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

蘇澤當然不會孤身一人前往江北。

如今抗倭緝私總團,已經膨脹到了三百人,這還都是在編計程車兵,沿江的鄉勇團練都是各村自己操練的,這些人馬都不算在蘇澤計程車兵人數中。

從通州到泰州,長江南北的村子幾乎都被蘇澤打進了釘子。

如今亂時就是烽火臺可以抗倭防賊,等到以後倭寇走了就可以用來長江緝私,等到日後造反更是可以當做起義的種子。

蘇澤從抗倭緝私總團挑選了一百人隨行,如今江北匪盜橫行又疫病四起,多帶點人可以充當護衛,同時也可以幫著蒐集藥材。

徐時行、許國、王錫爵也表示願意一同前往,李贄自己也會一點醫術,也願意跟著蘇澤去江北。

方望海從南直隸各地的惠民藥局抽調了醫戶三十人,而已跟隨蘇澤前往江北,只不過如今有水平的大夫都留在江南賺錢,這些醫戶都是些年輕子弟。

蘇澤也不挑,反正他也沒指望這些醫戶子弟能夠獨立坐診,反倒是他們聽話願意學的話,蘇澤也是願意教的。

一行人浩浩蕩蕩,又拿著南京戶部的文牒,蘇澤一行人先是去到鎮江,看到了被燒燬的京口北固亭,這裡是辛棄疾憑弔古人的地方,曾經留下千古名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如今北固亭已經燒了,整個京口渡一片慘淡,甚至還不如當年“元嘉草草”的景象。

眾人都是沉默不語,也沒有寫詩的心情,在京口找了船北上,抵達了長江對岸的揚州。

看著船隻往來的江面,後世京口渡早就已經不用,建造起潤揚大橋橫貫南北,也不知道這個世界何時能建造這種大國工程了。

抵達揚州也是一路的蕭瑟,不過揚州好歹還是大城,而且又是漕運樞紐,官府還有些能力賑災。

揚州城外搭上了粥鋪,雖然也都是一碗粥中只有幾粒米,但是好歹也能有口飯吃。

看到這樣的景象,徐時行沉默半天說道:“幾年前我曾經隨父親就任蘇州路過揚州,那時候瘦西湖上游人如織,可沒想到現在瘦西湖的廊橋上都擠滿了難民。”

眾人都是無語,許國和王錫爵年輕氣盛的說道:“還是官軍無能,幾次都被倭寇長驅直入!”

蘇澤心中冷笑,官軍連正常的軍餉都沒辦法維持,誰會給你拼命啊。

除了倭寇破壞之外,沒有得到許諾賞錢的官兵作亂,也是造成揚州如此悽慘景象的主要原因。

“汝霖,我聽說官軍走之前把城內的商鋪都掃蕩了,城中怕是已經沒有藥材了。”

徐時行果然是辦事妥當,他一路上不停的蒐集訊息,到揚州之前已經將情況摸透了。

蘇澤早就料想到了這個結果,他對著徐時行說道:

“不忙,我們先開始診治病人。”

眾人也不進城,蘇澤選了一處通風的地方,然後開始安營紮寨。

蘇澤發動護衛四處尋找藥草,又打出藥廬的旗幟,開始收治病人。

聽說這裡有人免費的治病施藥,更多的百姓開始向蘇澤的藥廬聚集,這時候徐時行又發揮起他卓越的組織才能,他將等待看病的百姓安置在藥廬四周,比較嚴重的病人優先安排看病。

許國和王錫爵也組織這些過來看病的病人家屬在附近尋找草藥,採摘可以食用的食物,讓他們能夠在藥廬附近暫時安頓下來。

而李贄則被蘇澤派去聯絡附近的官府,以南京戶部賑災的名義索取一些支援。

藥廬中,蘇澤指著一個病人,對四周的醫戶子弟說道:

“痢疾,這就是《傷寒論》中說的‘下利’,在《難經》稱之為‘大瘕洩’,指出‘大瘕洩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證此症者症狀就是拉肚子,而且往往一家出現,周圍戶戶都會出現此類。”

眾多醫戶子弟不由的向後退了幾步。

蘇澤說道:“大家對待此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手部的消毒和衛生,另外對於有痢疾症狀的病人,一定要將他們的糞水集中處理,不能隨便排入河流和土地中。”

一名醫戶子弟問道:“蘇相公,這是為何?”

