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王宮。

時值深秋,花園裡開滿了顏色各異的菊花,趙平近些日子比較忙,無暇顧及後宮,因此便讓錢冰兒舉行賞菊大會,將他的妃嬪全都喊來,也算是舉行一個盛大的家宴。

一開始眾妃嬪都是跟在錢冰兒身後一起賞菊,畢竟錢冰兒是王后,沒有發話,眾女是不敢四散開來的。

錢冰兒領著一票衣著華貴的婦人簡單的逛了一圈之後,便笑道:“諸位姐妹們,不必跟在本宮身後,可四散開來,本宮在前面樓閣備了幾桌酒席,若是逛累了,姐妹妹們便前往樓閣呢吃酒。大王還說了,他雖然沒有空過來,但是卻說讓姐妹們盡興,並且作詩詞歌賦及畫作,大王已經準備了獎品作為賞賜!”

眾女見此便四散開來,趙平的妃嬪比較多,其樂融融,不爭風吃醋那是不可能的,因此眾人彼此之間也是一個個小團體。

其中蔡琰、孫薇、吳氏是一個小團體,張芯、張寧是一個小團體,董白、董宜、劉香兒是一個小團體,公孫月、胭脂是一個小團體。

貂蟬和孫尚香沒有各自的小團體,因此走馬觀花的看了一下之後,便一同來到了樓閣內。

貂蟬是因為太受寵了,趙平一個月有的時候有七八天都是在貂蟬房中,有的時候比王后錢冰兒還要多,因此眾妃嬪雖然表面不說什麼,但心中對貂蟬都起了嫉妒之心。

和貂蟬一樣受寵的還有孫尚香,只是吳國突然撕毀盟約,不宣而戰,給趙國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因此眾女有意無意之中便疏遠了孫尚香。

雖然沒有人敢針對孫尚香,但是孫尚香還是能感覺出來的,她也很是無奈,先前吳國為了生存將她獻給了趙平,如今吳國又撕毀盟約,這讓夾在中間的孫尚香很是為難。

王后錢冰兒見孫尚香皺著眉頭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忙出言道:“孫妹妹?你這是怎麼了,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孫尚香忙回道:“多謝王后姐姐關心,我只是想起如今吳國正和大王交戰,我在這宮裡頭有些難自處罷了!”

錢冰兒多少也能理解孫尚香此刻的心情,因此忙說道:“妹妹且不必擔心這些糟心事,再者說了家國大事從來不是我們女人所能決定的,妹妹應該很清楚大王不會因為兩國交惡而冷落了妹妹,據本宮所知,大王這幾晚可是一直待在妹妹房中!”

孫尚香是有苦難言,雖然趙平這幾晚都歇在她的房中,可先前她侍寢的時候,趙平都會說一些情話,甚至還會顧忌她的感受,但這幾晚,她能覺得趙平性情變了,而且......

孫尚香苦笑道:“姐姐!我倒寧願大王不來我這,姐姐可知道這幾日大王十分兇悍,若是今晚再來,那妹妹我就剩半條命了!”

錢冰兒見此說道:“本宮雖然不干涉朝政,但是也知道吳國十萬大軍就快攻佔豫州郡了,大王這幾天心情不好,妹妹是吳國的郡主,大王自然將怒火都發洩在妹妹身上!”

恰在此時,趙平自外邊走了進來,而後看著錢冰兒笑道:“你們聊什麼呢?”

錢冰兒忙笑道:“大王不是說不來了嗎?”

趙平笑道:“寡人是忙裡偷閒,而且和魏國的戰事結束了,寡人抽調了近二十萬兵馬進入豫州,準備一舉消滅吳國!”

趙平並沒有避著孫尚香,孫尚香聽到趙平這麼一說頓時臉色慘白,而後忙跪在地上說道:“大王!妾身願休書一封給二哥,勸兩國罷兵言和!”

趙平皺著眉頭說道:“寡人此次出動三十萬大軍討伐魏國,曾來就沒有想過吳國會反水攻打我趙國,如今魏國已經被擊敗,只剩一州一地,寡人是時候騰出手來收拾吳國了,即便你哥哥現在派人和寡人議和,那也晚了,除非......”

孫尚香忙問道:“除非什麼?”

趙平笑道:“除非你親自寫一封信,就說一年多未歸家,甚是想念家中親人,特請寡嫂喬氏前來晉陽王宮小住一段時間!”

