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蕭選之所以放任太子當權而不想著收回,就是因為他想著有靖王制衡。

靖王雖然剛直,但屢立戰功,做事從不怕吃苦,以至於得到了許多耿介之臣的支撐,相對來說,靖王蕭景琰,是朝廷中的實力派,也是梁帝蕭選心目中的太子人選。

而相比之下,蕭景禮真的不怎麼頂用。

他所依仗的,僅僅是一個穀雨支援。

史元清、沈追、蔡荃、言闕,以及那些喊著附議的臣子,都是靖王的人。

因為真正一直孜孜不倦想為祁王和赤焰翻案的,是靖王。

在梁帝蕭選看來,這些都不重要。

只要太子和穀雨支援她,他依舊佔據優勢。

但是當穀雨站出來,以極其平靜的語氣喊著“臣附議”的時候,梁帝蕭選才感到渾身無力。

他明白,太子和靖王真的合流了。

他們擰成一股繩,一起逼宮。

逼宮啊!

前段時間剛遇到譽王囚父自立為監國太子,讓另一隻大權在握的梁帝蕭選感到莫大的羞辱,現在太子和靖王又聯合逼宮,讓自己這個老皇帝如遭重擊。

朕在位三十八年,前二十年威福自用,後十幾年卻……

蒼天啊,大地啊,你對朕為何如此不公……

朕你怎麼生了一群這樣的兒子?

不僅如此,當穀雨這個當朝大將軍連燕王都不要,也要喊著“臣附議”的時候,尚在觀望的朝臣們,霎時也如風吹麥浪般紛紛折腰,七嘴八舌地嚷著“附議”二字。

連豫王在畏縮了片刻後,也小小聲地說了些什麼,站進了階下進諫的佇列。

到最後,太子和靖王一起起身,起身恭敬施禮,喊道:‘臣附議。’

梁帝蕭選坐在地上,無力起身。

因為從穀雨站出來之後,他就開始想,直到現在他也沒發現現在手裡還有什麼有分量的東西,可以轄治得住一位擁有個人和軍隊至強武力的大將軍了。

何況這個大將軍,身後還有太子和靖王。

但古往今來的皇帝,為了自己的皇位,總是會生出一些韌性的,他咬著牙,遊目殿內,想要找到一些支撐的力量。

老臣、新臣、皇族、後宮……每一個人的臉上都看不出他所希翼的表情,即使是溫婉柔順的靜貴妃,此刻的眼睛也明亮得令他無法直視。

雄踞至尊之位,稱孤道寡數十年,梁帝直到此時才真正品嚐到了孤立無援的滋味。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他已做不到象當年那樣,強悍粗暴地否決一切異議了。

穀雨看著他的目光,輕輕開口,說了一句只有最近幾個人才能聽到的話。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聽了這話,蕭選的腰桿一下子佝僂下來。

此時大殿上慢慢安靜了下來,但這份安靜中所蘊含的沉默力量,卻比剛才那一片混亂地叫嚷更令皇帝感到壓力沉重。

因為這顯然已經不是衝動。

不是單純的隨波逐流,冷靜下來的群臣們。

依然全部站在進諫地位置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表現出退縮之意。

梁帝心裡閃過那八個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是啊!

以前他大權在握,這些大臣們都支援他!

但是大風已起,這些大臣全都背離他。

事情既然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那麼無論再僵持多久,結果永遠只有一個。

“朕……準諸卿所奏……”

蕭選虛弱地吐出了這幾個字。

“陛下既已恩准重審赤焰一案,這主審地人選也請一併聖裁了吧?”刑部尚書蔡荃恭恭敬敬地躬身道。

“這個場合不議朝事,”梁帝的口氣有些綿軟地拒絕“……主審人選改日再定。”

“陛下,茲事體大,不宜拖延。既然今日已經這樣了,又何必改期呢?”中書令柳澄接言道,“老臣剛剛想了想,這主審人選非同小可,須德高望重、忠正無私,且又精明細緻才行,一個人恐怕難當此大任,還是多擇幾名,共同主審才好。”

“柳大人之言甚是,”沈追立即道,“臣舉薦紀王爺。”

“臣舉薦言侯!”穆青的嗓門兒依然很大。

穀雨站在那裡,回頭掃了一眼。

立刻有軍中將領大聲喊道:“末將舉薦驃騎大將軍、安國公!”

面對此伏彼起的舉薦聲,梁帝用力閉了一下發澀的眼睛。

其實誰來做主審官已經無所謂了,到了眼前這個局面,赤焰一案將來地結果便清晰可見,即使是身為九五之尊的自己,現在恐怕也無力阻止。

最後,紀王、言侯、谷大將軍和大理寺正卿葉士禎成為了支援率最高的主審官候選,梁帝在心頭突然湧起的疲倦感中讓了步,全部照準。

紀王、言侯、葉士禎跪拜領旨,只有穀雨站在那裡,微微躬身行禮,引發所有人關注。

但所有人都沒有問。

不過無數人心裡起了嘀咕。

穀雨雖然不管民政,但是從藤縣看得出,他治理民政能力天下無雙。

這種文韜武略,遠在靖王之上。

真要是太子登基,穀雨輔佐,說不定真的天下大治。

但是,穀雨會不會做王莽、曹操呢?

不過還沒容大家細想,御階之上佝僂著身體的蒼老帝皇,抖動著花白地鬚髮,顫巍巍地起身想逃離這間令他呼吸不暢的大殿。

眾臣只能恭敬跪拜。

皇帝壽儀的第二天,內廷司正式下旨,命紀王、言闕、穀雨、葉士禎為主審官,複查赤焰逆案。

對於這樁曾經撼動了整個大梁的巨案,當年懷抱疑問和同情的人不在少數,只是由於強權和高壓的威逼,這股情緒被壓抑了十三年之久。

而在這個時候,夏江落網了。

抓住他的是藺晨。

他當然還同時抓到了秦般弱。

隨著夏江的供認和複審的深入,梅嶺慘案的細節一點一滴地被披露出來,朝野民間的悲憤之情也越漲越高,幾乎到了群情沸騰的地步。

到了九月中,重審的過程已基本結束,但由於此案牽涉面廣,並不是單單隻改個判決就可以了事的,所以又延續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詳細決定如何更改、補償和撫卹的諸項事宜。

十月初四,皇太子、靖王率四名主審官入宮面君,從早晨一直停留至黃昏方出。

兩日後,內廷司便連傳四道旨意,其一,宣佈昭雪祁王、林燮及此案所牽連的文武官員共計三十一人的大逆罪名,並將冤情邸傳各地;

其二是下令遷宸妃、祁王及其嫡系子女入皇陵,並重建林氏宗祠,兩人皆按位恢復例祭供饗。

此案倖存者復爵復位,加以賞賜。

冤死者由禮部合議給予其家人加倍優厚的撫卹,並定於十月二十。

在太儀皇家寺院設靈壇道場,由皇帝率百官親臨致祭,以安亡魂;

其三,此案首犯夏江、謝玉及從犯若干人,判大逆罪,處以凌遲之刑。

這些都是應有之義。

最重要的是第四條。

安國公、驃騎大將軍穀雨,因為之前大破北燕,此時又主審案件有功,進位大將軍,協助皇太子蕭景禮總覽朝政。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毀童年!托馬斯小火車追著我咬!

好想爆更啊

快穿之棄妃帶球跑,孃親等等我

妖風雨雨

嫡女重生,嬌柔綠茶我來當

粉色大鯊魚

安能無憂

邊走邊躺

馬甲夫人惹不起

穆穎禕

繫結擺爛系統後,全家火葬場了

鹿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