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太陽風

跟著林永明進入了基地內部,陳念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這個專案的龐大。

當然,這一次的衝擊不再是來自於那些巨型裝備了-——與直觀的視覺效果相比,藏在背後的細節反而更讓人印象深刻。

“你們這裡居然連商業街都規劃了?”

陳念好奇地問道。

“當然.這個專案的組織形式是要對標大型礦山專案的,涉及人員太多,光是鋼結構建造工人就需要4000人以上,其他的技術人員、科研人員、測試人員.總之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初步估計,專案常駐人力會達到接近5萬人。”

“這5萬人會在基地內連續工作5年以上,不建設配套的基礎設施怎麼辦?我們肯定是不能按照單一企業來管理的,所以直接照搬以往的經驗,按照功能化聚落的標準來建設就好了。”

聽到林永明的話,陳念默默點了點頭。

事實確實如此,捲入了那麼多的人力和資源,生活區的建設也是一個極大的難點。

以“聚落化”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倒是一個已經經過驗證的優秀思路。

不過,這樣的處理方式,總讓陳念覺得有些不安?

“我們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巨型專案,同時保密級別也會不斷降低,因為能源問題解決之後,首先會爆發的不是超精尖的前沿技術,而是在原有技術水平上‘規模化’的提升。”

“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有的專案,都要進行聚落化管理嗎?”

陳念提出這個問題是有原因的。

正如他所說地,核聚變和超導工業給世界帶來的第一個變化不是技術的向前推進,而是技術應用範圍的擴充套件。

一個很簡單、也最貼切的例子,就是原本小規模推行的垂直農業、溫室農業很可能會迅速擴大,向著超大型農業工廠的方向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僅是官方主導的軍工、國有專案,就連商業化專案的規模也會越來越大。

難道每啟動一個專案,就要建設一個新的聚落嗎?

資本是一定會這麼做的,因為在能源開始變得不值錢的前提下,這是成本最低的方案。

但問題是這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只會導致一個結果:

具有華夏特色的賽博托拉斯主義。

聽到陳唸的話,林永明先是頓了一頓,隨後才開口回答道:

“我沒想到你一開始就會提出這個問題.沒錯,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遠期風險。”

“事實上,我們在進行聚落管理方案的論證過程中,有很多社會學者、經濟學者也提出了這個問題。”

“有個熟人,陳飛雲陳老闆,就是堅定的反對者。”

“但是沒辦法,我們暫時沒有想到任何更好的替代方案,大概只有交通運輸發生新的突破性革新之後,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說到這裡,林永明再次停頓下來。

他看向陳念,眼神裡充滿了佩服的神情。

“不過,我們最終還是想到了解決辦法。”

“你要不要猜一猜,是怎麼解決的?”

“額”

陳念猶豫了片刻,試探性地問道:

“拆遷?”

“沒錯!”

林永明猛地拍手,高興地說道:

“差不多就是拆遷——總之,是要把永久聚落和臨時聚落區分開來。”

“因為專案而建立的聚落,在專案結束之後必須消亡,如果有必要長期保留的,經過稽核之後再做保留。”

“這個方法可以避免人員因為某一個資本、某一種技術、某一個行業而固化板結,同時也避免了社會結構走向大社群模型。”

“當然,成本是很高的,但現在我們——其實是全人類,都不會在意這一點發展中附帶的成本了。”

“據我所知,歐洲也透過了相關的法案,將這個思路確定下來。”

“他們倒是想得很清楚,反正這樣的狀況不是永久性的,最危險的時間就是在技術爆炸的初期,只要熬過了這段時間”

“後續無論是交通技術突破、人工智慧和機械技術突破、或者乾脆是社會管理技術的突破,都能最終解決這個問題了。”

“明白了。”

陳念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林永明的回答。

“但是這麼說起來,老美好像是在跟我們背道而馳?”

“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在想著怎麼避免權利分散、怎麼避免托拉斯化,他們反而要推動托拉斯化程序?”

