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

邀月樓上,蘇澤見到了林清材的這位族兄。

這位名叫林清堅的族兄,比陳潮源年紀還大些,不過他沒有林清材那份踏實穩重,多了幾分市儈的氣息。

不過也正常,聽林清材說這位族兄在讀書上天份不高,早早放棄科舉去學做了賬房,早就已經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多年了,自然比林清材更懂得人情世故。

席上,兩杯黃酒下肚,這位縣衙戶房新上任的書吏,已經和蘇澤眾人稱兄道弟了。

他拉著蘇澤大倒苦水。

“蘇兄,你可不知道這戶房內的門道太多了,水實在是太深了,我在戶房真是夾著尾巴做人啊!”

“不知道林兄做的什麼差事?”

“當然是苦活累活髒活了,這徐狐把持戶房多年,雖然沒有升任典史,但是在縣衙內勢力非常大,戶房之中大多都是經過他保薦入的縣衙,我這種在戶房中就是被人穿小鞋的。”

林清材和陳朝源紛紛點頭,他們也會和吏員打交道,自然知道大明朝吏員的情況。

典史是戶部有檔案的事業編,朝廷也是有俸祿的,不過大明朝官員的俸祿都很微薄,不要說這些吏員了。

縣衙的這些典史們,根本不在乎這三瓜兩棗的俸祿,主要是典史的身份在吏部掛了號,那就算是知縣老爺要開革一個典史,都要向吏部打報告,這種情況下除非實在是做的太過分了,知縣都會給典史留點面子。

典史之下的書吏就不一樣了,他們屬於縣衙的員工,也是沒有俸祿的,但是到了嘉靖時期,基本上縣衙也會用公帑或者火耗之類可支配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給書吏發點俸祿。

書吏五年為一役,如果縣衙不滿意可以役滿發還回家,甚至可以提前開除。

所以對於林清堅這樣的書吏來說,為了能夠在縣衙生存下去,那就需要拜山頭抱團取暖。

這裡舉薦人就是一種類似於東漢“門生故吏”的特殊關係。

比如舉薦林清堅進入縣衙的是刑房的孫典史,那麼縣衙所有人都知道林清堅是孫典史的人,自然就是孫典史的派系。

而舉薦人和被舉薦人的關係密切,不僅僅是單向的。

如果林清堅在縣衙中犯了大錯,那麼身為他的舉薦人,孫典史也要付連帶責任。

縣衙之中的派系鬥爭非常激烈,甚至有綿延幾代人的長期鬥爭。

林清堅被身為刑房典史的孫典史安插到了戶房,那戶房上下對他的敵視自然可想而知。

而林清堅此時不僅不能和同僚一起吃拿卡要,反而要好好的做事,因為他的一舉一動都被戶房其他人盯著呢。

大明的官府因為朱元璋定下的祖宗制度,可支配的收入少的可憐。

不過憑心而論,朱元璋制定的標準,也是能夠讓官府衙門運轉下去的,明初的人口確實獲得了增長。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大明朝的官府管的事情越來越多,原本那點人手已經是難以為繼了。

其實這個也是很容易理解的,隨著上級越來越多,需要請示彙報的工作也是越來越多,需要做的文字工作也是越來越多。

看起來很清閒的禮房,每天都在炮製各種垃圾公文,上面對口幾十個大小衙門,遇到了御史下來巡視,還要準備彙報材料和迎接檢查,簡直是忙到不能再忙了。

這些上級部門每發一道公文,下面都要想盡辦法回覆,這種官僚主義的膨脹讓縣衙書吏人數也在快速膨脹。

比如南平縣衙,就有正式的員工80多人,實際上並不是後世想象的只有幾個大老爺在辦公。

孫典史是林清堅的舉薦人,林清堅雖然對孫典史不滿,但是也不好說孫典史的壞話,所以只能說戶房書吏頭領徐士盛的不是。

“這課稅催捐的好事,自然是輪不到我做,可那徐狐太不是東西,竟然一來就讓我做了解運科的事情。”

聽到解運科,在座的熊嶽眼睛一亮。

蘇澤問道:“這解運科就是負責解送稅捐的差事?”

