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

這次夫人壽宴,於指揮使請了整個府縣兩級有頭有臉的人物。

於夫人也不是大生日,之所以這樣操辦,自然是為了昭告於家在這次御史清軍中過關,並沒有被朝廷治罪。

這樣做同樣也是震懾於家的敵人,告訴他們於家已經騰出手來了。

為了這次壽宴,於指揮使親自登門,邀請方知府和白知縣兩位大老爺,以及府縣所有官員,給南平城內所有的大人物都送去了拜帖,可以說是相當的重視了。

於指揮使夫人是朝廷敕封的誥命,方知府和白知縣也只能出席。

黃家是延平府大族,自然也在被邀請的行列,黃時行帶著禮物登門拜訪,向於指揮使夫人祝壽。

黃家世代耕讀,從宋代開始紮根延平府,就血脈不絕,就算是元代也不曾斷了家學。

大明建立之後,黃家也是出了三名進士,舉人更是不勝枚數。

黃時行自然是不太看得起於家這種武將世家的。

黃時行登門祝壽,除了是維繫家族關係之外,另外的目的就是來聽戲的。

不僅僅是黃時行不願意來於家,城裡其他有頭有臉的讀書人都不願意來。

於家名聲臭不可聞,要是落下一個阿諛將門的名聲,阿諛的還是於家這種有過“母慈子孝”傳統的於家,那不是給自己留下汙點嗎。

本來這些家族都是不願意派人來祝壽的,但是於宗遠這些日子宣傳於家壽宴上的新戲,成功吸引了這些家族的注意力。

蘇澤的新戲文?

寫《杜十娘》的那個蘇澤?

《杜十娘》名滿延平府,就連福州府計程車人都邀請拓湖先生前往福州城。

眾人對蘇澤的新戲自然是有所期待的。

於宗遠站在門口知客,心中充滿了自豪。

要不是自己請蘇澤排戲,這次孃親的壽宴於家就要出醜了!

於指揮使也知道兒子的功勞,專門讓他在門前知客,也算是讓他結交人脈,在府縣貴人面前露臉。

“知府大人到!”

方知府是私人身份出行,自然沒有帶官員儀仗,不過伶俐的門子還是很快認出了知府家的馬車,立刻大聲通傳。

於指揮使立刻帶著長子從內門出來,隆重迎接方知府一家。

方若蘭扮作侍女的模樣,跟在母親李氏身後,扶著李氏下了馬車。

這於指揮使家果然氣派,不過方若蘭卻皺眉,她雖然是女子卻熟知本朝律令,按道理都指揮使這個級別的世職是不得在軍衛外別居的,可是於家從幾代前就在城內修了大宅。

於家宅邸甚至比知府衙門還氣派,也難怪於家名聲這麼臭。

不過名聲臭依然不妨礙於家的權勢,這一次府縣有名的家族都被於指揮使請到了。

於指揮使將方知府一家引入內宅,於家為了這次壽宴還專門在後宅拆了一排下人的房子,搭起來一座巨大的戲臺,為了這次壽宴於指揮使可以說是花費頗多。

可是有些錢,該花還是要花的,特別是在這樣關鍵的時候,若是不花錢,南平城就會留言四起,說於家敗落了。

這可不僅僅是面子問題,狼王不能表現出疲態,要不然就會面臨無休無止的挑戰者。

等到方知府剛進內宅,蘇澤就提著禮物來到了門口。

“蘇兄!”

於宗遠立刻迎接了上去,於宗遠先向蘇澤行拜禮,蘇澤又向於家拜壽,蘇澤將一隻他親手製作的木匣送給了於宗遠。

於宗遠只覺得匣子非常精緻,他問道:“蘇兄,這是?”

從明中葉開始,士人風氣逐漸奢靡,登門送禮的時候都會有人唱禮。

所謂唱禮,就是大聲喊某某某送了多少什麼東西。

唱禮人高呼一聲:“長寧衛蘇公子贈水晶白糖一盒!”

白糖價格不菲,這段時間長寧衛產高品質白糖的訊息也在南平縣傳開了,蘇澤這封禮物也算是不錯了。

於宗遠親自引蘇澤進了後宅,自然有小廝奉上茶飲和乾果。

蘇澤也感慨於指揮使府中的闊綽,今天為了慶祝指揮使夫人的壽辰,戲臺上都綁上了紅色的絲綢。

小廝奉上的茶碗也都是景泰藍的茶具,這種獨特藍色的釉面技術大成於景泰年間,原本是宮廷的供物,後來逐漸在民間也流行起來。

光是這麼一盞茶具就要好幾兩銀子,這延平府於家的富庶可見一斑。

也不知道這其中多少錢是喝兵血來的,多少錢是和倭寇走私來的。

蘇澤放下手中的茶碗,突然覺得於府內外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府內歌舞昇平,可以說是往來多豪門,於家為了壽宴一擲千金。

