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核聚變專案啟動

華夏,合肥,董鋪水庫中心的一座小島上。

在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數名核心負責人的陪同下,陳念漫步在這座被稱作“科學島”的湖心島上,一邊聽著身邊人殷勤的介紹,一邊順著他們手指的方向眺望著遠處的大蜀山。

“咱們這個科學島啊,從1963年建成開始,就一直是附近民眾的休閒勝地。”

“這裡一年四季的風景都大有不同,各具特色。”

“尤其是秋天,那一大片果林都是碩果累累,水面上的池杉也慢慢轉紅,一到夕陽西下的時候,那就是真正的‘落霞與孤鶩齊飛’了”

聽到“導遊”的話,陳念不由得有些好笑。

——

說實在的,三面環水的島上氣候還算舒適,種植在水面上的池杉也頗有特色。

但硬要說這島上的風景多好,那就是屬於沒詞硬誇了。

不過他也知道,這種酸詞也算是正常接待中一個固有的流程,不管是不是那麼回事,總之先誇幾句,就當時儘儘地主的心意了。

所以,對這套流程,他也算不上多牴觸。

畢竟,他來到這裡,本身就不是衝著風景、休閒來的。

他唯一的目標,就只有一個。

那就是,位於這座島中央的,那個所謂的“人造太陽”。

east,東方超環大規模託卡馬克裝置。

這個裝置建成於2006年,其起源於1991年3月蘇聯向華夏贈送的t-7託卡馬克裝置,在1994年的時候,改造後的t-7升級為ht-7,併成功獲得了等離子體,成為華夏曆史上第一個超導託卡馬克。

隨後,在這一基礎之上,2003年左右,華科院提出了對ht-7的全超導非圓截面託卡馬克裝置升級計劃,為保證專案便於記憶,這個建設專案最終被命名為“east”,中文則稱為“東方超環”。

一直到2006年,東方超環正式建成,截止到今天,它已經完成了超過兩萬次實驗,獲得超過300秒的2000萬攝氏度高引數偏濾器等離子體,並獲得穩定重複超過25秒的高約束等離子體放電。

可以說,這個裝置所代表的就是國核心聚變領域的最高技術水平,也是世界範圍內託卡馬克裝置的領先水平。

陳念還記得,east還重新整理了等離子約束時間記錄,實現了1056秒長脈衝高引數等離子體執行,同時還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能量淨增益。

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east的成就都是輝煌的。

——

但相對陳唸的終極目標來說,它卻又有些過於落後了。

而有關它“落後”的特點,其中最典型的一條就是:

它的體積太小了。

理想中,如果一套裝置要達到聚變的條件就必須要儘可能地去追求高beta,小裝置雖然可以實現高beta,但同樣也具有天然的劣勢。

比如,無法整合多組診斷與控制系統,無法更好地實現定標或控制。

比如,更大的體積意味著第一壁和偏濾器進入等離子體的雜質相對比例會減少,也就降低了對第一壁和偏濾器的設計難度。

再比如,更大的尺寸對設計的裕度更大,也可以建造更穩定的超導磁體系統結構.

所以,陳念這一次來的目的,就是要對剛剛建成不到5年的東方超環進行新一輪的升級,使它具備進行可控核聚變技術全方位探索的能力。

好不容易結束了“遊覽專案”,一行人終於走進了等離子體研究所的大樓。

會議室裡早就準備好了各類水果、茶點,最誇張的是,居然還有一大堆削好皮的椰青。

——

這也不知道是哪個坑爹貨傳出去的謠言,陳念只是當初在東汽的時候吃了太多辣,所以習慣性地用椰子水解膩,結果傳來傳去,就變成他最愛喝椰子水了。

現在倒好,無論他去哪個地方出差支援,當地的負責人都會提前準備好這玩意兒。

這種風氣你說它不好吧,也不至於。

畢竟幾個椰子,到不了勞民傷財的地步。

但陳念還是覺得沒多大意思-——他可不想成為那種“偶像式”的人物,太多盲目的崇拜和優待,只會影響他前進的速度。

所以,在面對被特意遞上來的椰青時,他也只是隨手接過,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興趣,反而是直入主題地開口說道:

“咱們今天閒話的時間已經夠多了,那我這就不多說跟大家客套了。”

“直接聊正事兒吧,east後續的改造工作,具體會由誰來牽頭?”

