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

李舜臣和木下藤吉郎等十五人來到了梁山泊之後,竟然發現了一個廢棄的山寨。

不過這肯定不是《水滸》中的山寨了,山寨被廢棄了很久,還有火燒的痕跡,應該是以前曾經有人上山做賊,後來被官軍搗毀了。

李舜臣一行人就在梁山駐紮了下來。

很快李舜臣就知道了自己所在的山頭,就是大大有名的梁山,他的面色非常複雜。

《水滸傳》成書於元末明初,不僅僅在大明,在整個東亞都是聲名赫赫。

李舜臣在朝鮮就讀過《水滸傳》,自然知道梁山泊的故事。

自己好好的東南正規軍,怎麼就上了梁山呢?

木下藤吉郎就比較沒文化了,他沒有聽過樑山的故事,但是聽了李舜臣的解釋,他眼睛一亮說道:

“我們在明廷就是反賊,反賊上梁山不是正好嗎?”

李舜臣嘴角微微抽搐,木下說的似乎沒毛病。

接著木下藤吉郎說道:“要不我們也打出梁山的旗號?替天行道?如今山東有不少流民,我們就用這個旗號召集百姓上山拓荒?”

李舜臣愣了一下,木下藤吉郎這個辦法似乎不錯?

自從明廷在山東進行堅壁清野之後,整個山東流民遍地。

山東官府也害怕再出一個宋江,在梁山泊附近派兵把守,驅趕在梁山泊附近開荒的百姓。

但是現在的梁山泊,已經和宋代不同了。

在宋代的時候,梁山泊是一片汪洋大澤,水系縱橫,有山有水易守難攻,所以才成為著名反賊基地。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梁山泊的水位降低,曾經的汪洋大澤成了一個個小水泊,梁山本身並不高峻,這裡的地形也不如宋時險要了。

雖然不如宋時險要,但是明廷官府對於逃入山中的流民,也是無力清剿的。

而官府不入山清剿,還有一個原因是梁山在東平州、壽張縣、汶上縣、東阿縣、鄆城縣之間。

梁山是五縣交界的地方,可以說是五縣共管,也可以說是五縣都不管。

木下藤吉郎上山打獵的時候,就經常遇到躲在山中的流民。

他很自然的向李舜臣建議,在梁山中招募流民。

李舜臣想了想,最後還是同意了木下的建議,不過他也害怕被明廷清剿,沒有打出“替天行道”的旗號,只是默默的招募流民。

可沒想到,李舜臣這麼一行人在梁山中開始招募流民,很快就有大量的流民衝入梁山之中。

剛開始的時候,李舜臣還有點擔心,怕自己的名氣大了引來明廷官府的清剿。

可是很快李舜臣就發現自己多慮了,明廷官府根本沒有注意到他們這夥人。

這下子李舜臣放下心來,很快梁山中就積累了好幾百人。

眾人帶領這些流民們種植糧食,維修山寨,搭建房屋,梁山的名氣更是在附近從傳開,又吸引了不少流民向這裡聚集。

李舜臣將殘留的破舊山寨改為“聚義廳”,又從流民中選出三十六名流民頭目,在梁山上劃分割槽域各自開荒狩獵,整個梁山更加秩序井然。

可是接下來的劇情,突然變得魔幻起來。

而今天李舜臣召集眾人在聚義廳開會,卻是因為山下的明廷官府終於注意到了梁山上的這股力量。

鄆城縣的蔡知縣聽說了梁山上聚集了上千流民,被縣尉鼓動想要立功,終於有了動作。

蔡知縣派遣縣吏上山,想要詔安李舜臣等人。

李舜臣只覺得非常的魔幻,自己好好一個朝鮮人,在東南參了軍,然後又在明廷的山東上了梁山。

現在明廷官府竟然派人來向自己詔安?

話本中的劇情也沒這麼離譜吧?

面對上山詔安的縣吏,李舜臣只能召集眾人商議,要怎麼處理。

加上李舜臣在內的十五人,是梁山的核心,再加上三十六名流民頭領,齊聚在聚義廳中開會,還真搞出了點聲勢。

不過這些流民頭領都穿著破破爛爛,大部分人都瘦的皮包骨頭,大部分人在之前就是到處乞討的流民,其實也不過是紙老虎罷了。

李舜臣坐在頭把交椅,木下藤吉郎和其餘十四人分別坐在兩側,而三十六名流民頭目因為梁山上沒有足夠的椅子,只能席地而坐。

如果不是因為這聚義廳氣派,還以為是丐幫開會呢。

李舜臣清了清嗓子說道:“鄆城縣派人詔安,大家怎麼看?”

