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擁有了戴森球技術後,能源的桎梏被打破,困擾人類數千年的能源問題被徹底終結。

戴森球的建成,改變了人類的發展程序,使人類擁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型能源,這也預示著人類文明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伴隨著能源問題的迎刃而解,人類的科技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一大批新科技應運而生,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生物科技和太空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依託於曲率飛行引擎的仿製成功,人類第一次擁有了橫跨太陽系的星際飛船,其最高速度可以達到光速的30%。

而且這一速度還遠未達到曲率飛行所設計的速度,嚴格意義上講,真正的曲率飛行技術能在瞬間穿越宇宙空間。

這已經不是光速所能定義的了。

但達到光速的30%,已經是一個非常快的速度了,它使人類基本上具備了遠航外太空的能力。

為此,人類建造了除“榮宇”號、“榮宙”號、“榮之”和“榮星”號四艘星際飛船之外,還建造了加裝了新型曲率飛行引擎的星際飛船---“引力”號和“磁力”號。

該型星際飛船長約2000米,寬約900米,上下200層,呈完美的水滴型結構,可搭載各型別空間戰機1萬餘架,成員9萬餘名。

“引力”號和“磁力”號是真正意義上具備太空遠航作戰的星際飛船,在不更換燃料的情況下,可連續作戰3萬年,堪稱人類向外太空開拓和進取的先鋒和堡壘。

兩艘星際飛船擁有先進的宇宙空間定位系統和功率強大的、新型曲率飛行推進系統,同時裝備有效能強悍的暗物質導彈、空間導彈、電磁脈衝炮以及各種鐳射武器系統。

其最大設計速度為光速的50%,巡航速度為光速的30%,也就是150000公里每秒和90000公里每秒。

穿越整個太陽系只需4個小時,到達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的比鄰星,也只需13年。

“引力”號和“磁力”的成功建造,標誌著人類在對抗梗河一文明和暗黑體文明的武力入侵上,有了反制手段,也標誌著人類具備了向外太空進發、探索更為廣袤的宇宙能力。

以“引力”號和“磁力”為旗艦,以“榮宇”號、“榮宙”號、“榮之”和“榮星”號四艘星際飛船,所組成的兩梯隊戰鬥分隊將肩負起人類探索宇宙空間和保衛地球的重任。

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衝破朝霞的重重阻隔,將萬丈光芒傾灑在大地之上時,人們驚奇的發現,天空中猝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星系。

一個有著1顆“恆星”和7顆“行星”的天體。

整個星系佔據了地球天空的近三分之一,它有著完美的橢圓形軌道,它就像一個突然闖入太陽系的流浪星系,橫亙在太陽系的黃道面上。

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人們無需仰望就能看見天空中那個龐大的星系,它有著鉛灰色的金屬外表、方塊般的構造。

方塊之間閃爍著刺眼的紅光,除此之外,整個星系被一層綠色的輝光所籠罩。

不僅主星如此,7顆“行星”亦是如此。

白天,它那鉛灰色的金屬外表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

輝,夜晚,巨大的綠色輝光就像一盞盞高亮度的明燈,照亮了漆黑的夜空。

危機計劃署迅速做出了反應,則成各成員國調集各類衛星對不明星系進行全天候的偵測。

為此,危機計劃署專門成立了以慄劍鋒、斯內特、宮澤一行及李默森和劉翰洋為主的軍方和專家團隊,以期對不明星系進行研究和採取應對之策。

很快,偵測結果如雪片般地彙集到了危機計劃署的軍事、專家手裡,經過紅外掃描和電磁偵測,軍事、專家團隊一致認為,這個龐大的星系並非自然天體,而是一個外星艦隊!

偵測的結果令軍事、專家們大驚失色,很難想象這個龐大的星系竟然是外星智慧生命所建!

而且還是一個來自宇宙深層空間的外星殖民艦隊!

更令他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整個艦隊的尺寸實在是大得驚人,主序星的直徑竟然與水星不相上下,其它幾顆“行星”的尺寸與木衛二相當。

劉翰洋對所有資料進行比對後,得出了一個驚人是事實,這也是所有軍事、專家不願相信,也不得不接受的一個事實:梗河一文明的泰伯星人殖民艦隊到達地球了。

殘酷的事實擺在地球人面前,危機計劃署不得不更改之前的應對策略,因為泰伯星人比之前預估的抵達時間,整整提前了1年零3個月。

按照危機計劃署之前的計劃,在泰伯星人到來之前,地球的武裝力量必須建造40艘“引力”號和“磁力”號同級別的星際飛船。

其中20艘星際飛船將部署到太陽系的外圍,同時,再部署5萬架空間飛行器協同作戰,形成第一道戰略防線,在泰伯星人的殖民艦隊進入太陽系之前瓦解他們的第一波攻勢。

然後,再在太陽系的黃道面部署15艘星際飛船及高達10萬架空間飛行器,形成第二道戰略防線,攔截泰伯星人的第二波攻勢。

最後,在地月軌道附近再部署5艘星際飛船,依託水星和火星的軍港形成犄角之勢,再配合地球上的路基和海基反導系統及全部的海空力量,一舉摧毀泰伯星人的殖民艦隊。

但可惜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泰伯星人殖民艦隊的提前到來,打亂了地球人的部署,現在的形勢是,僅有不到10艘星際飛船的地球人將面對一支星系級的外星武裝力量。

