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內鬥不止

裕王手足無措,他看向高拱,又看向九邊文武群臣,連忙說道:

“父皇還在,孤登基不是篡位嗎?萬萬不可!”

高拱再次勸進道:“殿下要統帥九邊收復京師,僅僅依靠監國太子的名義是不夠的,為了京師百姓,臣請殿下登基!”

裕王看著下方的文武群臣,繼續說道:

“諸位愛卿莫要再說了,在收復京師之前,孤是不會登基的。”

裕王不是不渴望權力,他小心謹慎的做了半輩子的皇位繼承人,他的日子還不如唐肅宗做太子的時候。

好歹人家唐肅宗明確的被立為太子,而裕王一直到嘉靖西狩之前,都沒有確定太子的名分!

權臣嚴嵩,景王奪嫡,裕王的日子可以說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還有嘉靖這麼一個迷信“二龍不想見”的父皇,裕王從小就極度缺乏安全感。

在這一次離開京師之後,嘗試到了權力滋味的裕王,也品嚐到了名為野心的東西。

但是現在裕王還是不敢登基。

嘉靖秉持國政那麼多年,夏言、嚴嵩這樣的權臣殺之如豬狗,邊關大將更不知道殺了多少人了。

裕王心中依然對這位父皇充滿了恐懼,這才提出收復京師再登基的想法。

高拱倒是沒有繼續勸進,達到這一步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這等於讓裕王當眾許下了政治承諾。

收復京師登基,在場的諸將看到了“從龍之功”就在眼前,自然就有了努力奮鬥的目標。

而嘉靖西狩和太原兵變,已經極大的削弱了嘉靖的權威,現在稱帝不稱帝倒是也無所謂了。

等到武將們都離開之後,高拱又對裕王說道:

“殿下,如今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裕王已經降高拱視作最重要的輔政大臣,他連忙問道:“高師傅請講!”

高拱說道:“徐州。”

裕王想了一會兒,這才明白了高拱說的是朝廷派遣南下的九邊精騎。

高拱說道:“既然東南主力已經北上,那徐州的九邊精銳必然沒了作戰目標,這支部隊是朝廷抽調九邊精銳組成的,對時局影響巨大。”

裕王的冷汗都冒出來了,高拱說的沒錯,這支部隊太重要了。

高拱很直白的說道:“若是這支部隊依然效忠陛下,那殿下收復了京師之後也很難坐穩皇位。”

面對高拱,裕王也不裝那副孝子的樣子了,他連忙問道:

“高師傅,且為之奈何?”

高拱說道:“九邊精騎的主帥楊博,是陛下提拔重用的,深負君恩,是很難說動的。”

“但是副將張居正,是臣的好友,張叔大有匡扶社稷的志向,如果殿下能重用他,張居正應該會站在殿下這邊。”

高拱繼續說道:“此外遼陽總兵李成梁,此人看起來粗鄙野蠻,實際上卻狡詐貪婪,但是他這樣的軍頭最顧惜的就是自己的利益。”

“殿下可以任命李成梁為薊遼總督,統管薊州和遼陽二鎮,再賞賜珠寶金銀,許之以利,則李成梁就能站在殿下這邊。”

“有此二人,九邊精騎就能掌控在殿下手裡,則大事已定!”

裕王立刻說道:“高師傅真是朕之諸葛孔明!”

高拱又說道:“但是要勸服此二人,必須要臣親自去才可以!”

“什麼!”

裕王再次手足無措,這段日子他大事小事都聽高拱的,現在高拱要南下,裕王又荒神了,他說到:

“高師傅離開之後,國事要如何啊!”

高拱說道:“吏部主事張四維,有宰輔之才,可以輔佐殿下。”

“軍事上延平毛總兵忠心殿下,辦事穩妥,可以委託以武事。”

裕王連忙說道:“高師傅推薦的人,朕記下了。”

高拱盯著裕王說道:“殿下,還有兩件事,請殿下一定要切記。”

裕王連忙正色的看著高拱。

高拱說道:“山西疲弊,不是王業之資,山西宗室已經被陛下停了祿米,在奪回京師之前,殿下切不可恢復,要不然士兵缺少糧食,作戰必然不力。”

裕王連忙點頭說道:“孤知道了!”

高拱又說道:“大同和蒙古的邊貿,是如今西北最重要的財源,切莫不可以輕易改動。”

裕王又說道:“孤知道。”

高拱緊接著說道:“此外如今在宣府,有言官說從蒙古俺答借兵的事情,臣已經降這些言官處置了。”

“蒙古人貪婪,而且就在九邊,若是入關之後那就是心腹之患。相比之下東南賊軍是孤軍深入,只守著京師不可能久持的,殿下切不可因為操之過急,而引狼入室!”

