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

撫卹不是給亡者,而是給生者看的。

歷朝歷代平衡文武的問題,都是執政者需要思考的大問題。

如果過於強調文官的地位,會導致國家文弱而失去軍事上的競爭力,宋和後期的明廷就是最好的例子,所有人才都湧去讀書了,當兵反而成了恥辱的事情,久而久之就沒有人願意當兵了,軍隊也沒辦法召到人才了。

雖然從東南建立以來,蘇澤就一直在建立一支紀律好的軍隊,但是如今隨著東南的版圖擴張,同樣出現了重文的風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明廷三百年來科舉,再加上之前歷史上重文教的風氣,不是這短短几年就能改變的。

而且當兵會有傷亡,家境好的子弟選擇做官而不是當兵,也是正常的選擇。

但這也不意味著蘇澤什麼都不能做,提高軍人的待遇,撫卹也是重要的一環。

撫卹是給生者看的,為國戰死的家庭得到榮譽,才會讓那些為國效力的將士不會寒心,而撫卹也是補償這些家庭的損失,就算是近現代國家,這類儀式都是國家重要的組成部分。

蘇澤明白,提高軍人的榮譽感,只靠著榮譽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若是這點榮譽都沒有了,就更沒辦法維持軍隊的戰鬥力了。

在和平時代,文官地位自然是逐步提高的,這是任何時代發展都必然的發展,這種趨勢都是無法避免的。

而且限制軍隊權力,阻止軍人干涉政治,也是任何時代正常政府都會做的事情。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在將軍人影響減弱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軍人的榮譽感和戰鬥力,這就是一件考驗政治智慧的事情了。

蘇澤也嘆息一聲,如今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的機會還多,軍隊的影響力也大,靠著自己的威望和能力,自然能夠壓服住這些桀驁的軍隊將領。

但是以後呢?蘇澤將思緒收回來,目前的注意力放在了前線的戰局上。

雖然戰線還在拉鋸,但是明廷那邊明顯開始承受不住壓力了。

這時候也體現出鐵路和電報的力量了。

讓所有前線指揮官都沒想到的,鐵路和電報對戰爭的影響竟然這麼大,他們也不由的感慨大都督的高瞻遠矚。

沿著徐州沿線的鐵路,不僅僅可以運輸物資,也可以迅速的投放兵力,將士兵從一處陣地運送到另外一處陣地。

而電報的作用就更大了,沿著徐州設定的電報,可以迅速呼叫支援,而且比起烽火臺這種只能傳遞敵情的古代通訊裝置不同,電報的傳播是雙向的。

電報不僅僅可以向上級傳遞訊息,向上級呼叫支援,電報同時也能夠在各軍之間進行溝通,集中兵力進行各大規模的協同作戰。

電報讓相隔幾十裡乃至於幾百裡的軍隊,近乎於面對面一樣討論戰術,這大大改變了前線的局勢。

李成梁麾下的指揮官發現,東南這邊軍隊的軍容和士氣都要比自己這邊好上很多。

很快明廷這邊發現,東南這邊的軍隊是輪換的,士兵和預備隊的輪換,能夠讓士兵不用長期待在塹壕中,這對於士兵的精神面貌影響極大,明廷計程車兵長期在塹壕中駐守,日常和梅雨和泥濘鬥爭,早就讓他們身心俱疲。

除了輪換之外,在作戰上東南這邊的指揮官也更加敏銳。

一旦明廷出現兵力和火力的缺口,東南就能迅速集中兵力突破。

而明廷幾次攻打東南的陣地,如果不能集中大規模兵力拿下,只要拖延成拉鋸戰之後,東南附近軍隊就會迅速支援過去,甚至打成反包圍作戰。

所以進入梅雨季節以來,明廷這邊的軍隊十分的疲憊,而戰線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潰散,小的陣地卻丟了很多,而且明廷的武器裝備損失也要大於東南這邊,人員戰損更是明廷遠甚於東南。

李成梁在梅雨季節即將結束的時候,終於召開了全體中高層軍官的會議。

整個帳篷內的氣氛都非常的沉悶,仗打到這個份上,所有人都提不起氣,稍微知道後方情況的軍官都清楚,朝廷的補給已經快要跟不上了。

李成梁接到了兒子李如柏送來的信件,隨著自己帶領大軍出征,一開始的時候京師工坊的戰時模式確實提高了生產效率,最初甚至生產出來的武器和彈藥都造成了漕運淤塞,京師徵發了民夫才解決了漕運罷工的問題。

但是這種戰時的模式很快就無法持久下去了。

一方面是物資原料逐漸緊張,草原那邊也傳來糟糕訊息,明廷冊封的順義王黃臺吉汗向東南投降,如今整個草原也已經落入東南手裡,九邊貿易斷絕。

儲備的物資幾乎都耗光了,很多工坊就算是開工也沒有原料了。

另一方面,隨著戰爭開始,京師的貨幣體系更加崩潰,新幣已經徹底崩盤,但是市面上倒賣軍糧和軍用品的事情越來越多。

李如柏想要追查,但是這些年能夠參與倒賣軍用物資的人,又怎麼可能是普通人,要麼是軍中的將領,要麼就是京師中的高官外戚,李如柏幾次追查都不敢繼續深入下去。

不說火藥炮彈這種物資了,就算是軍糧和軍衣也有人倒賣,李成梁看到這個訊息也是萬分棘手。

他環顧一圈,這些都是追隨自己的老部下了,他心中也清楚是哪些人在倒賣軍用物資,平日裡他們做些小動作李成梁也就忍了,但是如今到了最關鍵的決戰,他們依然在背後做這些小動作,也讓李成梁湧起了殺意。

但是也僅僅是湧起殺意罷了。

仗還是需要這些人來打的,從輪換鎮將計劃破產開始,李成梁就逐漸失去了對軍隊中層基層的控制力,他必須要依靠麾下這些將領。

用語言敲打了一番,李成梁既沒有下令調查軍中的貪腐案件,也沒有點名批評任何一個人,這件事就這樣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李成梁咳嗽了一聲說道:“梅雨就要過去,我們要準備反攻了.”

此言一出,眾人都面面相覷,大將軍莫不是被梅雨弄糊塗了?反攻?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屬於學生的愛

戀瑩y

白月光總想尋死

偷心犯

俄國蘇維埃革命

光錐之內

咒回:同期她不對勁

媼阮

瘋批美人殺瘋了!!!

浮雲鱗憶

女主只想躺平做阿飄

紫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