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豪華面板與技能點新途徑(求月票)

“王教授,目前還只是非常初期的階段。主要由我做大體基礎技能骨架的構建……”方閒說得謹慎且無奈。

這是在資源相對不夠的情況下,降低標準地最佳化資源配置。

如果每個醫院都有一個徐鳳年教授,那現在的研究便毫無意義,但問題是沒有。不僅是陳吉武沒有,甚至連方閒這樣,除去5級技能之外的醫生,都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有。

“降低治療標準處理患者?醫學倫理學那邊。”王環下意識地考慮到了比較謹慎的方向。

不過很快,王環就反應了過來:“不過你現在的基礎5級技能足夠多,即便是在操作的過程中一定程度地降低了標準,遇到了突發的情況,也能隨時兜底。”

“真羨慕你們這種,擁有5級如意技能的人。”

“如意啊……”王環感慨著,似乎是表達著一種遺憾和缺憾。

醫院之所以非常重視5級技能的數量,不僅僅是它聽起來牛逼,且能夠在關鍵的時候,給任何相關的病種進行兜底。

也不僅僅只是它能夠進行輕而易舉地帶教,實際上,5級技能的最大作用,是廣泛性質的帶教,降低操作標準,時刻遊走在標準之下的一種探索和嘗試。

重新對病種的治療程式和治療流程,進行‘降級’處理。

力求能夠探索出一套,即便是沒有5級基礎技能,甚至連4級技能都沒有的團隊,就能夠把這樣兇險、難以治療的病種,都給拿下,並推廣到其他地區與地域。

這樣一來,就能夠更加科學地對現有的醫療資源,進行最大化的充分利用。

這是一種無奈之舉。

卻也是階段性的過程。

假如華國人人如龍的話,那麼就不會存在先富帶動後富這樣的理念了。

就好比毀損傷,每個地方都有,只是因為地方之大小,城市發達程度之高低,數量級有不同。

可不能因為數量級的不同,比如說一個縣城,一天才出現一例,或者兩三天才出現一例,就不管了。

一部分可能死在運轉途中的病人,就不予理會,視而不見,用命不好、出身的地域條件有限,去把這個框架給框死,遇到了就是倒黴。

得想辦法去解決和處理,即便這樣的辦法不是全國最好的,但是隻要是在當地能夠推行,能夠解決問題,不導致死亡,甚至不導致殘疾。

這樣的進步,就是極大的進步。

方閒聽到王環這麼講,則說:“王教授,這個課題的範圍比較廣,也比較大,以後肯定有王教授還有創傷中心手術室的其他教授幫忙的地方。”

“徐教授也讓我發揮一下本院學生的優勢,希望能夠請一些人來幫忙。我人微言輕,到時候就需要王教授您來幫忙了。”

“而且您是我嬸子,您肯定會幫我忙的對吧?”

方閒知道王環有5級技能,並不是沒有,只是王環擁有的5級技能相當有限,且達到這一步的年紀也比較大了。

所以,她沒有去競爭學科帶頭人的機會了。

而方閒還知道,王環教授之所以在高齡才到這一步,與她的兒子小小錢方祈安有關。

聽父親當年就說過,王環教授在生小小錢時,發生了栓塞。

運氣好的是栓塞並非是發生在顱內、心臟或者其他地方。

運氣不好的是,它發生在了右上肢,使得現在王環教授的右手活動度,沒那麼靈泛了,所以,她花費了十年的時間,才勉強把功能恢復……

如今,年歲見長,王教授自然不可能再登入到那樣的巔峰,甚至現在連主刀的教授職位都很少承擔,而是轉攻大外科相關的診斷。

基本上創傷中心手術室大部分的病人,王環教授都會親自過一遍。不過若是一時間來的病人實在是太多,那麼王環教授也沒辦法,只能讓其他人替代……

“你倒是學會了嘴甜。”

“開發一個病種,甚至是打造一個新的學科方向與亞專科,可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半年到一年時間,都是極端的,甚至要以三五年計。”

“且毀損傷這樣的病種開發,除去在治療領域外,還需要現場處理、轉運搶救、臨場診斷,急診外科綜合處理等多個步驟。”

“只有到了手術檯上,才是屬於外科手術急診搶救的範圍……”王環教授這麼對方閒講。

“這需要靜下心來……”

方閒抬頭,看向王環,表情彷彿在說,王教授伱覺得我是靜不下心來的人麼?

