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王爺應了一聲:“那三哥去應對吧,我還得去看看秋闈考試的事。”

“好。”三王爺並不推諉,看完摺子就安排人備下帖子送過去。

新法觸及世家利益,對百姓輕徭減賦,對世家卻廣徵田稅,田地越多,賦稅越多,完全逼著他們把佔據的良田吐出來,他們會來,也不奇怪。

選了重陽這日,三王爺設宴,請了遠道而來的幾位望族長輩到府上。

大魏望族,都是傳世幾百年的大家族,在大魏建國之前就已經存在,前朝暴政,苛捐雜稅,重文輕武導致齊國和柔然入侵,世族為避戰火南遷。

後來大魏太祖起兵,連年征戰,驅逐齊國和柔然,收復山河,皇袍加身自立為帝,前朝餘孽南撤,太祖發兵,渡河大戰一觸即發。

關鍵時刻,金陵王氏聯合南方大大小小近百戶世家向太祖投誠,前朝餘孽被俘,太祖不廢一兵一卒收付淮河以南,對南方世家禮敬有加。

為此,三王爺對待這些大家族的人,同樣十分客氣。

這些人雖然沒什麼兵權在手,可是號召力很強,代代出名流大官,算是天下學子的楷模,讀書人有著一腔熱血,視名流學士之言為聖人恩旨,基本是他們說什麼就信什麼了,會自己去探究的人極少。

所以,為了不讓他們寫文章煽動讀書人,三王爺做足了準備,畢竟盛京正在舉辦秋闈,來考試的還都是各地拔尖的考生。

萬一讓這群老先生寫了什麼說朝廷壞話的文章,再讓學子們鬧大了,事情就不大好收拾了。

請了他們好好做下,三王爺說了幾句場面話,王老先生直奔主題:“王爺,朝廷頒佈新律,曾廣徵民意,如今新律以鐵碑鐫刻,立於大魏各處,足見朝廷以法立國之心。

只是,新律中的稅律一條,老夫實在不解,先前,一畝良田年稅是十兩銀子,如今,卻要二十兩,但是販賣良田,一畝最高不得超過二十兩,如此制約,是否不妥?

老夫記得,先帝駕崩前說過,大魏免稅三年,如今才過了一年,新律上就開始要求田畝上稅,是否有違先帝遺旨?”

三王爺認真聽著,等他說完才道:“王老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有一點諸位不知,大魏田地充足,無論男女老少,每人都可有半畝之數。

但是,大魏無田者甚多,終其一生沒有自己的田地,只能淪為佃農養家餬口,以至於民生凋敝,所以,此次新法以田畝稅為重,意在為百姓解溫飽飢寒之苦。

先帝仁厚,故此留下遺旨,大魏免稅三年,此話的確不假,但是,此次新法也寫明瞭,家中田地超過五十畝的,以每畝二十兩稅銀徵收。

免稅是為百姓謀福,不是為世家謀利,新法亦是為了百姓謀福,難不成諸位已經佔了一年的便宜,還想繼續佔第二年的便宜?”

另一位老者開口了:“王爺所言,便是損世家利益讓百姓受益?這與讓世家分產有何區別?”

“先生如何會這樣想呢?”三王爺十分謙和:“世家也是大魏百姓,朝廷所為,不過是以眾人利益為主。”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被執行人陳若愚

劉十九兒

我于山野中

真的氣死我了

惡毒假千金被揚海後,前夫瘋了

小語燈

書向彩箋問鴻鵠

汀長晚白秋

異世貓遊記

三金與周

四合院:截胡秦淮茹後,我躺平了

紅米不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