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麼大的事情肯定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有結果,所以你得有個心理準備啊!”徐院士也給李未打了個預防針,國家重點實驗室牽扯的東西很多,任何改變都需要詳細論證,鑑於此前從來沒有過企業下屬的研究機構入圍,惠農又是民營企業,所以這件事就算能成,那也不是一年兩年的功夫。

李未對此深有了解,原歷史中,一直到2007年,也就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展的第二階段末期,國家才放開了企業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口子;而且第一批入圍的三十六家企業裡面,絕大多數都是老資格的國有企業,只有海信、華為等寥寥幾家民營企業成功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

“這個我清楚,但是有些工作可以做在前面,不能等咱們部裡透過了,我們這邊還什麼都沒有準備好!”李未問道,“所以現在咱們部裡對重點實驗室的要求究竟有那些?我們也要以這個標準為目標,早日開始準備工作,先花上幾年功夫把這些目標都實現了,這樣等將來政策放開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申請了。”

這就跟促進《食品安全法》修改、籌建農業保險公司一樣,都是長期性的工作,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就必須提前準備很多東西;李未這次來京城拜會徐院士,也沒指望一次性就能把事情辦好,先給他留個印象,然後再從他這裡獲取一些有用的訊息,這就足夠了。

“目前我們的要求是這樣的。”徐院士開始給李未科普,“新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應該滿足以下條件:首先得符合部裡頒發的重點實驗室建設指南,從事有價值的研究;其次要具備優秀的研究實力,在本領域有代表性,有能力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具有結構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隊伍,最後還得具備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人員與用房集中。”

“簡單來說就是專案要符合國家的需求,擁有學術水平高、組織能力強、在本研究領域有較高知名度的學術帶頭人,下面還得有一批正在當打之年的博士、碩士負責具體工作;有比較充足的經費,不會因為錢的問題中斷研究,實驗場所相對集中、最少要兩千平米,當然這個標準並不是固定的,還會根據具體專案進行修改,有些專案需要的地方多那標準自然要提高;還得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科學研究試驗裝置、儀器裝備及配套設施,原則上裝置總價值不能低於一千萬!”

李未聽了之後開始介紹自家的情況,“那您幫我分析下,我們惠農的幾個實驗室能不能達到要求?首先是畜禽育種研究中心,何佔海雖然年輕了點,但也拿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應該夠學術帶頭人的要求了吧?”

“按照我們的標準,有一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或者兩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就可以申請兩院院士的提名了!小何既然拿了這個獎項,那絕對有資格當這個學術帶頭人,他要是努力努力再拿一個科技進步二等獎,就可以申請院士提名了,如果能入選的話,那可算是開了先河,咱們的科學院和工程院到現在還沒有來自民營企業的院士呢!”徐院士評點道。

“這個恐怕要比申請國家重點實驗室更難!”李未可是知道院士評選裡面有多少問題,基本上每次院士評選,都是國內該領域幾大山頭在鬥法,民營企業由於缺少根基,在這方面非常吃虧。

所以一直到2009年才誕生了第一位民營企業出身的院士,不過吳以嶺院士的當選頗受爭議,據說他當選的原因很複雜,首先他的絡病學說屬於中醫創新理論,而中醫創新在國內可是太符合某些人的預期了,另外他和醫藥界不少大老關係非常好,這些人原本就在兩院之內,能夠幫他進行運作,再加上那些年工程院非常缺錢,所以才能入選,就算如此他也是先落選了一次,第二次才當選的。

下一位民企院士就要等到十年之後了,2019年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由於在雲端計算領域的卓越貢獻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的當選比吳以嶺爭議小一些,畢竟阿里雲在雲端計算領域確實屬於國內領先。

然後還有BJ芯創智的董事長吳漢明,寧夏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玉山,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院院長肖偉先後當選為工程院院士,截止到李未穿越的時候,兩院一共有五位民企院士,而且全部集中在工程院,科學院尚未有民企科研工作者當選。

按道理說,以李登海的貢獻是有資格當選工程院院士的,不過由於他出身民營企業,缺少山頭的支援,所以一直沒有當選;李未也一直在掛念此事,想找個合適的時機把他推進去,在他看來,李登海比有些人更有資格當這個院士。

“有些情況還是要改一改的!”徐院士曾經當過科學院的副院長,自然知道兩院評選的弊端在那裡,不過這件事牽扯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就算他是副院長也不好解決,所以提了一句就沒接著往下說。

李未也沒有追問,繼續給他介紹育種中心的情況,“我們的育種中心佔地面積可是用百畝為單位計算的,這方面絕對是超出標準的;至於實驗裝置就更不用說,不是我自誇,不管是國家畜牧研究所還是幾個重點省份的研究所我都去參觀過,也見過他們的裝置,跟我們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們惠農育種中心在硬體上絕對是全國第一!”

“這個我信,你可是全國首富啊,手頭的錢自然要比這些畜牧研究所寬裕;而且我聽今年剛當選的熊院士,還有水生所的劉院士等許多育種領域的專家都提起過,說你們惠農給他們無償捐獻了許多裝置,幫他們解決了大麻煩!就憑這個,你們惠農要申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話,起碼在專家評審這方面肯定不是問題!”徐院士笑著說道。

申請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需要專家評審的,而國家育種領域最頂級的那幾位專家,基本上都接受過惠農的資助,再加上惠農確實有這個實力,所以透過評審幾乎是肯定的事兒,誰好意思攔著不放?

