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世襲貴勳家的長子以外,科舉是大多數人開闢文官仕途的唯一途徑,其間牽涉到的方方面面甚為複雜,地域、出身、姻親、故舊、師門……很多因素可以影響到最終的結果。

而這些渴望“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飽學文士們,有的想低調穩妥的拿下狀元,有的想結交貴人以圖引薦,還有的為了一舉成名天下知,不惜發驚世之言。

就在由靖王總結,天子審批後的“春閨事項”的中書詔令終於頒發之時,有會稽諸暨士子阮佃夫在兩儀門的迎風樓,當著數千士子的面,讀了自己的文章。

“諸葛武侯有云,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前巡防營大統領,定海伯、藤縣市舶司主持者穀雨年不成丁而鷹顧狼伺,心機陰沉不可測,竟以偽忠而得幸進,陛下天恩簡拔於要職,其本當盡力報效。然為中飽私囊,在藤縣縱兵行兇,荼毒官民,戕害縉紳,又私立關卡,盤剝黎庶,敲骨吸髓,今驚聞其私蓄兵馬,立於京師左側,此國朝二百年未有未聞之事也。

更穀雨竟以區區一伯爵,律令規定府兵不過五百,然其編練兵馬數十營之多,都督,司馬皆未知也,都督掌天下軍籍,司馬掌天下兵事,何以未聞?

藤縣近在畿輔,心腹之地也,慶曆軍、紀城軍相近以備不測,何須此軍?草民且聞穀雨曰夜親遍示恩,兵士皆給厚餉,許以重諾,甲堅兵利,膽壯心齊。

穀雨私蓄此等死士數千之眾意欲何為,臣實不知,實不敢知。其人懷莫測之心,行不可言之事,旦夕有事,禍必生於肘腋,其時宗廟傾亦。穀雨者,古之易牙豎刁,國朝之夏江謝玉屬也,草民號哭伏祈,以國法繩之,草民願以闔家為保,祈徹查其人……”

元佑六年二月十五,阮佃夫當中宣讀其作,一石激起千層浪。

皇宮兩儀門外的迎風樓景色秀美,是士子們雲集的場所。

這阮佃夫中氣十足,聲音響亮,加上奏疏內容鼓動人心,才讀了一句,聽的那些士子們就喝彩一聲,到最後已經已經是彩聲如雷,比那妙音坊還要熱鬧。

文章唸完,阮佃夫大聲道:“諸位,我阮佃夫身為士子,可以奏疏上書大內,那邊通政司已經有人當值,阮某這就去投,只是此文章一上,阮某便不顧惜此身,若留中,若駁回,阮某寧可叩拜兩儀門,只為天下人討一個公道,只為我大梁江山去一個禍害!!”

叫好聲喝彩聲又是一片,大家見士子云集,都是天下名人,立刻意識到,這是揚名的最好時機。

“這位兄臺,此等大義之事怎可讓你一人獨美,小弟也願在文章上附名!”

“……此身不足惜,只求全忠義,小弟也願意……”

更有人在那裡大聲吟誦:“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場面一時間慷慨激烈,那控制不住情緒的,都是熱淚盈眶。

次日早朝,便有無數御史上表彈劾穀雨。

有的說“私設兵馬一事,雖有陛下首肯,但兵部不知,都督府不知,未免太荒唐了些。”

“昨日迎風樓士子云集,人人不忿穀雨所為,他們來自各地,不知又牽連了多少府縣,藤縣之地乃長江和大海的貨物轉運樞紐,定海伯穀雨在該處肆意妄為,經長江流傳東西,敗壞朝廷名望尚且不提,致使民心動盪,這才是不赦大罪。”

“京畿之地,有無名無編數千兵馬,若穀雨心懷不忍言之意,後果不堪設想啊!”

“……陛下,百姓清苦,天子富有四海,百姓之財就是陛下之財,何必斤斤計較,這般做,有違天家仁德之意……”

一道道上奏彈劾的文書雪片似的傳到梁帝蕭選的耳中,讓蕭選大皺眉頭。

按理說,此時太子改稱獻王,已經趕出京城,譽王雖然掛著巡防營,但“春閨”之事已經向朝野證明他恩寵大不如前,靖王又僅僅只是一個辦事的王爺。

所以這個時候,黨爭是不存在的。

穀雨雖然武功無敵,文采上佳,治理地方,賺錢的本事是一等一的,但說到底他這個勢力小的可憐,根本無足輕重。

這麼多奏疏罵他,肯定不是因為黨爭。

那麼,難道是這群人真的為國為民?

穀雨這一年送來百萬銀兩的宮中雪花銀,難道海上到處是金銀?

又或者穀雨真的是個海上大盜,敲詐勒索,無惡不作?

想到這裡,梁帝蕭選看向靖王蕭景琰:“靖王,這事你怎麼看?”

“回稟父皇,臣以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穀雨身為定海伯,主持藤縣市舶司事宜,責任重大,若是真有如此殘暴所為,定當明正典刑,若是他實習辦事,冤枉無辜,那我們也得給他一個清白。”

“說得好,那怎麼給他清白呢?”

“兒臣以為,當由中書省牽頭,聯合刑部、兵部、戶部、大理寺、禁軍還有宮內的宦官體系,組成一個聯合調查組,到藤縣好好調查一番,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嗯,這個主意很好,不過穀雨是武官體系,應該由你靖王府牽頭,景琰,你們府上安排個有戰功有威望的將軍過去。”

“兒臣遵旨。”

當大梁金陵計程車子們形成一致之後,御史們很快意識到這是吃人血饅頭的時候,立刻聯合作戰,形成一股皇帝和親王都不容忽視的力量,何況有心人還在背後推波助瀾,更有利益受損的商戶大肆鼓譟。

要知道,儘管大年剛過,海運還沒有一船貨物運進藤縣,金陵一帶各處用的還是去年的存貨,但價錢已經跌了二成不止。

方方面面的合力疊加,對穀雨的查辦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靖王最終派出列戰英參與其中,晚上和梅長蘇見面的時候,後者微笑著表示:“總覺得這個穀雨一向順風順水,沒想到不知不覺間已經得罪了天下士紳。”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所難免。不過穀雨能賺這麼多錢,若說這裡面半點違法也沒有,我可不敢相信。”

梅長蘇呵呵一笑:“殿下說的是。”

兩人便越過這個話題。

各部衙門和內廷宦官組成的隊伍前往藤縣,原本用的名義是查案,既然有個“案”字,那就說明穀雨在藤縣所作的是種種不法勾當,要定罪拿問的。

不過各部人選尚在決定中的時候,穀雨派人又送金花銀進京,宮內收下銀子後,皇帝蕭選卻說了一句話:

“谷卿在藤縣做了不少事,對錯尚且不論,一來他沒有私心,二來都是為了宮裡的花銷折騰,最少還有個苦勞……”

皇上都發話了,大家馬上是改了口風,原來說的查案,迅速變成了查辦。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給你至純的愛

煜木

領主我擁有創世神系統

惜陸

山神獻祭

無限充值

給病弱太子賣命那些年

緹緹貓

世界遊戲:幻想玩家

梔夏的花

繫結狂拽系統後,渣哥們跪地求饒

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