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移山計劃!

兩週之後,工程機械發展計劃正式確定。

出於民用科技與軍工科技在研發程序、應用方式上的差異,這次的專案並不由星火小組直接聯絡,而是在星火小組下另設一箇中間部門,負責技術傳遞、各部門統籌、以及資源排程。

這個中間部門納入重型裝備辦公室行政組織管理,但不受重灌辦直接領導,而是以“指導小組”的形式存在,定名民發辦。

即,民用技術發展辦公室。

而在領導組織確立之後,專案名稱也隨之確定。

移山!

所謂的移山專案,與南方的填海專案相對應,目的就是為了透過各類工程機械、重型裝備的發展,奠定大規模發展基礎建設的技術基礎,從而達到所謂的“移山”的願景。

按照專案的規劃,在未來五年時間之內,國內工程機械的自產率需要達到85%以上,其中核心裝備如盾構機、架橋機、挖掘機自產率需達到100%,並實現反向出口、開拓市場的目標。

這個規劃一旦實現,國內基建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

不僅基建成本將會大幅度降低,定製化裝備、個性化設計也更容易實現,建設效率和安全性也將得到進一步的保障。

按照陳唸的估計,整個移山專案,至少會將華夏國內的基建程序向前加速5年以上。

也許,許多原本要拖後進行的關鍵工程專案,如跨海大橋、高原鐵路等等,都會比原本它們將要出現的時間點提前一步。

最直觀的效果就是,那些生活在閉塞區域的普通人,他們受苦的時間,會縮短不少。

是的,我們總是在歌頌什麼走了幾十裡山路去上學的學生、為了修一條土路奉獻了一生的基層工作人員、以及心甘情願留在深山一輩子無法外出的老師。

他們的精神毋庸置疑,但他們所經受的苦難也有目共睹。

我們是在歌頌苦難嗎?

這大概是一個誤區。

我們從未歌頌過苦難,我們歌頌的只是那些明明身處在苦難之中,卻仍然不遺餘力地燃燒著自己,想要去衝破苦難牢籠的那些堅定的行者們。

哪怕只要有一點機會,這個國家也會付出數倍於收益的努力,嘗試去抹平那一些苦難。

而現在,移山專案,就是這種努力的典型代表。

陳念深吸了一口氣,他的面前是剛剛收集上來的移山專案所需要解決的所有技術難點。

按照此前的計劃,移山專案並不會把所有工程機械都納入技術研發工作中,而是挑選了其中技術覆蓋面最廣、突破難度最大的那些裝置作為旗艦型號,用來帶動其他裝置發展。

總共納入計劃的裝置有五款:

大型架橋機,大型盾構/岩石掘進機,重型挖掘機,吊裝橋式起重機,以及自行式模組運輸車。

前四款,都與交通基建直接相關。

而第五款,則更多偏向於礦山場景。

之所以選上它,是因為它的技術涉及面較廣,一旦形成突破,連鎖效應較強。

模組式載重運輸車都能造出來了,造一個載重平車還不是簡簡單單?

