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

朝廷的局勢波雲詭譎,眼看著嚴黨得勢,改稻為桑推行下去了。

清流挑起的對福州市舶司的進攻,清查的主動權卻落在了嚴黨的頭上。

整個沿海地區的抗倭戰場上,也唯有嚴黨的胡宗憲佔據主動,浙江倭亂已經逐漸平息。

嚴世蕃這個工部尚書,藉助修建三大殿的名義上下其手,全都掙得盆滿缽滿。

在這樣大好的局勢下,宮中的一道命令,給嚴黨上下澆了一盆冷水。

嘉靖四十年,冬,帝令景王就藩。

等到訊息傳到福建的時候,蘇澤正在福州城中,陪著座師汪道昆下棋。

“汝霖,要我說這紅茶口味還是不錯的,特別是這冷冬的時候喝了,全身都舒泰。”

蘇澤笑了笑說道:“前幾日李神醫來信,和弟子辨析過,綠茶性寒,紅茶性暖,冬日喝紅茶可以暖胃,若是配上糖,則可以驅寒。”

汪道昆驚喜的說道:“沒想到這紅茶竟然有如此功效,也難怪我最近胃舒服多了。”

蘇澤又說道:“恩師,前幾日印刷坊傳來訊息,京師衙門將《金瓶梅》給禁了。”

聽到自己的書被禁了,汪道昆反而一點都不生氣,他笑著說道:“怎麼今日才禁?京師的衙門辦事效率也太低了些!”

蘇澤笑著說道:“京師衙門倒不是以有傷風化禁了書,說西門慶娶了幾房姨太太,小閣老也娶了九房姨太太,說恩師在書中隱射嚴世蕃小閣老是西門慶,這才禁了《金瓶梅》。”

兩人都是大笑起來。

大明朝的禁書多呢,但是官方又沒有能力阻止書籍傳播。

往往朝廷剛剛開始禁書,立刻這本書就成為暢銷書。

禁書反而等於給書做了廣告。

而且販賣禁書的利潤更高,蘇澤只需要將印刷坊注意保密,搬到京師城外就可以了。

師生二人,最後還是談到了朝局。

“景王之國,叔大給我寫信,說京師嚴黨氣焰頓消,惶惶不安如臨末世,啊哈哈!”

汪道昆和張居正是好友,他是文學之士,天然傾向於清流。

大明朝的祖制,成年的藩王都要去封國去,只留下皇太子在京師。

不過嘉靖皇帝聽信“二龍不相見”的讖語,他不立皇太子,膝下的兩個兒子,裕王和景王也都沒有冊封藩國。

清流和嚴黨的爭鬥,也包含了裕王和景王的奪嫡鬥爭。

清流自然支援更具有法統,也更聽信儒家的裕王。

而嚴黨之中,嚴嵩不表態,嚴世蕃則支援景王,如今少壯派的嚴黨都跟隨嚴世蕃支援景王。

原因也很簡單,當今這位皇帝已經在位四十年了。

雖然嘉靖皇帝的身體看起來還康健,但是這個年紀的人了,也許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就能讓皇帝駕崩。

所以對於嚴黨來說,他們雖然目前佔據上風,可若是裕王繼位,嚴黨將會是個什麼下場可想而知。

而裕王又將會怎麼對待這些支援過自己弟弟的大臣呢?

景王就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訊號。

蘇澤搖頭說道:“景王雖然就藩,但景王的封地是德安,距離龍興之地僅有一步之遙,不定太子,奪嫡之爭就會永遠持續下去。”

德安,就是湖北省安陸。

若是現代人看來,分封到湖北的藩王也是正常的,似乎沒什麼奇怪的地方。

但是嘉靖當年以藩王入繼大統,在做皇帝之前他的封國興獻國,就距離德安很近。

景王這個封地就有巨大的象徵意義了。

蘇澤不由的感慨,這雜毛道君皇帝是真的擅長制衡之術啊。

連兩個兒子都是他的棋子,朝堂的局勢被他玩明白了。

裕王有正統性,但是清流弱於嚴黨,屬於贏在未來。

景王不具有正統性,但是嚴黨把持朝政,屬於贏在現在。

贏在未來和贏在現在自然不會相安無事,朝廷大臣斗的你死我活,才有皇帝居中裁決的的機會,這也是嘉靖皇帝修道幾十年,依然能牢牢把控朝局的“帝王術”。

蘇澤向來是不喜歡這帝王術的,但是蘇澤也承認,在權術上嘉靖皇帝算是皇帝這個職業裡的頂尖玩家了。

如果不是因為現在已經是嘉靖四十年,還有五年嘉靖皇帝的壽數就到了,這位皇帝定然是個難纏的對手。

“恩師,我贏了。”