木下藤吉郎首先跳出來說道:“肯定不能接受詔安啊!”

“二當家說的對!”

“不能詔安!”

剩餘的東南新軍士兵還沒發話,首先是那些流民頭目喊了出來。

這些流民頭目可是太瞭解明廷官府的做派了。

這一路上不少流民聚集起來自保,各地官府都用出同樣的套路,先是假意詔安,然後將流民頭目一網打盡,然後將流民擊散。

只要沒有人帶頭,這些流民始終鬧不出太大的聲勢來。

這些流民好不容易在梁山有了立錐之地,自然不願意再下山。

李舜臣看了看四周,他當然不可能接受大明官府的詔安,這次開會不過是試探流民頭目的意見。

他立刻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將那鄆城縣的縣吏帶上來!”

被派上梁山的縣吏姓黃,他是鄆城縣兵房的書吏,蔡知縣需要有人上梁山詔安,黃書吏不幸抽中了籤,帶著蔡知縣的詔安文書上了山。

等到了梁山,看到梁山秩序井然,守備森嚴,黃書吏的心更涼了。

他不是沒見過聚集在一起的流民團夥,但是這些流民團夥都是普通百姓,根本不成氣候。

但是梁山上這幫人,又是修建山寨,又是分田地拓荒,儼然是要在梁山上長住的樣子。

等到黃書吏被人帶進了聚義廳,更是雙腿不停地打顫。

正坐在中央的李舜臣,雖然看起來年輕,但是眉目之間滿是英氣。

分坐在李舜臣左右的梁山“頭目”,一個個都挺直腰板,看起來根本不像是流民,反而比濟州城內的那些明廷新軍還精銳。

而坐在聚義廳中的流民頭目,在黃書吏進入聚義廳之後,就狠狠地盯著他,彷彿要將他食肉寢皮,黃書吏只覺得脊背發涼。

自己真是太倒黴了!這梁山上根本不是普通反賊!

黃書吏小心翼翼的對著李舜臣一拜,說道:“鄆城縣書吏黃堅,見過李大當家。”

李舜臣沒有說話,只是盯著黃書吏。

只看到李舜臣下首,一名長得很滑稽,如同猴子一樣的反賊突然拍了椅子扶手站起來:

“你這官府走狗,見到我家哥哥竟然不跪!”

黃書吏嚇得噗通一聲跪下來,在場的流民頭目都覺得解氣,紛紛哈哈大笑起來。

黃書吏早已經忘記了自己的任務,只是不停的磕頭說道:“好漢饒命!好漢饒命啊!”

李舜臣瞪了一眼木下藤吉郎,這才說道:

“黃書吏起身吧。”

黃書吏小心翼翼的看了一圈,最後還是跪在地上。

李舜臣說道:“你上山是奉命來詔安的,不過弟兄們的態度你也看到了,回去稟告你們縣太爺,我們梁山不接受詔安!”

黃書吏聽到這話卻是一喜,聽這年輕頭領的意思,是準備放自己下山傳話。

好歹這條命是暫時保住了。

可是黃書吏又苦著臉,自己的任務就是上山詔安,如果完成不了任務,返回鄆城縣肯定要倒黴。

他看著李舜臣說話和氣,鼓起勇氣說道:“大當家的,我們縣太爺是真心要詔安諸位好漢,在縣裡預備了糧食和土地,只要諸位下山,都能分到上好的田地!”

黃書吏這自然是信口開河了,鄆城縣哪裡有土地分給梁山上的流民,他只是想要將李舜臣等人誆騙下山,然後埋伏在梁山邊上的縣衙衙役民團就能一擁而上,將李舜臣這些頭目殺死,其餘的流民就能驅散了。

李舜臣說道:“哼!我饒你性命,好言好語與你說,你還要誆騙我等下山,來人啊!將這奸詐小吏推出去祭旗!”

黃書吏嚇得面無血色,再次開始磕頭說道:“好漢爺爺饒命!好漢爺爺饒命!”

兩名新軍士兵押住黃書吏,李舜臣厲聲問道:

“你們鄆城縣到底有什麼打算,你一五一十的說來!”

黃書吏此時只想要活命,只好將蔡知縣的佈置一五一十的說出來。

在場的流民頭目聽完,各個都是咬牙切齒。

他們本來就因為明廷的堅壁清野政策而失去土地,一路上又被欺壓,好不容易在梁山上安頓下來,堂堂大明知縣竟然還準備用這麼下作的手段對付他們。

這些流民頭目中對明廷官府最後一絲信任也消失了,只剩下咬牙切齒的憎恨。

李舜臣突然計上心頭,他對著黃書吏問道:

“你且將鄆城縣的佈置一五一十的說出來,本當家的饒你一命!”

