,於宗遠的投資往往立足於各種新行業,用報紙上的說法,於公子投資的都是“新興行業”。

比如捕鯨業,肥皂業,火柴業,這些都是以往不存在的行業,但是一旦興起之後就是純粹的空白市場,投入大量資金的人可以獲得巨大的優勢,迅速佔領整個市場。

於宗遠的這種投資,雖然也經常會失敗,但是隻要成功一次就能獲得十倍乃至於百倍的回報。

可偏偏在東南能夠這麼玩的,也只有於宗遠這麼一個人。

在兩個月前的時候,一份報紙上刊登了於宗遠的投資故事,報紙上盛讚於宗遠的成功,在於他“廣撒網的有魄力投資,超然卓絕的敏銳眼光!”

看到這篇報道的時候,於宗遠都快要氣炸了,他甚至覺得這家報紙的編輯是在捧殺他。

於是於宗遠立刻下令購買下了這家報社,並且將寫那篇文章的編輯胡潤喊到了自己的府上。

見到這個編輯之後,於宗遠也是心頭火氣,這麼大張旗鼓的吹噓自己,不是將自己架在火堆上嗎?

但是這家報社的編輯並不知道,他反而盛讚於宗遠的投資“眼光”,不斷的拍著肉麻的馬屁。

面對如此肉麻的吹捧,於二公子那點氣也消散了不少,看來這個編輯真的是自己的崇拜者。

胡潤看到於宗遠心情大好,於是提出要給於宗遠寫專訪,詳細介紹於宗遠的發家事蹟。

於宗遠一聽當場就拒絕了。

開玩笑!大都督還沒寫傳記呢!

自己弄得這麼大,不等於自己說自己是肥肉,等著官府來收割?

於宗遠立刻拒絕了胡潤的請求,但是胡潤的建議卻給了於宗遠一個想法。

自己名聲這麼大,想要壓下去已經很難了。

既然如此,何不將其他人也吹捧上去,只要別人比自己厲害,那麼日後宰肥羊的時候自己肯定就能排在後面了。

於宗遠想明白了這一點後,立刻向胡潤提出,要將他收購的這份八卦小報,徹底改版為商業報紙。

這份報紙除了要刊登商業訊息之外,更重要的內容是東南實業家和投資家的專訪!

要詳細介紹這些在各產業領先的大佬,是如何崛起如何“奮鬥”的!

胡潤聽到這個建議之後,眼睛也是一亮!

當年介紹於宗遠的那期是報紙賣的最好的一期,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些“成功人士”的“奮鬥”故事,就是最好的成人童話。

胡潤也知道自己用了春秋筆法,省略了這些人發家中黑暗的部分,而且他們的成功往往也都是各種因素的結合,讓他們自己也很難複製。

但是在如今東南的環境下,鼓勵的就是這種開拓精神,有不少普通人都在做著這些美夢。

甚至每天都能聽到某某出海賺了大錢,某某開了什麼工坊大賺特賺的訊息。

胡潤立刻對於宗遠佩服的五體投地,怪不得於公子要買自家的報社,原來是有了這樣天才的想法!

活該人家於公子賺大錢啊!

於宗遠又說道:“你還可以弄個富豪排行榜,將各地有實力的商人都列上榜單。”

“對了!不要列我!”

胡潤眼睛再次一亮!

這年頭做生意主要靠的都是實力和名望,如果有了這個排行榜,肯定很多人要爭著上榜!

這又是一個增加報社收入的好機會!

胡潤的呼吸都急促起來,於公子真的是做生意的天才啊!

