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投送

負責接待劉光宇的軍官叫哈利法,與路上其他吊兒郎當的武裝人員相比,他的做派顯得專業許多。

他先是把劉光宇帶到了早就安排好的住處,隨後又向他介紹了達爾富爾首府法希爾當地的宵禁政策和崗哨佈置。

在短短一小時的時間裡,他就把能做的、不能做的給劉光宇講的明明白白。

這讓劉光宇不由得有些驚訝。

他半是真誠、半是恭維地開口說道:

“哈利法將軍,你們很專業,這與我一開始想象地有所不同。”

聽到他的話,哈利法哈哈大笑,回答道:

“劉先生,在我這裡,你可以完全放心。”

“我們雖然並不是什麼專業的軍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是殘忍的暴徒。”

“恰恰相反,在這裡,我們所做的人道主義救援工作要比官方多得多。”

“許多民眾因為我們的存在而得以生存,他們對我們的態度沒有仇恨,只有感激。”

“這些狀況,相信你過段時間自己會了解到的。”

“當然,我也希望伱能把這裡的情況公正地、客觀地報道出去,這將有利於我們進一步去推動和平程序。”

劉光宇微笑著點點頭,回答道:

“當然,這正是我想要做的。”

——

話雖然這麼說,但其實,此時的劉光宇心裡只有不屑。

他與太多叛軍打過交道了,也深知在這些人“紳士”的表象之下,隱藏著多少殘酷的現實。

人道主義工作?

開什麼玩笑!

一個試圖顛覆現有徵服,靠暴力斂財、甚至還與境外勢力有所勾結的武裝團體,能做什麼人道主義工作?

只不過是借這個名頭,去收割聯合國給予的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罷了。

這種情況,不管是在兩伊、在索馬利亞、還是在達爾富爾,其實都是一樣的。

不過,他自然不會在此刻表現出自己的情緒。

畢竟,他還需要繼續潛伏下去,為了拿到達爾富爾與米方勾結的證據。

只有證據到手,證明革命陣線的武裝勢力有可能在短期內上升到嚴重影響地區和平的程度,向聯合國提出“軍事觀察”才能順理成章。

也只有實現了“軍事觀察”,我們的力量才能有機會延伸到這片土地上,去鎮壓住被美方攪動的風暴之眼。

想到這裡,劉光宇再次開口說道:

“哈利法將軍,我需要在這裡搭建網路傳輸中心,這有助於我第一時間將採集到的報道傳回國內。”

“在這方面,我需要你們的幫助。”

“當然,會有人協助那你的。”

哈利法豪爽地回答道。

他的臉上掛著真誠的笑容,這種笑容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

就好像,他並非是獨霸一方的軍閥之一,而是真正想要為人民謀幸福的革命者一樣。

但他的下一句話,卻暴露了他內心的陰暗。

“不過,出於安全考慮,你所傳遞的所有新聞,都需要經過我們的審查,這沒有問題吧?”

果然,對方只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對外宣傳的工具人來利用了。

甚至,他們有可能還想借助華夏官方的力量進行背書。

劉光宇不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但此時此地,他也只能先答應下來。

“很合理的要求-——我會用英文書寫所有報道。”

“你知道的,雖然我會說阿語,但我的同事們可並不會”

“哈哈哈哈哈,當然沒問題!”

哈利法重重地拍了拍劉光宇的肩膀,再次叮囑幾句之後,便轉身離去。

他交代劉光宇暫時先留在住處休息,美其名曰“路途上太過勞累”。

但劉光宇知道,這就是對方給自己下的禁令了。

天知道他們要出去準備些什麼.

不過,劉光宇也並不著急。

他本來就做好了要在這裡長期滯留的準備,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自己想要的東西總會慢慢暴露出來的。

現在,暫時就先按“主人”說的去做吧。

先想辦法獲取到他們的信任,再慢慢地把自己的觸角滲透開來.

