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帶著七八個僥倖逃生的親衛一路疾馳,不敢稍停。

跑了兩天終於進了襄城。

守城兵馬只有五千。

朱溫立即發出詔令,讓各州再集兵丁,匯於許州長社。而他自己則挑選了百人騎馬直奔長社而去。

十一月十二日。

梁王朱溫終於進入長社城。

此為許州府治。

此時韓建剛從陳州趕來,帶來了萬餘兵馬。

其他各州都盡最大的努力帶兵救援。

一時間,整個朱溫的轄區都忙著往西南方運兵運糧。

朱溫是怎麼也沒想到,這一戰自己會敗得這麼慘!

他征戰十幾年,尚未遇敵手。

自己小看了李裕,此人必為大患。

一時間許州重兵雲集。

朱溫判斷,李裕定是要趁勝追擊,至少也的吃掉汝州、許州或者豫州。

朱溫預計的追擊戰沒有發生。

李裕在拾搗完朱溫的十萬大軍,就班師回南陽了。

嗯?奇怪。

朱溫召集文武,在長社進行會議。

這到底是何用意?

“主公,德王此意恐是兵員不濟。”

李振出班奏道。

“與我十萬大軍一戰,德王兵力必有損傷,突入河南之地,也是杯水車薪。”

“主公,我想德王是覺得得不償失。”

敬翔奏道。

“哦?此話怎講?”

“如今我轄地大旱,顆粒無收,百姓飢渴。他現在搶來這樣的地盤又有何用?徒增累贅罷了。”

敬翔分析道。

“嗯,言之有理。”

“主公,不宜再戰,不如議和為上。”

“這個嘛……”

朱溫雖心裡不服輸,可是一想到現在軍隊損失嚴重,別看長社又匯聚了七八萬軍隊,可和方城關時的軍隊沒法比。

再加上糧草將盡,此戰確實打不得了。

作為中原霸主的朱溫,這面子上的事是真過不去。

這麼多年一直稱王稱霸,都是自己打別人,啥時候被人打過?!

這次方城關前損兵折將,十萬大軍覆滅,真是一下子打醒了朱溫。

自從十幾年前他從賊參戰,他打遍天下無敵手,這讓他心氣一直很高,覺得天下已無英雄!

如今看來,李裕就是自己的剋星啊。

現在他士氣正高,自己還是低頭吧,以後有機會再收拾他。

打定主意,朱溫轉頭看向李振。

“議和之事有你主辦。”

“是。”

卻說李裕的大軍一鼓作氣的全殲了朱溫的大軍,很多將領都提出趁勝追擊,把朱溫殲滅,除一心腹大患。

李裕笑呵呵的問道:“你們以為如何?”

王厚協說道:“主公,朱溫對我而言已不足慮。”

“嗯。”

“都言要趁勝追擊,可否?”

“主公,此時滅了朱溫對我不利。”

“哦?”

“朱溫是中原霸主,在我之北,可阻擋河東河北南下,如若現在就滅了他,誰來做緩衝?”

王厚協繼續說道:“這二麼,河南大旱,顆粒無收。如我現在滅朱,甚是簡單。可等著我們的是二、三百萬張嘴,如何處置?就是把所有糧食拿出來都不夠。”

“與其不討好,不如暫時退回南陽,著力發展自身,待有了糧食再圖其他。”

“嗯,厚協此言甚為老成。”

李裕連攻佔的葉縣都不要,大軍押解降兵俘虜和糧草輜重返回了方城關。

此次大戰,僅俘虜和降兵就有五萬餘。

大將劉知俊歸降,楊師厚下落不明,朱溫逃回長社。

就在方城關修整人馬,改編降兵。

一晃十幾天過去了,眼看進入了十二月。

有人來報,梁王使者李振求見。

李振帶著百人使團終於走進了方城關。

方城關上的血跡猶在,這是十萬汴軍都難以攻下的關城,自己卻走了進來。

可見有時候變通方法要比硬來高明的多。

李振穿過關城,就見關牆之後大營延綿十幾裡。

怎麼看也有十萬以上的大軍。

大營佈置講究,嚴謹有序。

各門軍兵明暗哨不值得當。

李振看在眼裡,心下暗忖,看樣子德王不是不打中原,是在聚集兵馬啊!

他自以為看破了李裕的下一步棋,心裡惴惴,生怕德王揮師北上,到時候汴州就真的毫無抵抗之力了。

進入中軍大帳,李振抬頭觀瞧,一個英俊少年高坐榻上。

這不是德王是誰!