高拱這句話已經說的很重了,裕王連忙說道:“這個孤明白!”

說完了這些,高拱確實有些累了,等離開裕王的府邸,高拱深深的嘆氣。

他確實不想要離開這裡,可是要讓徐州的九邊精騎向裕王效忠,又只有他能南下做這個說客。

高拱很清楚,如果九邊精騎還效忠嘉靖,就算是裕王攻下京師登基,也會被嘉靖重新趕下臺。

只有掌控了九邊精騎,嘉靖皇帝才能徹底退位,安心做個太上皇。

裕王不算是一個好的皇帝,但是嘉靖更不是。

如今嘉靖西狩,又被海瑞逼著下了《罪己詔》,政治威信已經降低到了最低,正是最好的時機!

一定要逼迫嘉靖退位!

高拱收拾東西準備南下的時候。

六月十日,嘉靖終於一路山逃到了平陽。

平陽在汾水的邊上,到這裡就已經算是關中附近了。

這一路上的狂飆,讓所有人都心力交瘁。

特別是內閣首輔徐階,他本來就年紀不小了,一路上操持各種事情,現在又老了十歲的樣子。

很多具體的工作,徐階已經徹底做不動了,只能交給趙貞吉來做。

不過今天的會議非常重要,徐階只能強打著精神,在兒子的攙扶下去了臨時行宮。

嘉靖皇帝也彷彿老了十歲,他在沒有宮中那仙風道骨的樣子了,皇帝無力的躺在椅子上,看著剩下來的朝臣,皇帝也忍不住悲傷起來。

他自然不是為了那些在太原兵變中被殺的朝臣哭泣,而是感覺到了自己的權力正在逐漸失去,他再也無法和以前那樣操持朝政而傷感。

徐階進入議事廳之後,西狩的朝廷終於有機會坐下來開會了。

第一個發言的是趙貞吉,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請陛下調徐州的九邊精銳入關中勤王!”

這句話說完,徐階一驚,他看向趙貞吉這個弟子。

徐階立刻說道:“萬萬不可!”

嘉靖顯然已經極度的缺乏安全感,他對趙貞吉這個提議很感興趣。

但是現在的皇帝和在京師不一樣了,徐階這一路上操持國政,又平定了太原之亂,皇帝不可能不聽他的意見。

徐階的理由也很簡單:

“陛下,關中前年地動(地震),災民遍地,又沒有糧食,要如何養活九邊精騎?到時候供養大軍引起關中民變,陛下要怎麼辦?”

聽到民變這兩個字,嘉靖也被嚇到了。

但是這一次不粘鍋趙貞吉,卻很堅持的說道:“關中沒糧食,湖廣有糧食。”

“湖廣可以往徐州不遠的滎陽運糧,再將糧食運送到開封,那九邊精騎就可以入關中了。”

聽到趙貞吉的計劃,皇帝的眼睛又亮了。

徐階立刻急了,他對皇帝說道:

“萬萬不可!大軍調動所耗糧食眾多,而九邊精銳若是離開徐州,則朝廷就等於放棄了大運河沿線等於朝廷徹底放棄了帝國東壁!”

徐階說道:“陛下,現在不是漢唐了,東重西輕的局勢已經形成,如果放棄徐州,那蘇賊全佔南直隸,朝廷就再也爭不過了!”

徐階拿出自己的計劃:

“陛下去西安,可以用湖廣的糧食在關中招募災民當兵,只需要訓練出一隻軍隊就能守住關中。”

“在徐州的九邊精騎,則可以控制江淮。”

趙貞吉立刻反對說道:“徐閣老說的簡單,那九邊精騎不要吃飯的?有現成的精銳不用,在關中編練新軍幹嘛?”

徐階搞不清楚趙貞吉為什麼突然跳反,他還是將自己的方案說道:

“徐州的九邊精騎可以就地屯田,另外山東的糧食也可以供應大軍,陛下,如今時局不明,一靜不如一動啊!”

看到皇帝又猶豫了,趙貞吉終於圖窮匕見說道:

“陛下,太子殿下罔顧您的命令,不守京師擅自去了宣大,導致京師陷落才有太原兵變!”

“若是徐州的九邊精銳向東宮效忠,陛下要怎麼辦?”