而府外則是倭寇要侵東南,百姓惶惶不可終日,四處匪盜不止。

這種奇怪的分裂景象,從於府放大到整個大明都是如此,權門和普通百姓彷彿是生活在兩個世界。

就在這個時候,來客也基本上都到了。

只看到戲臺之上絲竹之聲響起,於夫人身穿朝廷命婦的誥命服,親自向眾位賓客答禮。

緊接著於指揮使宣佈壽宴開始,絲竹之聲逐漸大了起來,生旦淨末丑開始登臺獻唱。

遊園驚夢是《牡丹亭》五十折戲的最精彩的一折,牡丹亭雖然也是傳統的才子佳人故事,但是融入了鬼神的劇情。

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

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除了劇情跌宕之外,杜麗娘也有別於傳統的大家閨秀設定,她勇於追逐愛情,骨子裡卻蘊藏著對傳統禮法的叛離意識和對殘酷現實的反抗精神。

這是晚明浪漫主義戲劇的集大成之作,可以說是明代戲劇的頂峰之作。

遊園驚夢又分為“遊園”和“驚夢”兩個部分,講述的是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

當扮演杜麗娘的正旦唱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在場眾多女眷都陷入到沉思中。

年少慕艾,誰不像是杜麗娘那樣,有過年少傾慕之人呢?

方若蘭跟在她母親身後,聽到這句唱詞,也不由的痴了。

能夠寫出這樣唱詞的人,又在什麼地方呢?

方若蘭是跟隨方知府來的,被安排在二樓正對著戲臺的閣樓上。

而蘇澤等普通賓客,則安排在一樓的正堂和花園中,方若蘭站在母親身邊向下看去,在角落中看到了身穿粗布儒衫的蘇澤。

方若蘭的心如同被揪住了一樣,非是深情之人,又如何寫下如此的戲文呢?

就是不知道蘇澤情之所往,到底是何方佳人呢?

高閣之上,拓湖先生何良俊和好友延平府大儒陳默群也在座,拓湖先生眉頭蹙起。

他本來是不想來參加於府家宴的,但是聽說了於家要上演蘇澤的新戲,拓湖先生愛戲如痴,這才應邀前來。

在場眾人之中,也是以拓湖先生最懂得戲劇。

無論是故事還是唱詞,這出戏水平之高,都是何良俊所從沒見過的!

上次見到蘇澤,那傢伙竟然還說自己不通戲劇!

何良俊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可是如此好的戲文,卻偏偏韻腳不工整,許多部分根本不符合南曲的規則!

這又讓提倡曲律的拓湖先生非常的彆扭。

可是想到蘇澤才二十二歲,何良俊眉頭舒展開,對著陳默群說道:

“後生可畏啊!延平府要出戏劇名家了!”

黃時行的牙都要咬碎了,他賠了幾百兩銀子的報紙已經攪黃了,如今就連他的鐵桿跟班,都在偷偷向《拍案驚奇》投稿。

黃家雖然財力豐厚,但是黃時行也只是年輕一輩中最傑出的子弟,也不可能任由他這麼造錢下去。

最近宗族中已經有了風聲,要收回黃時行購買的印刷坊,改為盜版印刷《拍案驚奇》,然後販賣到了其他府縣賺錢。

聽到這個訊息,黃時行更是氣得吐血,今日他來於府賀壽,就是為了挑蘇澤戲文中的刺。

可是這出《遊園驚夢》唱完,風頭怕是要蓋過拓湖先生改編的《杜十娘》了。

而且是個人都能看出來,這出《遊園驚夢》只是一出摺子戲,這是整個一出長劇中的一段戲。這出摺子戲就如此精彩,整齣戲又是什麼樣的鉅著啊?

黃時行已經有了預感,這出戏只要出全了,就是蘇澤名揚福建的日子!

黃時行看向坐在角落中的蘇澤,更是嫉妒的要噴出火來,看到同齡人揚名,比他印刷坊虧損還難受!