蘇澤落下一枚黑子,斬斷了汪道昆的大龍。

他盤算了半天,只能投子認輸:“汝霖的棋藝是越來越精湛了。”

【對弈獲勝,圍棋技能經驗+20,lv6,230/2000】

【俗手的臨時效果消失,智力回覆正常值。】

靠著紫色被動技能【俗手:俗手只爭先,心中無舊譜,對弈時臨時性獲得智力+6】,蘇澤經常在思考的時候拉著人對弈。

今天汪道昆談到了朝廷局勢,蘇澤也拉著他對弈。

汪道昆的棋藝只能算是普普通通,並不是lv6,又得到智力+6buff的蘇澤的對手。

“對了,這是叔大給你的信。”

汪道昆拿出一封信說道:“叔大知道你回鄉抗倭,就將信寄到我這裡來了。”

張居正,字叔大,張居正給自己寫信?

蘇澤拆開信,看到開頭蘇澤驚訝了一下,張居正竟然將自己的變法綱領寄給了自己?

只見到他開門見山的寫道:

“汝霖兄鈞鑒定,某觀政六年,國朝弊事繁多,欲富國強兵,有六事可言,即一曰省議論;一曰振紀綱;一曰重詔令;一曰核名實;一曰固邦本;一曰飭武備。”

蘇澤看下來,張居正洋洋灑灑數千字,蘇澤很快掃過,這不就是後世他所上的《陳六事疏》嗎?

這是張居正在隆慶年間,進入內閣成為次輔之後,向隆慶皇帝所上的奏疏。

這也被看作是張居正後來在萬曆年間主持變法的綱領性檔案。

張居正還真的將自己當做變法的同道了?竟然將這樣的文章寄給了自己?

汪道昆湊過來,卻又不好意思偷看蘇澤和張居正的信。

蘇澤將信遞給汪道昆說道:

“張先生可真的是高看蘇某了,這樣的文章竟然寄給我。”

汪道昆迅速看完,也驚呼道:“雄文啊!此文針砭時事,又提出瞭解決之道,叔大果然是有大志向的!”

汪道昆看向蘇澤說道:“汝霖,叔大將這篇文章寄給你,應該是希望你參加明年的春闈。雖然現在朝局困頓,但是也許哪天就會出現轉機呢?聽說裕王賢明,親近清流,若日後眾正盈朝,也有你施展所長的機會啊!”

蘇澤搖頭說道:“多謝恩師提點,但是我意已決,還是要留在福建,協助家鄉父老抗倭。”

看到蘇澤如此堅持,汪道昆也只能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這是福建海道衙門下轄的船匠,這一百戶都是經驗豐富的造船匠,我已經幫你要來了。”

汪道昆還是問道:“造船我能理解,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多錢造西洋船?”

蘇澤笑著說道:“恩師,這西洋船您不是也登上去過的嗎?船堅才能炮利,海上作戰不同於陸上作戰,船堅炮利遠勝精兵千萬,屯門之戰不就是最好的教訓嗎?”

汪道昆是地方大員,在蘇澤提了要建造西洋大船之後,就調閱了廣東海道衙門關於屯門之戰的詳細記錄。

屯門之戰雖然是明軍獲勝,但其實是雙方誰也奈何不了對方。

因為是近海作戰,佛郎機的船無法發揮西洋船遠洋作戰的優勢,反而變的笨拙難以掉頭。

明軍船小,士兵作戰勇猛。

最後結果是佛郎機人彈盡糧絕,最後才選擇投降。

而此戰,大明動用水師五千人,戰船五十多艘,連當時福建沿海衛所的戰船,也調去廣東作戰了。

而佛郎機人呢?不過是戰艦五艘,水兵千人罷了。

蘇澤又說道:“近海作戰,自然是福船最佳,但是要滅倭寇,肯定不能只能近海作戰。”

“像是這樣抗倭,倭寇來回襲擾海疆,根本就是防不勝防。”

“要我說想要滅倭,必須要主動出擊,在海上消滅倭寇主力,才能安定福建。”

“所以弟子才想要督造西洋帆船,用西洋火炮來對付倭寇。”

“西夷是夷,倭寇是東夷,正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

汪道昆讚歎說道:“好一個師夷長技以制夷!也對,這些倭寇總是侵擾海疆,沿海衛所又怯戰不敢出擊,我支援你建造西洋船,不過目前能給你的工匠和材料也就這些了,明年若是能有些戰果,我要是還在福建為官,到時候再給你爭取更多的人員材料吧。”

蘇澤立刻聽出了汪道昆的意思,他問道:“恩師要調任?”