徐階徹底傻了,他看向趙貞吉。

裕王去宣大這件事,一直都被朝廷大臣們默契的沉默著。

清流本來就算是支援裕王登基的,而立裕王為太子,也是徐階建議的。

就算是裕王以後做了皇帝,徐階也是有大功勞的。

但是趙貞吉不是。

趙貞吉入京時間短,和裕王也沒有什麼交集,趙貞吉能夠入閣,全部是因為嘉靖的提拔。

而且裕王也有自己的班底,高拱張居正都給裕王講學過,和裕王的關係深厚,這些人日後必定是要被裕王重用的。

趙貞吉很清楚,裕王繼位之後的內閣中,是沒有他的位置的。

趙貞吉乾脆圖窮匕見說道:“陛下,景王就在湖廣,臣以為如今的亂世必須要行非常的制度。”

“湖廣巡撫無法專任一方,請陛下以景王為都督荊楚贛淮諸軍事,總督湖廣、江西、江淮軍政,守衛關中門戶並負責徵調抗賊餉銀!”

趙貞吉這句話一說,徐階怒髮衝冠道:“賊子!國家危難之際你竟然想要分裂大明!”

趙貞吉面無異色的說道:“陛下,景王也是您的親子,有景王在湖北籌措,才能萬無一失。”

趙貞吉說完這些,就不再說話,但是在嘉靖皇帝的心中,卻掀起了巨浪。

這一路上逃亡,讓皇帝十分疲憊,連權術上的直覺也遲鈍了。

但是靈活趙貞吉這麼一提醒,嘉靖反應過來。

自己的敵人不僅僅是蘇澤,還有自己的兒子裕王。

西狩加上太原兵變,都已經說明皇帝的權威大不如前。

若是裕王在北邊登基稱帝,自己要怎麼辦?

難道和李隆基一樣退位?

可是歷史上李隆基是怎麼死的?

在唐肅宗收復京師之後,李隆基從蜀中返回長安。

剛開始的時候唐肅宗還讓李隆基住在興慶宮中,允許他和舊臣交往。

可是很快李隆基的寵臣高力士被殺,唐肅宗又怕李隆基復位,將他囚禁在高樓之上,連樓上的窗戶都用木板封上,每日只從一個小窗送飯菜。

最後曾經殺宰相殺兒子如屠狗一樣的皇帝,曾經被群臣稱呼為聖人的李隆基,就死在這麼一個小黑屋子裡。

嘉靖徹底恐懼了。

趙貞吉的計劃,則給了嘉靖一個另外的可能。

景王!

景王就蕃在湖廣,就蕃的時候皇帝給了他很大的土地,有錢有糧食。

如果能讓景王出來,那就算是裕王奪回京師,也不敢貿然登基。

有了兩個兒子制衡,他才能繼續做這個“好父皇”。

立刻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嘉靖看向趙貞吉說道:

“愛卿所言極是,朕這就擬聖旨,不過誰去湖廣宣旨?”

趙貞吉立刻說道:“臣去!”

皇帝裝作捨不得樣子說道:“可是內閣只剩下你和徐閣老二人,內閣的事情都交給徐閣老可要怎麼操持的過來?”

趙貞吉立刻說道:“禮部侍郎李春芳做事穩妥,能協助徐閣老處理國政。”

徐階又看向李春芳,只看到李春芳並沒有抬頭,徐階很快明白他已經和趙貞吉結盟了。

皇帝立刻說道:“那就讓李春芳入閣!”

李春芳謝恩之後,皇帝立刻讓趙貞吉前往湖廣,宣佈朝廷的命令,並且專門刻了一枚三省都督大印交給景王,並且還允許他直接任命三省七品以下官員的權力。

此外皇帝又派出使者,讓徐州的九邊精騎移鎮滎陽。

等到平陽會議之後,徐階心灰意冷,向皇帝告病請辭。

皇帝依然不許,還許諾入關中後要重賞徐家。

徐階長子離開西狩隊伍,北上宣府。

而太子妃的父親李煒,再次找到了女婿裕王。

寫歷史文很多作者不願意偏離歷史軌跡,就是歷史推演太累了,這裡肥鳥都是從各方各人利益出發做的推演,不足之處大家海涵。

求一下月票,最近不好寫,實在沒辦法加更,這章又刪了兩千字。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末世了善良?不存在

姜清初

獸世:反派都是我養的

是眠羊

何時才會迎來的最終結局

咫楰未有

重生千年世家

雲中彩虹

海賊之開局變身終焉黑龍王

東北烤雞架

雲之羽:徵愛難求

永壽宮熹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