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九邊,救俞

接到張居正信件的趙貞吉,正在和自己的幕僚商議如何處理。

幕僚們議論紛紛,姓孫的紹興師爺說道:

“東翁,歷來變法總是要得罪一批人的,更何況是涉及到財本的一條鞭法呢,自古以來首倡變法者往往都不得善終。”

趙貞吉點點頭說道:“確實如此,其他人都離開,孫師爺留下。”

其他師爺羨慕的看著孫師爺,然後向趙貞吉拱手道別離開。

等到其他師爺都離開了,趙貞吉這才說道:“先生以為,如今本官要如何做?”

孫師爺停頓了一會兒說道:“離開南直隸。”

趙貞吉立刻笑道:“孫師爺果然和我想到一塊去了。”

孫師爺立刻說道:“主政南直隸,怎麼做都只能無功有過。東翁的志向是入閣拜相,繼續留在南直隸就斷了入閣之路了。”

趙貞吉問道:“先生,如今國事飄搖,朝廷信任我讓我主政南直隸,我要如何才能離開南直隸呢?”

孫師爺看向趙貞吉說道:“東翁,您已經知道答案,何必要問我呢?”

趙貞吉摸著精緻的鬍子說道:“還請孫幕友說清楚。”

孫師爺還是吞吞吐吐的,趙貞吉說道:“那這樣,我寫上一字,你也寫一字,看看我們想的是不是一樣?”

兩人各自拿出一塊殘紙,寫上了一個字。

只看到趙貞吉上寫一個“徐”字,而孫師爺則寫了兩個字,“反徐”,趙貞吉對著孫師爺一笑說道:

“孫幕友大才,日後我們要多親近親近。”

接著趙貞吉又問道:“張部堂的一條鞭法怎麼辦?”

孫師爺立刻說道:“拖,今年秋糧徵收在即,不能這個時候變換財法,東翁可以拖上一會兒。”

“等到東翁調離南直隸,張部堂就不會再找您了。”

趙貞吉說道:“果然妙策,就按照孫幕友的方法辦!”

十月,南直隸戶部侍郎趙貞吉,向皇帝密揭彈劾徐階家族在松江府的不法事。

趙貞吉並沒有彈劾徐階家族勾結叛軍,而是將徐階家幾年前侵佔兼併土地的案子翻出來。

趙貞吉很清楚,龍椅上這位帝王的想法。

每一個內閣首輔,都會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內閣次輔在看著,這就是嘉靖皇帝的異論相攪之術。

從楊廷和到夏言,從夏言到嚴嵩,再從嚴嵩到徐階,全都是如此。

這樣內閣就不會出現一手遮天的權臣,這也是嘉靖每次都能處理掉首輔後,朝堂依然能正常運轉的原因。

但是這一次清流組閣,內閣中卻沒有這樣的人物。

徐階是心學大儒,如今留在他內閣中的,如李春芳之流都是些子弟輩的大臣,根本不敢和徐階對抗。

而更讓皇帝坐臥不安的,是清流還支援裕王。

儲君、閣臣,這已經讓精通權術的嘉靖皇帝感到驚懼難安了。

趙貞吉自然知道,自己這份密揭根本不可能將徐階拉下馬。

但這是他的一份態度,他旗幟鮮明反對徐階的態度,將有可能成為他入閣的臺階。

與此同時,九邊。

九邊的概念很大,幾乎囊括了大明帝國整個北方地區。

從東往西一字排開分別是:遼東、薊鎮、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寧夏、固原、甘肅。

因為明末的印象,很多人都認為明代設定九邊是防禦女真人的。

實際上在嘉靖時期,明帝國最大的敵人還是蒙古人,九邊的防禦體系是用來防禦蒙古俺答的。

此時的女真部落還沒有崛起,甚至還是大明王朝的小弟,經常幫著大明的邊軍去打蒙古人。

大同鎮,就是“宣大”的“大”,駐大同府,總兵佩徵西前將軍印。

大同鎮的負責區域是山西行都司,其基礎也是山西行都司下轄的左右雲玉陽和天鎮等三所十四衛。

明初的時候大同是藩王邊鎮,不過自從永樂帝靖難成功之後,再也不敢將邊軍交給兄弟子侄手裡,大同總兵官改為勳貴武官統領。

等到土木堡之變後,勳貴更拉胯了,九邊的總兵官也不再是勳貴的專屬職位了。

比如現任大同總兵官姜應熊,就是一個武將出身的總兵官。

九邊總兵官在武將之中也算是頂級的職位,不過這位姜總兵卻戰戰兢兢。

原因也很簡單,大明朝的邊軍總兵官是燙屁股的位置,尤其是嘉靖朝的大同總兵官,簡直就如同被人施展了魔咒一般,幾乎所有在這個位置上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最有名的大同總兵名叫仇鸞,此君曾經煊赫一時,甚至能和朝廷中的權臣抗禮。