“是我。”

做在陳念右手邊的一名中年男人連忙回答道。

他叫李建剛,是東方超環專案的核心研究員,也是現任等離子體研究所所長。

“李總負責牽頭,那你就是sponsor,專案經理呢?誰來負責?”

“專案經理老萬來做,他在實操領域的積累要比我強,對一些問題的理解也更深,適合專案經理的崗位。”

一旁的坐著的名叫萬元西的男人順勢舉起了手,陳念記住了他的臉,點頭說道:

“好,那後續的主要工作,就由你們來負責了。”

“我不會在專案組中擔任任何實際職務,我只負責提供伱們需要的技術,同時進行有限的實操指導。”

“專案的目標大家都已經清楚了,我們必須在兩年之內,完成對east的全面升級改造,並在3年之內,完成第一次能量淨增益實驗。”

“這個目標並不簡單,我們所有人都必須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現在,如果有什麼問題的,可以立刻提出來,提交到星火小組進行解決。”

他的話音剛剛落下,一旁的萬元西便立刻舉起了手。

“我這邊有問題。”

“你說。”

陳念稍稍轉向萬元西的方向,後者咳嗽一聲,坐直身子說道:

“這個east專案,上級確實投入了非常多的資源,也顯示了對這個專案的重視。”

“對於這一點,我們作為主官都是看在眼裡的。”

“尤其是居中指揮的星火小組,不僅要負責技術輸出,還要”

“你直接說事!”

陳念立刻開口打斷了萬元西,他有點搞不懂,等離子研究所裡的人怎麼那麼愛打官腔?

風氣問題?

也不是啊。

從上一世的經驗來看,這群人還是挺務實的

回頭得讓李想那邊找人查一查,如果一直是這個狀態的話,這專案可做不下去。

萬元西尷尬地笑了笑,隨後回答道:

“人員儲備不足。”

停頓了片刻,他又繼續說道:

“尤其是,具有一定科研水平和實踐經驗的資深人員數量不足。”

聽到他的話,陳念微微皺起眉頭,默默點了點頭。

這的確是east專案中最嚴重的一個問題。

技術,他可以給。

可負責把這些技術實現的那些人呢?

要知道,搞科研不是寫字畫畫,不存在跟著模板去做,就能百分之百達標的情況。

在同樣的理論支撐下,人員和隊伍的整體水平差異,很多時候就會導致專案結果的不同。

之前確定做east專案的時候,他的考慮是讓研究所方面自己去解決,但現在看他們的反應,似乎是解決不了?——

也是,如果能解決的話,他也不可能在這麼一個場合,直接把問題甩到陳念面前了。

但說實話,對這一點,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人才又不是韭菜,埋土裡澆上水就能長出來。

要培養出一個合格的人才,時間是要以“10年”為尺度來計算的。

現在整個east專案的週期才三年,上哪找那麼多能用的人去?

想到這裡,陳念不由得嘆了口氣。

然而,當他再次把視線投向萬元西的時候,卻敏銳地捕捉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東西。

他心裡一動,開口問道:

“你們有辦法?”

“辦法是有的但是”

萬元西的表情有些猶豫。

“你先說來聽聽!”

陳念擺手說道。

“我們想把east專案做成國際合作專案。”

“國際合作專案?你的意思是引入外部科研力量?”