可王環教授也是發現了自己的措辭不對。

於其他人而言,需要的是靜下心,於方閒而言,需要的是方閒多有一點屬於青年醫師的躁動和生活儀式感。

現在方閒的生活,不僅是讓女孩子避之不及,連喜歡看到上進女婿的父母都覺得惶恐難安。

“不過這和你沒多大的關係。”

“好好做下去吧,徐教授身為創傷外科的學科帶頭人之一,他身上的很多東西,對你而言,都是寶藏,值得你去深挖。”

“你現在只是拓寬建造這個病種,當年的徐鳳年教授這一批人,可是從頭開始搭建,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你若是能夠把這個過程也學起來,那你的臨床科研能力,就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

“當然,我們醫院也有一些老師能夠教學你這些東西,只是因為你成長的時間太快,我們都還沒來得及做這方面的準備。”王環這麼給方閒講。

估計也是提點方閒,不要吃裡扒外,自家的平臺也是頗為優秀的,能夠給你提供的資源,是你想象不到的。

方閒知道王環是在內涵他之前與徐鳳年教授的對話,他說可以去華西醫院的事情。

可說話不就是那麼一說嘛,誰讓王教授要削減他學習時間的呢?

“王教授,這個我知道,我現在越來越能明白,周教授和楊教授兩人,把創傷中心從無到有搭建起來的困難之處,還有醫學會從無到有發展的可貴之處。”

“徐教授是一個很好的人,也是非常講原則的人。他沒有給我灌輸我要去華西醫院的這些概念。”

“而且,這一次的課題,徐鳳年教授之前就走過一遍,因此現在,流程的骨架主要是徐鳳年教授在籌備,但是技能準備的大骨架,則是主要由我來操作和負責。”

“我們已經把課題的流程申請上報給了我院的醫學倫理協會,做出了承諾與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會以治病與救命優先,研究只是其次,絕對不會為了研究而研究。”

“所以,我們不僅會記錄成功的案例,也會把所有的失敗案例,比如說,在什麼樣的技能和團隊準備下,是不能夠解決問題的這種結構,也記錄出去。”

“研發出來次標準,除了要找到適應點,也要找到禁忌點。提前削減試錯的成本。”跟著徐鳳年教授半個月多的時間,方閒已經變得成熟許多,視野也更加開闊了一些。

做醫生,治病救人,不僅僅只有技能這點東西。

醫學,作為一個學科,那麼它的傳承和發展,也不僅僅只有自己所見的這些過程。

一些看起來高大上的東西,其實慢慢往前走時,這些東西,就能來到自己的旁邊。

而這,也不是誰賞賜給自己的,也是自己的實力和能力去爭取得到的。

是的,開發毀損傷的高標準和低標準治療流程,一般還只能有5級技能擁有者去做,去開發。

因為據徐鳳年教授所言,如果一個技能到了6級的完美定義之後,那麼他這個技能的擁有者,他操作的最低限度,都會是4級技能,即便是再怎麼試錯,除非是故意瞎幾把亂搞,否則的話,也不能把操作的標準降得太低。

而4級技能,其實對於一些縣級醫院、地級市醫院的年輕醫生或者主任醫師而言,也都不是隨隨便便可以達到的,需要一定的天賦以及時間的累積。

且,現在存在著的很現實的問題就是。

即便是像方閒、李球這樣的大型三甲醫院的住培,在畢業之後,也不會去縣醫院和地級市醫院,他們寧願去魔都、京都或者是各大省會城市的私立醫院,也不會願意主動去縣醫院!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就是一個現實。

