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起用老將王翦

秦王贏政接到他李信兵敗自殺訊息,先是不敢相信,繼之是大怒,砸碎了御案上所有的東西,最後是仰天兩眼含淚,喃喃自語:

“驕者必敗。但是寡人養驕了他,罪過全在寡人!”

一直靜靜在旁看著他發脾氣的李斯,這時用溫和的話語安慰他:

“敗己經敗了,李信也已慚愧地自刎了,大王不必太傷心生氣,還是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辦。”

“來人,”秦王沒回答李斯的話,而是召進近侍:“你們準備車駕!”

“陛下要上哪裡去?”李斯驚問。

“去頻陽見王翦!”

“今天天色已晚,要去明天也可以,不然可派人傳他來。路途遙遠,不通知突然而去,會使王翦驚惶失措。”李斯勸道。

“寡人不去,這兩晚也會失眠,錯誤在寡人身上,自然應當到王將軍府上認錯。”

秦王只帶領幾名隨從,乘坐一輛輕便馬車出發了。一路飛快地賓士,到達王翦府上時,已是第二天深夜。

王翦早已得到秦軍在城父城大敗的訊息,所以得到先遣近侍來報,秦王隨即會到,他也並不驚訝。他換好了朝服,帶著合家大小在大門跪接。

秦王一下車,就拉著他的手將他扶起,一直進到密室都末鬆手。

坐下以後,秦王先開口道歉:

“李信在楚大敗的訊息,將軍想必知道了。”

“老臣在家養病,對外界事情已經隔膜,只聽到傳聞,對事情始末不太清楚。”王翦裝糊塗。

“將軍不必再裝胡塗了,”秦王說:“寡人前次不用將軍之計,導致李信這個年輕人喪師辱國。現在得到訊息,楚國要集中全力向西進兵,將軍雖然有病,難道眼看著國家危急不管,看著寡人憂心忡忡也不問?”

“陛下,老臣實在是又老又病,頭腦整天昏昏沉沉,一點都不管用了,還是請大王另選良將,以免誤了國家大事。”王翦站了起來,恭首推辭。

秦王知道王翦心裡有氣,就拿出大將的印信親自佩在王翦身上,說:“由於寡人年輕,用人不當,而今李信打了敗仗,證明老將軍的話是對的。現在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出兵,楚軍就可能反攻,請老將軍念在國家利益上,再次掛帥出兵吧。”

王翦到底是老將軍,大敵當前,他還是考慮軍隊和國家的前途,何況秦王又這樣懇求自己,於是他說:

“如果非讓我去不可,我還是那句老話,六十萬兵士,不能少。”

秦王問:“秦國曆來用兵都不超過三十萬,少一點兒為什麼不行呢?”

王翦說;“做事要實事求是。現在秦軍把韓魏趙燕四國都平了,楚國一定會做垂死掙扎。楚是大國,人口五百萬,楚王要動員百萬兵員,不費吹灰之力。楚國地域廣闊,迴旋餘地大,如果我們佔了他的十座城,難道不需要十萬兵來守住?還有項燕是楚國名將,和他打仗,不僅要看眼前,還要防備身後,稍一疏忽怠慢,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我要六十萬兵,嚴格講並不多,否則仍有失敗的可能。”

秦王聽了說:“到底是老將深思熟慮。寡人真後悔上次輕信了李信的話。好吧,六十萬就六十萬吧。”

秦王別了王翦回到咸陽。當下令派兵的時候,他又產生疑慮:萬一王翦反叛怎麼辦?國內的兵調空了,內外沒有誰能敵擋住他了。秦國六代君王奮鬥百多年,最後會不會成果被別人篡奪?但兵又非出不可,怎麼辦呢?最後他想出一個辦法:用情感拴住王翦。

秦王找來李斯,吩咐:“你帶著華陽公主,再從宮裡選美女百人,到頻陽去找王翦大將軍,傳我的話,請他就地與公主成親。”

李斯應命去了。

王翦從頻陽出發,走出五十里,就遇上李斯的送親隊伍,那裡前不到村,後不抵寨,由於是大王之命,就列兵為城,中間設錦帳,王翦和公主那夜就在此地行合巹禮。之後王翦帶著公主來到咸陽,向秦王謝恩。

秦王交給王翦六十萬兵士的兵符印信,仍派蒙恬為副將。出兵那天,秦王親自把王翦送到城外,在那裡擺上酒席,為他送行。王翦斟上杯酒遞給秦王,說;“請大王乾了這杯酒,我要請求一件事。”

秦王接過酒喝下說:“有什麼事,將軍只管說吧!”

王翦從袖口掏出一張單子說:“請大王把這些田產房屋賞給我好了。”

秦王一看,所要東西也不是很多,笑著說;“將軍成功回來,必然跟寡人一起同享富貴,難道還怕受窮嗎?”

