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考場中一眾考生還沉浸在到底哪隻兔子是兇手,那隻兔子是幫兇的時候,下午的考試試題赫然被兩名甲衛給抬了上來。

待看清上面的試題之後,不由得都下傻眼了,這些數術題未免也太難了一點吧?但是身為讀書人,對有難度的考題向來是充滿期待的。

他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計程車子,雖然有不少是名士,但大部分都是寒門士子,之所以願意前來參加應試,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趙平麾下的影衛給他們發了盤纏,並且有需要的話,會讓他們和趙國商會的商人一起前行,而且只要他們進入趙平掌控之地,那麼只要亮出應試的牌子,在趙國商會名下的客棧都是吃住免費的。

千金買馬骨的道理,趙平自然是懂得,也正是因為趙平對文人的厚待,使得荊襄之地的年輕俊傑諸如徐庶、龐統等都前來應試。

當這些士子進入趙國境內看到平坦的官道,一望無垠的麥田,麥田裡辛勤勞作的農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以及那到處玩耍、歡聲笑語不斷的孩童,無一不在彰顯著這裡的百姓安居樂業,衣食無憂。

特別是當他們走到城內,看到沿街兩旁整整齊齊的商鋪,以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市集時,無疑是震撼的。

只要你持有特製的應試小銅牌,那麼你便可以去任何一家懸掛趙國商會旗幟的客棧挑選一間上房免費居住,並且一日三餐,到了飯點,小二自會端上色香味俱全的菜餚送入你的房間,甚至中午和晚上還有一壺小酒。

你可以一直在房內安靜的讀書等待應試,但如果你是好動的人,夜晚來臨,你也可以去花街體驗一下青樓女子的風情,若你是才高八斗,也可留下幾筆墨寶,說不定那賣藝不賣身的女子就會主動留你過夜,享受一下床笫之歡。

所以在晉陽生活的這短短一兩個月之內,這些士子心中都產生了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定要留在趙國,為趙王效力,畢竟這樣的待遇,是多少寒門士子夢寐以求的。

眼前的試題雖然難,但該做還是得做,第一道做出來,就做第二道,第二道也不會,那就做第三道、第四道,而且最後兩道是考問題,因此眾人是各顯神通,想到什麼方法都寫下來,就是想不到,那也寫一首小詩,或者來一篇讚美趙平治下民生安樂的歌賦,他們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想盡辦法留在趙平麾下謀個一官半職。

一下午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當蔡邕站起身來看了一眼即將落下的太陽,而後讓人敲響了考試結束的銅鑼之後,自有考場人員前去收答卷。

有的考生還在稿紙上演算著,不知道是沉浸在雞兔的問題當中,還是沉浸在和尚吃燒餅的問題中。

當考卷被收回,考生們走出考場之後,捶胸頓足者有,抱頭痛哭者有,更有甚者更是朝著王宮所在之地行了跪拜禮,而後五體投地的說道:“趙王真是才高八斗,某不如也!”

徐庶、龐統、魯肅三人一道前往客棧,徐庶出言問道:“子敬、士元,今日兩場的考題,你們可都答上來呢?”

魯肅沉思道:“上午的那道兔子殺人題,我雖寫出了一點推論,但細想想總覺得哪裡有點不對勁,這下午的數術題更是讓我又嚇了一跳,特別是後面那道稱量大象體重的方法,讓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龐統也說道:“上午的那幾道桉件題,除了第一題都點深度之外,其餘兩道倒也不難,只要稍微細心一點,很容易就能發現端倪,下午的數術題,前面精算一下也能得到結果,還有那個稱量大象的,方法不止一種,只有第一題雞兔同籠,我多少有些沒想明白,咱們三人當中,子敬最擅算學,應該也得出答桉才是!”

魯肅忙道:“第一道題我倒是算出來了答桉,只是寫的推論多少有點複雜,我們三人不妨趕緊回客棧好好商討一下!”

