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雙美(散文)

荷花

長春南湖西北角有一片荷塘,約四、五畝的面積。閒暇時散步,很喜歡到這荷塘邊走一走,坐一坐,觀荷、賞荷。

夏季的下午,陽光燦爛,水波不興,數百朵荷花靜靜伏在水面,沒有動作,沒有聲息。她們是睡著了吧,這正是午睡的好時光呀。一朵朵荷花展開碧綠的睡袍,在寬大的水床上安眠,粉紅色的臉微現出安祥的笑容。我獨自坐在荷塘僻靜的一角,默默望著一個個酣睡著的荷花睡美人,耳邊不覺響起了柴科夫斯基著名的《睡美人》芭蕾舞曲。樂曲悠悠,似在給荷美人催眠,她們睡得更香甜了,舒展開豐腴的身姿,盡顯出嬌酣慵懶的睡態。美女的睡態是很動人的,因為放鬆,軀體自然伸展,使曼妙地曲線更加柔和圓潤;因為夢中美好的憧憬,嘴角現出淺淺的笑窩,兩腮凹顯圓圓的酒窩。在我的眼前,就是幾百個這樣的睡美人,那是怎樣的一種靜美呀,天地間皆因這種靜美呈現出安謐與祥和。我一動不動地坐著,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驚動了荷美人甜美的睡夢、嬌美的睡態。我又有些遺憾,不會作曲,如果有柴科夫斯基的才能,一定為眼前這些睡美人作一首安眠曲,讓她們睡得更甜、更美。

起風了,風吹動湖面,皺起一圈一圈的漣漪。荷花聽到了風的呼喚,隨風翩翩起舞,寬大的碧綠舞裙搖曳翻飛,柔軟的腰身劃出各種優美的曲線,粉紅的頭頸靈活地擺動,顧盼自如。荷美人優雅的舞姿,令我想起了德加畫中美麗青春的芭蕾舞女。風加大了,荷美人舞蹈得更加暢意恣肆,如舞劇《天鵝湖》中那段歡快奔放的西班牙舞。我目不轉睛全神貫注地觀賞感受著荷之舞。只有胸中天真無邪才能這樣輕鬆自如地舞蹈,只有心無纖塵才能展現如此似夢似幻的舞姿……。是的,荷美人具有這樣的資質,她與世無求而奉獻甚多,她身陷泥淖卻品質高潔……。孔子認為“思無邪”才能創造出優秀的藝術,荷美人用天然純樸的舞蹈為這個論斷做著註腳。

“映日荷花別樣紅”,雨中的荷花卻又是一種姿容。細雨瀟瀟,我坐在荷塘南邊的九曲長亭裡觀賞荷花。密集的小雨珠滴在寬大的荷葉上,“刷、刷、刷……”,如無數把沙錘在輕輕揮動,似在撫摸我的面板,又似在撫摸我的心,使我有一種麻酥酥的感覺,癢癢地很舒服。雨大了些,增大的雨珠齊齊打在荷葉上,“啪、啪、啪……”,如無數定音鼓在敲動。“大珠小珠落玉盤”,就是這個樣子,就是這種聲音啊。雨中的荷葉,就是一把琴,就是一張鼓,任雨水來撥動,來敲打,奏出別緻的天籟。獨坐亭臺,聆聽這免費的天然音樂會,感受可用兩字表達——陶醉,也可精簡為一字——美。

雨停了,初霽的天空明淨透亮如藍寶石。再看雨後之荷,葉面、花瓣都掛著晶瑩的雨珠,似剛沐浴過的美少女,玉面柔潤,含羞帶嬌,綠處顯碧,粉處現紅。“出水芙蓉”,這個片語已成為形容美的成語、典故,成為美的象徵。雨後的荷花是最美的,經過雨的沐浴荷花更加鮮嫩,受到雨的滋潤芙蓉更加挺拔。所以許多攝影師都把“出水芙蓉”當作拍攝物件,把這美的瞬間留存世上。

