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260年,耗盡了3代人生命的天啟艦隊終於抵達格利澤581恆星系統,這是一個位於天秤座、距離家鄉太陽系光年的系外星系。

它有著6顆圍繞著主序星格利澤581公轉的行星,有著太陽系那近乎完美的橢圓形軌道和低偏心率。

當恆星的第一縷光芒如晨曦般的陽光射進星系艦隊的舷窗時,鎖死在人們臉上長達兩個多世紀的笑容,如燦漫的薔薇在天際中競相綻開了。

人們撫摸著播撒在艦體內一抹抹橘黃色的光芒,就像迎接一個新生命的降臨。

這不是豪賭,也不是星際移民,準確地說是大逃亡,逃離祖輩們繁衍生息了整整數百個世紀的地球。

藍色!

在地球,有一種色彩,閃耀文明的程序,舞動著不朽的生命音符,那就是藍色,一種被地球人定義為大海的色彩。

在天啟艦隊整整260年的遠航中,他們沒有看到哪怕是一抹行星的藍色,但在格利澤581其中的一顆行星上,人們驚喜地看到了久違的藍色。

一顆被濃密大氣層所包裹的藍色海洋。

它那通體閃耀著湛藍的輝光,在恆星的光芒中折射著生命的讚歌,就像一顆鑲嵌在群星中的巨大翡翠,通透而湛藍。

星‎​​‎​‏‎‏​‎‏​‏‏‏際艦隊的所有人,哪怕是為戰爭而存在的機甲也懂得那是生命的藍。

在晨曦與黃昏的交替中,一片巨大的綠色陸地緩緩地沐浴在霧靄茫茫的光照中...

這是格利澤581恆星系統中的第三顆巖質行星,早在地球紀元的300多年前,人類就發現了它。

圍繞在該恆星系統的6顆行星分別以b、c、d、e、f、g拉丁字母的排序命名。

與地球一樣有著大海與陸地的這顆行星,被命名為格利澤581d,它將是人類的新家園,也將是最後的家園。

也許這是地球文明最後的輓歌,也許是一次涅槃重生...

2000多艘大小不一、功能各異的星際艦船,綿延在恆星最近的行星---格利581b的橢圓形軌道的切面上,長達5000公里的星際艦隊就像一座移動的鋼鐵大陸。

艦船的尾部閃耀著幽蘭色的光芒,它們就像無數個耀眼的星點,投射出一幅浩瀚的天際星圖。

更像宇宙中那孕育恆星生命的創世之柱,在空曠而深邃的寰宇中謳歌著生命的光輝...

此刻,星際艦隊已經掠過了行星格利澤581c的軌道,龐大的艦隊遮蔽了恆星那刺眼的光芒,所形成的巨大陰影猶如鐵幕一般籠罩在格利澤581d的表面上。

這顆壯麗的星球,在它百億年的漫長歲月中,迎來了來自20光年外,一個叫地球文明的流浪訪客。

星際艦隊開始了飛行姿態的調整,緩緩地泊入恆星格利澤581和格利澤581d之間的拉格朗日點。

200多艘戰鬥艦組成的混編戰鬥序列,開始往藍星的高空軌道集結...他們將作為戰鬥支援部隊,協助斥候編隊應對突發狀況。

由1艘行星文明評估艦、2艘行星生命探測艦、1艘回收艦、1艘行星大氣環境探測飛船、2艘行星地磁分析飛行器、3艘護衛飛船組成的斥候編隊也陸續向藍星的同步軌道集結,他們是進入這顆行星的先鋒部隊。

斥候編隊逐步回收了位於行星同步軌道的各種探測器,這些效能各異的探測器是兩年前先於星際艦隊抵達的。

目的是對該行星進行全方位的偵測和掃描,以確定其初始的大氣環境資料和文明等級,為後續艦隊大規模的進入,提供環境和文明指數預警。

斥候艦隊進行了最後一次飛行姿態的調整後,猶如一把把出鞘的利刃墜向藍星那稠密的大氣層...

