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離開京城

王元兒出了宮,就有些懨懨不樂,坐在馬車上一言不發的,崔源賣乖的逗了她幾句,她才臉色開懷點。

靠在崔源懷裡,她嘆了一聲,道:“我瞧著清兒,我心裡就覺得堵,她太不容易了。”

崔源心中微驚,難道她察覺到什麼了?

“怎麼,她和你說什麼了?”

王元兒搖搖頭:“便是什麼都沒說,我才覺得堵心。她比以前懂事了,可這種變化,我也不知道是好是壞,只有經了事,人才會成長的,她卻什麼都沒有說。”

原來是猜的,崔源鬆了一口氣,道:“她不說,那就表示她還能處理,也不想你擔心,真需要幫忙的時候,我想她總會遞了訊息出來的。”

王元兒苦笑,道:“我都知道,我就是心裡難受。”

“我看你就是閒的,看來我還要再努力些,好快些生個孩兒出來才行。”崔源曖昧地湊在她的耳朵說:“那個可走了?”

前幾天,王元兒的小日子來了,他可都憋了好幾天了

王元兒啐了他一口,臉如朝霞,微微點了點頭。

崔源大喜,看著她粉紅的臉,嫵媚不已,只覺腹下大熱,心思一動:“我陪你在外頭逛逛?”

王元兒不明,但崔源願意陪她,她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當下,兩人去了朱雀大街,這裡走走那裡逛逛。

而沒多久,崔源拉著王元兒進了某個客棧,她才後知後覺的知道,這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回到崔家,王元兒的雙腿都有些發飄發軟,去了正院請安,崔夫人的臉色很不好,陰陽怪氣的說了幾句話,便讓她走了。

王元兒出了正院,心中苦笑不已。

這五品恭人可是因為夫貴才妻榮的,難道她還能讓了出去不成?

可偏偏,崔夫人的話裡,就是覺得她討得了天大的便宜似的,還拿了程氏來作筏子。

“二弟妹。”程氏在她後頭追上來。

“大嫂。”王元兒福了福。

“娘她近來有些上火,她的話你也別放在心上。”程氏軟聲道。

王元兒淡淡一笑,道:“大嫂言重了,太太是長輩,我怎能和她計較。”

程氏苦笑,卻岔開了話題,道:“我還沒恭喜二弟妹呢,如今你可是誥命夫人了。”說著,朝她福了一福。

王元兒身上有五品誥命,而程氏什麼都不是,按說是比她要來的矜貴的,所以就是程氏給她行禮,王元兒也受得。

但王元兒卻是避開,道:“大嫂,什麼誥命不誥命的,我就是大嫂的二弟妹,你可不能嫌棄了我。”

程氏心裡一寬,笑著打趣兩句,又看她面帶倦容,知道她進宮怕是累了,便讓她快回院子裡歇息。

王元兒也確實有些累,這一大早就進宮謝恩,下晌又隨著崔源廝混了一番,如今她就想躺著,便順著她的話走了。

程氏看著她越行越遠的背影,目露豔羨。

出身不如自己,可她的運氣,卻比自己要好得多了。

自己,終其一生,也不可能指望夫君給她爭誥命了,唯有……

程氏摸了一下腹部,咬了咬唇,對身後的丫鬟道:“去,讓大爺回我房中用晚膳。”

夫婿靠不住,那她就生個兒子,將來靠兒子,只要自己好好教養,她不信掙不來一副鳳冠霞帔。

……

日子一忽兒而過,過了元宵,崔源便向崔老太爺和大老爺辭行,他是要回到市舶司那邊去上任的。

崔大老爺心中不願,一番旁敲側擊的問什麼時候調回京中,又說工部如今也有位置,是不是可以調回來。

“我老了,你大哥又是這個樣,崔家只能靠你,進了六部,將來未必就不能入中書省……”

崔源卻是打斷了他的話:“我並沒有正式走科舉,好說點也不過是有從龍之功罷了,即便是進了六部,也不可能問鼎閣老位置。如今皇上器重我,才賞了我一個五品官,將來如何,還得看皇上旨意,爹以後就別說了。”

崔大老爺黑了臉:“你始終是在怪崔家是不是?”

