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關和魯陽關戰火已然,雙方各展手段,廝殺漸入高潮。

李裕反而不急了。

他來到了城東的神機坊。

張儀等神機坊主管官吏及各匠頭都迎出門外。

“主公,您可算是有暇來神機坊了。”

張儀激動地語無倫次。

“是啊,我有陣子沒來了。”

李裕扶起眾人,一起走進神機坊的大院。

他可是有一年多沒來這兒了。

當初搞火器的時候,他每日必到。

高匠頭頭髮更白了,身子也句僂了。

“高匠頭,可研發出什麼新玩意啊?”

“小老兒倒是搞了個不成器的小玩意,主公可想一觀?”

“好啊。”

李裕長時間未到科研部門走訪,怕是要寒了他們的心,怎能不應?!

高匠頭見主公興致很高,心裡高興,畢竟這是主公對他們神機坊的肯定。

“主公,我們借鑑了六轉槍原理,雖然實驗成功了,可怕難入您的法眼。”

“誒~只要每次研製的武器有一點點進步都是好的,不要嫌進步的少,成功就是靠一點點的積累,才能有最後的大成就。”

“主公說的是。”

眾人跟著點頭。

高匠頭讓人把武器運送到試驗場。

功夫不大,一輛牛車緩緩而來。

車上有一件半人高的物件,用麻布覆蓋著,一看體積就不小。

李裕靜等結果。

有十幾個青壯工匠掀開麻布,他這才看見真容。

原來是一個鐵製的架子。

旁邊還有一個圓形的大鐵桶。

就見工匠們將這個圓形鐵桶安裝在了架子上。

往鐵桶裡倒入火藥,用木柄推杆把藥搗實,再往鐵桶裡塞進一顆拇指大的鐵丸。

李裕好奇,走到跟前細看。

這才看清,原來這個鐵桶是由上百根拇指粗細的鐵管組成,從外形上看就是一個大的圓形鐵桶,實際是百根鐵管。

工匠們正一根一根的填裝彈藥。

“這樣填裝太慢,戰場上怕來不及。”

“呃,這倒是。”

高匠頭抓抓稀疏的白髮,有點尷尬。

主公這是否決了。

李裕見狀,笑著說道:“如果給它備下十幾個這樣藥筒,提前填裝好,只要更換藥筒即可,速度就快了許多。”

“啊?對,對,對。還是主公想的明白。”

等了半個時辰,終於填裝好了。

“開始。”

高匠頭見主公有了更好的主意,心裡高興,這會也意氣風發起來。

有工匠在鐵桶尾部的凹槽內倒上引藥,然後點火。

嗤嗤嗤~~~

一陣白煙,轟的一聲巨響,鐵桶騰起一大團煙霧來。

噼噼啪啪~~~

前方三百多步外一面木製板牆轟然倒塌。

李裕眼前一亮。

眾人都快步趕到木牆前。

他見木牆上密密麻麻鑲嵌著鐵彈,個別鐵彈穿牆而過,留下一個拇指大小的孔洞。

鐵彈的範圍近一丈方圓。

嘶~~

李裕暗吸了口涼氣。

這可比排槍的效果還驚人。

要是對著密集人群射擊,那真是要命的大殺器。

如果可以及時更換藥筒,一分鐘內發射六輪,比現在的轉輪槍要厲害的多。

這樣的大殺器對付步騎密集衝鋒效果巨大。

“高匠頭,這種武器一個月可生產多少?”

“主公,這個要求不高,一月可生產百架左右。”

“這樣,架子生產一百架,藥筒生產千個,能做到嗎?”

“千個?”

高匠頭一驚。

“如果有困難,儘量多生產就是。”

李裕知道不能難為這些匠人,這東西看似簡單,實際上還是很難做的。

“好,我們儘量加快生產。”

離開神機坊,李裕轉到了另一處神秘所在。

他的戰略火箭部隊。

這是一非常神秘的部隊,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存在。

自從它誕生以來,就沒有正式亮相過。

當初組建的火箭營,已經秘密擴軍成了火箭團。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當初的十輛發射車已經發展到了五十輛。