總體來說,這五款裝備的選擇是最適合的結果。

更重要的是,這也符合自己系統的運用規則。

想到這裡,陳念開啟系統介面,開始按照自己早就編寫好的詞條,逐個裝備進行掃描。

自重千噸級、吊裝重量兩千噸、適配40米橋箱的崑崙號架橋機。

總重3300噸、總長130米以上、開挖直徑14米、應用綜電系統、常壓複合式刀盤的強國號超大型盾構機。

-75重型挖掘機。

起重重量達到22000噸的宏海號龍門吊。

以及載重千噸、號稱陸地怪獸的別拉斯75710型載重運輸車——當然,是運用了自行式模組技術的升級版本。

總體掃描下來,這五款裝備需要消耗的源點數量達到了驚人的21點。

但這是基於所有裝備都完全從零開始解析的基礎。

按照陳唸的估計,這五款裝備起碼具有三個以上的技術互通點。

即,綜合電氣設計,液壓系統設計,以及傳動系統設計。

只要完成了其中一個,剩餘裝備所需的解析源點數就會應聲下降。

陳念沒有猶豫,他立刻選定了技術難度最高、涉及模組也最複雜的強國號超大型盾構機開始瞭解析。

6點源點投入進去,洶湧的資訊流也隨之而來。

經過長時間的鍛鍊,陳唸對這樣的資訊流已經習以為常,雖然頭腦中還有輕微的脹痛感,但實際上,因為資訊過多而產生的認知混亂都已經完全消失。

資訊湧入一點,他就接納一點,不超過兩個小時,他便已經把整個強國號盾構機的知識體系全部吸收完畢。

這時候,他在用系統去掃描其他幾款裝備時,源點消耗果然已經腰斬。

僅僅9個源點,就能完成其他裝備的解析了。

但這應該還不是極限。

盾構機跟其他所有裝備都具有技術重疊,那如果按照順序,再逐一進行解析呢?

陳念思索片刻,選擇了下一個目標:

架橋機!

這玩意兒在起重模組上跟大型龍門吊有著諸多互通點,而齒輪-齒條推壓式系統又能運用在重型挖掘機上,重疊性頗高。

定下了目標,解析立刻開始。

一個多小時之後,隨著崑崙號架橋機解析完畢,剩餘的三款裝備所需要耗費的源點數再次降低。

陳念覺得,自己就好像是在玩一款消消樂遊戲一樣。

越是進展到遊戲的後期,難度也就越低。

接下來,-75重型挖掘機僅消耗了2個源點,宏海號龍門吊消耗了1個源點。

而別拉斯75710則幾乎是白送了!

如果不是自己新增了自行式模組技術的詞條,導致源點消耗增加了的話,這玩意兒的源點消耗很可能直接是0。

陳念撓了撓頭,心裡暗暗想道:

看來在自己那個年代被吹上天的頂級載重車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嘛,它也沒什麼獨一無二的技術難點,只是各類技術的有序綜合罷了

完成了最後一個解析,時間已經來到了下午6點。

從早上八點鐘開始,陳念就坐在了自己的辦公桌前,到現在還一分鐘都沒有休息。

他一個翻身撲倒在旁邊的床上,一邊揉著略微有些痠痛的腰,一邊想著要不要讓陳果給自己叫個什麼腰部護理服務。

——

還是算了吧。

如果自己提出這樣的要求,他大機率是會大驚小怪地把自己塞到某個軍區醫院裡去,給自己來一個從上到下的全身檢查.

陳念搖搖頭,重新從床上坐起。

這一刻,他的心情無比愉快。

雖然這一波解析下來,他手裡的源點數又從16點掉回了3點不到,但畢竟這玩意兒攢著不就是為了用的嘛。

只要能解決問題,那就是好事!

他滿意地爬下了床,摸到門邊穿上了鞋,信步走出了房間。

自從李想正式加入星火小組之後,陳果已經給他單獨安排了住處——就在陳唸的附近。

當然,出於安全考慮,他倆之間還是隔著重重安保的。

不過至少,現在陳念想要找他,就不用像以前一樣去碰運氣了。

他走到李想的房間門口,敲門把他叫了出來,兩人一起向食堂的方向走去。

“.所以這幾天你主要在做點啥呀?”

陳念開口問道。

“在鋪墊你們的移山專案。”

“輿論造勢、輿情準備、再加上一些外部調查,反正事兒不少。”

“移山專案體量很大,而且這是星火第一次直接介入民用專案,總體來說,我們還是不太有經驗的。”

“我剛剛還聯絡了重灌辦那邊,你知道他們怎麼說嗎?”

“咋說?”

聽到李想的話,陳念好奇地問道。

“他們說,搞就行了,想那麼多幹嘛。”

李想的語氣有些無奈。

“我算是明白了,為什麼之前我們做出來的那麼多先進的裝備,在國內就是推廣不起來,敢情第一步我們就沒做好啊!”

“現在本來就是外人佔優勢,我們還不去搶佔宣傳戰線,就知道悶頭搞科研,這怎麼可能成功呢?”

“當然,我不是說科研不重要哈。”

“但民用畢竟是民用,經濟效應是第一位的,既然要考慮經濟效益,那很多輿論上的手段就不得不用。”

“不然的話,為什麼廣告學、營銷學能成為單獨的一門學科呢?”

