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

從蘇州府到南京城,這段路並不長,但是李舜臣卻足足走了大半個月。

李舜臣之所以走得這麼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個字——窮。

進入東南之後,李舜臣就身無分文了,他不得已先在蘇州城內找了個活兒幹。

只可惜他是個朝鮮的讀書人,又沒有技術,想要找個織工的工作都沒人要。

李舜臣好不容易,在一家規模百人的織布廠找到了一份抄報紙的工作。

抄報紙,就是將報紙的訊息抄寫下來,貼在工廠休息區的佈告欄上。

當然不可能全部都抄,李舜臣只需要將頭版的重要新聞抄寫上去就行了。

設立佈告欄,這是蘇州知府何心隱對各個工廠的要求,除了報紙之外,東南大都督府的新法令,以及蘇州府衙的新法條也要求抄寫在佈告欄上,讓所有百姓知曉。

李舜臣能讀能寫,這份工作幹起來還算是輕鬆。

識字的工人畢竟不多,李舜臣除了抄報之外,也會給這些織布工人念報紙上的內容,他將這個當做練習漢語的機會,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說的很流利了,初次見面都認不出他是朝鮮人。

這個時代的朝鮮,本來就和大明相差不大,朝鮮是大明所有藩屬國中最恭順的一個。

不僅僅朝鮮的制度完全照搬大明,朝鮮的貨幣也基本上都是大明的,朝鮮也學大明搞科舉,教材也都是四書五經。

朝鮮大臣寫的奏章,引經據典的水平不亞於大明讀書人。

李舜臣很快就適應了在東南的生活,在工坊老闆那邊拿到了半個月的工錢之後,李舜臣終於啟程前往南京。

等到了南京之後,李舜臣開始了他的求學之路。

果不其然,他的身份想要在南京入學,的確非常的困難。

天工書院可以招收外國學生,但是外國學生能學習的課程很少,還需要有人作保才能入學。

國子監就別想了,李舜臣看到國子監前等著報名的讀書人排的長龍,這些還都是東南地區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

大都督府已經放出風來了,今年入國子監只要參加選拔考試就可以了,但是明年想要做官,要先參加東南舉辦的科舉考試,然後還要入國子監學習畢業才能授官。

如此一來,還不如今年抓緊時間就入國子監好了。

國子監附近的旅店都租住一空,就連南京城內的寺院都空出禪房,給這些讀書人租房備考。

聽說年底就會舉行國子監的最後一場入學考試,這一次也是大都督蘇澤親自出題監考的,讀書人們都卯足了勁兒,想要能給大都督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李舜臣連朝鮮的功名都沒有,更別說參加國子監的考試了。

那些私人書院的學費昂貴,李舜臣也沒錢去讀,他還記得審批入境的小吏嶽倫的教導,如今東南的書院魚龍混雜,真的有本事的書院不多。

李舜臣在蘇州積攢的錢也快要用光了,不得已他又要在南京城找工作了。

只是臨近年關,很多工坊都不招工了。

“賣報賣報!廣西瑤亂!我新軍第四旅進廣西平叛!”

“午時折扣,只要五十錢!”

李舜臣摸了摸口袋,隨著油墨、造紙和印刷術的進步,如今一份報紙的售價已經降到100文錢。

大部分報紙在早上就已經賣完了,上學讀書的,上衙門辦公的,去工坊幹活的,早上工作的路上都會買上一份報紙,又或者讓報童在早餐之前送到家中。

不少識字的殷實家庭,都有了閱讀報紙的習慣,報紙上的新聞也會成為工作時候的談資。

等到中午還賣不掉的報紙,一般就會打折出售,不過這時候新聞已經成為了舊聞,失去了談論的價值了。

五十文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很貴的,李舜臣如今暫時住在雞鳴寺的出租禪房中,禪房可以借閱舊報紙,他很少買新報紙看。

但是靠著舊報紙上的招聘啟事,李舜臣連續幾次去應聘都去晚了。

畢竟雞鳴寺提供的舊報紙都是幾天前了,人家招滿了人也不奇怪。

李舜臣咬著牙,從口袋裡掏出枚當五十的銅錢,遞給報童說道:

“來一份最新的報紙.”

報童接過錢,立刻報紙遞給李舜臣說道:“多謝先生,恭喜先生髮財!”

