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太空競賽

“新一輪的太空競賽啟動了。”

俄聯邦航天局內,局長德米里特看著最新送上來的報告,感慨地開口說道。

一旁的副局長維雅切斯拉夫贊同地點點頭,回答道:

“是的,他們的觸角擴張得很快。”

“從最開始的非洲、到現在歐洲、中東、美洲、甚至是太空基本在每一塊物理空間上,都已經遍佈了他們的腳印。”

“也許他們會成為新的日不落帝國-——當然,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

聽到這話,德米里特不由得有些好笑。

他搖著頭沉默了片刻後,才嘆息著說道:

“這可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國你知道社科部的那些老頭子是怎麼判斷的嗎?他們說,華夏有可能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恆星級帝國’。”

“好吧,帝國這個說法也許並不準確,他們的表述是‘恆星聯邦’,但我倒是覺得,帝國這個頭銜更適合他們。”

“並且實際上,他們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去追求所謂的‘大一統’,所謂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大概確實是真正的帝國才能擁有的魄力。”

“總之,我們已經被遠遠甩在後面了,並且在肉眼可見的未來裡,都沒有反超的希望。”

維雅切斯拉夫給了德米里特一個諱莫如深的眼神,隨後說道:

“除非是戰爭。”

“除非是戰爭,沒錯。但我們可不會蠢到這種程度。”

“如果華夏的發展路徑還在人類的理解範圍之內,熱戰和冷戰都算是可以選擇的方案。”

“但現在呢?哪怕是最頂尖的學者,也無法解釋他們接連不斷的科技突破,只能把它當成是某種還未被我們觀測到的神秘力量在發生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對抗是沒有意義的算了,先說正事吧。”

說到這裡,德米里特重新把手裡的檔案翻到了第一頁,隨後指著上面的目錄說道:

“我們目前收到的來自華夏的需求主要有三個。”

“第一個,開放空間站建設技術合作。”

“第二個,進行有關固體火箭燃料技術相關人才的交流。”

“第三個”

德米里特的話還沒說完,維雅切斯拉夫便插嘴說道:

“前兩個都很合理,所以第三個需求,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吧?”

“沒錯。”

德米里特微微點頭,繼續說道:

“rd-180發動機技術框架-——不只是發動機本身,也不只是這一型號發動機的相關技術,而是涵蓋這型發動機在內的全部技術。”

“包括後續我們將要測試的rd-191發動機。”

“他們大概是已經找到捷徑了.現在的他們就跟土匪一樣。”

“只解決核心技術問題,至於什麼基礎啦,框架啦,不是找我們要,就是找美國要。”

“不得不說,這種操作方式實在是太有效率了真羨慕啊。”

維雅切斯拉夫哈哈一笑,回答道:

“這也不過是他們全球化戰略中的一環罷了-——總之,我們也不可能不給他們。”

“工程2013cnf聚變堆馬上就要開建了,我們不可能在這個關鍵時刻出問題。”

“相比起上級給的壓力,伊索托夫那邊的阻力根本就不算什麼。”

“只不過是幾個守舊的老人在用過時的觀念叫囂著所謂的‘自立’罷了.我能解決。”

“你必須解決。”

德米里特重複了一遍他的話,繼續說道:

“按照我所掌握的資訊,華夏預計將會在6個月之內完成嫦娥五號的發射,而嫦娥五號所使用的長征-9火箭將要搭載的,就是最新的litv發動機。”

“這臺發動機必須建立在rd-180的框架結構之上,並且也需要我們為他們提供相應的系統工程技術支撐。”

“所以,客觀地來說,我們也是登月專案的關鍵,如果拖慢了專案程序,他們是必然會從其他地方把損失找回來的。”

“無論是金屬氫工廠、是天然氣管道、還是發電站,都是我們無法承受的結果。”

“所以,不如合作吧-——反正我們還能靠這個東西拿到後續的空間站參與名額呢。”

“這一點也不虧,要知道,阿拉伯聯合體只是為了拿到每年兩個的名額,就付出了上千億美元的代價.”

“上千億?他們瘋了嗎?”