趙平的話落之後,孫尚香的小嘴張成了一個大大的O形,因為她做夢都沒有想到,趙平竟然打起了她大嫂的注意。

趙平並沒有理會震驚不已的兒女,而是繼續說道:“聽聞江東二喬十分貌美,今孫策去世,大喬寡居,何不將其接入晉陽,一來可以解尚香思念親人之苦,二來寡人也能見見這江東第一美女!”

孫尚香沒有想到趙平竟然惦記她的大嫂,本想直接拒絕,但是想想如今的局面,因此忙說道:“大王若是喜歡江東美女,妾身這就休書一封給哥哥,讓其獻上數百江東美女。至於我那大嫂,向來生性寡澹,不討人喜歡,若是入了宮,定會惹怒大王,大王又何必多次一舉!”

趙平笑道:“江東美女千千萬,寡人只對二喬感興趣,香兒寫不寫這封信寡人並不是太在乎,不過寡人相信要不了多久,吳國會主動將大喬獻給寡人!”

......

豫州。

周瑜率領六萬餘大軍已經攻打了豫州兩個月,損兵折將兩萬餘人,但卻始終未能將豫州城拿下,為此周瑜給孫權送去書信,由呂蒙統率五萬大軍進駐豫州,準備拿下豫州全境。

但是周瑜不知道的是,趙國近二十萬大軍已經在陳留集結完畢,陳留本來是魏國城池,並沒有落到趙國手中,但是曹操為了保住整個徐州,便將袞州最後一座城池獻給了趙平。

由於趙魏議和是瞞著吳國的,因此直到二十萬大軍突然從陳留殺至梁郡、陳郡。兩地的吳國守軍猝不及防之下被襲擊,無法抵擋。

直到趙雲統率三萬蒼狼騎疾馳至項縣附近,周瑜方才反應過來,但為時已晚,二十萬趙軍,有七八萬騎兵,野戰無敵,吳軍常常還沒有列好陣型,就已經被騎兵給沖垮,而後無情的殺戮。

趙雲統率三萬騎兵並不是奔著周瑜而來的,他的目標是佔領廬江港,將吳國全部軍隊都留在長江以北,如此一來,趙國可一戰殲滅吳國主力。

周瑜統率三萬餘人為了順利的撤走,下令放火燒成,用來阻攔趙軍的進攻節奏,但是趙國騎兵的速度太快了,等到周瑜趕到廬江郡之後,卻發現廬江港早就被趙軍攻佔,而他正好撞到了趙雲的槍口之上。

呂蒙統率五萬大軍剛到達廬江,聽聞趙國二十萬大軍來襲,也是嚇了一跳,這種時候,他已經不想著佔領豫州了,一面收縮兵力駐守在壽春,一面差人去給孫權送信。

吳國王宮之內。

孫權正在同一眾大臣飲宴,因為天下諸侯只有吳國從趙國手裡佔到了便宜,並且即將拿下整個豫州,孫權也向眾吳國大臣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君主。

“報!”

一名武將急匆匆地跑了進來,而後朝著孫權拜道:“大王不好了!趙國同魏國罷兵言和,趙王調動二十萬大軍進入豫州,我軍潰不成軍,先前打下來的豫州之地,悉數被趙軍奪回,並且趙軍已經兵至廬江郡內!”

孫權整個人都傻掉了,良久方才反應過來,忙說道:“周大都督在哪?還有呂將軍的五萬大軍也全軍覆沒了嗎?”

“大王!大都督為了阻止趙軍,下令放火燒城,不成想率軍剛至九江郡,便遭到了趙國騎兵的突襲,一番廝殺之後,黃蓋、甘寧、韓當等被俘,大都督身負重傷,只帶不到兩千人撤退至塗山寨,而呂蒙大將軍則是駐守在壽春!”

吳國眼下滿打滿算也不過十五萬士卒,已經有六萬士卒戰死,若是呂蒙手裡的五萬士卒在消耗光,那麼吳國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孫權內心十分著急,孫策曾說過,外事不決問周瑜,但是如今周瑜被困在塗山,根本就沒法問,因此孫權忙喊來諸葛瑾、張昭等文臣商議對策。

張昭出言道:“大王!趙國雖強,但是沒有水軍,不可能渡過長江攻打我吳國,依臣只見不若放棄九江和廬江,將軍隊撤至長江以南,憑長江天險固守即可!”