蘇澤說道:“痢疾是一種透過手口糞便傳染的病症,有人得痢疾之後,糞水滲透進井水或者河水中,就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此症在水災之後往往蔓延最廣。”

“治療此病的藥方為‘白頭翁湯’,這其中有幾味藥材可以用這些藥草代替,我已經寫下來了,你們根據症狀去辨認百姓中有此症的,都發放此藥湯,另外將患有痢疾的家庭單獨居住,用生石灰消毒隔離。”

蘇澤吩咐下去,他的被動技能【赤腳醫生:對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醫術技能等級+1,可以使用更低價常見藥物進行治療。】

在治療疑難雜症的時候效果並沒有加成,所以遇到蘇澤不會治療的疑難雜症的時候,蘇澤只是讓他們到別處尋醫問藥。

但是遇到痢疾這種常見病症的時候,蘇澤就會給醫戶子弟詳細講解疾病的症狀,處理方法和藥方原理,然後讓這些醫戶子弟動手去治病。

因為蘇澤很快發現,只要是自己帶領的醫戶子弟看病的結果,也會反饋成他的技能經驗。

原來這才是刷醫術的方法!

蘇澤找到了方法,他還從求醫問藥的災民中,挑選出能識字的人,讓他們也跟隨自己學習辨識草藥,培養他們給人看常見病。

【你治療了一名痢疾患者,醫術技能+10,lv7,44/3000】

【你的屬下治療一名痢疾患者,醫術技能+1,lv7,45/3000】

雖然屬下給人看病漲的技能經驗,沒有蘇澤直接給人看病的技能經驗多,但是蘇澤畢竟一個人精力有限,人多了漲的也相當可觀。

但之前蘇澤也教過人醫術,但是那些人看病卻沒有給蘇澤漲經驗。

思考了一番,可能是需要在蘇澤親自領導下,才能漲經驗。

也就是如果是一家醫院,蘇澤擔任院長,那所屬醫生看病就能給蘇澤漲經驗。

但如果曾經是蘇澤的弟子,現在卻不是為他工作,就無法漲經驗。

這樣倒是也合理,那以後要不要開一家醫院來刷醫術技能?

蘇澤在揚州城外停留了小半個月,等到他離開的時候百姓隨行了幾里相送,一直等到蘇澤親自出來勸說大家別繼續送了,這些百姓這才散去。

看著停下腳步不再相送的老百姓們,徐時行等人也露出思索的神色。

徐時行感慨說道:“以前讀聖人教導的時候只教我們要幫助世人,卻沒想到救助百姓是這個感覺。”

許國和王錫爵也紛紛點頭,這種真真切切給老百姓做了事情的感覺,真的很讓人入迷。

人都是有道德追求的,儒家雖然也有很多糟粕,但是大體上是勸導助人向善的。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特別是徐時行這樣的年輕讀書人,對於“達者兼濟天下”也都是有信念的。

跟隨蘇澤救災,讓三人都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眾人啟程不久,就遇到了從泰州返回的李贄。

李贄急匆匆的找到蘇澤,向他訴說泰州的情況。

“什麼?泰州流行大瘟,連當地知府都染病死了?”

聽到李贄的訊息,眾人都倒吸一口氣。

泰州知府在之前的抗倭戰爭中表現不錯,在隔壁泰興縣和江都縣都被倭寇攻破的情況下,堅守住了泰州城,戰後也被敘功等待升遷,可沒想到竟然挺過了倭寇,卻沒能撐得過瘟疫。

李贄急匆匆的說道:“泰州這次的疫病,據說是‘惡鬼疫’,死者腹大如懷胎,身體卻乾瘦如柴,然後急發熱病而亡。世人都說是惡鬼投胎,無論男女都會得此病。”

李贄心有餘悸的說道:“而且此病防不勝防,泰州知府就是下鄉巡視受災水田後,返回府衙迅速發病而死的。”

“如今泰州附近的府縣都嚴禁難民逃難,生怕將疫病帶到他們境內。”

“可是我聽說鄰近的淮安府也出現同樣的病症,一旦有人得病往往是一村都會發病,一旦發病無藥可醫,只能躺在家裡等死。”

聽到李贄這麼說,所有人都害怕起來。

這些日子隨著蘇澤處理疫病,眾人也都大膽起來,這並不是盲目的膽大,而是當蘇澤將疾病傳播的原理講清楚之後,剝去了疾病本身的神秘面紗,既然這些疾病都是可防可控的,那又有什麼可以懼怕的呢?