王翦說:“臣想在還有些用處的時候,請求大王賞臣些房屋田產,讓臣的後輩以後好能吃碗平安飯。”

秦王說:“我把公主都許配給你了,你還不放心嗎?”

王翦說;“正因為大王把公主許配給我,我家一下子就增加了百

多人。這些宮女的費用要超過平民百姓幾十倍,她們又不能勞動,我怕不能養活她們,不放心啊。”

秦王大笑起來,心裡想:“這老頭真有點小家子氣啊。”完全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翦帶兵走了一段路,又派人回去請求秦王,再派幾十個種田人去他家裡耕田。過了幾天,又派人去向秦王要求給他家買牛、買馬。副將蒙恬見王翦三番五次向秦王要這要那,又沒有一次要很值錢的東西,就笑說:“打完仗回來,將軍還怕缺了這些東西嗎?幹嘛要這樣給大王去添麻煩呢?”

王翦咬著耳朵對他說:“你可知道大王心裡的擔心?這回交給我六十萬大軍,把全國的兵都交給我了,能不擔心?我一次又一次請求要這些東西,為的是叫他知道我惦記著的只不過是這點家庭小事,並沒有大野心,好讓大王安下心來。”

蒙恬這才明白過來,點頭說:“老將軍高見,末將佩服。”

王翦的大軍到了前線,就地駐紮下來。

楚國得知王翦把秦國所有的兵都帶來了,也把國內的五十萬兵士全部調來抗秦。楚王心裡明白,這是生死存亡的一次大決戰了。大將項燕帶著二十餘萬兵,副將景騏也帶著二十餘萬兵。雙方集結著一百萬多萬兵士在前線,方圓幾十裡全是營寨,做起飯來,炊煙遮天。楚軍也很自信,絲毫沒有半點恐慌情緒,每天都向泰軍挑戰,恨不得一下把秦軍打垮。

王翦令將士們築起堡壘,不同楚兵交鋒。這樣呆了幾個月,戰士們吃得好,沒事做,大夥兒就在營內賽跑、摔跤……玩各種遊戲。

王翦看到這種情況,笑說:“好了,我的兵就要可以用了。”

秦王看著王翦帶兵到了前線,卻不進攻,不知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就幾次派人來打探、催問。王翦總是笑著回答,請大王不要著急,老將自有招法。李信就是求功心切,用兵太急,才遭致失敗。我現在是要和項燕比耐心。王翦還告訴來使:請大王再看看《曹劌論戰》的故事。

秦王再看了《曹劌論戰》的故事,心有所悟,遂不再催問王翦。

這樣堅持了很長時間,項燕沒法和秦軍交鋒,軍中糧草卻難以供應,他想;“看樣子,王翦是來駐防的,我陪著他沒意思。”就把自己的一部分隊伍調到朝東去,誰知他的隊伍剛一動,王翦的隊伍就傾巢出動,兇猛追擊。楚軍毫無準備,只有逃跑,一路亂哄哄地被秦軍趕殺過來。

王翦一路打下淮南、淮北,直打到楚國都城壽春,副將景騏被逼得自殺,楚王負芻也當了秦國的俘虜。

項燕在淮上招募了二萬五千壯丁,到了徐城,遇見楚王的兄弟昌平君,剛從壽春逃出來,說是楚王被擄走了。項燕說:“吳越有長江可以防禦敵人,有地一千多里,還可以立國。”他率領剩餘人馬渡過長江,立昌平君為楚王,準備死守江南。

王翦聽到項燕和昌平君逃到江南,就命令蒙恬造船,又訓練了一隊水兵,接著渡過長江,攻打楚軍殘部。楚軍到江南立足未穩,就被秦軍趕到追殺,一敗再敗,昌平君在混戰中陣亡。項燕見大勢難挽,嘆了口氣,自殺了。秦王把楚國分成三個郡——南郡、九江郡、會稽郡。

王翦滅了楚國,得勝回朝,就向秦王告老還鄉,秦王賞給他黃金千斤,王翦堅決不接受。

泰王說;“你出征時不是很怕受窮嗎?”

王翦說;“我怕大王不相信我,疑心我帶著這麼多部隊起不良之心,就裝小家子氣安大王的心,現在仗打完了,兵權也交還了,用不著再裝小家子氣了。”

秦王說:“你的機智是別人難學的啊,你不愧是泰國的名將,智勇雙全。”

王翦辭別了泰王,回頻陽養老去了。

秦王知錯能改,王翦知心待主,兩個人都是聰明人。上下合心,才能辦成大事,秦國的勝利不是偶然的,因為它有聰明、合心的主君和將領。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戀和女神校花

喜歡豚尾猴的沈小姐

我的婚姻是座牢

初挽挽

我的電視機能穿越影視

作者宇作家

凡人飛昇錄

呆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