“就是這個苦差事啊!蘇兄你可是不知道,這戶房之中就屬這個解運科的事情最繁重,也是最容易出差錯的。”

蘇澤點點頭,由於大明朝在張居正變法之前,還是徵收實物的稅收,所以這徵稅的事情非常的麻煩。

實物稅收,就是糧食布匹等等,不過大明朝的稅制實在是太複雜了,徵收的品目繁多,就算是長期在戶房工作的老吏,想要說清楚都不容易。

在農業稅上,主要就是夏稻冬麥,但是這些糧食並不是說光收到縣衙就完事的。

縣衙需要將這些糧食送到上級要求的指定地點,要是送晚了那也是要受懲罰的。

這解送稅糧的工作,就是戶房解運科的主要差事。

這解送也不是容易的,由於大明朝複雜的區劃制度,解送糧食的複雜性相當的恐怖。

可以這麼說,戶房解運科的書吏和幫書們,全都是圖論的高手。

比如這長寧衛附近背山村所產的糧食,就必須要先透過課稅科的稅吏收上來,送到南平縣城內。

南平縣城這個時候還需要將這些糧食進行分割,一部分作為治下各個衛所的軍糧(比如長寧衛),送到衛所指定的地點。

南平是倚郭縣,省了將糧食送到府城的麻煩,但是南平縣衙的吏員又多了一項工作,要幫著府衙的戶房吏員將整個延平府的糧食送到省城福州城。

但是在南平城內的延平衛,是直接屬於省裡都司衙門的,所以他們的軍糧又要從福州城再運送到南平城,送給南平城內的延平衛。

這還只是糧食的徵收,大明朝徵收的實物稅包括了糧食、絲綢、布、茶葉、鹽、珍珠、藥材等等等。

然後有些是要送到戶部的府庫的,這算是外朝可以支配的收入,每年需要在御前會議上吵架確定預算分配,然後由司禮監披紅才能生效。

而鹽、茶葉、藥材、礦監這些是皇帝私人的收入,這些都是要入太倉庫的。

這些複雜的徵收系統,如此龐大的轉運體系,又在歷代皇帝的層層加碼之下,如今已經成本越來越高了。

上下官吏的腐敗自然是一回事,維持這個複雜的稅收體系本身就需要太多的開支,張居正改革的重點,就是將這些複雜的實物稅收徵收,改成了折銀徵收。

用現代財政的術語,那就是稅收貨幣化,不過在缺銀的大明朝搞稅收貨幣化,也帶來了後續一系列的問題,這個現在就不說了。

比起課稅的書吏撈錢的手段繁多,比如大斗小鬥,比如踢斛淋尖,林清堅他們這解運科不僅僅沒什麼撈錢的手段,還經常因為運送稅糧不及時,被訓斥處分。

不過這也不代表解運科就沒有賺錢的路子。

林清堅可能是最近太不如意,多喝了幾口酒後,對著蘇澤交淺言深的說到:

“蘇兄,其實這解運科也不是沒有油水,只是這前一任書吏是那徐狐的人,那廝還想著把我擠走再被聘任,所以那些賺錢的路子都不肯告訴我。”

蘇澤也是無語,你林清堅自己佔了人家的位置,難道還指望人家將貪汙的秘訣告訴伱嗎?

這林清堅估計也是這幾天被公務逼瘋了,這才說出這樣的話來。

不過蘇澤也是有心向他打探戶房的情況,而且林清堅在戶房繼續待著,也是噁心徐士盛。

所以蘇澤想了想說到:“其實解運科這賺錢的手段,無非就是錢糧互換罷了。”

林清堅眼睛一亮,看向蘇澤說到:“蘇兄這個也懂嗎?”

眾人也都看向蘇澤,蘇澤在科舉上的天賦整個縣學都知道,連海瑞都說蘇澤三年必定能中秀才。

可是蘇澤還懂這戶房的差事?

蘇澤說到:“其實說起來也就簡單,就是將本縣要解送的糧食先換成銀子,到了省城再買成糧食交上去罷了。”

這種實物稅收的不方便,其實各地在操作的時候也有了貨幣化的應對方法。

蘇澤說的這種就是最常見的,一些道路遠運費成本高的縣,向府城解送糧食稅收的時候,就會先換成糧食,然後再府城買城糧食交上去。

如果糧價差不多,那麼解運科的吏員就可以不徵民夫押送糧食了,而是直接嚮應該要服勞役的民夫收一筆“代役錢”。

大部分民夫自然也是願意掏錢的,因為押送糧食路途遙遠有風險,而是還耽誤自家農時,如果能交一筆錢錢就可以不要服役,大部分人都是搶著要來交的。

衙門的吏員就可以自己帶著錢,然後到府城去換成糧食,就能完成送糧的任務了。

林清堅搖頭說到:“方法是這個方法,但是如今也不好弄了啊。”