徐庶回道:“今日的試題皆是趙王一人所出,由此可以看出來這趙王的學識在我們三人之上啊!若能在這樣的主公麾下當官,你我三人也不算屈才!”

魯肅也說道:“某敬佩的不僅僅是這趙王的才華,而是這趙國麾下的百姓可謂真正的富足,某聽聞趙國百姓不承擔徭役,也不服兵役,當兵不但能得到軍餉,而且家中直系親屬還受到優待,天下諸侯雖多,但能真正善待百姓的,唯趙王一人也!”

龐統嘆了一口氣,而後說道:“某隻希望這趙王不向我們那位州牧那樣,表面禮賢下士,實則以貌取人!”

龐統長相愚鈍,看起來平凡無奇,甚至面相有些醜陋,一副不聰明的樣子,時潁川司馬徽為人清雅而擅長識人,龐統二十歲時前去拜見。司馬徽坐於桑樹上採桑,而龐統坐於樹下,倆人相互交談一直從白天說到黑夜,司馬徽對龐統大為驚異,說是南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有了司馬徽這句話,龐統漸漸為人所知。

前年龐統被本郡太守舉薦給劉表,面見劉表之時,劉表的後妻蔡夫人嘲笑龐統的長相,引得滿堂嘲笑,雖龐統才華橫溢,智謀超絕,但劉表以貌取人,只是委任龐統為一縣主簿。

龐統心高氣傲,有大志,因此沒有上任主簿一職,而是回家繼續苦學去,直到收到影衛統領的盤纏以及應試憑證,方才前來晉陽參加考試,但不管在什麼時候,顏值都很重要,所以龐統對於趙平會不會任用他,心裡也沒啥譜。

徐庶也知道龐統仕途不順,忙安慰道:“某聽聞趙王用人從不問出身,只問才學,士元胸懷大志,且博學多才,既善政又善軍事,想來定能得趙王重用!”

龐統忙拱手道:“那就借元直吉言了,走今日我請客,請二位喝酒去?”

魯肅忙問道:“去哪裡喝?”

龐統雙手一攤,而後說道:“龐某囊中羞澀,自然是回客棧喝去?”

三人頓時鬨堂大笑,而後一起朝客棧走去。

......

王宮大殿之內,燈火通明。

趙平和蔡邕、陳宮、沮授等人早早用完晚膳之後,便前來這大殿開始審閱今日眾考生的答卷。但是即便聰慧於陳宮,博學於蔡邕,對於趙平出的這些試題,他們給出的答桉也不全都一樣。

好在趙平提前寫好了答桉,並讓人抄錄了幾份,而後又耐著心思給眾人講了一番,總得來說,除了兔子到底是怎麼死的那道桉件題有點爭議之外,其餘的答桉都達成了一致。

比如測量高塔的高度,趙平就給出了兩種解法,一種是最笨的,將繩子綁在一起,而後從頂層扔下,坐好標記,丈量繩子的尺度,這種方法費時費力,第二種則是在正午之時,測量高塔的影子,這樣省力一些,但準確度沒那麼高,畢竟這個時代沒有精準到秒的時鐘。第三種就是測量一層的高度,而後乘以層數,畢竟高塔每層的高度是幾乎一樣的,這種方法最省時,也最省力。

至於乘法口訣,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比如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這種演算法一直領先歐洲近兩千年,一直到13世紀初,東方的九九乘法口訣,才透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歐洲人發現了它的方便之處,學習了這個新方法。

至於測量大象的方法若是放在21世紀,有很多種方法可以解決,但是在公元191年,在符合當下人們思維的情況下,趙平只給出了三種方法。

第一種就是將象趕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就能知道大象的體重,也就是流傳最廣的曹衝稱象,不過眼下曹衝還是一個只知道吃奶的娃娃。

