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火絨計劃

陳念知道,塞巴斯蒂安在看到艾興多夫給他發過去的報告之後,是一定會忍不住要親自過來看看的。

原因當然不僅僅是因為這份報告的新穎和精密,更重要的是,他隱藏了資料中最關鍵的部分。

缺少這部分資料,整個邏輯就不能成立,精妙的推理和論證也無法閉環。

沒有任何一個學者能忍受這樣的誘惑-——或者說挑釁。

這就好像把一張即將中獎的彩票擺在了窮困潦倒的普通人面前,然後告訴他,只有親自過來,才能拿到最後一個號碼一樣。

基於cfetr的研究是就是一份原本絕對不應該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寶藏,當它的光芒開始在這個世界上閃爍的時候,誰又能夠抗拒開啟寶箱的誘惑呢?

所以,這50個源點花的雖然大費周章,但真的是太值得了。

要知道,系統並不存在直接解析理論的功能,為了得到想要的資料,陳念不得不根據前世殘存的記憶去不斷推理,設計了一套原本不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有關等離子體控制的實驗裝置。

這幾乎榨乾了他在等離子體控制領域所掌握的所有知識,還搭上了相關專業團隊數天的時間.

不過,一切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塞巴斯蒂安最終接受了east的邀請,並確定將在兩週之後到達華夏。

他並沒有完全放下馬普實驗室的工作,而是向華夏官方申請以“兼職”的方式組織專案。

在經過討論之後,east小組同意了他的方案。

畢竟,從等離子體控制的理論,到實際的操作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並不會影響華夏在核聚變應用技術上的獨佔性和優越性。

於是,塞巴斯蒂安的“引進”計劃就這樣敲定下來。

解決了人才上的一個大麻煩,陳念也放鬆下來。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他需要做的就是按照之前跟陳果的討論,儘快組織起一支“教學團隊”,並且利用現有的條件,先行完成磨合。

辦公室裡,陳念開啟了陳果剛剛交給他的人員清單,一邊簡單翻閱,一邊開口問道:

“我對這個清單有決策權嗎?”

“或者換句話說,如果我想要替換掉清單裡的人員,應該要怎麼做?”

聽到他的話,陳果回答道:

“在人員清單上直接標記就行。”

“你這話問的本來就是你自己選人,這份清單也只是個參考而已。”

“不過,實事求是的講,清單裡的所有人員都是經過反覆篩選和最佳化設計的。”

“無論是在學術水平、道德水平還是未來潛力上,都達到了一個相對完美的均衡。”

“怎麼說呢——舉個例子吧,我們當然希望儘可能地去找那些學術水平高的行業泰斗來做二傳手,但問題是,這些人的年紀普遍都偏大,哪怕仍然能夠持續學習,但在長期輸出上,就會面臨問題了。”

“再加上你的工作方式說白了,伱其實並不太需要過多的輸入和互動,所以,適當地做出妥協,是最好的選擇。”

聽到這裡,陳念微微點了點頭。

上級的考慮是極為是很實用、也很具有遠見的。

他們完全理解自己的“使用方法”。

是的,陳唸的確需要極大量的資訊和知識輸入,但一旦基礎的資訊達標之後,他的輸出就不再需要更多複雜的合作了。

所以,“受教育”和“教育”這兩個環節是完全分開的,人員的配置自然也可以完全割裂。

“這些名單.不會是直接從國青和長江學者清單裡面選出來的吧?都那麼年輕?”

陳念疑惑地問道。

事實也確實如他所說的一樣,整個清單中超過40歲的人員寥寥無幾,而有限的幾個,還能看的出來時特意挑選了學術水平高的前輩來鎮場子的。

“有重疊,但不是充分條件。”

“能被挑選出來的人,拿獎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入選國青和長江學者當然不稀奇。”

“另外再加上我們對於年齡的控制條件,這方面的重合度就顯得比較高了。”

“明白了。”

停頓片刻,陳念繼續問道:

“具有海外受教育背景的人員比例有點太高了,能不能排除掉一些?”