還主導了大同馬市,可以說是風光一時。

仇鸞的下場是被開館戮屍,挫骨揚灰,家人全部發配邊疆。

仇鸞之後的好幾任總兵官,最好的結果也是革職,充軍、逮捕下獄的不計其數,這十年大同就換了十任的總兵官。

姜應熊是看著前任被髮配遼東,才接受的總兵官職位,自然是一點喜悅都沒有。

“將軍!錦衣衛來了!”

聽到錦衣衛來了的訊息,姜應雄都快要嚇死了,他腦中都已經閃過念頭,要不要現在就去投蒙古人。

好在下一句話打消了他的念頭。

“錦衣衛是來抓俞大猷的。”

俞大猷?

姜應雄這才想起來,是去年發配戍邊的那個武將吧?

俞大猷被髮配大同戍邊,因為《說岳全傳》那件事鬧的很大,俞大猷又被比作是岳飛,所以在他抵達大同的時候,姜應雄還專門去迎接過他。

“既然是抓俞大猷的,就讓他們抓就是,報告本官作甚!”

姜應熊有些惱怒,親兵咋咋呼呼的嚇了他一跳,還以為是來抓自己的呢!

親衛露出為難的神色說道:“這俞大猷戍邊在河中堡,深得士兵擁戴,錦衣衛若是直接去了,恐怕討不到好啊。”

姜應雄還是不想多事,他一拍桌子說道:“這俞大猷不過是一發配充邊的小卒,朝廷錦衣衛是奉旨抓他,難道還有人敢阻攔嗎?你們直接帶著錦衣衛去河中堡就是了。”

兩個親兵看了看,只能不情願的出了總兵大帳,帶領十名錦衣衛前往河中堡。

帶頭的錦衣衛千戶名叫陳大年,是大太監陳洪的義子。

在陳洪取代了陸炳,成為東廠錦衣衛的領導者之後,原本來陸炳時期寬鬆的作風立刻轉變,錦衣衛的行事手段愈發的酷烈起來。

陳大年就是這種情況下爬到高位的,做事酷烈不留餘地,透過恐怖威嚇別人。

對於姜應熊的慢待,陳大年記仇在心裡,等著日後有機會再對付他。

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要將俞大猷抓回去。

陳洪執掌錦衣衛之後,對待屬下也更加酷烈。

上次前往南直隸抓捕譚綸的那匹錦衣衛已經被全部革職,聽說還要下獄問罪。

陳大年也怕走漏了風聲,立刻讓姜應雄的親兵帶著他去河中堡。

“千戶,這河中堡是大同鎮最遠的戍所。”

聽到這麼說,陳大年點點頭,看來這個俞大猷在大同並沒有被優待。

親兵又說道:“等到了河中堡,還請千戶稍等片刻,讓我們將俞大猷誘出來再抓。”

陳大年在京師可是橫行霸道慣了的,上次抄一個嚴黨大臣的家,他可是直接將正門踹開的,聽到這總兵親兵如此慫樣,他忍不住問道:“這是為何?”

總兵親兵說道:“千戶您有所不知,這河中堡彪悍,以前就鬧出過很多事情來,就算是總兵大人來了也要小心安撫著,不然要生亂的!”

“這區區一個戍堡,至於嗎?”

“至於至於,折在這河中堡上的總兵官就有三位了。”

“最初是本朝初年,皇爺剛繼位的時候,為了設定河中堡就出了亂了。”

“時任總兵張文錦修建河中堡,抽調士卒遠戍,因為張文錦酷烈,士卒殺了張文錦攻佔大同,朝廷花了一年才平定叛軍。”

“河中堡又是鬧過幾次叛亂,最嚴重的一次乾脆投了蒙古,後來邊鎮花了不少銀子才從蒙古人手裡買回來。”