一輛發射車配備彈藥車三輛,一營有十輛發射車,三十輛彈藥車,士兵五百人。

現在有五個營的編制。

共有火箭實彈一千五百枚。這是一股決定性力量,不僅可以決定一場戰役的勝敗,還能決定一個勢力的存亡。

駐地在南陽西,在軍墾農場鎮平邊上。

當李裕一行秘密來到火箭團視察時,火箭團正在以營為單位進行火箭車彈藥填裝訓練。

火箭車對敵打擊的力度在於火力的持續輸出。

所以填裝火箭彈的速度和熟練程度是關鍵。

作為戰略部隊,火箭團一直是李裕的直屬部隊,他就是團長。

李裕來到駐地。

各營將領都跑過來見禮。

李裕在他們的陪同下檢視了訓練成果。

各營官兵齊集校場,聽候他的訓示。

“好,你們的訓練很有成效。”

李裕首先肯定了他們的訓練成果,而後就談起了現在的戰事。

“朱逆賊心不死,一直想要打進南陽。今年,他自己沒了糧食,把老百姓都趕到了南陽來。現在來攻打我們,就是想要來搶糧食!我們能答應嗎?”

“不能,不能!”

這些軍兵都是流民子弟,他們是餓過肚子的,有些人差點死在逃荒的路上。

好不容易來到南陽,有了吃穿,有了土地,朱溫還要來搶回去!這就是要他們的命啊!

朱逆,你不給我們活路,我們就和你拼了!

這就是民心。

老百姓最真實,誰對他們好,誰要讓他們死,心裡明鏡似的。

“我命令,火箭團開拔向城。”

“是。”

李裕走了,火箭團忙碌起來。

收拾車馬彈藥,糧草行裝,三天後往向城而去。

卻說李裕回到南陽,馬上讓陳班協助招募十營新兵。

這是為新式武器準備的兵員。

神機坊這次研發的武器,說起來有點像臼炮,打霰彈的。

臼炮是一個炮管,裡面填裝霰彈,雖然方便了,可是威力減弱不少,至少射程不遠。

神機坊的臼炮卻是每顆鐵彈一個獨立的小炮管,充分發揮了火藥的能量,推力都用在推動這一顆鐵彈上了,不僅射程遠,威力還大。重要的是,每顆鐵彈的威力近似,可以有效阻止敵人的密集衝鋒。

說它是臼炮也不準確,有點像一百支步槍捆紮在一起,同時射擊的意思。

和現代的阻攔武器密集陣有點像。

李裕琢磨了很久,就取名密集炮,畢竟此武器是針對密集敵人而設計,叫密集炮實至名歸。

他把在隨國的高灤平召回了南陽。

任命他為密集炮團團長,主管十個密集炮營。

高灤平接到調令,心花怒放。

他雖有文化,也能管理,可他還是喜歡軍旅生涯。

把他派去隨州,他心裡不爽。

現在好了,能回南陽在主公身邊當差,他心裡歡喜。

南陽縣衙前堂。

李裕對高灤平說道:“我知道你喜歡帶兵,就滿足你吧。”

“謝主公。”

高灤平畢竟是高家嫡子,李裕還是很看重的。

“此次組建密集炮團,編制十營,你要悉心訓練,儘快形成戰鬥力,我在關鍵時刻需要你團出動。”

“是,主公。”

“陳長史的募兵也完成了,你去接兵吧,我讓神機坊先把樣品送來,你們好好研究。”

“是。”

高灤平樂呵呵的去了。

李裕傳令讓神機坊把樣品送去密集炮團的駐地,把細節交代清楚。

密集炮團的駐地就是火箭團駐地。

待高灤平帶著大隊人馬進駐了鎮平營區,就看到了神機坊的工匠們。

待把車上的玩意搬下來,他有點傻眼。

看著工匠的示範,如何填裝火藥,如何發射,如何裝卸,如何運輸。

高灤平就頭大。

這填裝速度!真是感人。

高團長如此茫然,工匠們還不自知。

“呃……這麼慢的填裝速度如何迎敵?”

“哦?高將軍,是這樣的……”

工匠這才解釋起來。

“這個大藥筒是提前裝好彈藥的,每輛發射車都配有好幾個藥筒,發射了一個,就卸下來,換上另一個。”

“哦。”

高灤平這才明悟過來。

我說麼,主公怎會用這樣無用的武器?原來如此。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寫輪眼的我,不得已整頓朝綱

先鋒小維

重生漢獻帝,還好我是亡靈法師

種田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