“可以,但如果你擔心的是保密問題的話,其實可以放一放。”

“等離子這一塊,我們此前的科研水平是相對落後的,也只有他們這些海歸人才,才能吸收到最新的技術和理論。”

“對這些人員,我們已經進行過了多輪審查和篩選,出問題的機率很低。”

“另外作為佐證,有一個事實是很清晰的。”

“那就是,這些人既然選擇了回來,就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可靠。”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核聚變沒有秘密,它的每一個進步,都會被人放在顯微鏡下觀察。”

“想要透過‘技術間諜’的方式來阻礙我們進步,基本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陳果沒有把話說透,但陳念已經理解了他的意思。

是的,既然透過間諜手段沒辦法對華夏核聚變科研程序造成打擊,那美方最好的策略,無非就是儘可能地組織這些學成的學者歸國。

能夠選擇回來,就說明他們的心確實在這邊。

梳理完了基本的問題,陳念開始認真地去讀這些備選人員的技術背景。

相比起前期官方的嚴格審查,他判斷的方式比較簡單,那就是隻看方向是否具有前瞻性。

一輪篩選下來,從他手上被排除的人員寥寥無幾,原本17人的名單,最終留下了13人。

“好了,就這些人吧.”

陳念把勾選後的清單遞到陳果手裡,後者接過後粗略地掃了一眼,開口回答道:

“那就定下來了。”

“這些人員需要一定的時間準備之後才能到位,到位之後,他們將以完全封閉的形式與你溝通。”

“這可能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你們都要經受考驗。”

“如果中途你想要取消這個計劃,也可以隨時提出。”

聽到這話,陳念鄭重地搖了搖頭。

他回答道:

“這個計劃不會取消-——也許在某些時刻會暫停,但一定不能取消.”

幾天之後,中科院。

潘慶偉正站在講臺上,一隻手拿著馬克筆、一隻手端著老幹部茶杯,對著臺下的學生們口乾舌燥地講解著課程內容。

“.所以根據前期實驗資料我們可以得知,變分的關鍵在於碰撞算符的性質,我們關心的是各組元溫度不相等的系統,從運輸係數的計算的角度,自然要假設每個組元分別接近熱平衡.”

這堂課講的是有關多組元等離子的新經典運輸理論的相關內容,其中涉及大量複雜的運算和假設,別說剛剛接觸這個領域的學生了,甚至連他自己,有時候講著講著都會犯困。

再加上燥熱難耐的天氣,課堂的氛圍實在算不上太好。

臺下的學生真正認真聽講的找不出5個人,大部分不是在走神就是在發呆,稍微好一點的會嘗試去記一記,可在發現自己確實無能為力之後,又只好無奈地放下手裡的筆。

看到這一幕,潘慶偉不由得有些感慨。

能怎麼辦呢?

科研本來就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坐在這間教室裡的大多數學生,都是因為某種浪漫主義的幻想而來到這裡。

在做出選擇之前,他們並不能真正理解這個選擇所承載的意義,也不可能知道一旦踏上了這條路,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可悲、或者可鄙嗎?

一點都不。

恰恰相反,這樣的少年心氣是可敬的,只不過在很多時候,少年往往沒有找到那把屬於自己的劍罷了

潘慶偉喝了一口杯子裡的茶水,實現掃過臺下,在看到平時最勤奮的學生也開始打瞌睡之後,便乾脆放下了手裡的馬克筆,隨後開口說道:

“今天這堂課的內容確實有點太難了,我們這麼講吓去不是個辦法。”

“所以,我考慮要對講課內容重新進行編排,今天暫時就先到這裡吧。”

“大家回去好好休息,也要多琢磨琢磨課件上的東西。”

“爭取下一堂課,我們至少每一個人都能搞懂書上寫的那些字是什麼意思,好嗎?”