去縣醫院的,基本都是一些不怎麼好的本科生,或者是地級市醫院裡面的規培生等等……

去地級市醫院的醫生,則多是天賦有限的碩士研究生或者是想要躺平,沒什麼奮鬥激情的年輕醫生,那你也別期待他到底有多麼刻苦和努力地去提升自己的技能。

但凡提升了,你想要他們留在地級市,別人是否願意,可樂意留下來,這又是另外一個角度的問題……

“很好,看來你跟著徐教授,的確學到了很多東西。”

“但是我對你還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把這些話,都要給你的雲叔說清楚,否則的話,他每次總是追問我,你的近況。”王環頗為欣慰。

卻也頗為無奈。

從一個老師的角度,方閒現在的發展,應該是自由的,是開放式的。

即便是方雲,即便方教授是湘南大學附屬醫院的第三任主任,也不能過多的干預方閒目前的發展方向與選擇問題。

事實也是如此。

方閒的天賦和能力到了這裡,他的選擇,即便你是方雲,是方閒的叔叔,還是知名的老教授,方閒現在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壓身。

你也得給他讓步!

你儘管優秀,其他的交給醫學會和醫院。

這句話,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方閒聞言則說:“王教授,我都給我雲叔講了這些實際情況,不過可能是他那邊,的確是有不少的麻煩,所以才一直問我的吧。”

“但我還是覺得,比起去常市跟著我雲叔學習。”

“留在沙市,繼續把當前遇到、且正在做的這個課題先做好,先把握好現在的學習機會,向上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會更加有意義。”

“不僅是對我有意義。”

方閒說到這裡的時候,謹慎地靦腆笑了笑,很謹慎地說:“也許能推動醫學往前面進步這麼一丟丟呢。”

方閒比劃了一個很小的指甲蓋大小。

“沒事,活人不能被憋死。”

“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變動的。常市第一人民醫院那邊,你不去,自然會有教授和醫學會的人,安排其他人去。”

“不過,或許,你去是相對更加合適的,其他人過去,暫時都只是一種補充、臨時替代的作用。”

“老師會安排你這麼走,肯定有他的道理。”

“等你如今的這個課題有了一定的進展,可以在短時間內不需要你的情況下,還能繼續往下走的時候,你還是得去常市。”

“到時候在常市和沙市來回跑了。”

“優秀的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相對而言,自由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了……”王環說這話,意味深長,彷彿是切身體會。

……

從王環教授的辦公室出來時,方閒看向自己的技能面板列表,感覺格外踏實。

【醫學基礎技能:切開術5級,縫合術5級,清創術5級,x線閱片術3級,ct閱片術3級,心電圖閱讀術3級,心肺復甦1級。醫學專科查體:3級。穿刺術:5級。打結術:3級。止血術5級。核磁閱片術3級。】

十二個醫學基礎技能,有5個5級,其餘除了心肺復甦外,都是3級。

並沒有特別大的提升,但是方閒有一種捨我其誰的感覺。因為現在這樣的基礎技能在,基本上外科常見的所有的病種,方閒都能夠橫插一腳。

不說起關鍵作用,但是起一個次關鍵的作用,那還是沒問題的。

醫學基礎技能的可塑性之強,方閒早有體會。

且在臨床的過程中,有太多的見證。

【醫學基礎理論:醫學常規理論3級,外科常規基礎理論3級,骨科常規理論3級,血管外科常規理論3級,神經外科常規理論3級……關節外科、骨腫瘤專科、手外科、創傷外科醫學常規理論3級……】

因為技能點稍微有所剩餘,方閒於是就每500點作為一個階梯,先把醫學基礎相關的理論,都稍微點上來了一些,且是先點了比較基礎的理論後,再後續點滿技能到3級時,耗費的技能點,越發節省。