荷的明淨清潔不只在碧的葉,粉的花,白的藕,那是深入到骨髓,深入到本質的。“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歷來為世人所公認,所稱頌。其實荷不只是出汙泥而不染,她是化腐朽為神奇了,生長在汙泥中,卻吸收汙泥的腐植質,生出潔美的葉和花,生出雪白且甜美的藕和蓮子。難怪觀音菩薩要坐蓮座,行走時腳步蓮花,她是要度眾生出苦海,出汙淖,與蓮花一樣的心地,一樣的意願呀。

蘆葦

水中蘆葦也是我深為喜愛的。最早感受蘆葦之美,是於少年讀《詩經》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悽悽,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蒹葭,蘆葦也,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蘆葦蒼蒼,露水盈盈,晶瑩似霜。這美的情景,美的境界,深深打動了我,油畫般銘刻在我的心上。

壯年時參加一個筆會,我來到吉林東部向海溼地自然保護區,那裡有數萬公頃的蘆葦蕩。正值夏季,蘆葦繁茂,密密匝匝,遠接天際。站在高地上展望,密集的蘆葦如綠的海漫延四方,風吹葦擺,似海波在滾動,那氣勢真是豪邁,雄偉。我被蒼茫的蘆葦蕩震撼得心跳不止,似乎肉身就在這綠的海上沉浮,飄動。單看這蘆葦,孤伶伶一棵細莖,幾片尖葉,極普通,平凡,可千萬蘆葦集結在一起,就是千軍萬馬,就是雄師鐵騎,就形成這雄偉與蒼茫。荷花池是嬌柔、雅緻的美,蘆葦蕩則是樸實、粗獷的美。

坐在汽艇上鑽入蘆葦蕩,小小的艇在窄窄的縫隙中穿行。緊貼著我們的蘆葦有兩人高,被汽艇湧起的波搖擺著,似迎賓在向我們招手,又似衛兵在向我們敬禮。蘆葦叢擺動的呼呼聲與水浪滾動的嘩嘩聲合成激昂的軍樂,我感覺好像是在檢閱部隊,不覺舉起右手揮動,心中喊道:“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

不過,我忘不了“蒹葭蒼蒼”那美的意境,那是秋季的蘆葦呀。秋季,我再次來到蘆葦蕩,果然,那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境界。蘆葦的莖由綠轉黃了,而且開出了花,蒼白色,在蘆葦的上部,一長串,如蘆葦的白頭。無數這樣蒼白的頭顱聯結在一起,那就是蒼蒼了——蒹葭蒼蒼。這樣一片茫茫白頭形成一種蒼涼的意味,蒹葭蒼蒼,人心也蒼蒼。蒹葭萋萋,人心也萋萋,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啊。再次眺望蘆葦蕩,感受到浮動的蒼白中又不只是蒼涼,還有一種蒼勁在裡面。蘆葦的莖枯萎了,但更加堅韌,所以才成為造紙和屋頂的優質材料(北方農屋常用蘆葦做屋頂再鋪上鹼泥)。它的頭雖然蒼白了,但卻高昂地挺立著,蘆花似雪,有雪的高潔與剛強,它不會向秋風低頭,也不會向即將到來的嚴寒俯首。它會在冰凍中熬過三九酷冬,在春天萌發新的蓬勃生命。曹操詩歌的風格是蒼涼慷慨悲壯,深秋蘆葦結成的意境也是這種風格。夏季蘆葦展現的是生命的蓬勃、繁茂,秋季蘆葦展現的是生命的悲壯與不拔。不少畫家喜歡畫蘆葦(如吳冠中,馮驥才),但多畫深秋蒼蒼的蘆葦,他們欣賞此時蘆葦的風格與意境。現在不少商場和住家把白頭蒼蒼的蘆葦擺放在廳堂裡,作為一種裝飾,也是這樣一種心境吧?

水中雙美,我喜歡,很多人也喜歡,因為她和他確實都很美。(未完待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豪:消費返現,走上人生巔峰

白雲繁星飄飄

人在高武世界,校花逼我當男友

o不吃南瓜o

人在緬國,我靠抓人販子成立公司!

元氣有限鹹魚

歐少的掌上罪妻

半壺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