聽到他的話,臺下的學生紛紛應和。

當然,能進入這所大學的他們都是有傲氣的,但說白了,傲氣不能當飯吃,更不能哪來兌換什麼驚人的理解力。

他們能做的,也只有順應老師的時間安排,儘可能地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罷了

課堂就此結束,學生們紛紛離開,而潘慶偉在收拾完講臺和自己的材料之後,也轉身向門外走去。

但就在他剛剛走到門口時,一個男人卻擋在了他的身前。

“潘教授,方便聊一聊嗎?”

潘慶偉一眼就看到了男人手上拿著的證件,而這份證件,就出自於一個在頂層學者中流傳已久,但他卻一直沒有機會一睹真容的組織。

星火小組。

他的眼神立刻亮了起來,在檢查過證件的真實性之後,連忙把男人和他身後的其他安保人員讓進了教室裡。

“就在這裡聊嗎?”

潘慶偉迫不及待地問道。

“是的,就在這裡就好。”

男人點了點頭,隨後繼續說道:

“潘教授,我想你也很清楚我們的身份,對我們所屬的組織也有所瞭解。”

“那麼,我們就沒有必要再多去解釋背景了-——直接進入正題吧。”

“我們有一個專案,想要邀請您參與。”

“這個專案將以全封閉形式運作,封閉週期暫未確定,但是對您來說,最長不會超過三年。”

“有關專案的具體內容,我在這裡不方便向你透露,也不方便與你套路。”

“可以告知的資訊是,它屬於重點科研專案。”

“在這裡,我們需要先徵求您的意見,您是否有意願參與此類專案?”

聽到男人的話,潘慶偉下意識地搖了搖頭,隨後他立刻反應過來,開口說道:

“我搖頭不是不願意,我的意思是,你們所提供的資訊實在是有些太過寬泛了,我沒法據此做出決定。”

“至少我得要知道,在這個專案裡我將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負責什麼樣的內容吧?”

“當然。”

男人點了點頭,回答道:

“您將負責的,是由理論嚮應用的落地工作。”

這句話仍然極為簡短,但對潘慶偉來說,資訊量卻又完全足夠了。

從理論到落地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毫無疑問,一定是east專案的核心部分了。

實際上,他本身就參與了east專案的理論準備工作,也一直都想要跟進一步,可信並沒有合適的機會。

而現在,機會就擺在了他的面前。

能拒絕嗎?

顯然不可能。

幾乎是毫不猶豫地,潘慶偉開口回答道:

“我願意參與專案!”

幾天之後,潘慶偉登上了前往目的地的飛機。

他驚訝地發現,這架專機上坐著的人,還不止他一個。

總共4人,全部都是等離子控制方向的專家。

這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但唯一讓他疑惑的是:

為什麼要坐飛機?

難道east專案在其他城市還有獨立的研究所?或者說,星火小組的技術中心,並不在合肥?

他嘗試著去跟自己的其他同伴交流,想要獲得更多的資訊,但一番討論下來,誰也沒能給出具有說服力的判斷。

一直到飛機落地、走出機艙之後,潘慶偉才恍然回過神來。

他認出了這個地方。

成都,天府之國。

“我們來這裡幹什麼?”

他像是在自言自語地問道。

然而,卻沒有人回答。

下飛機之後,眾人轉乘專車繼續前進,經過數個小時的車程之後,幾人終於到達了他們的目的地。

而這個所謂的目的地,卻讓潘慶偉大吃一驚。

成都飛機工業研究所。

搞什麼鬼?

自己一個搞等離子體的,怎麼被扔到成飛來了?

此時的他已經是滿肚子的問號,但好在,他的問題,便得到了解答。

在成飛的一間辦公室裡,他見到了一張年輕的臉。

那張臉的主人微笑著看著到來的眾人,開口說道:

“歡迎你們,我是陳念。”

“如你們所知,這裡就是你們所接受的任務的執行地點。”

“你們大概很疑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其實.這個任務很簡單。”

“在這裡,你們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接觸到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有關等離子體控制的前沿技術。”

“你們要去學習它、理解它,並且最終.把它用在east專案上。”

“這個過程很好理解吧?”

“如果說星火小組是一根火柴的話,那麼你們,將會成為點燃篝火的火絨?”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尤里爾

南陽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