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伯星人對居住地進行改造和建設之時,地球人也同樣在三處大沙漠的腹地和周邊開始瞭如火如荼的建設。

一時間,地球成了一個大工地,數不清的塔吊、建築裝置矗立在地球上不同的區域,幾乎覆蓋了整個地表。

轟鳴的機器聲晝夜作響、響徹在整個大地之上,從烈日炎炎的沙漠到冰天雪地的冰原,直至廣闊無垠的大草原,都是一幅熱火朝天的景象。

這樣的場景,伴隨著雙方不斷移民的步伐,從未停息,持續了整整一年。

在這一年的時間內,地球人與泰伯星人又重新回到了戰略平衡的狀態下,這源於地球人不斷擴建中的核彈發射井及遍佈三處沙漠地帶的遠端軌道發射裝置。

整整一年的時間,雙方都忙於移民和基建,無暇顧及其它,很罕見地沒有發生較大規模的衝突,地球迎來了難得一見的和平時期。

無數不多的幾次衝突,僅僅是地球人的捕撈船進入了200海里以外的非海洋專屬經濟區,而造成的雙方擦槍走火。

除此之外,再無衝突。

這也是地球人的無奈之舉,高達幾十億的人口,三處貧瘠的沙漠地帶根本無法提供足夠的糧食供給,迫不得已,人類將目光投向富饒而廣闊的海洋。

海洋就像一個大型的食品庫,在泰伯星人到來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它一直是人類不可或缺的食品來源地之一。

每年消耗掉的海產品佔據了人類飲食結構的三分之一強。

據統計,地球上有超過一半的動、植物生活在海洋中,發現的生物有 49 門 96 個綱,共約 20 萬種。

豐富的漁業資源及其藻類等植物,自古以來就是人類餐桌上的美食。

可現在,地表%的海洋麵積被泰伯星人所佔據,分配給人類的面積簡直可以忽略不計,雖說有大洋洲南北海岸周邊的200海里海洋專屬經濟區,可過渡的捕撈很快使得漁業資源陷入了枯竭。

為了應對糧食危機,人類對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和維多利亞大沙漠進行了大規模的可種植性改造。

首先面對的是溫度和土壤的問題,這也直接影響著人類在這片區域內的居住和生活。

泰伯星人分配給人類的地區,除了沿海幾條狹長的平原地帶外,98%的地方均被沙漠所覆蓋,白天溫度最高可達55度以上,夜晚最低可降至-10度。

在泰伯星人未改變地球的黃赤交角之前,雖然這片區域仍為沙漠地帶,可白天的溫度最高也僅在40幾度,晝夜溫差基本相差不大。

過高的溫度使人類無法長時間地暴露在室外,否則,極易引起脫水和被烈日灼傷的情況,這和那段曾經因月球遠離地球,而造成的短暫的高溫時期基本相同。

為了應對高溫,人類對區域性氣候進行了改造。

首先,向對流層發射了三臺裝備有可控核聚變引擎的超級鼓風機,每一臺鼓風機的直徑約300米,在不更換燃料的情況下,三臺超級鼓風機的滯空時間可達137年。

在冬季時,三臺超級鼓風機機動到印度洋上空,將所形成的西北季風吹到三處大沙漠的腹地;在夏季時,三臺超級鼓風機機動到太平洋上空,將所形成的東南季風吹到三處大沙漠的腹地。

不同季節、不同的季風所攜帶的充足水汽將向三

處沙漠地帶輸送大量的暖溼氣流,從而形成降雨,而且,這種降雨是人工可以的干預的,它將透過調節水汽的輸送量,調整降雨的強度。

降雨既可以形成充足的淡水、溼潤土地,還可以起到調節區域性氣溫的效果。

這一切全部透過電腦的精確計算完成,它會根據地表溫度進行控制。

當地表溫度過高時,但此刻並不需要降雨,電腦將會向超級鼓風機發出指令,讓它們輸送更多的暖溼氣流,但卻會控制降雨形成的條件,即控制空氣中凝結核的數量,從而控制降雨。

起到只降溫、不降雨的效果。

反之,如果既需要降低地表溫度,又需要降雨,在輸送暖溼氣流的同時,增加凝結核的數量就可以達到對降雨量的精確控制。

溫度誤差不到正負度、降雨量誤差不到毫米。

氣候的調整,使得原熱帶沙漠氣候逐步向熱帶草原和熱帶季風氣候轉變,而且更加溼潤,原熱帶草原氣候逐步向熱帶雨林氣候和亞熱帶溼潤氣候轉變。

曾經那個流沙遍地、戈壁叢生的不毛之地,現在成了一片欣欣向榮的膏腴之地。

僅僅如此,還不能徹底改變原有的氣候形態,還需要增植適宜於相應氣候帶的地表植物,才能形成閉合的、迴圈往復的生態圈。

但三處沙漠,不是黃沙就是戈壁礫石,沒有適宜植物生長的土壤,縱然有氣候形態的加持,也得上億年才能形成土壤結構。

為此,為三處沙漠地帶移植土壤,成了重中之中。

可放眼人類整個領地,除了沿海平原一帶有一層薄薄的土壤,剩下的不是黃沙礫石,就是鹼灘鹽漬。

人類將目光放到領海、毗連區及200海里海洋專屬經濟區,希望從海底得到部分淤泥,但除了12海里領海內有少許的淤泥之外,其它區域的淤泥分佈很不均勻,而且開採難度極大。