汪道昆點頭說道:“叔大給我的信中說,徐閣老保薦我為廣西總督,汝霖可有什麼可以教我的。”

“廣西?”

蘇澤沒想到汪道昆竟然要去廣西做總督。

總督自然要比他現在這個巡撫要地位高,但是廣西如今是偏遠地區,還屬於土人和漢人雜居的地方,漢人和土人的矛盾不斷,經常會鬧出事情來。

廣西狼兵兇悍,廣西的動亂也多,總督廣西也未必是什麼肥差。

蘇澤想了想,還是說道:“學生駑鈍。”

汪道昆嘆息一聲說道:“是我想多了,汝霖久在福建,又哪裡知道如何處置廣西的事情。”

蘇澤想了想說道:“對了,恩師,弟子與李神醫交流醫術,得到一個治療瘴氣的方子。”

如今在胡公公的實驗室裡,已經能夠配置青蒿素了。

不過青蒿素這個東西,只要超過一定溫度就會失去活性,在沒有冰箱冷鏈的古代,必須要配置後立刻使用。

這也是為什麼青蒿素一直到了近代才廣泛使用,而金雞納霜卻能夠在對抗瘧疾的幾個世紀中都綻放光彩。

蘇澤和林默珺已經聯絡了很多商人,特別是西班牙的商人,向他們懸賞金雞納樹。

青蒿素只能當做是聚居點使用防治瘧疾的藥品,而金雞納霜則是更便攜的應急藥物。

蘇澤將製備青蒿素的過程詳細的寫給了汪道昆,汪道昆看著複雜的製備方法問道:

“汝霖,李神醫不愧是李神醫,竟然能夠製造如此藥物!連瘴氣都能治療!”

汪道昆根本不懷疑這幅藥的功效,如今李時珍的大名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世人已經將他和華佗張仲景一樣,並列為能醫白骨的神醫了。

如今李時珍在蘇州城的醫堂,不僅僅有病人遠赴蘇州求醫,還有很多人去求學。

只要是能讀書識字的,李時珍也是照單全收,又培養出不少出色的醫生,讓李時珍的名聲更響了。

而李時珍根據蘇澤的要求,編寫的《本草綱目》第一冊(魔改版),收錄了幾十種家庭常見的病症的症狀,以及最簡單的治療方法和最廉價的藥方。

原本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要編寫一本藥典,可是在蘇澤的影響下,李時珍認可了蘇澤的思想,醫術歸根到底,只有治病救人才是最重要的。

這本赤腳醫生手冊一樣的《本草綱目》,已經成了各村的必備書籍,那些看不起病的窮人,也能找些個拿著《本草綱目》看病的赤腳醫生,馬馬虎虎的看看病。

雖然不一定能治好,但是也比以前得病在家等死強多了。

一時間,李時珍在南直隸成了要被百姓建造生祠祭拜的人物,就連福建也經常流傳李時珍治病的故事。

但是汪道昆畢竟還是文科生,他看著複雜的製備過程說道:

“可是這藥也太難制了,什麼溫度,什麼酒精濃度,廣西哪裡有能製備這樣藥物的人啊。”

蘇澤想了想說道:“那我寫信給李神醫,請他派一個能製造此藥弟子,去廣西協助恩師。”

汪道昆大喜過望,此時的汪道昆心想,點蘇澤為福建解元,真是他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情。

川石島上的船塢開始動工,按照林默珺從佛郎機人手裡買到的克拉克船的設計圖紙,巨大的龍骨開始建造。

【發現新地點船塢,“木匠”技能可以分化出技能“造船”,是否分化技能?】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月光主母養外室

鳳舞流年

冤種情侶大鬧校園

橡皮擦不好用

月過清風

落葉隨風而動

從世界末日開始

顧丿歡喜

isfp獨白

Yaoqing

向師兄發起雙修邀請

越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