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善沒說話,滿是後悔的走去床邊守著。

屋裡還在一團糟,就有嬤嬤傳話說衙門裡的人來了。

明儀起身出去,院子裡跪著的人立刻說道:“公主,唐可寅唐大人家中被劫,老宅失火,唐大人被人救出來了,但是因煙熏火燎,昏迷不醒。”

“唐可寅家出了事?”明儀大吃一驚:“在他的新宅?”

“下官問過他們家的嬤嬤,說這些日子唐大人一直住在老宅,一是要寫什麼東西,不許旁人打擾,二是他與他夫人成婚的日子也在這幾日,住在老宅追悼亡妻。”

這麼巧?

明儀心裡有疑惑:“找大夫仔細看看,別出事了,另外,是哪裡的歹人,可抓到了?”

“下官該死,還未抓到。”

“那就去抓,務必徹查。”

明儀下了死命令,衙門裡的人也不管大意,急忙去找尋線索。

景嫻傷的重,一直在昏迷,秋闈考試就是明日,明儀要進宮安排,只留下華凌與靈善守在床前。

中午左右,華夫人急急忙忙的趕來了,也一同守在身邊,滿心焦急。

明日就開考,所有學子都在蓄勢待發,茶樓客棧都堆著大量的書籍,供學子們隨意取閱,所有人都在靜悄悄的品讀。

因池三嶽的學生向來看不慣那些願為朝廷鷹犬不顧禮法的學子,為此都住在另外一處客棧,為了明日的恩科,也在看書。

他們滿腔熱血,要將大魏崩壞的禮法重建,為此無不抱著恩科入仕之心,只為有朝一日站在小皇帝跟前,告訴他禮法為重。

“這書寫的真好。”

有人輕聲稱讚,語氣裡的崇拜也不加掩飾,周圍的人同樣沉迷於其中不可自拔,無不為寫書人精妙的文采所折服。

書是客棧老闆剛得的,送書的人說自己早年落榜一生遺憾,捐出家中藏書讓學子們隨意閱覽,錢就當做是茶水錢,等秋闈之後自會來取。

這樣的人年年都有,客棧老闆也不意外,收了錢,將書擺出來,省了自己置辦書籍的花費。

學子中早就有了風聲,說今年的恩科考試以時政為主,但有人信有人不信,如今客棧茶樓擺出來的書,也不盡是時政,全看個人想看什麼。

這一日整個盛京都是安靜,婚喪嫁娶全部停止,不許歌舞奏樂,不許吆喝雜耍,到了傍晚,更是早早的便街坊無人。

打更的聲音敲過五遍,還在夜色中的盛京城便處處是人,國子監門前戒備森嚴,學子們陸續入場,筆墨紙硯一概不帶,空手進,空手出即可。

蕭必明親自到場巡視,看著一個個滿腹壯志的年輕人,心中也十分歡喜。

天色大亮,狀元鼓敲響,‘咚咚咚’的聲音讓整個盛京城的人都聽得一清二楚。

等了兩炷香,便有小廝跑來報信:“公主,開題了。”

明儀立刻接過來看:“疆土之大,民生難和,需以謙卑之態,以固民心,然,國強民心傲,何解?”

“還真是時政。”承樂驚呼:“怪不得茶樓客棧裡面擺放的都是時政的書呢。”

明儀搖頭:“這不是考時政,是考國策,審題不明,就會落榜。”

唐可寅的法子解析:小皇帝出題的時候問他,他先說了一大堆,最後提大魏百姓驕傲了,小孩子對一大段話很難消化,最好記住的就是最後說的,他在這裡就猜到小皇帝要出題了,所以假裝無意間洩露考時政,然後在小皇帝寫考題的時候觀察小皇帝的嘴型,猜到了他出題的意向,所以寫了一大堆東西押題,送給小皇帝的那些就是他押題的答案,另外一份,他送去了池三嶽的學生所在的客棧,只要出現一模一樣的話,就是抄襲,並且,他故意告訴小皇帝還有一分手稿,就是為後面冤枉學子作弊留下證據。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單身狗心酸日記

酆都南陰

盼你,惦記重重

秒懂菌

逍遙書生之鳳求凰

禪仙問道

靜候你於長夜中

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