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人類對大洋洲三處沙漠地帶的氣候及生態環境的改造已初見成效,一個集農田、草原、林地和溼地互相交錯的環境優美之地就此誕生,但淡水資源的缺乏,仍限制著該區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可持續發展。

目前,整個改造工程仍有45%的區域未完成改造,主要原因就是淡水資源出現了巨大的缺口,已完工的部分耗費掉了約90%的淡水配額,尤其是農業和畜牧業用水用量驚人。

為了滿足近90億人的糧食和肉類供應,整個改造計劃中的近3成的面積被開闢為農田和草原,兩者的日均用水量佔到了海水淡化工廠日產出量的40%強。

加之城市居民用水和工業用水,即使萬餘座大型海水淡化工廠滿負荷執行,也無法緩解日益增長的用水缺口。

目前在建的超大型海水淡化工廠因環境問題和佔地因素被緊急消減至500座,根據相關部門日均用水量的動態模型顯示,即使這500座超大型海水淡化工廠全部投入使用,仍不能滿足當前的用水需求。

淡水資源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所改造區域,完全實現可持續自給型生態圈的形成,目前能形成上述功能的區域僅限於所植林地等一小部分。

根據整個“新世界”計劃,若想完全實現人類所轄區域的可持續自給型生態圈的建設,需將未完工的55%的區域全部改造完成。

完成這一工程所需的用水量大得驚人,相當於再建萬座超大型海水淡化工廠,這對環境和用地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放棄原比建設更具有實際意義。

迫不得已,人類將目光投向了近在遲尺的南極洲,這裡巨量的遠古冰架能為人類提供急需的、源源不斷的淡水供應。

但殘酷的事實又一次將人類從美夢中驚醒,根據人類與泰伯星人所簽署的“戰略互信”協議,除了東經120度至東經135度的範圍內的大洋洲區域內,人類不能涉足於地球上任何一塊土地或海洋。

甚至包括領空。

當然,也包括“無主”之地的南極洲。

想要採掘南極洲豐富的冰川,勢必會破壞雙方所簽署的協議,人類就要冒著與泰伯星人全面開戰的風險。

這是地球人極其不願意看到的。

所幸,每年的南半球夏季,也就是12月至2月之間,由於南半球氣溫升高,會有大型冰川脫離遠古冰架飄向海洋。

由於季風和洋流的影響,有一部分會飄向廣袤的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這些冰川動輒數平方公里,有的大型冰川的面積甚至超過一座大型城市的面積,所提供的淡水資源是人類目前所有大型海水淡化工廠日均產量的數萬倍。

可喜的是,脫落的冰川仍有極小的一小部分會飄向大洋洲南部海域,儘管會在4000多公里的距離上被融化和蒸發殆盡,但只要措施得當,仍可以俘獲這部分冰川。

一旦俘

獲這些冰川,困擾當前人類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就在人類將目標瞄準這部分冰川時,人們驚愕地發現,整個南半球的夏季,居然沒有一塊冰川飄向大洋洲南部海域。

它們要麼一頭扎向大西洋和印度洋,要麼飄向了更為廣袤的太平洋中,彷彿故意避開這條線路似的。

為了弄清原因,危機計劃署調集了位於大洋洲上空的所有民用、軍事偵察衛星,這些衛星均位於地球的同步軌道,而大洋洲之外的所有衛星全部被泰伯星人的反衛星系統遮蔽。

這也是雙方所籤“戰略互信”協議的一部分執行內容,地球人也無可奈何。

儘管地球人動用了所有的衛星,可除了拍攝了幾張模糊的照片外,沒有偵測到任何有價值的情報。

泰伯星人在南極洲安裝了地面反衛星遮蔽器。

經過對那幾張模糊的照片進行分析和比對,危機計劃署發現,位於南極洲威爾克斯地的諾克斯海岸、班扎雷海岸和奧茨海岸出現了三座大型工廠。

在工廠周圍出現了數量眾多的大型遠洋貨輪,之後,經過位於大洋洲附近海域上空的衛星所拍攝的照片分析,這些貨輪似乎運載著數量驚人的不明物體。

更令危機計劃署感到驚訝的是,這些貨輪頻繁往返於南極洲與暗河公司之間。

暗河公司到底在運載著什麼?

為了弄清並解決部分冰川繞道大洋洲的原因,同時也為了探明暗河公司從南極洲運載的不明物體究竟是什麼?

