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沉默之後,劉翰洋麵向肖航,說道:“我現在可以回答你剛才的疑問,即那個外來文明為什麼不動用高科技技術手段改造菲達星的環境,反而採用種植樹木這種原始而低效的方式。”

他說完,指著樹苗的引數繼續說道:“透過對該物種的技術分析,我們得出了其代謝方式為吸收二氧化碳,經過光合作用後最終排除氧氣,那個外來文明之所以這麼做,其目的是改造菲達星上的大氣構成,透過此方式最終形成他們需要的氧氣比例。”

“那個外來文明和我們一樣,也是呼吸氧氣的生物?”周芸問道。

“是的,現在完全可以斷定!”

劉翰洋緩了緩又接著說道:“我完全有理由相信,那個外來文明對行星的改造崇尚自然手段而非大規模的科技干預,事實上,對大氣結構的改造,也只有透過自然的方式才能得到一個環境更加穩定且持久的行星大氣生態系統。”

“暫且認為你的結論是對的,但有一點卻非常矛盾。”肖航攤了攤手繼續說道,“既然那個外來文明利用神諭的方式啟示菲達星人改造該星球的自然環境,那為什麼還要離開呢?”

“也許他們發現了一個環境更好、更適宜他們居住的星球,那個廢棄的城市遺蹟不就說明了這一點嗎?”周芸說道。

她說完,面向萊迪,希望從他那裡能得到進一步的解答,這也是她和劉翰洋此行的真正目的,那就是找到那座城市遺蹟的所在位置。

萊迪依舊單手撫著鬍鬚,顯得嚴肅而謹慎,他環伺了一眼眾人,目光掃向了茅草屋正門的位置,透過敞開的門,可以隱約地看見籠罩在薄霧之中的、這顆星球上面積最為廣大的海洋---博通洋。

萊迪抬起手,指向了門的方向:“那座城市遺蹟就在博通洋的對岸,據我的祖父說,它已經廢棄了300年之久了。”

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看向了霧靄茫茫的博通洋,不斷升騰的薄霧中,它就像一面無邊無際的鏡子,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粼粼的光澤。

“這是風平浪靜的博通洋,也是很難得的天象,平常的它是一個暴怒的海洋,不是颳著十幾級的颶風、下著令人畏懼的雷暴雨,就是翻騰著幾十米的滔天巨浪,凡是進入它的一切船隻都會葬身海底。”

“你去過它的對岸嗎?也就是那座城市遺蹟所在的地方?”劉翰洋問道。

“當然,我遊歷過菲達星上的每一片大陸,那座外來文明所留下的遺蹟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但我並沒有進入其中,只是遠遠地看著它。”

“那它是存在的?”肖航的臉上顯現出一絲驚喜。

“是的,不過,我奉勸你們不要去,雖然我不相信神諭,但老人的話往往蘊含著高昂的試錯成本和血的教訓,我自己也有切身的體會。”

“什麼教訓?又是什麼樣的切身體會?”周芸迫不及待地問道。

萊迪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從他的臉上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一股死寂中夾雜著畏懼的神情,不僅反應在臉上,更是顯現在如一潭死水般的眼神裡。

過了許久,他才不緊不慢地說道:“祖父告訴我,任何靠近那座城市遺蹟的人和動物,終將被炙熱的烈火所吞噬,成為一股股四散而開的煙霧。”

劉翰洋的目光轉向洛得,曾經,他也是這麼說的,看來,他並沒有騙

自己。

“那你經歷了什麼?”周芸又追問道。

“我就是沒有吸取前人的教訓,最終釀下了大禍!”

萊迪的目光哀傷而憐惜,他調整了一下又接著說道:“我曾經有6個門生,他們和我一同跋山涉水、歷時3年最終到達了那座城市遺蹟所在的地方,6個門生在靠近它的時候被同時出現的6道閃電擊中,火光過後,他們消失了,成了一股股隨風而逝的青煙。”

萊迪陷入到了無盡的自責之中,茅草屋裡一片死寂,頃刻間,彷彿被冰冷徹骨的寒氣所凍結。

出於禮貌,劉翰洋等人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保持緘默是一種尊重。

不過,他們明白了萊迪所描述的那6道閃電是什麼,無非是一種防禦武器,至於是什麼武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透過他的描述,可以肯定洛得之前並沒有騙他們,那座城市遺蹟是切切實實存在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預警。

現在,有關菲達星上的所有謎題似乎有真相大白的傾向,先不去探究那個外來文明為什麼會離開菲達星,從結果和導向性來判斷:外來文明留給菲達星人的、所謂的神諭就是試圖藉助他們之手改變該星球的大氣構成,從而得到一個更加穩定且持久的大氣生態系統。

“那個外來文明的人長什麼樣?有沒有關於他們外貌的傳說?”周芸問道。

萊迪的目光向上抬起,沉思了一會兒說道:“據老人們說,他們的面板是一種褐色的、類似圓形的形狀,有一雙暗紅而大大的眼睛,頭上長有觸角且一長一短,還長有頎長的四肢。”