可是李贄說的這“惡鬼疫”,可以說是防不勝防,連一府的知府都會得病,而且一旦發病就無藥可醫,一人患病全村染病,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聽到李贄的描述,蘇澤已經對這個病有了一些猜測,他對隨行眾人說道:

“這是疫病,不是惡鬼投胎,傳令!”

蘇澤長期積累的威信,還是發揮了作用。

“第一,無論天氣多熱,都不許下河納涼!”

“第二,水必須要兩次沸騰以後再喝,所有人都不許喝生水。”

“第三,給所有人發放布條,跟隨緝私總團計程車兵學習打綁腿,每天趕路必須要打綁腿。”

三條命令下去,眾人都有些奇怪。

李贄和徐時行湊到蘇澤身邊問道:“汝霖是已經知道這是什麼病了嗎?”

蘇澤點頭說道:“等見到病人再說,有備無患,先按照我的命令吩咐下去,這幾天我會和大家一起巡視營地,監督大家執行的。”

與此同時,在淮安府的東臺縣,一群人攔住了揹著藥匣的中年大夫。

“李神醫,東臺在鬧‘惡鬼疫’,我家在東臺的親戚一家七口都染了疫病,都在家裡等死呢!”

“李神醫,這可不是普通疫病,您可不能去啊!”

這些都是被李時珍救治過的病人或者病人家屬,他們都攔著李時珍,不肯讓他繼續南下。

李時珍手持竹仗,他嘆了一口氣說道:

“諸位老鄉的好意,李某心領了。”

“醫者以治病救人為天職,前有疫病,哪有醫者繞行的道理?”

李時珍看到眾人依然不肯散去,於是問道:

“諸位都是當地之人,不妨和我說說這病,天無絕人之路,這治病之法可能就藏在細微之處。”

過了一會兒,一名老者走上來說道:

“李神醫,這惡鬼疫在嘉靖三年,淮河大水過後也鬧過,那時候小老兒全家十一口人,最後就三口人活下來。”

眾人都露出畏懼的表情,但是李時珍皺眉問道:“大水?也是大水過後出現的嘛?”

老者點頭。

李時珍又問道:“後來呢?疫病是怎麼消失的?”

老者點頭說道:“後來有個往來的行腳僧說,這是大水衝開了地獄鬼門,放出惡鬼出來索命了,直等到惡鬼索足了命,疫病自然就會消失。”

眾人更恐懼,好幾個年紀小的孩子甚至都哭出來。

李時珍皺眉說道:“此病倒是也曾經見於古籍中,只是時隱時現,當年赤壁之戰中,曹操軍中多有染病軍士,《三國志》中所載倒是與此病頗有類似。”

李時珍是中過秀才的,只是後來屢試不第這才棄文從醫。

《三國演義》早就已經膾炙人口,說到赤壁和曹操,眾人紛紛點頭。

老者驚訝的說道:“難道曹操敗於赤壁,是因為此病?”

李時珍點頭說道:“曹軍屯兵赤壁,士卒多有染疫,在《三國志》中有十七次大疫的記錄,病症和惡鬼疫類似。”

這下子老者更是抱著李時珍說道:“李神醫,那您就更不能去了!曹操可是有華佗相隨,連那華佗都治不好的病,您可千萬別去了!”

老者這麼一說,眾人紛紛也七嘴八舌的說起來。

李時珍笑著說道:“華佗給曹操治病,不過演義而已,諸位父老鄉親的好意,李某心領了。”

“但是當日從太醫院辭官,李某就立志要行遍天下,蒐羅諸症,採訪四方,以定天下藥典的訛誤,寫出一本能醫治萬病的藥典來。”

李時珍背上藥匣說道:“諸位鄉親,你們的好意,李某心領了。”

手持竹仗的李時珍踏步而行,長嘯曰:

“大醫精誠兮,醫者不畏疫,有疾,吾往矣。”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駐顏老祖宗手指一點,老底全揭穿

巧葡萄

氣運先生

最強熊貓

討飯仙人:北美第一打野

三尺清風化塵煙

歡迎來到冥界

麥CCC

逍遙大陸之逍遙遊

冬雨雪

重生:親手締造商業帝國

莫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