強弱可謂是涇渭分明。

如何對付泰伯星人,地球人分成了兩派,一派以E國空軍中將安德洛夫,Y國皇家海軍中將查理·惠靈頓,D國空軍參謀長海德里希為首的主戰派。

他們主張依託水星和金星基地,在地月軌道與泰伯星人來一場終極較量,即使不能取勝,也會重創他們。

只要他們還未完成對地球的全部佔領,地球人可以依託火星殖民地與他們進行曠日持久的鬥爭,最終將他們趕回老家。

另一派是以Z國空軍中將慄劍鋒,M國聯席會議副主席---空軍作戰部部長威廉·斯內特和R國防衛大臣宮澤一行及F國國防部長雅克·佛朗索瓦為首的主和派。

主和派認為,泰伯星人能跨越茫茫宇宙來到地球,證明他們的文明等級絕對在地球之上,在不瞭解對手的情況下,貿然開戰,會將地球文明帶入災難的境地。

這已經不是純粹的星際戰

爭,而是關乎地球文明是否存續的一場較量,其結果,可能是地球文明的終結和消亡,這是地球人不可承受之重,必須慎之又慎。

與其打一場沒有把握的戰爭,不如先與對手進行和談,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文明的延續和科技的發展,待科技和軍事力量與之不相上下時,再與之進行總決戰,最終消滅他們。

儘管主戰派和主和派爭執不下,但雙方卻在一點上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先與泰伯星人進行必要的接觸和溝通,明確了對方的企圖後,再伺機而行。

這項策略很快在危機計劃署的會議上得到了透過,目前來看是最安全和最妥善的處理方法。

此次與泰伯星人的接觸被命名為“橄欖枝”計劃,該計劃將派遣一位專家擔任星際聯絡官與泰伯星人進行溝通,以期達到和平的目的。

星際聯絡官的競選頗為激烈,危機計劃署的各成員國均推出了自己的候選人,李默森就是其中之一,經過幾輪的角逐,李默森遙遙領先。

就在星際聯絡官的人選塵埃落定之際,半路上卻突然殺出個劉翰洋,由於劉翰洋的毛遂自薦,星際聯絡官的人選充滿了變數。

危機計劃署考慮到,劉翰洋之前有著與暗物質人接觸的經歷,應該具備豐富的星際交流經驗,有意讓他取代李默森擔任星際聯絡官一職。

李默森對劉翰洋的當選憂心忡忡,他並不是想與他爭這份榮譽。

他很清楚,此行伴隨著巨大的危險,也許是一趟有去無歸的談判,弄不好,會是地球人與泰伯星人開戰的導火索。

李默森深知,作為年輕一代的科學家,劉翰洋具備很多優秀的品質和專業技能,在目前強敵來犯的不利境遇下,讓他去冒險無異於自絕後路,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地球人需要像劉翰洋這樣的年輕科學家。

他們是地球的未來。

為此,李默森找到了慄劍鋒,希望由他出面說服劉翰洋,讓他放棄擔任星際聯絡官一職,把這項危險的工作交給自己來完成。

很快,慄劍鋒將劉翰洋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一同來的還有李默森。

短暫的寒暄之後,李默森開門見山:“翰洋,星際聯絡官一職你並不適合,我們已經領教過泰伯星人的斥候部隊,他們是一幫兇殘的宇宙嗜血者,我不想看到你白白犧牲!”

劉翰洋淡淡一笑:“李教授的心意我明白,如果我不去,總會有一個人去,為全人類而犧牲,死得其所。”

“翰洋,你們年輕一代科學家是我們對抗泰伯星人和暗黑體人的希望,不能就這麼犧牲,你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翰洋,聽李教授的。”慄劍鋒拍了拍他的肩膀,繼續說道,“李教授擔心的,也是我所擔心的,擔任星際聯絡官的工作,只是我們對抗泰伯星人的第一步。”

他緩了緩又接著說道:“以後,形勢可能會更加艱難和複雜,這都需要像你一樣的科學家參與其中,所以,目前你並不適合擔任星際聯絡官一職。”

“那誰更加適合?”劉翰洋反問道。。

“我,李默森!”

劉翰洋靜靜地望著李默森,李默森的眼睛裡充滿了堅定和執著,他向劉翰洋點點頭,然後大步向辦公室外走去。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爆裂飛車之我有元素飛車

愛吃太子的凌凌

一統玄天

余天丶

煉道成仙

MRDIRT

少年一場武俠夢

白衣少年曉凡

身帶雙系統異世界稱神

我要喝酸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