諸葛瑾忙道:“大王!江北港口皆被趙國所佔領,呂大將軍的五萬士卒只怕撤不回來了!”

孫權忙急道:“寡人召你們來就是為了商議對策,這五萬大軍一定要想法子全都撤回來!”

張昭和諸葛瑾相視一眼,而後說道:“大王!趙國和魏國大戰剛剛結束,趙王之所以大舉進攻我吳國,為的是報我國背盟一事,依臣之見,大王可差人備齊金銀珠寶前去趙國求和,如此一來即便長江以北的城池丟失,但只要周大都督和呂大將軍能順利的回到江東,那我們吳國就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孫權見此趕忙下令搜刮金銀珠寶,而後派諸葛瑾為使臣前往晉陽同趙平議和。不過諸葛瑾一行人並沒有到達晉陽,而是在來到了豫州,由軍師陳宮負責議和一事。

就在吳國和趙國議和之時,劉表的使者卻是抵達了晉陽,但是趙平並沒有接見。

此前劉表命蔡帽統領五萬兵馬攻打宛城,一直未克,而諸葛亮則是和張郃分領益州軍和無當飛軍。

張郃統率五萬無當飛軍攻佔了新野城,切斷了蔡帽後撤之路,趙平見此派人勸降蔡帽,在允諾了許多好處之後,蔡帽所部三萬兵馬投降於趙軍。

而諸葛亮攻入荊州以來,由於熟悉地形,因此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不到半個月便包圍了襄陽城,彼時劉表聽聞魏國和趙國之間的戰事已經結束,因此急忙派人求見諸葛亮想要議和。

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接見劉表派去的使臣,而是讓劉表的使臣直接去晉陽,諸葛亮則是分兵攻佔荊南四郡,因此當劉表收到使者回信說讓他獻城投降之時,整個荊州除了襄陽城之外,其餘城池皆被諸葛亮統率的益州軍給佔領。

荊南四郡有三郡在吳國手裡,但是吳國大軍此時被困在長江以北,孫權為了保證趙軍不會打過長江,抽調走了零陵、武陵、長沙三郡的大半士卒,因此如今這三郡之地加在一起也不過三四千兵馬。

諸葛亮在張任、嚴顏、吳懿、李嚴的輔左之下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荊南四郡。

當孫權聽到諸葛亮佔領了荊南四郡之後,整個人癱坐在地上,因為荊南四郡一失守,也就意外著,趙國不用渡過長江,也能從西南殺至吳國腹地。

張昭自外面急匆匆地走拉進來,儼然也收到了長沙郡失守的訊息,孫權忙問道:“張卿!議和一事可是有了結果?”

張昭見此忙說道:“大王!諸葛瑾傳來書信說,趙國同意議和,但是必須交出長江以北所有城池和港口,並且.......”

孫權忙問道:“並且什麼?快說!”

張昭見此方才小聲說道:“趙國要求將先王遺霜送至趙王宮!”

“什麼?”

孫權忽然整個人都愣住了,而後不由得怒道:“趙國豈能如此羞辱寡人,讓寡人將寡嫂獻出,寡人豈不是要被天下人所恥笑,可惡!”

孫權又道:“大哥將王位傳給我,可是如今我竟然連大嫂都保不住,即刻給諸葛瑾傳去命令,就說趙王要多少美女,寡人都答應,但是將大嫂獻出去,絕對不行!”

張昭見此便說道:“大王!諸葛瑾在信中說,如果大王不將先王后喬氏獻出去,那麼趙國大軍定會親自來取!”

張昭說著又說道:“大王!據臣所知,趙王尤好熟婦,所以若是大王不將喬氏獻出的話,那麼不出一年,我吳國必亡矣!”

孫權不由得長嘆一口氣而後說道:“就算寡人獻出喬氏,也只不過苟延殘喘幾年罷了,趙國定會再度攻打吳國,到時候就是吳國的劫難了!”

張昭見此便說道:“既然如此!大王何不獻國投降,興許能封個安樂公!”

孫策忙道:“我吳國基業是父輩幸辛苦苦打下來的,不到最後一刻,寡人豈能拱手讓人!”

張昭這才說道:“大王!既然如此,似乎就沒了選擇!”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從秦時來

木魚花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