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西安戰雲

陳璘指著沙盤說道:

“關中險要,古代就有很多關隘,這裡歷史戰場非常多,是易守難攻之地。”

眾人紛紛點頭,關中之所以能夠在古代成為“王霸之基”,就是因為關中的地形,這裡是一個天然的地形屏障,四面八方都有把守的關口,在古代被稱之為“四塞之國”。

古時候,關中平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糧食產區,有“八百里秦川”的說法。

不過隨著關中的生態環境破壞,水土流失嚴重,關中的糧食逐漸減產。

而後南方的大開發開始後,關中失去了糧倉的地位,江南的地位日益增加,距離江南比較遙遠的關中,也失去了天下中心的地位。

陳璘指著沙盤說道:

“河南只有睢陽這麼一道險關可以守,我們在攻克了睢陽之後,河南就望風而降了,但是關中地區關隘眾多,想要和河南那樣一戰而勝是很困難的。”

“而郭樸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將兵力佈置在從函谷關、潼關到西安的一系列關隘上,同時修建道路方便軍隊撤退。”

“郭樸還在西邊修建道路,他的戰略意圖也很簡單,一旦打不過我們,很有可能帶著部隊西撤到固原。”

河南之戰開始,東南開出的投降條件就是隻有一個,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

“首先是我們第五旅,從潼關方向進攻陝西,務必要將潼關的陝西明軍給打疼了,打怕了!”

陳璘看了一圈後又說道:

“大都督和內閣的意思,我們東南絕對不會對郭樸這種投機分子妥協,無條件投降是日後接管明廷軍隊的唯一方針。”

“退可以投靠明廷或者和我們談判,謀求更好的投降條件。”

在郭樸眼睛中,軍隊和士兵不過是他個人權勢的籌碼,為了他個人權勢,他不惜讓手下士兵白白送死。

“手裡只要有兵,郭樸進可以繼續割據隴右地區,繼續在我們側翼造成威脅。”

而且蘇澤剛起兵的時候人手緊張,還需要任用一些投降的官吏過渡,但是現在整個東南人才井噴,也不需要這些劣跡斑斑的官員來維持了。

“只能說郭樸的算盤打得確實不錯。”

相比之下,自然是自家人更加可靠。

因為他打仗的目標就不是贏,只要能夠拖延的長一些,讓東南的損失大一些,最後談判到一個合適的投降條件就行了。

陳以勤父子是接受了這個條件投降的,郭樸也只能以這個條件投降。

陳璘繼續說道:

眾人都皺起眉頭,郭樸這種反而是東南軍隊最討厭的對手。

“大都督的原話:‘要讓郭樸知道疼,他才會真心實意的投降’。”

“按照大都督的方針,參謀部制定瞭如下的計劃。”

如今東南的地盤已經大了,也有了自己培養的人才,再給投降的大明官員和將領優渥的待遇,首先就會寒了自己人的心。

“熊旅長的第七旅,從漢中經過大散關進攻寶雞,切斷郭樸的後路和退路,也逼迫郭樸的軍隊調動起來,疲憊他計程車卒。”

“在湖廣的第二旅也已經北上,第二旅將要攻打太原,給明廷壓力阻斷對陝西的補給。”

“大都督的命令,絕對不接受任何有條件的投降,陝西不是郭樸一個人的陝西,是陝西人的陝西!在進攻的時候我們必須要保持軍事紀律,對於普通百姓不得滋擾,對投降士卒不得虐待,對於罪大惡極的軍官和地主不能姑息!”

“明白了嗎?”

“明白!”

眾人齊聲允諾,陳璘這才說道:

“散會!”

這次會議後,李言恭也沒有多少時間和熊況繼續寒暄,上一次的優異表現,讓李言恭得到了晉升,他已經負責整個旅後勤補給的後勤參謀長了。

東南對於參謀部也進行了一部分改革,對原本籠統的參謀進行了職業化。

有專門負責制定作戰計劃的作戰參謀。

有專門負責後勤補給的後勤參謀。

有負責傷員醫治的軍醫參謀。

同時分別設立三個參謀長,統籌所有的工作。

李言恭從炮兵團長升任全旅的後勤參謀長,自然是擔子更重了。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在如今的作戰中絕對不是一句誇張的口號,而是真真實實的現狀。

每天東南軍隊發射出去的炮彈都能堆成一座小山,而如何將這些炮彈運到前線,這就是後勤的工作了。

李言恭投身於後勤學後,才明白當年好友高務觀的理論是多麼的顯眼。

早在幾年前,高務觀就提出了後勤決定論,並且在軍事學院內部刊發了很多論文,討論如何建立高效後勤系統。

在高務觀的理論中,他提出了一種名為“兵站”的後勤設施。

這是一種綜合性的後勤設施,有固定的和臨時的兩種,是集合了後勤補給、裝備維修、人員修整、運輸中轉、傷員救治於一體的綜合性設施。

高務觀在論文中對於兵站的佈局都做了詳細的規劃,並且對兵站的覆蓋範圍和覆蓋兵力也做了資料分析。

總而言之,就是一個營共享一個臨時兵站,一個團需要一個綜合性的半固定兵站。

臨時兵站必須在作戰單位五十公里範圍內,綜合性半固定兵站則必須要在作戰單位一百五十公里範圍內。

李言恭幾乎是照搬了高務觀的理論,每到一個地方就開始設定兵站,向兵站運送各種物資。

東南這邊的兵力調動,自然瞞不住明廷的細作,郭樸的總督衙門每天都收到大量的情報。

郭定從京師返回之後,就擔任郭樸的幕僚,看著四面八方的情報,郭定每天都要忙到深夜。

整個陝西人心惶惶,包括秦王在內的陝西權貴們,都在抓緊時間打包行囊,隨時準備跑路。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支商隊進入了西安城中。

領頭的掌櫃的叫做彭安,是個三十歲的青年文士,他進入西安城後卻不賣貨,而是打出了錢莊的招牌。

這家外來的錢莊生意卻異常的火爆。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勿忘山茶花

拔光全球香菜

沉星月落與月光

凩嬍

幻想方程式

苦水三千

御總,夫人她今天又出逃了

我滴個貓吖

對不起,我又失約了

瑤序

風霜血雨十三年

郝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