陳大年一下子驚了,沒想到邊鎮竟然驕縱到這個地步。

河中堡其實並不是一個荒涼的沙漠古堡,相反這還是一個草原河流邊上的小城堡。

如今是秋冬季節,草色枯黃如同汙濁的海浪,若是在春天夏天來到這裡,應該就是一片綠色的海洋了。

大同戍衛控制的地區,其實是以前王朝都非常重視的河套地區。

黃河在河套地區轉彎,形成了一個口袋狀的平原地區,從漢唐開始中原王朝就一直在經營河套,將這裡作為抵禦草原民族入侵的重要防線。

大宋立國不穩,沒有能收復河套地區,所以一直都被北方遊牧民族暴揍。

大明朝立國之初是收復了河套的,但是隨著明代中期的國力日益收縮,如今基本上是放棄了河套地區。

河中堡已經是大同鎮延伸到河套地區最深的堡壘了。

河中堡中,俞大猷正在和士兵操練。

被髮配之後,俞大猷的心態倒是很好。

河中堡距離大同最遠,因此軍官平日都不愛去,整個河中堡一百多戍卒,卻只有一個總旗常駐。

擅長練兵,也擅長和士兵打交道的俞大猷,立刻成了這群戍卒的頭領。

此時俞大猷正在帶著這群士卒操練,突然負責警戒計程車兵發出了哨聲。

“敵襲?”

河中堡的戍卒們動作非常迅速,他們立刻衝進府庫拿起裝備,就在這個時候兩匹馬出現在河中堡門口。

“俞將軍可在!?”

兩匹馬上只騎著一箇中年人,他風塵僕僕,對著河中堡內喊話。

弓箭手爬上河中堡的城牆,俞大猷喊道:“俞某不是將軍,只是河中堡一戍卒,你是何人!?”

“蘇相公的故人!”

說完,這個中年人喊道:“俞將軍,快和我走,錦衣衛來抓你了!”

士兵們譁然,俞大猷則走過去,看到這個中年人有幾分熟悉。

來的人正是前錦衣衛陸二,他在京師打探到了朝廷要抓俞大猷的訊息,就立刻出京來到了大同。

不過大同戍衛很大,陸二好不容易才打聽到了俞大猷在河中堡,立刻買了兩匹好馬,然後一路來到河中堡通風報信。

“為什麼要抓俞將軍!”

“朝廷都已經冤枉了俞將軍,現在還不放過嗎!”

士卒們義憤填膺,這段日子俞大猷帶著他們打蒙古人,帶著他們巡防戍邊,河中堡才得到了安寧。

以往躲在河中堡內瑟瑟發抖,被蒙古人欺辱的日子這才過去。

可好日子還沒過多久,現在朝廷就要抓俞大猷。

“你是蘇相公身邊的人?”

陸二點頭。

陸二繼續說道:“錦衣衛就要來了!俞將軍若是束手就擒,袍澤兄弟們能答應嗎?”

“不能!“

士卒們紛紛大喊。

陸二說道:“將軍!若是袍澤兄弟們為了您反了,定然要被朝廷鎮壓?為了兄弟們,您隨我走吧!”

俞大猷想了想,最後還是無奈的點頭。

陸二說的沒錯,以他在河中堡的威望,就算是乖乖被擒,恐怕河中堡的戍卒也不會放任錦衣衛帶走自己。

那時候河中堡一百多人造反,肯定也會被大同鎮壓。

俞大猷對著河中堡的戍卒拱手說道:

“諸位兄弟,俞某還是去了。”

眾人雖然不捨,但是也不可能眼看著俞大猷被錦衣衛抓走,士卒們開啟河中堡大門,齊聲向俞大猷道別。

陸二和俞大猷剛走,陳大年的錦衣衛就到了。

陳大年手下對著河中堡大喊:“罪卒俞大猷何在!”

河中堡內沒有任何反應,姜總兵的親衛又上前喊話,才有士卒站在城牆說道:

“俞將軍已經離去!”

陳大年腦袋嗡的一聲,又讓俞大猷跑了?

“我們是朝廷錦衣衛,我們要進去搜!”

過了半天,河中堡的城門開啟,陳大年一眾錦衣衛進去搜尋,果然沒有見到俞大猷。

陳大年大怒,還要抓這些戍卒去審問,卻被姜總兵的親兵攔下。

看到這些戍卒手裡的武器,陳大年也很快就慫了。

陳大年只能恨恨而去,返回大同又讓姜總兵派兵搜捕,自然又是無果。

草原上,和陸二並排,俞大猷問道:“蘇相公想讓我去哪裡?”

這段是過渡章節,拉出九邊的局勢,就不求票了。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晴天Wx13的新書

晴天Wx13

末世最強召喚系統

風吹雨落雲遮月

穿越大唐,我竟成了隋煬帝女婿

糊塗的貓

少爺風韻猶存,瘋批反派請剋制

桃念吖

愛吃米飯的大魔王的新書

愛吃米飯的大魔王

嬌縱如癮

吃一口小蛋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