“我不是做育種的,不過根據我瞭解的情況,你們惠農的育種研究中心確實很有實力,完全具備申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資格,就算要調整,也是一些小的細節問題,你們要是有需要的話,我可以介紹幾個在這方面經驗比較豐富的人去你們哪兒看一看,給你們提點意見,你們早點做好準備!這樣等民營企業可以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時候,你們就能直接申請了!”徐院士很樂意看到國內科研水平進步,所以也願意給李未提供一些便利。

“那可是太謝謝您了!”道謝過後,李未繼續給他介紹其他研究機構的情況,“接下來還有玉米育種研究所,李登海李老師在這方面可是不折不扣的國內領軍人物,團隊建設、研究資金和裝置這些同樣不是問題,就算跟袁老那邊相比,起碼在硬體設施上也是不差的!”

李未去過馬坡嶺很多次,那邊有啥裝置清楚地很,還真不比李登海那邊的好,而且還有一部分是李未捐的;要說優秀的地方確實也有,畢竟袁老的名聲擺在哪兒,對人才的吸引力可比李登海這邊強得多,所以李未才心心念念想要為李登海申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院士資格,如果這兩個目標能夠實現的話,那麼對全國玉米育種領域的人才都有極強的吸引力。

“確實如此,要說資格的話,李登海老師那邊甚至要比你們的育種中心更足。”徐院士點頭認可,李登海曾經多次重新整理全國玉米高產記錄,還曾經憑藉掖單13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培育出來的掖單系列、登海系列在全國各地都有種植,如果這樣的人是在國有研究機構早就評上院士,他絕對有資格建設一家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給某些人是為他們增添光彩,而給李登海則頂多是錦上添花而已,人家的研究所做出的成績可比許多現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還要大,所以徐院士給出結論,“李老師將來要申請的話,應該可以順利透過。”

“我們還準備了一個研究機構,由焦高亮老師負責的緩釋肥研究中心。”李未又介紹起惠農準備的第三家機構,日後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被金正大拿去了,現在李未提前提出來,恐怕就沒金正大什麼事兒了。

“焦老師本科就讀於中原大學化工系,師從國內化肥專家湯立強教授,畢業後前往加州大學戴維斯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然後又前往歐洲主持緩釋肥領域的研究,曾經在國際一線期刊上發表多篇重量級文章......”李未說起了焦高亮的簡歷,何佔海和李登海都拿過國家科技進步獎,有一定聲望,所以不用特別介紹,焦高亮就有點不一樣了,他此前長期在國外,國內科學家對他並不熟悉,所以要重新介紹一番。

“能把這樣的專家請回來,你們估計下了不少功夫吧?”徐院士很清楚現如今想讓一位在國外已經站穩腳跟的專家回國有多難,許多研究人員寧願在國外刷盤子都不願意回來,更何況焦高亮這樣已經功成名就的。

“我們為他提供了充裕的研究經費,還給他提供了許多研究上的便利,比如和袁老、李登海老師等專家合作,還承諾了公司股份,這才把他請回來!”李未倒是沒說焦高亮當初出國就是他資助的事兒。

這終究是中原大學的醜事兒,現在焦高亮和中原大學的關係已經緩和下來,並且接受了中原大學的邀請擔任客座教授,而且焦高亮現在過得比當初搶他名額的那位好得多,所以過去的事兒就不用再提了。

“這是袁老和李登海老師對緩釋肥還有焦老師的評價,使用了緩釋肥之後,袁老培育的雜交水稻,還有李老師培育的雜交玉米產量都有不小的提高,如果能讓焦老師新建一所國家重點實驗室,那麼對解決我國的糧食安全肯定會有很大的幫助!”李未掏出一些資料遞過去,焦高亮在國內名聲不顯,那就只能請其它專家為他背書了。

“我看看啊!”徐院士接過資料翻看起來,上面的資料很讓他驚訝,“產量能提高百分之十到十五?這可不是個小數字啊!”

“緩釋肥的好處遠不止這點,跟傳統化肥相比,還有施肥更加省工省力、減少化肥汙染、延緩土壤退化等優點.......”李未又詳細給他介紹了一番。

“至於人才和裝置方面同樣不是問題,我們惠農在緩釋肥研究上的投入也超過了國內其它研究機構!”說完了裝置和人才的問題,李未最後問道,“您覺得這個研究所透過的希望大不大?”

“硬體上應該不是問題,但是和李老師還有何佔海相比,焦老師在榮譽上還稍微有點欠缺,你們要想成功地申請國家重點實驗室,還得拿出過硬的成績來,最好再申請幾個重量級獎項!”徐院士評點道,李登海和何佔海都有國家科技進步獎,焦高亮還啥都沒有呢。

“這個我們正在申請,目前已經透過了省裡稽核,正準備繼續往上報!”對此李未也是早有準備,緩釋肥日後會多次榮獲國家科技獎項,焦高亮現在做出來的成就已經完全有資格爭取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了。

“要是能拿獎,那科技領頭人的身份就做實了,再加上硬體、資金方面的投入,你們這個緩釋肥研究所也同樣有資格申請國家重點實驗室!”徐院士說著說著就越發驚訝起來,一家民營企業竟然搞出了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染少年崛起

七夏知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