陳念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不得不承認,現在很多機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他們的思維是極度僵化和老舊的。

在潛意識裡,他們還沒有從以前吃大鍋飯的那個時代的成見中解脫出來。

他們總是以為,只要東西好,就一定會有人買。

其實事實根本不是這樣。

華夏這個廣闊的經濟體,早就已經從賣方市場轉化為買方市場了。

伱不想辦法去接觸自己的客戶,客戶怎麼會買你的賬呢?

“所以,你下一步打算去做營銷?”

“當然不是。”

李想連忙否認。

“營銷這種事情,是要參與專案的各個單位自己去做起來的。”

“我這邊負責的,其實就是一個宏觀的輿論引導。”

“怎麼說呢相當於打一個地基吧。”

“具體的,就是宣傳一些華夏製造啊、宣傳一些優秀案例啊、以及後期也許會組織我們自產產品和進口產品的比較、競賽。”

“這點就要靠你們了,你們可一定不能讓我們的產品丟臉啊。”

“放心吧,你瞧好就行。”

陳念笑著回答道。

說話間,兩人已經來到了食堂,各自買了飯坐下之後,李想好奇地問道:

“哎,陳念,你們這次的攤子鋪的那麼開,到底有沒有把握,你心裡有數嗎?跟我透個底唄。”

“-——你別說保密的內容,就說有多少把握就好了。”

陳念伸出一個手指頭,李想疑惑地問道:

“一成?”

“想什麼呢?”

陳念翻了個白眼,回答道:

“是一定能成。”

“那我就放心了。”

李想不再多問,兩人默契地轉換了話題,一邊吃飯,一邊聊著些有的沒的東西。

這時候的食堂可以算得上是人煙寥寥,整個大廳裡也就那麼幾桌人。

所以當喬麥走進來的時候,她一眼就看到了陳念和李想兩人。

“嘿,你們要喝水嗎?我去給你們買飲料呀。”

喬麥開口說道。

“不用不用。”

李想連忙拒絕。

“你呢陳念?”

“我算了,我不喝了。”

陳念愁眉苦臉地說道。

實際上,他還真想喝點甜水,但問題是,他現在的飲食受到了嚴格的控制,能讓他自己選擇吃什麼已經是陳果的巨大讓步了,再喝這種在營養師看來完全是垃圾食品的飲料的話,等自己回去之後,免不了又是一頓語重心長的教育了。

喬麥也不堅持,打完飯之後便滿臉喜氣地過來坐下,看到他的表情,李想好奇地問道:

“怎麼那麼樂呵,有喜事?”

“當然!”

喬麥毫不避諱地說道。

“前段時間不是跟你們說我跟我哥做了一個液壓方面的專案嗎,這個專案被老師看上了,之前一直跟著他在做來著。”

“最近他接了個新的活兒,說是可以帶我一起。”

“還是搞液壓,不過體量就大得多了。”

“什麼專案?”

陳念插嘴問道。

他心裡隱約有種預感,就算喬麥這次的專案不是移山專案,那也肯定有聯絡。

要不然,液壓這玩意兒,怎麼可能突然就來大專案呢?

“具體還不知道,不過聽說是一個新部門組織的專案,民發辦,你們聽說過嗎?”

陳念和李想對視一眼,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尤其是陳念。

我能說不知道嗎.這玩意兒都是我一手建立的啊。

猶豫了片刻,還是陳念先開了口。

“聽說過,剛成立的部門吧?”

“是啊!他們現在要搞重型工程機械,聽說在到處招標,國內好幾個大廠都參與了。”

“我導師這次是背靠徐工參加的,正好缺液壓這方面有經驗的研究員,就帶著我頂上去了。”

“真是太走運了.希望這次能學到點東西!”

喬麥興奮地說道。

陳念微微點頭,附和道:

“運氣真不錯。”

“不過咱們眼光要放長遠一點,別說學到什麼東西,萬一你能自己做出點突破來,那不是更好嘛。”

“那當然,一定努力!嘿嘿。”

看著滿臉期待的喬麥,陳念若有所思地皺了皺眉。

他知道,自己這三個朋友裡,屬於喬麥的那一次機會也算是到來了。

如果在移山專案裡,喬麥能做出一些成績,那也許,她以後的發展,並不會比王建成、李想要差。

畢竟,這個專案在不拆分的前提下,它的綜合體量,可是比深藍專案還要大的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獵靈筆記

火狼

快穿之助力反派的每個夢想

今朝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