東南的報童就是伶俐,聽說大都督在各大城市都設立養濟院,將賣報送報都給這些孩子做,還開設掃盲學習班教授他們讀書識字。

這些報童可要比平城街頭那些髒兮兮的流浪兒強多了,又有禮貌又幹淨整潔,說話還好聽。

李舜臣再次感慨東南的發達,他從報童手裡接過報紙,直接在路邊翻看起來。

頭版是廣西瑤亂的一篇文章,總體上就是講述了藤峽瑤亂的歷史,原因,以及廣西對於東南的影響,算是說明了第四旅進入廣西平叛的正義性。

這篇文章也沒有過多引經據典,而只是平實的講述了瑤亂的原因,還有幾篇從廣西逃難到廣東的漢人難民實錄,看完之後讓李舜臣這個外國人都覺得必須要平定廣西瑤亂!雖然他連廣西到底在地圖上什麼地方都不知道。

二版是最近東南執行的新政策介紹,包括了大都督頒佈的限制僧產道產,打擊民間淫祀的政令。

李舜臣想到了自己租住的雞鳴寺,難怪最近寺裡的大和尚們有些緊張,原來是因為這件事啊。

不過對於雞鳴寺這種大寺院來說,土地只是其中收入的一部分。

香客佈施,租住僧房,抄送經書,供奉法事,發放貸款,這些也都是賺錢的專案。

都督府的政令只是對僧產進行了限制,規範了度牒的管理,在讀書人看來應有之義。

李舜臣擔心自己租的禪房會不會漲價,不過他也只是轉過一個念頭,再找不到工作連禪房都租不起了。

連忙翻到後面,就在李舜臣準備檢視招聘啟事的時候,突然看到了徵兵的報道。

徵兵?

李舜臣眼睛一亮,原來這是駐紮在南京的東南新軍第五旅的徵兵佈告。

東南新軍第五旅,駐紮在南京,負責的是南直隸的防務。

第五旅名義上的旅長是徐渭,實際上負責日常訓練的是代理旅長陳璘。

陳璘,韶州人,是戚繼光入閩平倭時候招募的手下,後來曾經作為代表前往福建水師學堂進修過,開始接觸新學思想。

後來在蘇澤控制了戚家軍之後,戚家軍轉編為第三旅,陳璘在攻佔潮州和廣州的戰役中都立下戰功。

於是陳璘被調任到南京,擔任第五旅的代理旅長。

徐渭將軍務都委託給陳璘,兩人配合還算是默契。

第五旅的軍官都是從各旅抽調的,在湖廣的景王奉詔事件之後,徐渭立刻向蘇澤進奏,湖廣生變明廷肯定要先平定景王,那張居正在徐州的軍隊很有可能西撤。

如果張居正讓出徐州,那麼第五旅就可以北上佔領徐州,那東南就可以佔據整個江淮防線。

徐渭建議擴充第五旅,大都督府應允擴編到五千人,在南直隸各地募兵。

李舜臣眼睛一亮,在入境的時候,審批入境的小吏嶽倫就告訴他,在東南當兵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只要當兵立功,那還能被推薦到軍校進修,李舜臣捏著報紙,決定去南京城外軍營去試一試。

和李舜臣同時入境的木下藤吉郎,此時正在南京四夷館中無所事事。

四夷館,是處理外交事務的外國使臣居住的地方。

只不過大都督對這些外國使臣十分的“吝嗇”,居住在四夷館中還要他們自己支付房租。

木下藤吉郎的國書早就遞交上去了,但是負責外務的禮賓院看到織田信長,只知道這是倭國的一個大名,並沒有重視,只是將他的國書批註為,“倭國某大名使者,木下”,就交到了大都督府。

但是來東南的倭國大名使者實在是太多了!