哈利法走後,劉光宇乖乖地躺到了床上休息。

他並沒有立刻睡去,而是在腦子裡不斷回憶著自己剛下卡車時看到的那一幕。

堆積如山的武器箱,絡繹不絕的卡車和叉車,還有極遠處臨時跑道上停著的一架大型運輸機。

很顯然,正如上級所判斷的一樣,有人在背地裡支援著達爾富爾的革命陣線組織。

這些人的老闆自然是老美,這不用懷疑。

可要怎麼才能拿到證據,摸清楚他們的下一步計劃,並且把訊息傳遞出去呢?

那些已經運到的箱子裡有什麼?

那些可能還要繼續運送過來,暫時還沒到達的箱子裡會裝些什麼?

這都是問題。

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己方的下一步行動就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依據。

到時候,即使真的實現了軍事觀察,也只能被迫陷入被動。

這可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劉光宇的呼吸漸漸慢了下去,他的腦子裡還在不斷閃爍著斷斷續續的畫面,但意識卻已經變得模糊。

然而,就在他即將睡去的前一刻,窗外陡然爆發的槍聲卻又讓他瞬間清醒。

他一個翻身跳下床,緊緊趴在地面上。

子彈呼嘯而過,擊碎了窗戶的玻璃,碎片散落了一地。

整整十分鐘之後,槍聲才逐漸停歇。

劉光宇警惕地爬向視窗,在距離視窗幾米的位置半蹲著站起身,謹慎地觀察著窗外的情況。

而他看到的,卻是自己在其他地方早已看慣了的場景。

被拖走的屍體,和地上淋漓的血跡。

很顯然,這一次,爆發衝突的雙方可不是革命陣線和蘇丹軍方。

而是達爾富爾平民,與割據軍閥。

結果毫無疑問。

那些勝利者手裡拎著漆黑的、帶著專業瞄具的步槍,乍一看上去,甚至會以為他們是來自哪個國家的特種部隊.

劉光宇的瞳孔收縮了幾分。

他意識到,美方在這裡做的工作,可能比上級之前預計的,還要多得多.

另一邊,就在劉光宇成功進入達爾富爾地區,開始為後續的“軍事觀察”動作收集情報時,陳念這邊也開始了緊張的工作。

在上級做出決策之後,他便立刻收到了訊息。

事實上,這條訊息是出乎他的意料的。

在他的預期裡,上級應該會採取更加保守的應對策略,比如利用國際輿論造勢、引發國際關注、聯合其他成員國施壓等等。

畢竟,這是這個年代的華夏最常使用的手段。

雖然效果不佳,但相對的,安全性也比較高。

簡單來說,就是不容易讓己方捲入紛爭之中。

但現在,從上級的態度來看,這樣的手段顯然已經不是最優解了。

——

當然,在想清楚前後關係之後,這樣的結論實際上也不難得出。

這一次,老美要動的是我們在非洲的基本盤,也是我們後續發展的重要儲備基地。

無論如何,上級都不可能消極應對的。

所以,在確認了訊息和後續計劃的真實性之後,陳念也立刻想明白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所謂的軍事觀察,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勸架的。

軍事觀察員會在衝突區域組織各類巡邏,監督停火線、軍事分界線,監管當地的武器使用情況,調查違反停火協議的孤立事件,並對其進行公開和報告。

各國派出的軍事觀察員並不具備多強的武裝,他們的安全,依託的實際上是駐守在當地的維和部隊,或者進一步說,依託的是派出維和部隊的那個國家。

所以,要想保障軍事觀察能夠順利且安全的進行、要想保證軍事觀察的目的能切實實現,最重要的要素有兩個:

第一個,國家實力必須達標,並且在國際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這一部分,限制的是“官方政府”的行動,它可以保證當官方政府違背停火協議,甚至對當地軍事觀察員造成威脅時,派出軍事觀察員的國家有能力對其進行包括但不限於經濟、政策、外交方面的全面制裁。

