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談判

就在陳念因為回憶起al-31fn發動機採購事件緊急聯絡雷剛彙報情況時,中航一集團的會議室內,那場即將改變華夏航發工業、乃至航空工業格局的談判,已經拉開了帷幕。

會議室的一側,來自中航集團的代表王明故作不悅地翻動著手裡的報告,開口對俄方代表說道:

“馬羅科夫,你應該知道我手裡的是什麼東西。”

“這是一份殲十的事故報告,在短短三個月之內,我們已經收到了兩次同類的報告。”

“並且,這兩次事故的原因驚人地一致-——都是因為你們的al-31fn發動機導致的。”

“其中最近的一次,我們的飛行員在三千米的低空完全失去了動力,如果不是他的技術過人,我們這架三代機還沒有正式服役,就要揹負上生命的代價了!”

“對於這樣的情況,你們難道不打算解釋一下嗎?”

看著他嚴厲的神情,對面的馬羅科夫攤了攤手,回答道:

“親愛的明,我的朋友。”

“我想關於這個問題,在這之前我們已經討論過多次了。”

“al-31fn發動機的效能是絕對可靠的,它的表現在su-27上已經得到了驗證。”

“無論是動力還是穩定性,它都不弱於那些美國佬裝在f-16上的f100。”

“之所以會頻繁出現問題,主要原因其實並不是在發動機,而是在殲十自身。”

說到這裡,馬羅科夫故意停頓了片刻,他凝視著王明的眼睛,似乎是想要透過這種方式給他施加壓力。

“明,這一點,我猜伱也清楚吧?”

“目前使用al-31fn的殲十戰鬥機全部是經過‘改進’的,包括機身、進氣道、燃料系統都與你們最初的設計方案不同。”

“這種改進本來是為了適應我們的發動機,但很顯然,它適應得不是特別好”

“所以你的意思是,發動機出現問題,反倒是我們導致的?”

王明打斷了馬羅科夫的話,語氣憤怒地質問道。

“為什麼不是呢?”

“我們注意到,為了適應al-31fn,殲十戰鬥機的氣動佈局與最初版本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很顯然,這樣的改動嚴重影響了這架飛機的氣動效能。”

“尤其是在高速大角度機動時,飛機的升力係數將會嚴重下降,這大幅增加了發動機的載荷。”

“我們已經檢查過發動機的執行資料了,你所提到的那幾次事故,其實都是在應急推力下發生的,不是嗎?”

馬羅科夫神態輕鬆地喝了一口桌上的咖啡,手指指向桌上的報告。

他的心裡沒有任何愧疚,更沒有對這次的所謂“質詢”的擔憂。

是的,al-31fn的確出了問題,可那又怎麼樣呢?

難道華夏人真的會因此而取消對這臺發動機的訂單嗎?

難道他們還有其他選擇嗎?

不可能的。

所以,開場質詢的目的其實根本就不是興師問罪,而只是給雙方一個臺階下。

只要自己拿出相對過得去的理由,並在採購條款上做出一定的讓步,那些早就已經確定好的訂單,就絕對不會飛走。

“.應急推力並不是你們逃避責任的藉口,如果是su-27出了問題,你也打算這樣去跟你們自己的軍官解釋嗎?”

王明還想要繼續爭辯,但他的心裡其實沒有底。

他只是想詐一詐馬羅科夫,看看能不能從他那裡拿到更多的資訊。

事實上,以他目前手頭掌握的證據,要分析出al-31fn故障的真正原因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甚至於,正如馬羅科夫所說的一樣,前期殲十發生的所有與發動機相關的事故,其誘發原因都是非常規的高過載機動。

在很多相關的專家看來,之所以故障頻發,很可能確實是因為機體設計與發動機效能不匹配.

然而,對於他的質問,馬羅科夫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他溫和地笑了笑,開口回答道:

“我當然不會這樣去跟我們自己的飛行員解釋,因為在su-27上,這樣的問題根本就不會發生。”

“當然,在這款發動機誕生以後,它確實出現過大大小小的故障。”

“比如傳動軸潤滑不足啦、比如葉片斷裂啦等等。”

“我們每一次都是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並且也不斷地在對其進行最佳化。”

“你也知道,我們出口到華夏的al-31fn實際上已經是迭代後的第三個版本了,這也是我們的承諾。”

“如果後續al-31fn真的出現了設計缺陷方面的問題,我們一定會負責到底的。”

“當然,我們不認為這樣的事情會發生。”

馬羅科夫的眼神裡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但在場的中方人員,卻沒有任何人注意到。

“既然這樣,我希望你們在此後出具一份完整的事故分析報告,給我們一個交代。”

“否則,後續的採購計劃,我們就要重新考慮了。”

王明神情嚴肅地說道。

“當然,當然,這一點你可以放心,我的朋友!”

馬羅科夫臉上的笑容越發誠懇,而隨著王明合上了手裡的事故報告,採購談判也正式開始.

兩個小時之後,第一輪談判結束,在俄方代表離開之後,中方代表重新聚集在會議室內,覆盤著第一輪談判的結果。

“我認為我們給到的壓力還是不夠,對方的價格太高了,如果以這個價格採購,我們的單機成本將會大幅上升。”

“這還是沒有考慮後續維修成本的情況下。”

“這臺發動機的工作時長普遍只有400個小時,而我們的飛行員訓練時長就要達到600小時,也就是說,至少要兩臺發動機,才能培養出一架具有戰鬥力的殲十。”

“所以,基於這個點,我認為我們至少要把價格壓下去一半才行。”

說話的是一名年輕的代表,聽到他的發言,王明點了點頭。

“這也是我們考慮的問題。”

“之所以要在正式談判之前安排事故質詢,本來也是為了給對方施壓。”

“但是,我們手裡的資料實在是太少了,在面對他們時,根本就不可能拿得出實質性的證據。”

“從這個角度切入,達成對我們有利的結果的可能性很低。”

聽到他的話,眾人紛紛點頭。

大家都知道al-31fn有問題,但誰也不知道問題在哪。

這樣的局面實在是讓人沮喪。

技不如人,甚至連對方錯在哪裡你都不知道!

明知道對方錯了,但當他們用各種理由敷衍的時候,你卻完全沒有辦法反駁!

片刻之後,那個年輕人繼續說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能不能直接不買?畢竟,目前看來,這臺發動機並不夠可靠。”

“不買?不買用什麼?真的等-10嗎?”

話音落下,會議室裡一片沉默。

是啊,如果不用這臺發動機,那還能用什麼呢?

王明深深地嘆了口氣,也正在這時,他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而電話那頭,是他的頂頭上司,中航一集團總經理,林永明。

“林總,您說。”

“談判?談判還算順利,但是第一輪肯定是沒有成果的.”

“嗯,確實出了點問題,但從目前的資料分析看,發動機本身的問題不大。”

“我明白,我明白等等?啥?您再說一次?”

“暫緩?自研發動機!?真的假的?!”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理迴圈,核廢水排放後,末世了

妍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