維雅切斯拉夫目瞪口呆地問道。

“他們本來就是瘋的-——也許他們覺得,那裡能聽到安拉的聲音吧。”

德米里特調侃地說道。

“想要聽到安拉的聲音,他們還不如帶上幾顆氫彈去北美,如果他們沒有的話,我們也能幫得上忙。”

“沒有了那個煩人的國家,這個世界都會變得美好許多的.”

維雅切斯拉夫嘟囔著說道。

實際上,他對美國的怨氣、和他對阿拉伯聯合體的怨氣是幾乎均等的。

美國不用說,畢竟都已經鬥了幾十年了。

至於阿拉伯聯合體,則是不滿於他們瘋狂拉抬市場價格,讓己方跟華夏的談判變得越發艱難。

在他看來,這種行為跟撈空河裡最後一條魚去喂熊沒什麼區別,不僅不能跟熊培養出感情,還可能讓那頭熊在吃飽了之後變得越發貪婪。

——

是的,與大多數俄國高層一樣,他對華夏始終是警惕的,但相對而言,他的警惕表現得更加明顯。

“不要有那麼大的怨氣從好的方面想,也正是因為阿拉伯聯合體榨乾了他們最後的化石能源潛力,我們才有機會跟上華夏的步伐。”

“否則,這部分的成本差距,就只能由我們去填了。”

“好吧,我承認你說的有道理。”

聽到德米里特的權威,維雅切斯拉夫也只能無奈點頭。

兩人相對沉默幾秒鐘後,他起身打算離開。

在轉身之前,他開口問道:

“這次的交流,還是留給馬羅科夫去做嗎?”

“交給他做吧,至少目前,他還是相當可信的。”

“他是比我們更堅定的戰士,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他心裡的那個目標而已。”

維雅切斯拉夫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心裡的那個目標?

曾經,自己所屬的這個國家裡的大多數上層決策者也都跟馬羅科夫一樣。

但現在,這樣的思潮,也許只有在華夏,才能找到了。

——

不過,誰知道呢?

一體化已經初露端倪,也許不就之後,這種險些消失不見的東西,就會迅速擴散開來.

“rd-180的事情搞定了嗎?”

走在成飛內部的步道上,陳念開口對一旁的陳果問道。

“基本沒問題了,今天馬羅科夫剛剛飛到帝都,他會去跟長城工業集團的代表談判,討論具體的報價和交換條件。”

“不過,這個談判基本是走個形式,在之前,大部分的問題都已經聊好了。”

“最主要的,還是空間站和月面基地席位的問題,我們打算給他們2到5個席位,視具體發展情況而定。”

“這個條件可以說是相當豐厚了,畢竟我們是全優局面,他們可沒有太多的籌碼可以交換”

沒有太多籌碼。

聽到這話,陳念不由得有些感慨。

要知道,上一世華夏為了這個rd-180發動機,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代價,甚至還是藉著全球局勢收緊,雙方合作關係緊密化的東風,才算最終拿了下來。

而如果不談對價,光是討論rd-180發動機本身,其實也絕對不能說出“沒有太多籌碼”這種判斷的。

畢竟,這臺發動機的高可靠性和高技術水平可是在世界範圍內都出了名的,甚至連老美都把它稱之為“難以複製的技術奇蹟”。

再加上串聯燃燒室+主渦輪泵的革新設計,讓它可以極為方便地適應各種改裝,洛馬就曾經在這一框架的基礎上改造出多個不同的型號,其中也包括固液聯裝火箭。

所以,陳念在最開始其實就已經把rd-180納入了必須拿到的產品目標之中,而事情的發展,比他預想的還要順利。

有了這套框架的加持,新的litv發動機的設計和製造將會變得簡單許多,長征-9型火箭的整裝速度,也會大幅加快。

6個月上月球?