島津家,三友家,倭國薩摩諸藩幾乎都向東南派來了使者,請求和東南貿易,並且採購火器。

蘇澤看到了木下藤吉郎送來的國書封面,只是瀏覽了禮賓院的批註,就讓這些倭國大名使者等著了。

東南對於倭國的態度,想要貿易可以,但是想要武器沒門。

木下藤吉郎就這樣在四夷館中住下來,他又看不懂漢字,漢語也不流利,每日在四夷館中就像是個聾子和瞎子。

這段時間他發奮學習漢語,也只能進行簡單交流,再這樣下去隨身帶來的錢財也要耗光,於是木下藤吉郎還是決定去通通路子。

木下藤吉郎離開了四夷館,他要找的是一名長期在東南和倭國之間做生意的琉球商人林長青,據說這位商人在東南人脈很廣,經常能夠面見東南大都督蘇澤。

林長青靠著琉球朝貢貿易,已經在南京買了宅子,木下藤吉郎是透過倭國商人聯絡上的他,此時他正在尋找林長青家的位置。

木下藤吉郎剛進入東南的時候,倭人髮型沒少受到百姓白眼,甚至有百姓用爛菜葉子扔他。

南直隸被倭寇荼毒了很久,木下藤吉郎立刻開始留頭髮,如今他已經改成了漢人的髮型,就是他尖嘴猴腮,加上剛長出來頭髮的古怪髮型有些怪怪的。

好在木下藤吉郎的臉皮也足夠厚,他倒是不在乎外人的目光。

東南新軍進入南京之後,不僅僅整修了道路,還給各條街道都樹了路牌,並且給街上的房子編號。

可木下藤吉郎的漢語不熟練又不敢問人,拿著紙條在南京街頭很快就迷了路。

“兵部街45號”,但是木下藤吉郎找了一圈都沒有找到兵部街。

“兵?”木下藤吉郎看到一個木牌,立刻激動的走過去。

只看到一座闊氣的衙門前,不少人正在排隊。

難道這都是來拜訪林長青的人?

果然不愧是能接觸到大都督的大商人啊!家門就是闊氣!

木下藤吉郎不敢開口,就跟在隊伍後一個年輕人身後,排起了隊伍。

“你是倭人?”木下藤吉郎前的李舜臣突然開口問道。

不僅僅大明有倭亂,朝鮮也被倭寇侵擾了很多年。

倭國人經常劫掠朝鮮漁民,也會襲擊朝鮮沿海地區,所以李舜臣對倭人天然沒有好感。

沒有好感是沒有好感,但是在東南的地界上,李舜臣還是忍住了不適。

木下藤吉郎聽懂了李舜臣的話,他連忙點頭。

“木下,木下藤吉郎.”

“倭人也來從軍?真是稀奇.”

李舜臣說的很低,木下藤吉郎完全沒能聽懂。

他用半生不熟的漢話說道:“我是仰慕大都督,才來這裡的.”

原來如此,李舜臣點點頭,他也聽說倭人崇拜強者,因為崇拜蘇大都督從軍,這倒是也說得通。

“東南從軍要考核,但是不歧視外國人,只要拿著身份證明都能登記.”

木下藤吉郎前面的話都沒聽懂,他就聽到“身份證明”和“登記”兩個字。

他連忙摸了摸口袋,作為外國人,在入境的時候,那個吏員就交代自己要隨身攜帶入境身份證明,要不然會被當做外國細作遣返,所以木下藤吉郎的入境身份證明都是隨身攜帶的。

拜見一個商人還要登記身份?

木下藤吉郎雖然有些疑惑,但想到這是能夠面見大都督的大商人,規矩大一點似乎也理所當然了。

隊伍很快就到了李舜臣,他將隨身攜帶的身份證明遞上去,軍中文吏檢視之後,在募兵冊上登記上名字。

徵兵文吏抬起頭看向李舜臣問道:

“朝鮮人?”

李舜臣立刻說道:“是,大人!”

“漢語說的不錯,說說看為什麼要從軍?”

李舜臣立刻說道:“學習新學,救國圖強!”

“不錯,但是你們外國人從軍,需要大都督親自批准,我給你登記上,回去等著吧.”

木下藤吉郎看著李舜臣,也學著他遞上自己的身份證明。

“倭人?”

徵兵文吏的語氣明顯差了不少,不過還是忍著問道:

“能說漢語嗎?”

“能,能!”

“為什麼從軍?”

木下藤吉郎根本聽不懂,不過他記憶力很好,立刻按照剛剛李舜臣的發言,鸚鵡學舌的說道:

“學習新學,救國圖強!”

徵兵文吏翻了一個白眼,但還是給他登記上。

“會給你通報大都督的,回去等著吧.”

聽到“大都督”三個字,木下藤吉郎眼睛亮了,竟然這麼容易就辦成了?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與君共度餘生

月上明故

無瑕少女的旅行

V震天10086

漢末之天策上將

雲默曦

閱微草堂奇案錄

風凌渡雪

無限流之瘋批大佬超神天下無敵

玄鳶yus

你我之間有未來嗎

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