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將該國直接踢出世界牌局。

考慮到這種後果,任何一個主權政府都不可能隨意對大國的軍事觀察員不利,甚至還要不遺餘力地保證其安全。

這一點,目前的華夏毫無疑問,已經能夠做到了。

但第二個,相對來說就比較困難。

因為,它要求的是強大的軍事投送能力。

或者換一個說法,就是“同等報復能力”。

這一部分限制的是“非官方軍事組織”的行動,防的就是包括非洲某些混亂部落、中東某些不具備法理合理性、並且已經被逼上梁山的武裝組織。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些組織往往不願意停火,在真正形成影響力之前,也不在意與聯合國撕破臉皮。

要讓他們乖乖停手,就只能亮出手裡的刀槍,讓他們知道,如果要玩狠的,他們不可能玩得過。

在這一點上,目前的華夏就有所不足了。

——

或者其實,整個世界來說,也沒有幾個國家能做到。

掰掰手指頭,也就美、俄、歐三大勢力能基本保證。

所以,陳念要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那就是:

儘快拿出一款能極大程度上提高華夏常規投送能力的裝備,形成全球化的火力威懾。

而要做到這一點,毫無疑問,航母、戰略轟炸機二者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你不可能動不動就用彈道導彈炸別人,但常規轟炸想要透過聯合國決議,卻是不困難的,,,,,,

想到這裡,陳念深深吸了一口氣。

現在,他的思路很清晰。

不要去搞什麼花裡胡哨的操作了,只要h-20一起飛,絕大部分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他翻開從唐長紅那裡最新獲取到的資料,開始一頁一頁地翻看。

這上面記錄的全部都是h-20試製過程中遇到過、或者即將遇到的問題,其中包括但不限於飛機的液壓、動力、機體氣動等等模組。

目前來看,由於碳纖維生產線的引進,機體材料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

那麼下一步,就是要解決飛控問題了。

眾所周知,對亞音速固定翼飛機而言,臨界迎角大約為15度,在低於該角度時,機翼迎角越大,升力係數就越高。

但超過臨界迎角後,額外增加的迎角反而會導致升力係數降低!

原因很簡單,當機翼前後緣的平均迎角超過了臨界迎角,周邊氣流會與機身分離併產生紊亂的渦流,引發機身劇烈抖動,飛機隨之產生慣性旋轉。

如果在起飛和著陸階段,機翼可能撞到地面,引發飛行事故;如果在高空中,飛機則可能出現橫滾、偏航或俯仰偏離等異常狀況,嚴重威脅飛行安全。

而由於h-20所使用的可變翼設計,臨界迎角所產生的風險將會更大。

這部分的困難已經困擾了唐長紅很長時間,他們最終採取的方案是,利用飛控軟體對飛行角度進行精確控制,限制飛行角度,從而避免失速。

但在陳念看來,這樣的解決方案並不能算得上是最優方案。

哪怕最後飛控程式真的能達到預期目的,也是對h-20整體效能的限制。

他的腦子裡已經有了一條更優質、更有效、也更節省時間的方案。

等離子發生器。

在他的印象裡,國內第一次出現主動飛控等離子發生裝置是在2013年。

那時候,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推出了無人版技術驗證機紫電,透過一系列風洞試驗,最終確定,無論是採用等離子體開環控制、還是壓力反饋控制,試驗機的最大升力係數可提高27%以上,失速迎角也可以向後推遲4°以上。

毫無疑問,這是對飛機空氣動力學效能的重大提升,也是在當前技術環境下,對臨界失控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案。

唯一的難點,就是等離子裝置怎麼造。

沒有人知道。

——

但陳念知道。

他拿起電話,撥出了唐長紅的號碼。

電話接通之後,他立刻開口說道:

“唐總,你們剛拿過來的報告我看了。”

“是的,大部分問題都不算困難,但是我也注意到,有一些問題上,你們的解決方案不夠妥當。”

“主要是飛控方面。”

“對,靠軟體是不行的,b-2的飛控程式已經足夠先進了,但該摔還是會摔。”

“我有個新的思路,用等離子淋浴來解決機頂氣流問題。”

“對,沒錯,等離子發生裝置。”

“啊?誰來搞?”

“我來啊,我會解決的!”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炮灰女配的主神之路

蜜語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