黃書吏剛剛猶豫了一下,又看到如狼似虎的流民頭目,直接將蔡知縣的佈置全部說了出來。

“將他押下去!”

李舜臣將黃書吏關押起來,緊接著開始派出手下,打探梁山下鄆城縣的佈置。

果不其然,鄆城縣的衙役和團練聚集在梁山下的阮家村裡,由鄆城縣的尤縣尉帶領,就等著將李舜臣等人誆騙下山,就將他們一網打盡。

李舜臣將計就計,第二天直接讓人下山通傳,自己等人願意接受詔安。

蔡知縣聽到訊息大喜,讓阮家村的伏兵做好準備,只等到李舜臣等人下山就撲殺他們。

李舜臣下山了,卻帶上了從梁山流民中挑選的百名青壯,他們直接奇襲了阮家村。

鄆城縣的衙役和團練雖然武器裝備要比梁山好漢們好上不少,但是尤縣尉是本縣豪強子弟,靠著帶領家丁支援官府,才被蔡知縣保舉為縣尉。

他本來就是紈絝子弟,被梁山好漢們的突然襲擊嚇到了,根本不敢組織反擊,直接帶著親信就想要從阮家村逃跑。

衙役頭目阮勇是阮家村本地人,作戰意志要比尤縣尉強多了,好歹帶領衙役和阮家村的青壯反擊。

李舜臣這邊,除了連隊中的新軍袍澤是精銳有武器之外,這些流民手上只有竹竿,而且身體瘦弱,根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兩邊都是菜雞,菜雞互啄下,最後還是靠著木下藤吉郎衝入阮家村,打亂了阮家村口的防禦,讓李舜臣找到機會開槍擊中了阮勇。

隨著阮勇倒下,阮家村的抵抗徹底崩潰,李舜臣立刻帶人衝進了村子,將尤縣尉一行人抓住。

不過李舜臣並沒有搶劫阮家村,而是將尤縣尉和阮班首等官吏帶上梁山,然後將黃書吏放回了鄆城縣城。

等到黃書吏死裡逃生返回鄆城縣,將縣裡衙役團練大敗的訊息告訴蔡知縣。

本來縣衙中聽戲的蔡知縣,嚇的丟掉了手裡的摺扇,連忙著急縣衙諸人開會。

等到黃書吏向縣衙眾人說明了情況,蔡知縣連忙看向四周問道:

“尤縣尉和阮班首被俘,若是梁山賊攻打縣城可要如何是好?”

鄆城縣中,張縣丞和蔡知縣一向不對付,他立刻站起來說道:

“大老爺,我們應該立刻向濟州城內的朝廷新軍求援!”

蔡知縣猶豫了一下,黃書吏立刻說道:

“萬萬不可!”

蔡知縣看向黃書吏,黃書吏立刻將李舜臣放他時候交代的話說了出來。

“大老爺,根據屬下觀察,梁山賊俘虜了尤縣尉後就退回了梁山,還放歸了屬下,並沒有攻打縣城的意思。”

“此時不宜將事情鬧大啊!”

蔡知縣立刻冷靜下來,他是鄆城縣治安的第一責任人,縣尉被俘,向濟州府求援,鄆城縣是保住了,但是他的官位就保不住了。

他看向張縣丞,這傢伙果然包藏禍心!

這張縣城是濟州府同知的小舅子,早就覬覦自己的位置了!

蔡知縣看向黃書吏,立刻說道:“你們且先去佈置城防,黃書吏留一下。”

等到眾人散去,蔡知縣這才對黃書吏說道:

“梁山賊還有什麼言語讓你帶來?”

黃書吏立刻說道:“那梁山頭領李大當家的,是個深明大義的人物,他讓我給大老爺帶個話。”

蔡知縣立刻豎起耳朵。

黃書吏看了看左右,確認沒有人偷聽,這才說道:

“李大當家說了,只要縣裡提供糧食,他們保證不攻打鄆城縣。”

“可以讓梁山好漢們去其他縣啊。”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咒回:魔法和奇蹟都是存在的

魔法少女招聘師丘比

遂淵的新書

遂淵

天魂者戰魂

清名乘雲

重生黑蓮花發癲,婆家看見我就跑

糯粥粥

綜漫:只想好好養老

銀河星塵緣

身為怪物,生活是一門藝術

流螢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