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問題的核心

陳念跟著徐遠走進實驗室,保密級別不夠的人員已經被帶離,而幾名等候多時的核心研究員則立刻圍了上來。

“陳工,辛苦了!”

“陳工,麻煩你了。”

“辛苦陳工,大晚上的還讓你加班,不過我們確實有點搞不定.”

“是啊,本來打算明天再找您的,但是.”

一行人七嘴八舌的說著話,但沒有一個人跑來質疑陳唸的模型的準確性。

因為他們很清楚,能計算出這個模型,就證明陳唸的水平絕對不低於在場的任何一個人。

如果確實有問題,那也是偶發性的。

有可能是模型本身的引數考慮不足,有可能是變數設計上存在小偏差,但絕對不可能是陳唸的邏輯和理念出了問題。

這就是真正的技術人員之間的交往方式,極為簡單純潔,強者就是會受到無條件的尊重。

陳念一一打過了招呼,顧不上跟他們寒暄太多,而是直接了當地要來了模擬資料,開始逐一分析對比。

而其他人則站在他身邊,不時為他講解幾句。

“這裡我們做的是噴射角的調整,在45度固定加相同出口截面積的前提下,我們用了直縫槽、漸縮型、漸擴型三種不同的槽型進行實驗,到這裡結果還是跟模型預測相符的.”

“出問題的是這一塊,在引入了抗橫流結構之後,資料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旋轉效應對通道內流動傳熱的影響超過了預期數值,最終得到的結果跟模型結果有很大的差異.”

一邊聽著其他人的解釋,陳念一邊仔細地看著資料。

他的神情越發凝重。

這不對啊。

實驗過程沒有問題,模型使用也沒有問題,但就是結果真的對不上!

這什麼情況?

難道真的是模型本身的問題?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樂子就大了。

畢竟,這個模型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分析各種不同結構設計下透平葉片的冷卻機理、冷卻效果。

基於模型所輸出的資料,將會作為最後研發製造的參考。

而一旦模型錯誤,所導向的方向也絕對會是錯的。

那要這個模型還有什麼用?

好不容易解析出來的技術,豈不是又要回到手動一點一點去做實物實驗的步驟裡面去了?

陳念放下資料,忍不住伸手撓了撓頭。

片刻之後,他又不甘心地重新把文件翻到第一頁,從頭開始逐一審視。

這一次,他連實驗記錄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沒有放過。

而就是這麼一看,他的眼前突然一亮。

一旁的研究員注意到他的表情,開口問道:

“怎麼樣,陳工,能找到問題嗎?”

陳念搖了搖頭,回答道:

“可以說找到了,也可以說沒找到。”

“目前來看,無論是模型本身,還是你們的實驗過程都沒有問題,但兩者的差異就是存在,這是個很難搞的事情。”

“我可能需要更多的資料,來對模型進行驗證和排查,確認模型本身有沒有紕漏。”

聽到這話,眾人的臉上露出為難的表情。

要資料?

哪兒有資料啊!

本來華夏的燃氣輪機設計工作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料不足,東汽想跟馬達西奇合作,有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獲取他們積累的歷史資料。

現在合作還沒成,東西還沒到手,想要透過這種方式去解決問題,屬實有點強人所難了。

想到這裡,其中一名研究員開口說道:

“陳工,這個方法確實可行,但問題是.我們真沒資料。”

“要不然,我們還是重新再做幾次實驗?”

“也許是我們實驗過程中的操作有問題,某些沒有控制到的變數影響了最終的結果。”

陳念搖了搖頭,回答道:

“這麼搞沒用。”

“哪怕最後測出來了相同的結果,但這樣的結果是具有隨機性的,根本不能指導我們後續的設計工作。”

“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得從模型入手。”

“這樣,伱們先把資料交給我,我回去再研究研究,這麼短的時間也確實幹不了什麼。”

“如果有進展,我第一時間通知你們。”

實際上,此時的陳念已經隱約意識到了問題出在哪裡。

不,系統沒有問題,模型也沒有問題。

相反,系統所輸出的模型,是極為精確的。

但是,這個模型是在絕對理想情況下輸出的理論模型。

它不會去考慮實物實驗中的各種條件影響,也不會任何人為因素的影響。

或者用一個經典的笑話來表達:

這玩意兒,就是一隻真空裡的球形雞。

發論文?足夠了。

理論實驗?太夠了!