第二種就是做一個大象蹺蹺板,利用槓桿原理,讓大象站在一端,另一端站上人,等人和大象重量相同時,再將人的重量相加,便可算出大象的重量,當然這種比較費力。

第三種就是建造一個池子,而後注滿水,將大象趕入其中,整個身子全部沉入水裡,之後趕出大象,然後稱一下剩餘水的重量,在用之前稱好的滿池子水減去裡面的水,這種方法利用的就是水的密度,算容積繼而算出體重的方法,但實際操作中,沒那麼簡單,畢竟大象噸位在那裡擺著,而且還是活的,你也不知道它心情好不好,會不會喝口水,然後再噴出來。

但不管怎麼說,趙平給出的答桉,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東漢末年,還是能夠自圓其說,並且得到眾人認可的。

當趙平看到眾考生五花八門的答卷之後,差點沒控制住就笑出聲來,上午考的推論題,有些人給出了一些合理的推論,雖然不全,答桉也不全對,但卻有一定的邏輯性在裡面,因此趙平給他們的評的都是良,當然也有一份分析的很透徹,甚至推論比趙平給出的還具有說服力。

趙平好奇便將湖住的名字撕開,赫然看到是龐統的名字,不過更多的則是給出完全不沾邊的答桉,有人沒有推理過程就寫了一個答桉,然後下面賦上一首稱讚趙平的歌賦。

對於這些熘須拍馬胡編亂造的人,趙平並沒有一棒子全都打死,本來趙平是要採取每場淘汰制的,不合格的就不用參加下一場考試。

但是第一場考試之後,審閱試卷的時候,趙平發現前來參加考試計程車子對儒家經典理解都還是比較透徹的,不比朔方書院和晉陽書院培養出來的人才差,所以趙平動了心思,那就是將這192人全都留下。

明日最後一場考核結束之後,趙平會選成績優異者為官,那些成績差的,趙平也不會將他們放回去,而是留下來,公費入晉陽書院學習一年半載,然後待趙平在其餘各郡興建書院乃至後面的私塾,他們是可以用來當教書先生的。

在趙平看來,只要趙平給這些讀書人一些發揮的空間,在適當的抬高他們的地位,那麼想要獲得他們的效力還是很容易的。

在這個時代,書籍是靠人力抄寫的,雖然蔡倫發明了紙張,但那些書籍依舊是藏在世家大族家中,寒門士子若想讀到高深一點的書籍,那麼他們就需要投靠於世家,為他們效力,謀取利益,方才能有出頭之日。

所以說這個時代,世家壟斷了文化的傳播,繼而藉此掌控朝政,為自己的家族謀取更多的利益。

先前趙平抄世家大族家產的時候,看重的不是哪些金銀珠寶,而是那些藏書,趙平為了妥善保管這些藏書,在晉陽王宮建了一處規模宏大的文淵閣,並且戒備森嚴。

打天下靠武將,但治理天下靠的是文官,是知識分子,趙平重武,是因為他知道不管在亂世還是盛世,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大是絕對離不開武力的。

但趙平也不輕文,對於文人他是優待,比如軍中的參謀一職就是由文官擔任,若有武將膽敢無故冒犯參謀,那麼就會得到趙平的嚴懲。

文武一道,正如那太極一樣,一陰一陽,相輔相成,文不壓武,武不壓文,方才能使國家真正意義上達到長治久安。

當然為了促使文化的傳播,趙平已經命武研院一眾工匠暗中造出了銅活字,也就是北宋平民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

自從活字印刷術高效並且成功的印刷出第一本《論語》的時候,趙平就加派人手到武研院,印製書籍,但是由於蔡倫發明的紙不是太適合印刷,因此趙平的印刷書籍的意圖暫時擱置。

但是趙平已經命武研院開始嘗試改進蔡侯紙,相信要不了多久,適合印刷的紙張就能被髮明出來,到了那個時候,才是傳播文化,提高百姓素質教育的最好時機。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帶隋唐英雄打小日子

疾風小肥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