斥候編隊總

指揮劉翰洋博士和5歲的周芸所乘坐的編隊旗艦---“雲蒼”號行星文明評估艦,此刻已經突破了黑障,懸浮在行星地表約500米的空中。

評估艦的下面是如同地球一般碧波萬頃的大海,在海陸連線處,一層薄霧籠罩著一望無垠的翠綠色大陸,一直延伸到遠處的天際線。

薄霧的上空,一輪桔色的“太陽”衝出了通紅的朝霞,緩緩地從地表深處升起,這個“太陽”就是格利澤581。

太陽射出的萬道光芒在陸地與大海之間鋪陳開來,給這顆未知的行星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帶。

斥候編隊幾乎所有的成員都靜靜地看著這場史詩般的日出,他們當中高達95%的人都是生平第一次目睹這壯闊的日出。

在他們的記憶中,能夠檢索到的這場壯麗詩篇的描繪,只能是影像資料和老一輩船員的口口相授。

5歲的周芸安靜地趴在舷窗上,呆萌的眼睛一動不動望著那輪漸漸刺眼的太陽,她那明亮而如黑寶石般的眼睛裡對映著太陽所散發的光芒,粉紅的臉頰上泛起一層微紅的光暈。

“地球上的日出也是這樣嗎?”周芸用她那稚嫩的聲音問道。

“嗯。”劉翰洋輕輕地點點頭,“比地球上的日出更壯觀,太陽也更‎​​‎​‏‎‏​‎‏​‏‏‏大!”

“那大海和陸地也一樣嗎?”

“除了比地球大幾倍之外,沒有任何區別。”

周芸還想問,站在一旁的行星文明評估艦艦長中野一弘向她做了一個禁聲的動作,她不情願地嘟起了嘴,然後將目光看向那漸漸明晰起來的大陸。

“博士,地磁分析飛行器和大氣環境探測飛船已經發回了這顆行星的各項資料引數,與兩年前先期抵達的探測器所探測的資料誤差不超過3%。”中野一弘說道。

劉翰洋點了點頭,示意他可以開啟量子資料傳輸儀。

很快,全息量子立體影像出現在指揮艙內,這是一個高3米、寬4米的三維立體顯示終端,猶如一道巨幕橫亙在劉翰洋眼前的空氣中。

終端上所顯示的翠綠色資料如同有韻律的音節不停地跳動著...

行星地磁飛行器傳回的資料:格利澤581d除了公轉週期比地球快了5倍、質量大了3倍之外,其平均密度和地磁強度等指標均與地球高度相似,存在四季交替。

“不過,這裡有條資料得補充一下。”行星文明評估員喬茵·梅斯說道,“該行星大陸的平均海拔高度為2375米,最低處也有1657米,可以定論這是一片高原大陸。”

“那就是說,即使發生200米的海嘯也不會淹沒大陸?”中野一弘半開玩笑地問道。

“是的,不過,你的資料有點小,透過計算機模擬,大陸可以承受高達562米高的海嘯襲擊,很難想象...”

“傳輸行星大氣環境探測船的資料。”劉翰洋打斷了梅斯。

很快,資料顯示在了終端上:大氣總質量是地球倍,其中氮、氧指標是地球倍,此外還有微量的甲烷、氫氣和塵埃等等,大氣成分與地球大氣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劉翰洋默默地看著這些資料,片刻後,目光轉向梅斯。

梅斯的臉上袒露出一種難掩的興奮:“斥候編隊的2艘行星生命探測艦在各自的落點區域,對該行星方圓1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進行了交叉式掃描,掃描的結果與2年前先期抵達的生命探測器各項資料基本吻合。”

劉翰洋的目光看向顯示終端,輕輕地點了點頭。

“該行星存在大量的矽基生命和部分碳基生命,海洋由各種軟體動物組成,陸地由各種脊椎動物和節肢類動物組成,數量為地球的5倍。”