危機計劃署立刻則成相關部門拿出應對方案,以解決上述兩個問題。

很快,危機計劃署下轄的情報科及其下屬的特別行動隊被委以重任,情報科科長吳以駿和李素佳成了這次行動的主要負責人。

吳以駿也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相應的應對方案,根據他的部署,他將作為總指揮坐鎮總部,統領全域性的同時,為整個行動提供必要的情報和人員方面的支援。

李素佳將帶領一支由飛行戰鬥機甲組成的特種作戰部隊,秘密潛入到位於南極洲威爾克斯地的諾克斯海岸、班扎雷海岸和奧茨海岸,執行這項秘密的作戰任務。

地球人的飛行戰鬥機甲是新近成立的一支具備人工智慧的自主式戰鬥機器人部隊,具備陸海空三位一體作戰能力,能執行偵察、反潛、攻擊及協同空中飛行器執行作戰任務的新型武裝力量。

其技術脫胎於暗河公司的飛行戰鬥機甲,當然,這一技術最先來源於泰伯星人。

由劉翰洋所領導的科學與技術署對其進行逆向工程後,終於研製出新一代重灌飛行戰鬥機甲。

為了提升機甲的各項效能,劉翰洋團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經過近3個月的科研攻關,新一代的重灌飛行戰鬥機甲橫空出世。

在人工智慧、武器效能及飛行距離上,新一代的機甲均優於原暗河公司的戰鬥飛行機甲。

除了原設定的武器

系統外,新機甲裝備了遠距暗物質導彈和新型電磁脈衝彈;在飛行距離上,新機甲最大可飛至地月軌道,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除此之外,在防護上,新機甲繼承了空間飛行器和大型星際飛船的暗物質防護屏障技術,能有效地抵禦泰伯星人的電磁脈衝彈和鐳射武器的襲擊。

根據實戰測試,9束鐳射武器和3發電磁脈衝彈才能最終擊毀暗物質防護屏障,這已是一個非常高的戰鬥指標。

在人工智慧上,泰伯星人提供給暗河公司的飛行戰鬥機甲閹割了部分人工智慧模組,其人工智慧僅限於執行攻擊的指令,其自主意識被完全遮蔽。

劉翰洋團隊接手後,對其所遮蔽的自主意識模組進行了部分啟用和重組,使其在真正意義上具備了自主式學習和執行攻擊指令的智慧式飛行戰鬥機甲。

某種程度上說,該型機器人處在了自我意識認定和激發的前夜。

具備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向來被人類所警惕和防範,但出於對機甲效能的提升,人類只是部分啟用和重組了其意識控制模組,並沒有對其進行大規模的升級和改造。

儘管如此,人類並未放鬆警惕,在其意識控制模組中植入了相關抑制自我意識認定的程式,如果該程式因機甲的學習能力被突破或者被改寫指令,人類還有另一個應急方案。

這個應急方案實際上是一個後門程式,一旦機甲突破上述限制進入自我意識認定的環節,該後門將緊急啟動,為機甲指定一個精神領袖。

這個精神領袖就是擁有人腦,但卻擁有合成金屬身體和器官的人---李素佳。

也許人類認為,只有人類的道德意識才能規範和指引這群冰冷的機器,才能在其道德和秩序的框架下發揮最大的作用。

李素佳作為這群重型飛行戰鬥機甲的未來領袖,也為了更好地領導這支機甲部隊,自然得匹配相應的能力。

於是,針對李素佳身體效能和防護力的提升被擺上了日程,她將被造成了一個具有人腦的重型飛行戰鬥機甲。

在與泰伯星人的首次接觸事件中,李默森教授的犧牲一度令李素佳陷入到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好幾個月,她都沒有走出父親犧牲的陰霾。

她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

對於父親的犧牲,她並沒有仇恨任何人,她深知,父親的做法是為了全人類的生存和未來而作出的英勇決定,作為家屬,她應該為他感到無上的榮光和自豪。

可作為女兒,父親的死等同於一座大山永遠地傾倒了,那個她為之敬重和驕傲的父親永遠地逝去了。

自從她成為一名特工後,她與父親就聚少離多,5年來,她與父親相見的次數只有區區的兩次,前後不超過9個小時,一封電令又使她踏上了執行任務的征途。

無盡的思念和難以釋懷情感讓她無法面對眼前的一切。

但生活還得繼續。

任務還得執行。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道友且慢,喊我一聲義父可好?

一打生蠔

洪荒:重生血蓮,我乃冥河首徒

獅王宮的夏相

蓮花樓之角麗譙重生了

川澤佐木

女神收藏家

南開北合

崛起之道法自然

道化象

我在御獸世界當龍騎士

往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