無奈之下,只有放棄。

不得已,人類將目光重新描向了地球土壤的富集區,但這些區域大部分處於地球的富饒區域,可這些區域已經屬於泰伯星人。

未經允許,地球人不得踏足。

否則,迎接地球人的將是無情的炮火和殘酷的報復。

根據人類對三處沙漠地帶氣候的改造,目前,該區域已經形成了兩個主要氣候帶,即熱帶和溫帶。

具體可分為五個主要氣候型別,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和亞熱帶溼潤氣候,南部部分地區呈現出溫帶季風氣候的特徵,不過面積很小。

根據土壤發生學理論,土壤的發生、發育、演變可高度概括為土壤與其環境相統一,換言之,不同的氣候帶產生不同的土壤型別。

所以,應為不同的氣候帶匹配相應的土壤型別,才能為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長基礎。

像熱帶主要是一些紅壤、磚紅壤,溫帶主要是一些褐土和黑土為主,當然還有諸如黑鈣土、慄鈣土、棕鈣土等等。

這就要求人類必須依照不同的氣候型別,為不同區域的植物匹配不同的土壤型別,才能最終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圈。

於是乎,如何得到這些植物賴以生存的土壤,成了重中之重。

一間燈火通明的大廳內,危機計劃署總幹事斯內特,危機計劃署最高軍事執行委員會總參

謀長慄劍鋒、科學與技術署總幹事劉翰洋、環境規劃署總幹事蘇亞雷斯圍坐在一張橢圓形會議桌旁,他們的正前方是一個不斷變換的大螢幕。

土壤型別圖之後,一張全球土壤分佈圖出現在大屏上。

眾人默默地盯著眼前的這張分佈圖,顯然,心裡已經有了答案,原本嚴肅的臉上變得更加嚴峻。

“劉翰洋總幹事,問您一個問題,應用現代技術手段,能否製造出我們需要的土壤?”斯內特問道。

劉翰洋搖了搖頭,目光又重新回到了大螢幕上那張土壤分佈圖上,臉色凝重。

“請問,為什麼?”

“這個我來回答。”環境規劃署總幹事蘇亞雷斯說道。

他清了清嗓子,接著說道:“不同型別的土壤是在不同的地質、氣候和光照條件下,經過上億年的發育和演變,最終形成了不同型別的土壤。”

“也就是說,無法運用現代的技術手段形成土壤?”

蘇亞雷斯沒有直接回答斯內特的話,他將目光轉向一旁的劉翰洋,劉翰洋點點頭。

片刻後,劉翰洋環伺了一圈眾人後,說道:“不光是我們的技術達不到,即就是領先我們人類數萬年的泰伯星人,到目前也仍然沒有解決土壤的問題。”

劉翰洋的話讓在座的眾人恍然大悟,他們想到了之前泰伯星人的奇怪舉動。

當泰伯星人在地球上的沙漠地帶開闢農田時,地球人意外地發現,他們的星際運輸船頻繁往來於1億公里之外的星際殖民艦隊和地球之間。

這一現象持續了整整1個月。

星際運輸船上裝載的不是移民,也不是其它裝置,而是一些閃著熒光的顆粒狀物質,這種顆粒狀物質有一定的粘性,若忽略其熒光的表像,其物理特徵非常類似於地球上的土壤。

現在回想起來,那些閃著熒光的顆粒狀物質一定就是土壤了,因為泰伯星人將這些物質全部傾倒到了他們所要改造的區域---地球上的幾處沙漠地帶。

即就是土壤條件相當好的平原地帶也不例外。

他們在這些土壤之上移植了泰伯星的糧食作物---那種像巨杉一樣高大挺拔、產量驚人的、類似於土豆一樣的作物。

“我們所需要的紅壤、磚紅壤及褐土和黑土全部分佈於以上這些區域。”蘇亞雷斯的話將所有人的思緒拉了回來。

他指著大螢幕上的全球土壤分佈圖繼續說道:“紅壤和磚紅壤主要分佈於南北迴歸線之內這條狹長的地帶,也就是熱帶地區,褐土和黑土廣泛分佈於地球上的溫帶地區。”

“但這些地區都被泰伯星人霸佔著。”斯內特說道。

他說完,目光看向一旁始終未發一言的慄劍鋒,慄劍鋒很明白斯內特眼神中所蘊藏的含義。

該他們危機計劃署最高軍事執行委員會出手了。

“既然無法透過技術手段得到土壤,那麼就只能透過非常手段得到本應屬於我們地球人的東西。”慄劍鋒一臉平靜地說道。

他的話令在場的所有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地球的主人,現在已經不是地球人了,根據地球人與泰伯星人所簽訂的協議,地球人是無權踏足除協議規定之外的一切區域的。

一片冰原的南極洲都不例外。

想要得到賴以生存的土壤,意味著重燃戰火。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眷靈傳上冊

無聊到停止

開局拋棄昊天宗,轉手投資比比東

一股暖流

絕世唐門之麒麟降世

龍豐

從武俠開始的人生模擬器

千年後的我

靈啟天穹

星辰旅途

御靈大畫師

古寒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