還是保守了,在最理想的情況下,說不定4個月就能完成。

畢竟,除了主發射單元之外的那些裝置,其實到現在為止,都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等火箭到位,立馬就可以上天。

想到這裡,陳念說道:

“.rd-180本身還算是一個不錯的標的的,我們的技術畢竟落後,這點跟航空工業不一樣,靠litv發動機硬拉起來的短期技術優勢並不具有可持續性,能拿到一個完整可用的框架,對我們以後的發展大有好處。”

“火箭發動機的時代還要持續好久呢這也算不上是浪費。”

聽到陳唸的話,一旁的陳果笑了笑,接話說道:

“伱聊這個,我最近倒是聽到一個有意思的訊息。”

“長城工業那邊,在搞一個慣性火箭發射專案-——他們打算在大戈壁上造一個超大的電風扇?然後把火箭捆在扇葉上飛出去。”

“這思路你覺得可行嗎?看著好像嗯,不靠譜中又夾雜著幾分靠譜的樣子。”

陳念沒忍住笑出聲來,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之前排除過的方案,居然被長城工業搶先了。

不過也是,長城工業集團本來就承接了相當一部分跟俄方合作的金屬氫工廠的建設工作,對新材料的特性更熟悉,能拍出這個方案來也不奇怪。

不過,拍腦門歸拍腦門,實際上陳念也知道,真正的方案不可能是像陳果說的“大電風扇”那麼簡單的。

“真空涵道、高轉速電機、高敏感控制系統這個方案是可行的,但目前實現起來沒那麼簡單。”

“說實話,它現階段屬於一個‘丐版方案’,你說沒用吧,扔點小衛星綽綽有餘。”

“但你說有用首先人肯定是送不上去的,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人都要被離心力壓扁了。”

“這種方案也只適合長城工業了,畢竟他們的商業化程度比較高,可以直接轉成民用盈利專案。”

陳果點點頭,隨口說道:

“是的,他們打算用來扔星鏈。”

“哦,那還行——等會兒?我們的星鏈專案,那麼快就上了?”

陳念有些驚訝。

實際上,華夏當然是有自己的星鏈專案的,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專案被提上議程。

它只是作為一種對未來的設想存在,最後有沒有用,那都還是兩說呢。

“是的,目前國內幾家民企在做,算是一種探索吧。”

“當然,他們要搞的不是傳統的電磁波通訊,是量子通訊,主要還是想借一借量子計算的東風。”

“明白了。”

陳念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暗暗感嘆了一句國內企業的效率。

這佈局真的可以說是相當早了——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可以看出國內民企正在逐漸變得富裕。

這是一個好現象,說明在聚變出現之後,整個經濟環境變好的趨勢確實加快了。

也不知道馬斯克聽到這個訊息會是什麼樣的表情,他吹出去的牛,被我們一個一個實現,這種感覺大概不會太好受。

兩人繼續向前走著,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近期的專案進展,聊著spacex的動作,聊著馬斯克在釋出會上的大放厥詞。

他們都沒有把那句“一定會在華夏之前”放在心上,畢竟他們都知道,哪怕他們真的能搶先發射,也只不過是讓月球軌道上多一顆金屬衛星而已。

而真正要跨出“人類的那一大步”,只能靠華夏。

“太空時代,真的要來了啊。”

陳念突然說道。

“是啊,總是說星辰大海,但沒想到,它懶得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

“好像我們都還沒坐上飛行汽車——甚至連電動汽車都還沒怎麼坐過,就要飛上月球了。”

“這麼說起來,你想好登月以後,我們要說點什麼了嗎?”

“這可不是小事,得把阿姆斯特朗那句壓下去啊。”

“早想好了。”

陳念回答道。

“早想好了?稀奇.說來聽聽?”

陳果好奇地看向陳念,而後者則一點關子也不賣地回答道:

“這是我的一大步,但只是人類的一小步。”

“非常秒!”

陳果的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雖然只是改動了兩個單詞的順序,但氣魄和格局,卻已經完全變了。

是的,登月只是一小步而已啊。

人類的征程,還遠得很呢.

而就在他們談話的同時,一架重型運輸機正從萬米高空上飛越北冰洋,向著長安的方向而去。

它的機翼下,一輪明月,正在緩緩升起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魂穿兩千年後

滄月大佬

雙強之生

唐曉糖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