就這樣,於二公子收購的這家報社,改名為《杭州商業報》,開始從八卦小報轉型為專門的財經報紙。

而《杭州商業報》的第二個版面,則是胡潤專門用來專訪富商和工坊主的版面。

在各種報紙競爭激烈的東南地區,《杭州商業報》異軍突起,迅速成為杭州最暢銷的報紙。

甚至連蘇州和松江的商人,都會來杭州購買這份報紙。

兩個月的時間,《杭州商業報》成了杭州最暢銷的報紙,而收購這家報社又成了於宗遠投資成功的優秀案例之一。

報紙這門生意,最大的好處就是現金流充足。

《杭州商業報》同時又是一份和商業緊密相關的報紙,讀者當中也有不少是真的做生意的商人。

於是《杭州商業報》的廣告費用也水漲船高,給於宗遠帶來了大量的現金。

要不是林安的火柴廠擴建用去了於宗遠的現金,他家的銀庫都快要堆不下了。

此外,除了林安的火柴廠擴建之外,如今還能穩定吃錢的專案,就剩下任福的蒸汽機專案了。

而任福是林安的好友,他的專案就是林安介紹的。

所以即使天氣酷熱,於宗遠還是見了林安,畢竟這是自己為數不多的“靠譜”手下了。

見到林安之後,於宗遠的態度也非常親近,他隨口問道:

“林廠長,火柴廠的擴建進行的如何了?”

林安老老實實的說道:“已經擴建完畢了。”

“沒事,我就是隨口一問,慢慢來沒事的。”

於宗遠隨口回著,但是他聽清楚了林安的回答,立刻跳起來說道:“什麼?已經完工了?”

林安帶著笑容說道:“是啊,已經完工了。”

“這次能這麼快完工,還是多虧了於公子了。”

於宗遠站起來說道:“多虧了我?火柴工坊擴建我可是一次都沒去過工地,怎麼說是多虧我了!?”

於宗遠提高了聲音,火柴工坊這麼快完工,就意味著自己投入已經結束,而火柴這東西本來就賺錢,接下來又要開始拿麻袋接錢的日子了。

一想到這裡,於公子又血壓高了,他連忙說道:

“等等!這麼快完工,是不是沒遵守法律?現在杭州可是嚴查奴工的!”

所謂的奴工,就是如今在東南暗地裡出現的一種制度。

隨著一些保護勞工的法律出臺,很多工坊也意識到了人力成本費用的巨大。

其實在工業時代初期,與其說是工業,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聚集的手工業。

很多工坊主發現,如果按照法律僱傭東南的工人,那自己得到的收益就會少很多。

於是奴工就出現了。

這些奴工一部分來自於東南比較欠發達的地區,或者乾脆就是從北方逃荒來的流民。

除此之外,還有從南洋、倭國、朝鮮、安南販賣過來的人口。

東南官府是嚴格禁止奴隸制度的賣身契的,於宗遠也是在幾次聚會上,聽別人誇耀過自己使用奴工是多麼便宜。

最後自然是被於公子正義舉報了。

作為杭州商人的領袖,於公子一直致力於維護商人形象,這些使用奴工的工坊主當然不能讓他們敗壞東南儒商的名聲。

林安連忙搖頭說道:“不是用了奴工,於公子放心!”

“我說多虧了於公子,是多虧了於公子投資過的那些工廠幫助。”

“我投資的?”

林安點頭,激動的說道:

“廠房用的是於公子投資的水泥工坊造的,那砌牆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於宗遠這才想起來,水泥工坊似乎是當年為了響應胡宗憲在杭州治理水災,於宗遠主動投資的。

“廠房用了大量的玻璃,這些也都是您的工坊生產的。”

於宗遠想起來,杭州的玻璃工坊也都是自己投資的。

林安繼續說道:“其中最重要的,還是任福的蒸汽機。”

“蒸汽機?”

林安說道:“是啊,於公子,您不知道蒸汽機有多好用!蒸汽機連線的鉅床,可以輕鬆的將木材切開。”

“蒸汽機還可以攪拌水泥,一臺機器就能抵得上好幾個人工!”

於宗遠一下子站起來,他敏銳的感覺到了不對勁!

蒸汽機不是沒用的玩具嗎?

怎麼聽林安這麼說,蒸汽機還真的有用啊?

蒸汽機可是於宗遠最虧錢的專案了,可不能出什麼意外!

一想到這裡,於宗遠也顧不得天氣炎熱,再也沒辦法繼續待在府裡了。

他立刻對林安說道:“走!去火柴廠新廠房看看!”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呆呆小的新書

呆呆小

初葉

墨潯南

鬥羅之活到大結局

紅燒甜甜圈

平民身價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作者n5etfa的新書

佰家長

女村長的貼身小村醫

越女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