比如說點一些亞專科的基礎理論時,總共消耗的技能點都才一百多點,這也算是在技能點相對自由後,提升的效率,那比之前技能點獲得效率非常少時,更加自由。

技能點相對自由。

【創傷外科、手外科專科技能:骨科相關器械操作經驗:3級、手法復位術3級、肌腱縫合術3級、神經縫合術3級……】

【當前技能點剩餘:183點】

為了做課題,方閒把儘量能夠點的技能,都點了起來,這樣能夠更好地去模擬其他普通醫生所處的層次,做好與之匹配的應對方案。

且,因為自己與徐鳳年教授做的新課題的一些雛形,目前在創傷中心手術室內,已經稍微往其他學員,比如說鄒君子和周希音兩人身上,也在開始挪用和作為材料參與了進來。

因此,方閒發現了一條,比較新穎的技能點獲得途徑。

而正是這條途徑,讓方閒果斷地拒絕了雲叔的邀請,甚至是楊老教授的電話詢問,自己什麼時候去常市。

【你透過主張‘毀損傷新型治療模式(4級技能+3級理論模型)’對毀損傷綜合造成傷害11點(2‰),獲得技能點11點。】

【你透過主張‘毀損傷新型治療模式(4級技能+3級理論模型)’對毀損傷綜合造成傷害9點(2‰),獲得技能點9點。】

【你透過主張‘縫合術新理念’,對肌腱斷裂綜合造成點傷害(1‰),獲得技能點點。】

【……】

單次技能點的收穫量並不是很大,但是頻率比較高。因為有周希音和鄒君子兩個人在輪換著進行試探性的有效操作。

這就很值得方閒去仔細研究了啊。

且,方閒還特別謹慎地把這樣的新理論模型與李球的新4級縫合術理念,給周希音帶教到的4級縫合術做了對比。

然後就還發現。

李球在臨床中,操作時產出的傷害,他大概會獲得1‰。

但是,周希音的4級技能,卻並沒有讓方閒得到任何收穫。

這樣對比之下,方閒差不多覺得,自己可能拓寬了新的技能點獲得途徑。

研發。

也就是說,自己開發、開創的理論若是被其他人利用在了臨床上,對病人有利後,會反饋給自己一部分少量的傷害,換作是技能點。

這tm很科學啊!

雖然說,一線臨床醫生,是治病救人的主要任務承擔者,但是其實,在所有病人治癒的過程中,前輩們一代一代的理論、理念、經驗和教訓,就是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甚至是指導作用。

大部分的醫生,就只是其他人的醫學理念和理論、技能的重複工人,高階操作工!

在這樣的機制下,莫說是方雲叔邀請自己去常市的創傷中心手術室,方閒會拒絕了。

沒把這個事情研究清楚,即便是周老教授現在讓他去幫忙,方閒都會先猶豫然後委婉拒絕!

不要和我談什麼理由!

雲叔!

目前,沒有任何一件事,會比搞清楚這樣的‘因果’對我更加重要。

方閒的目光格外篤定,心裡默默這麼自言自語!

慶幸於自己當初發過一點點善心,也謝謝李球的堅定信任,把這樣的縫合理念,與自己一併帶入到臨床……

故事需要鋪墊,研究也是需要客觀事實來進行觸發的。可能作者前期對周和李的幫扶鋪墊沒特別做到位。

但是,故事就是一個圓環,不會有無緣無故的劇情,主角不做試驗,不透過自己的視野去對比的話。

那麼他就可能很晚才能知道這樣的模式。

現實的任何一舉一動多會影響久遠。

這本書的視角,永遠只會聚焦於主角,也能更好的讓讀者隨著他去一一探索和發現。不然的話,作者一瞬間把所有的世界觀都灌輸下來,就少劇情了。<BR />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能藥師成星際最強

禾禾弎

在另一個世界成立巨獸帝國

外星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