陳念稍稍有些驚訝,同時他也理解了萬元西猶豫的點在哪裡。

——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講,east從建成開始本身是參與了國際合作的。

作為iter的成員,華夏方面負責了這個科學工程計劃中10%的科研任務,也參與過大量的技術交流和溝通。

但歸根結底,這樣的“合作”是封閉性質的,也就是說,在華夏方面對外輸出成果之前,沒有人任何外部機構能接觸到實驗的過程,更不用說裝置搭建的過程了。

而萬元西的意思,顯然不是這樣。

他們想要做的,是改變這個專案的封閉性質,直接在專案內部,引入其他國家的科研人員。

不得不說,從某些方面來講,這是一個危險的想法。

甚至可以說,會被當作zz不正確處理。

難怪他們從一開始就那麼謹小慎微,估計就是為了給丟擲這個建議的這一刻做鋪墊。

——

但退一步講,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封閉嗎?

在引入了其他國家的人員之後,我們真的會迅速喪失優勢嗎?

似乎,也不是吧。

此前的金屬氫專案、h-20專案、變迴圈發動機專案都有外部人員參與,其中h-20專案更是有俄方的深度介入。

但,他們搞出新的戰略轟炸機了嗎?

沒有。

想到這裡,陳唸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個笑容。

也許,是時候調整一下思想了。

我們已經從技術轉移的下游,逐漸爬到了上游。

再想維持百分之百的封閉性、安全性是不可能的。

那既然這樣,不如借這個機會.幹一筆大的?

幾天之後,會議室裡,各自的代表相對而坐,神色輕鬆地交流著近況。

“.上一次見面已經是2003年了,拉夫,怎麼樣,過得還好嗎?”

我方代表語帶關切地問道。

“不好,怎麼會好。程,你也知道,尤其是06年的那場危機之後,我們的關係一直很緊張,反對的聲音已經到處都是。”

“在這種情況下,像我這樣的‘合作派’怎可能過得好?”

“說實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都不是跟老婆誰在一起,而是跟我的hk416睡在一起。”

“我真的怕某一天會在睡夢中悄無聲息地死去-——你知道,想這麼幹的人,其實不在少數。”

聽到拉夫的話,名叫程成的男人嘆了口氣,回答道:

“這樣的極端分子哪裡都會有.不過,現在情況應該已經好轉很多了吧?”

“對抗派的策略已經徹底失敗,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後,很多人會把希望寄託在我們身上,而你們也可以重新奪回屬於你們的位置了。”

“確實如此。”

拉夫的臉上露出一個笑容,隨後又繼續說道:

“這也是我今天過來的目的——我們想要重啟合作。”

“我知道,核聚變專案,你們的函件我們都已經討論過了。”

“那麼結果呢?”

“可以透過,但有幾個條件。”

兩人的溝通極為簡單直接,這一方面是因為兩人本就是相識多年的好友,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拉夫的身份。

哪怕是在最嚴苛的稽核之下,他也被情報部門列為了可以信任的親華夥伴,在過去三十年的時間裡,有不少合作專案都是透過他促成,甚至在當年加入o的過程裡,他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所以,這一次的交流,這邊也給足了他便利。

“什麼條件?”

拉夫問道。

“很簡單。”

程成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實際上,有關核聚變專案的合作本來就是己方的既定策略之一,但沒想到,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已經被持續惡化的經濟形勢逼急了眼的對手居然主動找上門來,硬生生地送了一個抬價的機會。

“第一,駱必須下臺。”

“沒問題。”

拉夫果斷地回答道。

這個人內部的支援率已經降到了極低的水平,把他作為籌碼丟擲去,甚至可以說不是損失,而是收益。

“第二,我們必須簽訂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的具體細節,由我方主導制定。”

“可以考慮。”

拉夫仍然沒有猶豫,在他看來,這屬於必須要付出的代價之一。

而程成對他的反應也極為滿意,於是,他繼續說出了第三點。

“第三,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們會在南方組織一些特殊行動-——當然,是‘底線之上’的特殊行動。”

“而我們,希望你們能.看不見。”

拉夫張了張嘴,想要說話,但最終卻嚥了下去。

他大概猜到了對方要做什麼。

可也許-——從現在這一刻開始,他就應該裝作看不見了。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陰陽界之仇仙

世家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