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元素數字化的周芸計算機模型所提供的詳細引數,目前,科學家們已成功蒐集到了組成其身體85%的各類元素。

組成她身體的另外15%的各類元素其去向也已確定,它們同樣混雜在被摧毀的水星軍港附近。

這些煙霧中的大部分隨勝利返航的那支泰伯星人星際艦隊所形成的紊流被帶到了水星軍港至地球高空軌道之間的廣闊星域中。

一小部分因空間飛行器的降落而進入了其中一艘在“風刃行動”中受損的泰伯星人星際戰艦的機艙內,去向複雜。

另一小部分飄散到了宇宙空間。

還有極少的一部分進入了地球大氣層,參與了大氣環流,去向不明。

難題又一次擺在了機甲x367領導下的眾多科學家面前,好在科學家們似乎意識到這個問題遲早會顯現,他們早有準備。

科學家團隊的一名基因學專家和生物分子學專家研製出了一種生物機體元素追蹤器,經過對原生物體的組成元素進行取樣,即使該生物體已經被焚燬成灰燼或被氣化後形成煙霧,它也能準確地識別出組成該生物體的元素的最終去向。

生物機體元素追蹤器的研製成功,讓劉翰洋再一次欣喜若狂,它是“白雲”計劃的一個標誌性的成功,意義非凡。

有了它,因艦隊紊流而被帶到水星軍港至地球高空軌道之間廣闊星域中的那部分煙霧,定位、搜尋起來就方便多了。

只需向目標星域多投放幾枚生物機體元素追蹤器,該星域內所有煙霧中所含的周芸身體的組成元素都會被準確定位、識別,最終被收集。

即使是飄散到宇宙空間的那一小部分煙霧,無論它飄多遠,只要人類的星際艦船能抵達的星域就能將煙霧中所含的周芸身體的組成元素成功收集。

這部分煙霧無需擔心,即使再給它一年的時間,它也不會飄出太陽系,初步估計,目前它應該位於地球與木星之間的星域裡。

反倒是因空間飛行器的降落而進入了其中一艘泰伯星人星際戰艦機艙內的那部分煙霧和進入了地球大氣層,參與了大氣環流的那一極少部分煙霧,收集難度則非常大。

煙霧中所含周芸身體的組成元素一定會參與地球範圍內的物質交換和生物能量傳遞,它們會分散或者富集到數個乃至數百萬個動植物體內,收集難度相當大。

不過,這些元素並不會憑空消失,元素性質也不會改變,只是存在的物理形態和地域發生了質的改變。

由於與泰伯星人是敵對關係,人類是絕無可能進入泰伯星人的那艘戰損的星際戰艦內的,更不用說去搜集其艙內的煙霧了。

即就是泰伯星人吃錯藥同意了劉翰洋的要求,留存在那艘星際戰艦機艙內的煙霧也不知還剩下多少?

逃逸部分又飄到了哪裡?

沒有一個大致的區域範圍,生物機體元素追蹤器猶如老虎吃天、根本就無處下爪。

參與了大氣環流的那一極少部分煙霧,收集難度也不小。

煙霧裡的那部分周芸身體的組成元素若是仍然飄蕩在地球的大氣層裡,收集難度則相對較小,可一旦參與了大氣環流,隨著降雨、降雪落入地表、江河湖泊裡,情況就複雜多了。

收集難度會呈幾何級上升。

拋開技術因素,在泰伯星人已經完全佔領地球的情況下,如何說服敵人向一個隸屬於人類太空軍事作戰總署的一個機構開放領空和領海?

幾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打出科研的旗號,泰伯星人也會斷然予以拒絕的。

試想,地球曾經的主人以科研的名義在已被佔領的地球上的領空和江河湖海里做科研,即使泰伯星人的腦子抽了也會一口拒絕的。

除非武力威脅。

可武力恰恰又幹不過。

若是一般人,對於如此高難度的事,或因擦槍走火而引發人類與泰伯星人之間的大戰定會忌憚三分、三思而後行,可劉翰洋已經全然不顧及這些了。

復活周芸已經成為他心裡的執念,毫不誇張地說是活下去的執念。

任何難事和冒險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做。

他堅持兵分四路同時收集四個方向的煙霧,機甲x367在慎重考慮後拒絕了。

它以兩個方向的煙霧去向不明、環境複雜為由、並透過量子計算機數次失敗的模擬結果,終於說服了劉翰洋。

根據機甲x367和一部分科學家的策略,收集工作將分為3個步驟,首先收集的是水星軍港至地球高空軌道之間所彌散的那部分煙霧及飄散在地球與木星之間的那部分煙霧。

上述這部分煙霧收集起來相對容易。

第二步就是收集飄散進那艘戰損的泰伯星人星際戰艦機艙內的那部分煙霧。

第三步則收集進入了地球大氣層,參與了大氣環流的那一極少部分煙霧。

先易後難的收集策略是機甲x367和一部分科學家基於現實考慮而提交給劉翰洋的,顯然,他們擔心激進的收集策略會重新引發人類與泰伯星人之間的戰爭,故而才出此“下策”,以期點醒劉翰洋。

一方面是為了迎合他,另一方面希望事態的發展因時間和局勢的變化而向好的方向發展。

總之,充足的時間會讓太空軍事作戰總署的上級部門---軍事部乃至地球聯邦最高決策機構有充足的反應和危機應對時間。

策略雖然出自於機甲x367,但它並沒有如此的格局和危機意識,它的背後有李素佳的影子。

她主導了這一切。

很快,第一步驟的元素收集工作迅速展開了。

15架空間運輸飛行器以交叉飛行的方式向水星軍港至地球高空軌道之間的星域投放了5000多個生物機體元素追蹤器。

1天后,又出動了2艘運輸飛船、搭載著2000多架空間運輸飛行器向地球與木星之間的更為廣闊的星域飛去...

此行的目的是收集飄蕩到此處的那部分煙霧中所含的周芸身體的組成元素。

由於此處星域非常遼闊且飄蕩至此的那部分煙霧數量極其稀少,初步估計,收集工作將歷時半年之久。

1周後,一條喜訊終於出現在了日夜守候在全息監控螢幕旁的劉翰洋的眼前,水星軍港至地球高空軌道之間星域中所含的周芸身體組成元素的識別和收集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

投放在此星域的5000多個生物機體元素追蹤器中的1000多個精準識別併成功收集了飄蕩在此星域內煙霧中所含的周芸身體組成元素。

元素種類和數量均無遺漏。

接下來,機甲x367和眾多科學家們將著手開展收集存在於那艘戰損的泰伯星人星際戰艦機艙內的那部分煙霧中所含的周芸身體組成元素。

這一步兇險至極,猶如虎口拔牙,稍有不慎,人類與泰伯星人之間將戰端再起。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jojo的奇妙冒險之自由翡翠

馬豆本逗

滄海雷神之劍道崛起

大明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