“這個伱就得跟陳教授去聊了,他的視野比較廣,聊起來會比較有感知。”

林永明一攤手,看向了一旁的陳果。

陳果略微思索片刻後,回答道:

“美國的基本策略也是加強集權,但是他們加強集權的方式比較曲折——這問題聊不出結果的,其實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誰對誰錯。”

“萬一他們就真的做成了呢?萬一他們能在利用完托拉斯之後再一腳踹倒呢?”

“現在他們的情況比較困難,但也不代表一直會困難。”

“總之,還是不要小看我們的對手”

幾人一路邊走邊聊,很快,一棟已經竣工的大樓出現在陳念眼前。

林永明仍然在前面引路,陳念疑惑地問道:

“不去實驗室嗎?”

面前的建築顯然是行政辦公區一類的功能,這一點從它入口處的設計就能看出來了。

“不去,我們要看的東西不是什麼大規模的設施,所以直接就放在辦公室裡了。”

“不用擔心保密問題,這棟行政樓的保密級別和安保等級跟實驗室是一樣的”

一邊說著,林永明一邊按動了電梯,帶著陳念兩人直接到了19樓。

陳念本來以為,林永明會安排專門的工程師過來展示或者答疑,但沒想到,出了電梯之後,他直接就把自己兩人帶進了辦公室裡。

“不安排技術人員過來嗎?”

陳念疑惑地問道。

“不安排了,儘量避免你跟其他人產生非必要的接觸。”

“而且要展示的東西很簡單,你一看就知道了。”

說著,林永明拉開辦公桌下的抽屜,從抽屜裡取出一個箱子,又從箱子裡一件一件地往外掏東西。

“這是一塊磁鐵-——嗯,普通的永磁體。”

“本來應該是要用電磁體來做的,但為了方便展示,我就直接偷懶了。”

“然後,這是一塊超導體,目前用的是金屬氫。”

“好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覺得你們應該很清楚,就是”

說到這裡,林永明把金屬氫往永磁體上方一丟,毫無意外的,因為磁通釘扎效應的影響,金屬氫直接懸浮在了永磁體上方。

“很棒的科學小實驗。”

陳果在一旁略帶些調侃地說道。

“你別急,這只是實驗的第一步.”

林永明臉上的表情有些尷尬。

“我自己是不太懂這方面的技術原理的,但是又不想在這件事情定下來之前給小念造成太多麻煩,所以只好臨時抱佛腳的學了點東西,再自己過來展示了.”

“好了,現在我們知道了,因為磁通釘扎效應,超導體一定會懸浮在永磁體的上方,這造就了我們能夠‘飛行’的基礎。”

“但是同時,我們又面臨了一個新的問題。”

“那就是,磁體所產生的磁導線密度,並不是均衡的。”

“它是一個封閉的環形”

“林總,真不用解釋那麼多,原理我們都懂。”

陳念打斷了林永明,他有點搞不懂,這樣的實驗意義在哪?

如果只是想要建設超大型磁力發生塔,用來支撐巨型空中平臺,其實根本就不用講得那麼詳細的。

這個點子隨便一說,大家就都能明白。

——

而且,陳念甚至能直接告訴他,這玩意兒實現的難度很大。

或者說根本就是個雞肋。

因為人工磁場的覆蓋範圍是有限的,但空中平臺的行動範圍卻是廣闊無邊的,兩者在本質上就具有天然的矛盾。

你要說磁力發生塔支撐的空中平臺,還不如去搞大規模的磁懸浮線路——能直接運航母的那種。

那才是未來交通發展的正確道路。

也不知道林永明是不是在這個位置上做太久了,迫切地想要搞出點成績。

還是說,他也被技術的大爆發衝昏了頭腦,覺得這樣的背景下什麼離譜的專案都可以搞一搞?