但是如果用來做實物實驗的指導,它的精度就勢必會出現問題。

所以,陳念要做的事,把這個並不完整的模型補充完整,補充上它本來應該具有的,考慮各類環境因素後的容錯因子。

這項工作並不簡單。

按照正常的流程,它就是需要大量的歷史資料來支撐的,這也是陳念最開始提出那個要求的原因。

但在聽到研究員的話之後,他突然反應過來。

自己也許並不需要這種東西。

因為,他有掛!

還記得當時,他在做單晶爐的設計的時候,就曾經透過不斷試錯,一次一次降低了單晶爐的解析成本,最後把系統的“價格”,壓到了一個極低的水平。

那現在,實際上他也完全可以用相同的方式,來找到那幾個正確的容錯因子!

想到這裡,他悄悄開啟系統面板,選中一臺陌生的lm-6000燃氣輪機,隨後又選中了這臺燃氣輪機的透平葉片模組。

由於之前他已經對agt110完成了解析,此時系統顯示的解析消耗僅為點。

但是,有就行!

只有一個數字,知識增量就可以體現在數字上。

模型是現成的,但適用於現實的模型卻還不存在。

那就是說,只要自己補齊了容錯因子,就一定可以容納數字發生變化。

這算是一種投機取巧,但.

難道利用大量的資料來修正模型,就不是投機取巧了嗎?

他只不過是把過程搬到了虛擬的系統中罷了。

想到這裡,陳念精神一振。

隨後,他收拾起桌面上的資料文件,頭也不回地跑回了自己的住處。

而他身後的那些研究員,則愣在了原地,面面相覷。

“這麼搞能行嗎?”

其中一人略有些忐忑地問道。

“.不知道,反正如果讓我來做的話,大機率是不行的。”

“他不知道不知道。”

“陳工確實是天才,但我覺得這種事情不是天才能解決的。要麼我們還是找王總問問,看能不能從哪裡調點資料過來?”

“也有道理,起碼有資料,陳工還能有點參考.”

“走吧,我們一起去找他看看。”

“那陳工那裡呢?要不勸勸?我感覺是無用功啊。”

“別鬧了,我們有啥資格勸啊.認清自己,不要用自己的臆測給天才設上限。”

“搞不好明天早上,他就把新的模型拿出來了呢.”

這將註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陳念正襟危坐在自己的書桌前,一次又一次地嘗試著去給模型加上那一個容錯因子。

系統介面裡的數字沒有任何變化。

但他一點都沒有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方向出了問題。

他只是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得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天色漸曉,但陳唸的眼神依舊清澈。

終於,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照到他的書桌上時,系統中的數字,發生了變化。

【解析消耗:點】

成功了!

陳念猛地一拍桌子,一晚上下來積攢的草稿紙瞬間滿屋子亂飛。

完整的模型誕生了!

陳念迫不及待地把模型透過內網發到了技術組核心成員的郵箱裡,而所有人幾乎都秒回了兩個字:

收到。

緊接著,十分鐘以後,陳念注意到,系統介面裡的源點數量開始飛速上漲。

,,

一直到漲到,才最終停了下來。

陳念如釋重負地躺倒在沙發上。

這一次,他靠著自己的努力,又狠狠地嫖了系統一波.

《讓美食成為寵獸是否搞錯了什麼》

這是一個擁有神奇超凡力量的世界。

菜餚中誕生的精靈,美味與力量的角逐,星光輝映下的旅途,以羈絆維繫的挑戰……

一位少年帶著前世特一級廚師的記憶,來到這個滿載著勇氣和夢想的世界。

“隱藏著神奇力量的美食啊,在我面前顯示你真正的力量!我以你的御靈廚,秦琅的名義命令你——食靈誕生!”

“…誒?怎麼沒反應?!”

【穩定日六千,有五千均完本老書,值得信賴】

<BR />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理迴圈,核廢水排放後,末世了

妍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