眾人陷入到了凝思之中,他們的腦海中在想象著那個外來種族的體貌特徵,從周芸那詫異而若有所思的表情中,劉翰洋似乎想到了什麼。

憑直覺,他感覺萊迪所描述的那個外來種族的體貌特徵與泰伯星人非常相象,簡直如出一轍。

一絲寒意從他的臉上顯現而出。

周芸的臉色也變得驚愕起來,兩人似乎同時想到了泰伯星人,她向他示意了一下,他點了點頭,隨即將一幅泰伯星人的影象透過宇航頭盔的投射裝置投射到了桌子上方的空氣中。

藍色的光束中,一幅泰伯星人的人形立體影象在空中不停地旋轉著,明亮的光芒對映在眾人的臉上,呈現出不同的心境和思考,更有畏懼和好奇。

“是這個樣子嗎?”周芸指著影象問道。

萊迪默默地盯著,他沒有說話,片刻後,起身向一個櫃子走去,從櫃子裡拿出一卷泛黃的、類似動物皮一樣的東西后,返回到了座位上。

他將那張動物皮緩緩地平鋪在桌子上,隨著它的展開,一幅人物畫像漸漸地出現在眾人的眼前,這是一張類似精神崇拜的畫像,畫卷中的人物光芒四射、偉岸而神秘,如天神一般。

當畫卷展開到一半時,周芸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聲音:“泰伯星人!”

她的話如同一道驚雷,震徹了劉翰洋和肖航那本以緊繃的神經,兩人臉色凝重而驚詫,均默不作聲地盯著畫卷,看似波瀾不驚的表情下,其實是兩顆顫抖而恐懼的心。

劉翰洋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在距離地球近6光年的地方竟然還有著泰伯星人的足跡,宇宙之大,地球人仍沒有完全跳出泰伯星人的控制範圍。

雖然彼此並沒有相遇,但他們早在300年前就已

經到達過菲達星,可見其科技實力是多麼的強悍和先進,彼時的地球人還不具備遠航宇宙的能力,甚至連飛機都沒有發明。

劉翰洋陷入到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在想:到達菲達星的這群泰伯星人,究竟是他們星際艦隊的主力?還是執行其“宇宙先鋒”計劃的一支探險隊?

短暫的思考之後,劉翰洋認為是後者。

如果是前者,既然泰伯星人的主力星際艦隊能發現距離地球6光年的菲達星,那麼在宇宙尺度下,也會發現近在遲尺的地球。

更何況,主力艦隊的出動往往具有特定的目標,就像他們大規模進軍地球一樣,沒有詳細的行星引數和具體的星際情報支撐,他們是不會興師動眾去遠征一個自然環境並不十分理想的菲達星的。

大機率是,發現菲達星的是一支泰伯星人的星際探險隊,它是數萬支執行其“宇宙先鋒”計劃的其中一支,而該計劃的目的就是在全宇宙範圍內尋找適宜泰伯星人居住的星球。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300年前,一支泰伯星人的星際探險隊在途徑巴納德星系時,偶然發現了菲達星,面對仍處在奴隸社會中的菲達星人,他們並沒有實現種族滅絕,而是以“天神”的面目示人,其目的可能與接下來菲達星人大規模修建六面塔、焚燬森林和種植那些熒光色樹苗的行為相關聯。

“之前我們曾討論過,那個外來文明即泰伯星人利用所謂的神諭來啟示菲達星人透過消耗森林和種植樹苗來改造菲達星的大氣構成,我認為這與該泰伯星人沒有實施種族滅絕是關聯的,也可以解釋他們為什麼會暫時離開這裡。”劉翰洋分析道。

周芸點了點頭,沉思了一會兒說道:“你的意思是說,生性殘暴的泰伯星人之所以沒有侵佔菲達星,是因為該星球暫時並不適宜他們居住,他們以所謂神諭的方式試圖透過菲達星人之手改造該星球,等大氣結構達到他們所需的標準後,就會再次返回?”

“而在這期間,他們發現了地球,然後就大舉入侵地球,菲達星可能已經被他們遺忘,或者大氣構成還遠沒有達到他們所要求的標準,所以留下了一座城市遺蹟後,匆匆離開了?”肖航補充道。

“是的。”劉翰洋點點頭,“你們分析得很全面。”

片刻後,他的目光轉向萊迪,問道,“泰伯星人是怎麼向你們提供樹苗的?那種熒光色的樹苗。”

“從我記事起,在博通大陸上就有一片面積非常廣大的熒光色樹林,那裡是奴隸們移栽樹苗的基地。”萊迪說完將目光轉向一旁的洛得。

洛得點點頭,曾經,他一直從事種植樹苗的苦役,他最有發言權。

“除了那個樹苗基地外,這種熒光色的樹木在成年後,還可以利用樹枝進行二次種植。”

劉翰洋等人明白了,洛得所說的二次種植就是插杆,看來,這是一種易活、極易移植的樹木,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壁爐中的火苗已熄滅,嫋嫋青煙冉冉而起,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草木燃燒後的濃郁清香氣息,眾人不約而同地舒展了一下身子,籠罩在他們臉上的愁雲終於散去,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在菲達星上流傳了300年的所謂神諭,終於得到了完整的詮釋,困擾劉翰洋他們的謎題也解開了。

“帶我們去找那座城市遺蹟。”劉翰洋說道。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時空穿越:公元3080年的奇遇

小說提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