陳念疑惑地看著林永明,但後者卻反而變得更加信心十足了起來。

“沒錯,我當時看到也是這種反應,不過我們還是一步一步來。”

“你看,我剛才說磁感線的問題,就是因為它會影響懸浮的結果。”

說著,林永明直接拿起了磁鐵,推動上面懸浮的金屬氫。

在運動一段距離之後,金屬氫掉了下去。

實際上,說掉下去不準確,應該說,這塊長方體的金屬氫發生了轉向,由正面向上懸浮,變成了正面向外的測懸浮。

“磁感線的方向決定了金屬氫的懸浮方向,它現在變成測懸浮了。”

“我知道,這一定是你覺得大型磁力發生塔專案沒有意義的原因,因為當時我也是這麼想的。”

陳念點點頭,回答道:

“如果磁力發生塔有用的話,我們肯定就不會去鋪什麼磁懸浮軌道了,而是應該鋪磁懸浮跳板”

“對,問題就在這!磁感線不是平直的。”

林永明重重點頭,隨後重新把金屬氫超導體歸為。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如果,我們有能力,把磁感線變成相對平直的狀態呢?”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們能壓縮磁感線,讓它提供更大的‘正面懸浮範圍’呢?”

一邊說著,他一邊從抽屜裡取出了另外一件東西,形狀像是個大喇叭,但很顯然,絕對不是大喇叭。

“這是一個等離子磁場發生器,你們稍微離遠點,雖然說是沒什麼大的危害,但還是謹慎點好。”

“我現在接電,開啟開關。”

林永明把發生器固定在了磁體上方,隨後開啟了電源。

不用再解釋了,陳念已經知道他想要做什麼了。

太陽風。

他想要用等離子磁場發生器,來模擬太陽風的作用。

眾所周知,太陽風在被地球磁場扭曲的同時,也深刻地影響了地球磁場。

它改變了磁場的形狀,壓縮了面向太陽一側的磁場的密度。

一句話,面向太陽的磁感線,會變得更加平直。

果然,等離子發生器正對著磁體開啟之後,林永明用一跟長長的棒子推動了金屬氫。

而那塊金屬氫,並沒有像之前一樣掉下去,反而是懸浮在了磁體之外。

高度下降了一些,但確實還是正面向上地懸浮著。

陳念長舒了一口氣。

“真的是很有意思的想法改變磁場的形狀,提高它的承載範圍。”

“嗯,如果能應用的話,這真的是一個跨時代的技術。”

“不過.”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因為他覺得,如果現在說破真相,還是有點太殘忍了。

林永明到底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他也會被一些表面現象欺騙,尤其是這種表面現象一眼看去真的有著極為合理的解釋的時候。

他可能真的是老了

但是,他真的老了嗎?

陳念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漏了什麼東西。

他覺得自己好像沒有抓住林永明最關鍵的想法。

眉頭緊緊皺起,陳念思索了片刻,然後,在某一個瞬間,他的腦子裡突然響起了一連串的炸雷。

而一旁的陳果卻仍然懵懂。

他接著陳唸的話說了下去。

“沒用的,你這要設定兩個相對的磁場才行,成本太高了,而且建造難度.好吧,這不是建造難度的問題,這是根本不可行。”

林永明似笑非笑地看著陳果,他已經知道,陳念想通了這個問題的關鍵。

陳果莫名其妙地看著兩人,開口問道:

“什麼意思?你倆怎麼這個表情?”

“我說的不對嗎?如果不是建造相對的磁場,就得是直接讓太陽風來壓縮我們自己建造的人造磁場了,這得先破壞掉地球自帶的磁場啊,這根本不可能。”

“而且,退一萬步講,就算我們真的能造出這樣的相對的磁場,它算產生的力也是比較小的,怎麼可能支撐起大型平臺.”

“不是。”

陳念搖了搖頭,打斷了陳果的話。

“林總的意思不是這個。”

“不是這個?那是什麼?”

“不在地球上。”

陳念說道。

“這個系統,不是建造在地球上的。”

“是月球。”

“那裡直面太陽風,並且只有六分之一的引力。”

“如果真的能建成那它,很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月球工業的基礎。”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掛,唯主角光環甩不掉

桂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