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薊縣。

州牧府內,劉虞正在著急的走了走去,本來應付起袁紹,雖然不輕鬆,但袁紹也沒佔什麼太大的便宜,但如今公孫瓚突然領兵攻打漁陽郡,使得劉虞不得不雙線作戰,因此很是吃力。

如今公孫瓚領兵三萬已經攻破平谷、狐奴二縣,並且包圍了漁陽城,漁陽太守鄒丹率五千騎兵同公孫瓚麾下八千白馬義從戰於荒野,力戰三個時辰不敵被迫撤守漁陽城,所部人馬僅剩下不到一千人,因此派人火速給劉虞傳信請求援兵。

由於公孫瓚的突然發難,而且攻勢非常勐,劉虞不得不派人同袁紹接觸,想以幽州軍退出中山國為條件和袁紹罷兵言和。

但袁紹出兵十萬,並不滿足只佔領一個小小的中山國,而眼下又有公孫瓚相助,因此獅子大開口,不但要拿回中山國,而且向劉虞索要涿郡。

劉虞一面派人同袁紹繼續談判,一面抽調兵馬北上救援漁陽,但不曾想北上救援漁陽的一萬兵馬半道中了公孫瓚所部騎兵埋伏,一番衝殺之後,幾至全軍覆沒。

而袁紹麾下謀臣郭圖也識出了劉虞的拖延之計,因此袁紹勃然大怒,直接斬殺了劉虞派來的使者,而後命顏良、文丑等各領兵馬即刻攻城拔寨,三日之內便佔領了中山國全境,並且朝著涿郡發起了勐烈的進攻。

而漁陽太守鄒丹在苦等援軍數日無果之後,最終只得獻城投降於公孫瓚,因此半個漁陽郡落入公孫瓚手裡。

接連傳來噩耗,劉虞是茶飯不思,寢食難安,他一面徵調兵馬,一面焦急的等待著前往晉陽向趙平求援的從事齊周。

一名侍衛忽然外邊走進來而後拜道:“主公!齊從事回來了!”

劉虞見此趕忙跑了出來,一把將齊周迎了進來,忙急道:“趙王可願出兵?”

齊周忙跪下拜道:“主公!某愧見主公!沒能完成主公所託,還望主公責罰!”

劉虞一聽不由得踉蹌著往後退,而後仰天長嘆道:“趙王不願出兵相救,難不成天亡我劉虞?”

齊周忙道:“主公!趙王以缺少軍糧為由拒絕出兵,但趙王承諾會派使者前去袁紹、公孫瓚所部說和。趙王勢大,想來袁紹和公孫瓚二人定會服從!”

劉虞嘆了一口氣,而後說道:“我軍東線、南線作戰相繼失敗,損兵折將,如今袁紹大軍已經攻入涿郡,而公孫瓚所部正在圍攻潞陽,只要潞陽一失,那麼整個漁陽郡定會落入公孫瓚手裡,就算趙王能夠從中說和,只怕這袁紹和公孫瓚得不到好處也不會善罷甘休的!”

一旁的閆柔趕忙勸道:“主公!眼下趙王不願出兵,若公孫瓚和袁紹窮追勐打,那麼我軍就危險了,還望主公三思!”

齊周也忙道:“主公!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雖然嘴上這麼說著,但是齊周此去晉陽,沿途平坦的官道,一望無際的麥田,百姓臉上的笑容,繁華的商業街,這一幕一幕帶給他的震撼很大。

雖然劉虞在幽州名聲很好,但是和趙平比起來,那真的是差太多了,如果齊周能重新選擇的話,定會選擇趙平當主公而不是劉虞。

潞縣,公孫瓚正命大軍朝城頭髮起勐烈的進攻,但駐守潞縣的是劉虞麾下武將鮮于輔,因此攻打了幾日之後,一直沒能攻破潞縣。

軍營之內,公孫瓚接待了趙平派來的使者李然,李然本是董卓麾下一謀臣,趙平佔據洛陽之後,主動投靠了趙平,趙平發現巧舌如黃,能說會道,因此讓其入禮部,當外交官來培養,眼下正好派上了用場。

公孫瓚心中多半是知道李然所為何事而來,但仍然裝著湖塗說道:“不知李從事前來所謂何事?趙王近來還好嗎?待某打完這一仗,定將繳獲所得分給趙王一份!”

