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星人三艘星際戰艦那詭異的舉動令“樂頓斯”號上包括船長盧塞洛在內的所有船員都大惑不解,即就是螢幕前的劉翰洋等人也感到匪夷所思。

按照泰伯星人的秉性,一旦被其鎖定為目標,必將極力而除之,之前,位於菲達星上空的斥候艦隊被其全殲就是例證。

所以,由此可以斷定,他們的三艘星際戰艦突然出現在遠航艦隊所在的星域,絕非是碰巧途徑此處,也絕非是懲戒式的威懾,而是真槍實彈的攻擊。

可為什麼會出現如此詭異的一幕?

“報告船長,敵三艘星際戰艦已經遠離了我船外圍防禦圈,是否命令空間飛行器編隊和三梯隊的機甲部隊返航?”指令官問道。

盧賽洛略微沉思了片刻後,點了點頭。

伴隨著數團燦若繁星的光點消失在“樂頓斯”號的機艙裡,空間飛行器編隊和機甲部隊返航了。

就在盧塞洛命令“樂頓斯”號準備機動到距此約2萬公里的安全星域時,電磁探測組發現了一大片電磁反射區,該區域位於方位259、距離萬公里處,正是此前泰伯星人的6艘星際戰艦所在的星域,也是另一個電磁漩渦出現的地方。

進一步探測得知,這片電磁反射區由大量的金屬殘骸組成,綿延數千公里。

為了探明真相,“樂頓斯”號立即前往了該星域,安全起見,飛船並沒有深入其中,而是在距此星域約1萬公里處停了下來。

幽暗而繁星點點的星空之中,一個碩大的電磁漩渦正攪動著四周的金屬殘骸不停地旋轉著、湧動著,猶如一個貪婪的黑洞,瘋狂地吸積著一切。

“報告船長,根據電磁探測所得資料,電磁漩渦附近的金屬殘骸並非遠航艦隊旗下的飛船或戰艦殘骸,應該是泰伯星人的星際戰艦殘骸。”指令官報告道。

盧塞洛的目光盯向了指揮台上的全息屏,他揮動著雙手,拾取了殘骸陣中的一塊較大的金屬殘骸,很快,有關該殘骸的相關資訊展示了出來。

的確,無論是其金屬構成,還是相關物理屬性,該金屬殘骸都不是遠航艦隊所屬的任何一艘星際艦船的材料構成,那麼,它無疑就是泰伯星人的星艦殘骸了。

這也表明,眼前的這個電磁漩渦襲擊了泰伯星人的6艘星際戰艦,想起之前他們的3艘星際戰艦無心戀戰,反而從“樂頓斯”號附近急速飛過的情景,盧塞洛斷定,這3艘星際戰艦的真正目的只是逃亡而已。

“船長,現在可以完全確定,之前的兩個電磁漩渦分別襲擊了遠航艦隊和泰伯星人的6艘星際戰艦,這與我們先前所推斷的結果相符,即有第三股力量參與了此次襲擊。”指令官分析道。

“還有,根據方位和星域距離判斷,泰伯星的6艘星際戰艦前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攻擊遠航艦隊,只不過,在它們實施攻擊前,第三股力量介入了。”導航官補充道。

盧塞洛點點頭,但心頭似乎仍有一絲疑慮讓他困惑不解。

“我贊同你們對前兩點的分析,如果說泰伯星人的3艘星際戰艦要逃離,它們為什麼不逃往菲達星?要知道,該行星的上空有他們的星際之門,逃往那裡,能更迅速地逃離這片第三股力量所涉足的星域,可它們為什麼要南轅北轍呢?”

船長盧塞洛的話令眾人陷入到了沉思之中,螢幕前的劉翰洋等人亦是如此。

不同時空下的“樂頓斯”號的指揮艙和其殘骸裡出現了相同的一幕,寂靜和思考佔據了所有,雙方均凝神思索著...

“到目前為止,第三股力量總動發射了3個電磁漩渦,分別襲擊了遠航艦隊和泰伯星人的星際戰艦,既然泰伯星人的星際戰艦有3艘倖存,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遠航艦隊也並沒有完全覆滅,他們也像泰伯星人一樣,加速逃離了這片危險的星域?”周芸打破了寂靜。

“你的意思是說,泰伯星人並沒有善罷甘休,他們去追擊遠航艦隊倖存的星際艦船了?”肖航皺著眉頭問道。

“我認為完全有可能!”劉翰洋揚了揚手,又接著說道,“泰伯星人有著豐富的宇宙航行經驗,他們對電磁漩渦似乎非常瞭解,迄今為止,我們並沒有發現第三股力量的隻身片影,也沒有遭到任何攻擊,足以證明,這三個電磁漩渦很可能並非我們所認為的是第三股力量所發射的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

“那會是什麼?”周芸和肖航齊聲問道。

“也許是一種自然現象,就像宇宙間的黑洞、脈衝星等星體或大質量恆星的殘骸體。”