崔源斂了眉,淡淡地道:“崔家生我養我,我怎敢有怪字一說?不過是我志不在此罷了。”

“男人大丈夫,學得文與武,賣與帝王家,這是天經地義,你志不在此,難道還要去從商種田不成?”崔大老爺拍著桌子吼道。

“田園之樂,也未必不好。”

他輕描淡寫的,徹底激怒了崔大老爺,氣得他指著他大惱:“你,你……”

“大老爺,老太爺請二爺過去說話。”小廝戰戰兢兢的進來。

崔大老爺吸了一口氣,揮了揮手,道:“去,你祖父年紀大了,不要激怒了他。”

崔源斂衽去了,待到了崔老太爺院子,關著門和他說了半天的話,後面崔大老爺就被叫了去,遂隨了崔源的意願,讓他回市舶司任命。

而崔源剛剛成親,崔家的第四代還沒見影,崔源的意思是帶了妻子一道前去,也好為崔家開枝散葉,子嗣是大事,崔老太爺他們自然都應了。

崔夫人是最後得知的,雖早有預料,可聽到訊息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氣得心肝疼,等王元兒他們來請安的時候,連著兩天都不見。

王元兒也沒放在心上,做婆婆的要拿喬,她這做媳婦的卻不能因此就不去請安什麼的了,不然少不得要被人說她狷狂。

到了第三天,崔夫人終是見了她,但臉色實在是不止不好看,而是黑到了徹底,一直拉著程氏東拉西扯的,絲毫不顧王元兒站在那裡。

還是程氏做好人,道:“娘,您瞧二弟妹還站著呢,您好歹也疼媳婦一回,讓我歇口氣,也拉了二弟妹陪您說兩句話?”

王元兒微訝,看向程氏,她嘴角微翹,點了點頭。

崔夫人輕哼一聲,道:“兒大不由娘,這兒子大了往外飛,誰還能攔得住了?”

王元兒淡淡地笑:“太太所言極是,也是太太英明,孩子大了,是該放開手腳讓他自己跑自己闖的,就好比那老鷹一樣,總要靠自己張開了翅膀翱翔,才能成才的。太太當是一個好母親,將來媳婦少不得也要向太太學呢。”

崔夫人被她軟軟一刺,只覺得心口尖銳的痛了起來,這話或褒或貶,好像刺蝟似的,無從下手。

她的臉色難看,偏生王元兒還裝作一副崇拜的眼神,也不知她是真崇拜還是裝傻充楞。

崔夫人氣得心肝極痛,一刻都不願意看王元兒在眼前晃,便道:“你們小兩口這回去任上,年紀也都不小了,子嗣為重,你這做嫡妻的,更要主張為夫家開枝散葉,莫要成天爭鋒吃醋,攪得後院不寧……”

王元兒站在那裡聽著,也不插話,崔夫人看她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只覺得索然無味,揮了揮手道:“你下去收拾吧。”

娶了這麼個媳婦,明明沒有做什麼,卻總能氣得她心肝沉悶發疼。

王元兒屈膝退下。

“你看,你看她,倒是裝得孝順樣兒。”崔夫人見了忍不住發怒。

程氏少不得上前順了她的背,勸慰道:“二弟妹到底年紀還輕,又是早年喪母,母親以後慢慢教著就是。”

崔夫人臉色稍霽:“所以說,喪婦長女娶不得就是這個理,我們這些大戶人家,哪裡是那些寒門小戶能比的?到底是沒長過見識。也不知源兒是個什麼眼光,還巴巴的求了這樣的人來。”

話到最後,已是有些不屑和輕賤了。

程氏順著她說了兩句,可眼睛看向那還在微微晃動的門簾子時,羨慕不已。

隨了夫君去任上,也不用在前侍候公公婆婆,關上門過自己的小日子,這才是女人想要的呢。

反觀自己……

程氏露出一個苦笑,只盼著自己快快懷上崔家的長子嫡孫,以後好好教導,未必就不成事。

崔夫人和程氏在後頭怎麼議論王元兒,她是一概不知的,便是知道,也只一笑而過。

她都要隨著夫君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了,雖然那只是個鎮子,比不上京中的繁華,卻自有它的自在。

有家人,有夫君,將來再生幾個崽子,她就圓滿了,又怎會為了閒話去找不自在?

王元兒心裡明白得緊,因為崔源這個心結,不管她怎麼做,崔夫人都不會像喜歡程氏那般喜歡她的,既然如此,那她何必白費心思?只怕崔源越出色,她就越恨和不喜歡他們兩口子呢!

誰都沒有辦法讓所有人喜歡,王元兒也是,她只要做到面子情過得去就是了。

回到自己的小院,秋棠已經支使著人收拾要帶去的行李,部分嫁妝基本是連拆都沒有,直接就打包著又帶到長樂鎮去,而一些大件的,則是存在庫房。

而要帶誰去也是要定好,和崔源說了一翻,因為鍾嬤嬤年歲已大,她的兒孫也都在京中,便不隨著去了,還留在院子幫他們守著院子。

王元兒對此並不意外,事實上即便鍾嬤嬤隨著他們過去,只怕她也會多重用自己的人,鍾嬤嬤如此,反消了彼此尷尬。

一番折騰下,在一月十九日,崔源便帶著王元兒辭了家裡人,離開京城回到了長樂鎮繼續就任市舶司史。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誰說末法難成帝

王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