當年李裕要移鎮南陽,李振曾經接待過,還給了李裕美人和金錢。

李振緊走兩步,上前拜見。

李裕還是很客氣,詢問事由。

“殿下,我主與殿下之間因小人挑唆發生不愉快,我主紳士後悔,特讓臣來議和。雙方罷兵言和,重修舊好。”

“哦?議和是吧?那就要你們的誠意了。”

“是。我主決定,可賠償殿下的損失。”

“如何賠償?”

“錢三百萬緡,海鹽五萬石。”

李裕心裡一動。

錢不錢的李裕倒是不在乎,可是他在乎鹽。

南陽系轄區都不靠海,吃鹽要靠販運,鹽的珍貴超過銅錢。

今年安置難民時需要大量的食鹽,李裕不得不動用了大量的戰略儲備。

“海鹽十萬石。”

“這個……”

李振心中暗喜,只要你討價還價就好。

“殿下,今年我河南轄地大旱,顆粒無收,如果殿下能用糧食來交換,倒是可以考慮。”

李裕知道,平時食鹽珍貴,與糧食的比價為一比五,如今朱溫空有食鹽沒糧食,這比價就大大的降低了。

“可一比一。”

“什麼?呵呵,殿下玩笑了。”

李振扯著嘴角乾笑道。

“一比四。”

“不,一比二,換就換,不還就算了吧。”

“殿下,這樣的比例我只能換十萬石。”

“具體你與王主簿商談。”

接下來就是王厚協與李振磨牙了。

三天之後,雙方達成了議和協議。

雙方罷兵言和,三年內不得有敵對行動。

梁王補償德王銅錢三百萬緡,金十萬兩,銀二十萬兩。

補償海鹽十萬石。

按照一比三的比例兌換糧食三十萬石。

這也是李裕有意為之。

要知道朱溫是是在沒有吃的了,要是把他餓極了,他還是要來打南陽。

自己用糧食換點食鹽,對自己也有好處。

不能把他逼的太急,狗急了還跳牆呢,兔子急了也會咬人。

李裕要把朱溫引到北邊去。

畢竟現在朱溫勢弱,河東就會勢強,到時候李克用做大,自己也控制不住。

李振返回了長社,把雙方的條件一說,朱溫緩緩點頭。

現在金銀細軟對他來說都是無用之物,糧食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有了南陽的三十萬石糧食,怎麼也能堅持一段時間了。

自己還是休養生息吧。

既然南陽不來攻打自己,那就得嚴防北邊的李克用老賊,這個老傢伙可沒德王這麼好說話。

很快各州府縣都開啟府庫,湊錢。

十二月底,梁王的運輸大隊就來到了方城關前。

幾千駕牛馬車拉著銅錢和金銀。

至於海鹽就得下一批了。

王厚協、陳班帶著官吏清點數目,登記造冊。

此時方城關後的大營早已撤去。

大軍各回各家。

趙匡凝、趙承規、全師朗、李鐸跟隨李裕返回了南陽城。

趙匡凝因為離得近,幾乎每年都能來上幾次,其他人都是第一次。

遠遠的望著南陽城都有點不可思議。

這幾年,南陽城每年都會按照規劃修葺一部分,如今已經完成了南陽城的建設。

南陽新城,把老城包裹其中。

周長八十里。

每面城牆二十里。

設有城門十二座。

每面有三座城門。中間為主城門,兩側各一座副城門。

城高十丈,城樓二十丈。

工程浩大。

說起來,今年有大量的難民需要安置,李裕還真就徵調了十萬難民來修築最後的城牆。

在開展之時,還在收尾。

如今已徹底完成了建設。

至於城內早就幾年前就開始建設了。

土地該賣的賣了,該保留的保留。

城內人口早就突破了四十萬人。

就在這寒冬臘月裡,大街小巷依然熱鬧。

這些人中,尤以趙承規最是心虛。

一是要見到自己表妹了,心裡有點慌。二是這德王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樣一無是處。

從去年的湖南大戰就能看出,李裕有勇有謀。今年得領江西,又與朱溫大戰,妹夫臨危不懼,甚有王者之風。

尤其是這次大戰,打的是真漂亮。

要知道汴軍十萬,那是可以建國的雄師,卻被德王打的全軍覆沒,你能不服?!

在看看這座南陽城,雄偉宏大,比江陵和長沙大多了。

聽說還是新建的?

了不起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世界太不對勁

立花大魔王

完美穿越:開著飛船回到千年前

麵包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