等到遊園驚夢唱完,臺下靜默無聲,眾人都沉浸在戲中久久無法自拔。

直到有人喊出一聲“好”,眾人這才紛紛喝彩。

主座上的指揮使夫人只覺得今日大漲了臉面,先讓人賞賜戲班眾人,接著又要讓兒子於宗遠去請蘇澤,今天這出戏可是讓於夫人在府縣貴婦之中大漲了聲望,這份賀壽禮正是於府最需要的。

只可惜花開易折,在這烈火烹油的時刻,總是會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擾了指揮使夫人的壽宴。

於府之中,歡笑晏晏。

遠在寧波抗倭的俞大猷,此時卻一臉沮喪。

知兵的張經就任七省經略總督後,提拔俞大猷為副將,命令他整頓兵馬抗倭。

不過張經自從上任總督之後,就經常被朝廷言官攻擊,他到任浙江三個月沒有動靜,更是被言官攻擊為“養寇自重”。

到了這個月,張經實在是頂不住了,倭寇攻佔寧波普陀,張經連下軍令,讓俞大猷率部出擊,奪回普陀。

俞大猷知道大明軍隊缺糧少銀,之前又被倭寇打怕了,他還沒整軍完畢,普陀又是山城,進攻不容易。

但是張經對他有重用之恩,俞大猷也知道朝廷局勢,只能硬著頭皮出戰。

俞大猷率軍前往討伐,將士們攻至半山,倭寇突然開城門殺出來,俞大猷軍措手不及,武舉人火斌等三百人被殺。

這火斌也不是普通人,他祖先火真,是洪武年歸順大明的蒙古人將領,燕山中護衛千戶。

靖難之役時,跟隨燕王朱棣起兵,攻打真定,並以先馳突耿炳文陣營,獲大勝,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大功勞,封為同安侯。

永樂帝登基之後,火真出塞作戰失利身死,永樂皇帝褫奪了他侯爵,改火家為寧波觀海衛世襲千戶。

火斌和俞大猷一樣參加了世職軍戶才能參加的武舉,如今效力於俞大猷麾下,對倭作戰十分英勇。

可沒想到在普陀山半山被倭寇所殺,據說火斌被圍之後誓死不降,被倭寇活活斬成多段,死前依然痛罵倭寇不止。

俞大猷痛失愛將,可是他還來不及悲傷,普陀山之戰兵敗的訊息很快傳到了京師。

朝廷要對俞大猷議罪,嚴嵩一黨迫不及待的要將張經這個七省總督提走,換成他們的自己人主政東南。

兩派爭執不下,最後嘉靖皇帝拍板,免去俞大猷世襲軍職,但是還讓他為副將,讓俞大猷戴罪立功。

俞大猷接到朝廷旨意,手下諸將義憤不已,之前軍議俞大猷就上書總督張經,此時並不是攻倭的好時候,兵馬錢糧都不充足,俞大猷接受命令出擊,才中了倭寇埋伏。

俞大猷止住部將的不滿情緒,只是平靜的接受了處分,這些年的作戰已經讓俞大猷明白,自己雖然是一軍統帥,但是有些仗不僅僅要算軍事,還要打政治仗。

張總督就任兩個月沒有寸功,朝廷已經對他非常不滿了。

皇帝還能讓俞大猷繼續帶兵,那就還有立功的機會。

俞大猷坦然的接受了旨意,重金賄賂了宣旨的太監後,俞大猷回到書房,拆開了從福建寄來的信。

開啟書信,這是長寧衛寄回來的信,林默珺將近況告訴俞大猷,當然沒有說自己女兒身繼任百戶的事情。

接著信上附上了鴛鴦陣的陣法圖,以及鴛鴦陣的訓練方法,俞大猷看完眼睛一亮!

這正是對付倭寇的好陣法啊!

俞大猷如獲至寶,將鴛鴦陣反覆研讀,更是覺得精妙無比!

這邊浙江的局勢隨著普陀之戰而岌岌可危,已經登陸外海的鹿大王接到訊息,襲擊了福建海道衙門巡海的戰船,三艘福船失聯,怕是凶多吉少了。

更可怕的是鹿大王手下一支倭寇在建陽附近登陸,已經連續攻陷好幾個村落,進逼建陽城。

福建都司衙門的緊急軍情送到於府,方知府和白知縣也都得到倭寇入寇的訊息。

歡宴在氣氛最火熱的時候被攔腰打斷,身為延平衛都指揮使,於宗遠的父親全身顫抖。

方知府和白知縣也臉色慘白。

福建雨季天氣實在多變,瞬間烏雲密佈,只看到屋外轟隆一聲,暴雨如柱一樣落下,就彷彿天上開了一個口子,雨水從天傾的地方漏了出來。

東南雨傾。

何人可試手,補天傾?

本卷完

下一卷就要離開南平了,肥鳥也有些沒底。

不過劇情也是要推進的,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援。

明天繼續保持八千字更新!求票!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北平愛情故事

匿溺愛

轉心

絲茹

規則怪談:靠擺爛拯救全人類!

蛋蛋君不是坤

天道神婿

月落下弦夜

一中往事

木下泗水啊

飛燕草花

喜歡板魚的李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