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老百姓的反應是最真實的,同時也是整個社會的基石。

唯有他們過好了,大明才能安穩。

書香院那邊那麼大動靜,朝上不可能沒點反應,也不可能沒人上奏。

但問題是,明光帝派了那麼多眼線出去,從家底層的老百姓就是享受到了顧清菱所帶來的宏利,小日子越過越好了,怎麼破?

明光帝反對個屁。

現在又不是打天下的時候,他也不是靠這些世家才坐穩這個位置的,他能搭理他們才怪了。

從誠郡王成功動了鹽鐵這塊蛋糕以後,明光帝信心滿滿,越來越敢對世家下刀子了。

所以,整個大明一團和氣,看上去歌舞聲平,似乎沒一個人注意到顧清菱的各種小動作,連個吭聲的人都沒有。

能吭聲的,不是被迫閉上了嘴巴,就是自覺閉上了。

而那些不能吭聲的……

不好意思,天下報紙都歸官家管,什麼能登,什麼不能登,都有嚴格的規定。

姚大爺做為大明報社的社長,同時兼任天下報業的審查組組長,他能跟他娘唱反調?

不知不覺間,諸子百家學院漸成,天下讀書人終於忍不住了,有人跳了出來。

逮子安,江南學派才子,同時也是別人推出來的一隻出頭鳥。

也不知道那幫人給他許諾了什麼好處,他就開始出現在各種場合,各種放言評擊書香院,說什麼牝雞司晨、母雞報曉,女人篡權涉政……

顧清菱聽到的時候,頓了一下:“他說這些的意思是……”

反正,她是沒聽懂。

李文崇一邊笑,一邊示意大太監容格繼續跟顧清菱彙報。

大太監容格亞歷山大:“大概……是覺得王妃做的事情有些離譜吧。”

“他是不是沒餓過肚子?”顧清菱問了一句。

“這奴才就不知道了,要不然……安排一下?”只要顧清菱敢點頭,大太監容格就敢做。

自家主子都快寵這位王妃上天了,他有什麼好怕的?

天塌下來,有主子頂著。

“不著急,他不是喜歡到處宣講嗎?行,讓書香院搞一個‘天下人暢所欲言大會’,著各個學派、各省份城鎮選出各個階級代表,上京討論。我到要看看,這個逮子安有幾分本事,能夠論贏天下人。”

搞這麼大?!大太監容格立馬轉頭望向了李文崇。

正在笑得李文崇頓住:“呃……搞這麼大?!”

一時間,主僕二人思維同步。

顧清菱點頭:“雖然只是一個苗頭,但我相信,私底下肯定有很多人這樣說。可這樣說的到底是哪些人呢?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幹的不得志讀書人,還是天下缺衣少食,掙扎在貧困線上,努力養家餬口的普通老百姓?大明需要聽到的是天下普通老百姓的聲音,而不是少部分吃飽了撐著的讀書人。”

李文崇懂了,他又得進宮給他皇兄吹耳邊風了。

感覺這一兩年事情越來越大,他都有些壓不住了。

也不知道他皇兄還受不受得住。

明光帝:“……”

以前挺想你進宮的,但現在……

也不知道是該盼著,還是不該盼著。

“怎麼又來了?是喜事就說,不是就回吧。”

李文崇笑得一臉討好:“皇兄,別嘛,臣弟還沒開口呢。”

“一看你這樣子,就知道,準沒好事。說吧,到底是什麼事,讓你露出這副表情,看得讓朕眼疼。”

李文崇怕明光帝反悔,趕緊三言兩語地把事給說了。

“皇兄,你看,這個事真不能怪清菱,這不是清菱挑起的,是他們。清菱也是為了幫皇兄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才想出這麼一個主意的,您看……”

“朕看?朕坐著看。”明光帝沒好氣地說道,“這不是她挑起的,是誰挑起的?她只要不應聲,還有人敢衝進崇親王府說嗎?”

“那肯定是沒有,誰不知道臣弟是皇兄跟前第一紅人啊,人家是不想活了,才會跑到臣弟跟前挑事。人家不敢,可敢在背後說啊……”李文崇表示,這個叫“逮子安”的就是一個炮灰,也不知道誰推出來的出頭鳥。

對方想要利用他試探顧清菱的反應,試探明光帝的反應,正好他們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讓那些背後的小丑看看天下人的“反應”。

“皇兄,你是皇帝,不需要親自下場,你要做的就是最後收場。而清菱呢,她也不想親自下場,她是開書院的,是培養人才的,她想趁著這個機會搭建一個‘言論自由’的平臺,就叫做……”

“哦,對了,叫做‘大明論壇’。”

“不管是誰,只要在‘大明論壇’內發言,那都是無罪的,但出了這個言論自由的地方,就得把嘴巴閉緊了,不該說的不能說。”

“言論自由跟治水一樣,堵不如疏,但疏也要有疏的技巧。給大家一個言論自由的空間,我們也能聽見天下人的想法。”

“清菱搞這個天下人暢所欲言大會,也是想讓大家有機會湊在一起互相交流,聽聽各自的想法。哪方說得對,她聽哪方的,這時皇兄再出來表態,嘿嘿……”

……

反正,顧清菱沒錯,她又不親自下場跟大家爭一個是非曲白,底下多的是人爭。

她是“主持人”,明光帝是“公證人”。

畢竟書香院已經有了諸子百家雛形,大勢所趨,也不可能再裝耳作啞下去,怎麼也得有一個跟大眾見面的機會。

正好,藉著這個逮子安事件,測試一下大家的反應——準確說,是轉移大家的注意力。

逮子安還在說女人讀書的事,把他拉到“天下人暢所欲言大會”,那麼到時候就不只說女人讀書的事,而是天下人讀書的事。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個“書”,到底是什麼書?

只是孔孟之言?

諸子百家已經給出了答案——書,不只是孔孟之言,還有各行各業,世間萬物的“真理”。

百家會拿出自己的東西,向世人證明——我,就是一門學問,值得任何人學習專研。

一是定了這個基調,那麼天下人讀的“書”就不只是一本書,而應該是百花齊放。

朝廷所需的人才,也不只能只懂孔孟之言。

“那到時候,就沒有人注意女人讀書的事了吧?”明光帝定定地望著李文崇,目光裡盡是探究之色。

“為什麼要注意?”李文崇疑惑反問,“我的王妃做得不夠好嗎?公輸先生做得不夠好嗎?農家、墨家的那些女先生做得不夠好嗎?天下有幾個男兒比得上她們?皇兄,你是當朝皇帝,你管ta是男是女,只要是人才,只要能用,那就行了。”

明光帝:“……”

你下一句,不會說別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就行了吧?

果然,李文崇說了:“別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皇兄,你需要貓抓老鼠時,會在平它是白的,還是黑的?”

可女人要都像男人一樣去做事了,誰還會老實呆在後院?就是後宮這些女人,怕不得翻了天。明光帝幾次想要開口,但想到李文崇就只有一個女人,不會明白這個,便又咽了回來。

男人跟男人是不同的,他跟李文崇說這個問題說不通。

算了,還是讓天下人跟李文崇說吧。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那可愛的小學姐

朦戲

當規則怪談降臨學校

雨下烈日

娛樂:開局全身略懂級技能

太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