“這每年去解送糧食的府衙這麼多,大家都用這個法子,府衙每次收糧的價格都會飆升,要還是用這個法子,怕是要自己貼錢了。”

蘇澤這才知道林清堅賺錢的路子,不是簡單的錢糧互換這麼簡單,恐怕要能解送糧食還賺錢,這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的商業操作在裡面。

大明朝的制度就是這樣,你如果完成了任務,那中飽私囊的事情也不會有人追究。

如果你不能完成任務,即使你是竭盡全力了,也要被官府懲罰。

比如他們解運科不能按時按量解糧,那就要他們自己將罰款或者損失的糧食補上。

林清堅在做書吏之前,也是攢了點錢的,但是上任之後弄了兩次錢糧互換,不僅僅沒賺到錢,還把自己的積蓄貼了進去。

怕是再這樣做下去,不僅僅賺不到錢了,自己都要傾家蕩產了。

蘇澤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拿出自己隨身帶的竹筒,遞給了林清堅。

技能!發動!

林清堅開啟竹筒,發現裡面是幾顆潔白的冰糖,立刻說到:“使不得,蘇兄!”

蘇澤說到:“林兄這是不把我當兄弟看,這是我們長寧衛自己制的冰糖,不值幾個錢的。”

林清堅這才珍惜的收下,他雖然是縣衙的書吏,但是平時也是吃不起冰糖的。

【賄賂林清材成功,技能+1,lv1,2/100】

蘇澤又說到:“林兄,這是我們長寧衛產的冰糖,你看成色如何?”

林清堅拿起冰糖,感嘆說到:“白透如冰,是上等的冰糖!”

蘇澤立刻說到:“那你知道省城的糖價如何?”

林清堅原來做過賬房,對於省城的物價自然很清楚,他很快報出了一個價格。

蘇澤這才說到:“我們長寧衛能製糖,我這冰糖在省城肯定能賣出高價,若是下次林兄去省城解糧,可以來長寧衛將糧食換成冰糖,再送到省城賣了換糧。”

林清堅大喜過望,他簡單算了一下,蘇澤的報價和縣城的冰糖價格相當,但是他這個冰糖品質確實是上品,在達官貴人云集的福州城內,肯定能賣出好價格。

這樣的話只要將糧食送到長寧衛,那就可以換成糖輕裝前往省城了,又可以節省下民夫,向他們收一筆代役錢。

這樣一來,就算是省城的糧價高些,倒賣一下還是有的賺的。

林清堅也是初來乍到,也沒想著賺大錢,只是不虧本就可以了。

他激動的拉著蘇澤說到:“蘇兄,下一批的解糧可是有不少,你這糖夠嗎?”

蘇澤用“賬房”技能盤算了最後的庫存,點頭說到:“沒問題!”

林清堅忍不住問道:“蘇兄,你們長寧衛要這麼多糧食幹嘛?”

蘇澤還沒回答,林清堅說到:“是我多嘴了,該罰該罰!”

蘇澤知道林清堅是誤解了長寧衛要走私糧食,不過蘇澤也懶得解釋。

蘇澤說到:“請教蘇兄,這徐士盛在縣衙中,和哪些人想熟,他在省裡有什麼哪些關係?”

林清堅說到:“這才想起來,原來蘇兄是長寧衛的人,那是和徐士盛那廝有仇了!”

徐士盛和長寧衛老百戶的官司,縣衙無人不知,林清堅這才聯絡起來,也是剛剛入縣衙太沒有敏銳性了。

他說到:“這徐士盛關係最好的,是咱們南平城內的延平衛於家了。”

於家?

這個答案讓蘇澤覺得覺得這麼合理,實在是太合理了!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永恆開天

楊彧

穿越修真世界後莫名開啟拯救任務

大潤發宰魚妹

被迫單飛後,我成天王了?

努力的大方

逆伐天神

喜歡馬泡瓜的嬰鬼宗

無語萬人迷師兄他只想擺爛

雙黃蛋撻不甜

重生之我在修仙世界當小丑

心若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