“哇!5倍!”周芸用她那稚嫩的聲音驚呼道。

翰洋向她做了個噓聲的動作,她撅了撅嘴,撒嬌般地轉過了頭。

梅斯頓了頓繼續說道:“單體生物的大小均超過地球的6-8倍,有的甚至超過數10倍”。

她說完,輕輕地按動了一下全息鍵盤的按鈕,劉翰洋的眼前立刻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節肢類動物,足足有一輛公交車大小,長度大約有70米,類似地球上的蜈蚣。

它的全身遍佈著數不清的觸角,整個身體呈暗紅色,背部從頭到尾有數條紅色條紋,頭部有一間小房子般大小。

更另劉翰洋感到驚奇的是,它的頭很像地球上的眼鏡蛇,但眼睛卻發著熒綠色的光,呈複眼狀。

突然,它的大嘴猛然張開,一根足足有8米長的舌頭甩向空中,如閃電般地將正在飛過的一個通體發著紫色熒光的生物捲入口中。

速度之快,猶如閃電,令人難以置信。

劉翰洋向梅斯示意了一下,全息景象消失了。

“據生命探測器發回的資料,該行星存在低等文明,有部分探測器與之進行了第一類接觸。”

劉翰洋的眼前又出現一幅全景影象,這是一個類似於人類的四足動物,面部特徵有點像地球上的黑熊。

此生物高約5米,面板類似於蜂‎​​‎​‏‎‏​‎‏​‏‏‏狀結構,通體發散著熒綠色的暗光,下身較短、前肢頎長,一直垂到膝部以下,眼睛也呈複眼狀。

與之前那隻大“蜈蚣”不同的是,他的複眼中央有瞳孔,一對血紅色的瞳孔。

“該生物的演化路徑。”劉翰洋說道。

很快,全息影像中出現了一幅“熊人”的生物進化鏈: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海洋軟體動物---陸生動物---爬行類熊---直立類熊---現代熊---熊人。

一幅完整的生物進化圖。

“簡直是人類的進化的翻版!”中野驚呼道。

“該生物的文明程度?”

“根據另一艘處於內陸的行星生命探測艦發回的詳細資料,目前,該生物處於工業化的前夜,類似地球18世紀的水平。”

“那就是說,以它們目前的科技水平對我們造成不了任何威脅,一艘護衛艦就可以輕鬆地把它們打回石器時代。”中野一弘說完,臉上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請指揮官撤離高空軌道的戰鬥編隊。”

劉翰洋沒有理會他,眼睛看向舷窗外茫茫的大陸:“戰鬥編隊呆在高空軌道還是拉格朗日點,對於這種低等文明,沒有任何區別。”

“那我們可否與該文明進行直接接觸?中野一弘急切地說道。

劉翰洋低頭冥思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梅斯,接天啟艦隊總司令程一辰上將!”

“我艦與艦隊旗艦“先鋒”號在兩分鐘前就已經失去了聯絡!”

“轉接量子頻道!”

“量子通訊也中斷!”

“什麼!?”

一種不祥的預感縈繞到劉翰洋的心頭,航行260年來與“先鋒”號失聯,這還是破天荒的頭一遭,與其說常規通訊的中斷尚可以理解,但量子糾纏通訊中斷,讓他一時無法接受。

要知道,量子糾纏通訊中,互動所用的希格斯玻色子可在長達5萬光年的空間距離上瞬時傳遞資訊,能使希格斯玻色子急速衰減的力量,一定強大到足以瞬間吞沒整個天啟艦隊!

這顆行星一定存在著不為人知的神秘力量!

這股巨大的力量強大到簡直難以想象!

想到這裡,劉翰洋的臉色變得異常凝重起來,他感覺到一股冷肅的死亡氣息撲面而來...

“中野!”

“到!”

“命令斥候編隊進入以太化隱身狀態,除我艦外,其它艦船原地待命!”

“是!”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機甲巨獸

鴿子精小小

諸天夢境

孟求真

我也沒想無敵啊

百無一用啊

宇宙大戰第一部

閃爍的銀河

山海異世傳

李良傑

精靈寶可夢新世界

鬼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