眾人又陷入到了思考之中,他們並非天體物理學家,但對於劉翰洋所說的類似黑洞、脈衝星等天體還是有一些瞭解的,它們往往能爆發出超過人類認知的巨大能量,接近它們的星際艦船被撕裂成碎片也不足為奇。

“當然,以上天體只是我的一個類比,我認為,這3個電磁漩渦很有可能就是一種未知的天體,它們會在攻擊目標後,逐漸消亡。”劉翰洋補充道。

眾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回憶起電磁漩渦那令人捉摸不透的表現,似乎與劉翰洋所推匯出的結論不謀而合。

的確,自從涉足這片星域之後,他們所搭乘的運輸飛行器並沒有遭到攻擊,倘若是第三股力量所為,他們絕不會安然無恙,那麼,這三個電磁漩渦極有可能就是一種未知的天體,它們在攻擊目標後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然後逐漸消亡。

不同的時空下,“樂頓斯”號的指揮艙內也進行了激烈的討論,雖然盧塞洛等人沒有將三個電磁漩渦歸結為一種自然現象,但他們一致認為,既然泰伯星人的星際戰艦能在攻擊中倖存,那麼遠航艦隊也有幸存的可能性,而且機率很大。

也許,倖存的是主力。

此外,他們堅信,泰伯星人所幸存的3艘星際戰艦極有可能會繼續追擊遠航艦隊。

“樂頓斯”號調轉了航向,沿著之前泰伯星人的3艘星際戰艦所行進的方向全速駛去...

護衛遠航艦隊的安全是它的職責所在。

“樂頓斯”號駛離後,兩個相距約5萬公里的電磁漩渦在某種力的相互作用下漸漸地融為一體了,它們四周所旋轉的兩道金屬殘骸陣也合二為一了。

一道絢爛的亮光過後,兩個電磁漩渦似乎迸發了最後一絲能量,強度和亮度急速地衰減著,其所吸積的殘骸陣也出現了鬆散的跡象。

兩小時後,“樂頓斯”號出現在了另一處星域之中,該星域就是劉翰洋他們所乘坐的運輸飛行器在前往沃爾夫359恆星系統時所途徑的星域,正是在這片星域,他們發現了“樂頓斯”號大量的船體殘骸。

該船在追擊泰伯星人星際戰艦的途中遭到了另一個電磁漩渦的攻擊,船上的電子航行日誌完整地記錄了飛船遭到攻擊時的景象。

在泰伯星人的3艘星際戰艦飛過該星域35分鐘後,“樂頓斯”號才飛入了這片星域,隨著一個碩大的圓形光點在該船的左舷處爆裂開來,無數道鐳射一般的幽藍色粒子如同利箭穿透了船體,“樂頓斯”號在頃刻間碎裂成了無數個大小不等的碎片。

它被完全肢解了。

在被肢解的一瞬間,飛船上的各種探測裝置忠實地記錄了這令人驚駭的一幕,它們將資料上傳到了飛船的中心控制系統,該系統在匯總後將一部分資料分發給了電子航行日誌。

詭異的是,這些幽藍色粒子猶如一條條高速遊動的蝌蚪,儘管其周身由粒子組成,但其頭部卻充斥著雲霧狀物質,如同撲朔迷離的幽靈一般。

無數道幽藍色粒子從光點迸發的一剎那,以光速擊中了“樂頓斯”號的左側船身,幾乎將整艘飛船都包裹在了其中,但它們沒有從船身上穿透而過,而是全部吸附在了上面。

然而,吸附並沒有停留太久,僅僅數秒後,所有的幽藍色粒子全部墜落,就在它們墜落的一瞬間,“樂頓斯”號分解成了若干個大小不一的碎塊。

與此同時,那個碩大的光點開始急劇膨脹起來,轉瞬之間便膨脹了數萬倍,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電磁漩渦,足足有“樂頓斯”號的千倍之大,它攪動著大小不一的飛船殘骸瘋狂地轉動著,宛若一個吸積力強大的黑洞。

根據“樂頓斯”號被電磁漩渦襲擊時其電子航行日誌所記錄的時間節點,劉翰洋計算出了電磁漩渦從形成直至消失的時間,僅僅只有1小時31分29秒。

然而,此時間卻令他十分困惑,一般的武器在攻擊目標後會急速地消弭,無論是其所蓄積的能量,還是其所表現出來的亮度等外在特徵,皆是如此,而電磁漩渦卻在攻擊目標後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其所有特徵都與武器有著本質的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攻擊了遠航艦隊。

電磁漩渦究竟是什麼?

劉翰洋陷入到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現在,有關電磁漩渦如何襲擊遠航艦隊的謎團終於得以解開了,但它究竟是另外一種外星文明所釋放的武器?還是正如劉翰洋所說的,只不過是宇宙間的一種自然現象,一種超過人類認知的神秘天體?

一切都不得而知。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鐘山之神,殺敵就能無限加點

九葉劍草

1566

超龍神藍軒宇終極鬥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