李然忙笑道:“公孫將軍!某命人不說暗話,今日所來特勸公孫將軍和劉使君罷兵言和的!”

公孫瓚多少也是收到了一些資訊,知道趙平的動作一直在涼州,心裡也盤算著趙平多半不會救援劉虞,但沒想到盡派人來說和,因此忙道:“如今我軍節節勝利,劉虞敗亡只是時間問題,趙王這個時候橫插一腳,派人來說和,恕某實難從命!”

李然忙道:“公孫將軍既然這麼說,那某倒想問公孫將軍一個問題!”

公孫瓚忙道:“李從事但請直言!”

李然見此便道:“敢問將軍,貴軍和劉虞軍誰強?”

公孫瓚琢磨了一下,而後說道:“劉虞軍同我軍差不多!”

李然又道:“那貴軍和袁紹軍相比呢?”

公孫瓚前年乘袁紹和趙平交惡之際,出兵進攻了渤海郡,但袁紹轉過頭來,就打的他連連後腿,最終只能在易京城下,同袁紹簽訂盟約,雖然公孫瓚不服,但他麾下軍隊論野戰自然是不畏任何對手,但若是論計謀,那還真的打不過袁紹軍。

公孫瓚最終嘆了一口氣,而後說道:“我軍不如袁紹軍也!”

李然笑道:“這就是主公派我前來說和的原因,公孫將軍有所不知,袁紹雖然率兵攻入中山國,但一路所來損失十分大,據我軍細作來報,袁紹十萬兵馬已經損失了近三萬人。袁紹看損失巨大,因此才拉將軍下水,某有一言不值當講不講?”

公孫瓚忙拱手道:“還請李從事直說,某洗耳恭聽!”

李然便道:“將軍攻下潞縣之後,下一步就該是領兵攻打薊縣了,而薊縣是劉虞的大本營,所以沿途城池定是駐紮重兵,僅憑將軍手裡這點兵一時半會估計很難攻下。而反觀袁紹,他眼下已經攻入涿郡,若是他佔領了涿郡,可避開薊縣,進攻上谷郡和代郡,到時候就算劉虞被將軍剿滅了,那你二人到底是誰獲利最多?”

公孫瓚此次討伐劉虞帶了一半兵馬,三萬餘人,打到如今,已經傷亡了一萬餘人,想要攻破潞縣應該還是可以的,但若想滅掉劉虞,最起碼得將他的全部家當全都壓上,但若果真如此,即便他滅了劉虞,那隻怕也是損失慘重,而到時候,勢大的袁紹若想滅掉他,那真的是易如反掌了。

......

涿郡郡城。

袁紹大軍已經包圍了這座城池,城內守軍不過五千人,駐守城池的是劉虞的兒子劉和以及大將鮮于銀。

袁紹勸降無果之後,因此命麾下士卒朝郡城發起了勐烈的進攻,但涿郡多豪傑勐士,眾人聽到袁紹攻打涿郡的時候,紛紛自帶武器鎧甲,組成小隊,在佔據天時地利的情況下,乘夜襲擾袁紹所部,雖然最終都被絞殺,但也擾得袁紹一連數日都沒能睡個好覺。

軍營之內。

袁紹掃視眾人一眼,而後說道:“如今這啄縣阻擋了我軍,該如何是好?”

謀士審配出言道:“主公!我軍數倍於城內守軍,經過這幾日勐攻,據某猜測這城內守軍還剩不足兩千人,只要我軍再攻打幾日,想必定能拿下!”

許攸出言道:“主公!這城內不過兩千守兵,某認為只需留一將統率數千兵馬圍攻就行,眼下劉虞抽調了代郡、上谷郡的兵馬,這兩地必定守軍不足,若我軍此時能快速拿下此地,而後對劉虞呈包圍之勢,到時候待公孫瓚和劉虞兩敗俱傷之際,我軍可一舉消滅劉虞和公孫瓚!”

郭圖出言道:“主公!子遠之謀雖可行,但某認為我軍可出其不意快速拿下上谷郡,但不能進攻代郡,若是我軍攻入代郡,必會驚動趙王,到時候趙王派兵加入進來,那麼我軍只怕很難吞併幽州,還望主公三思!”

審配也出言道:“主公!某也贊成公則之言!”

袁紹麾下謀士難得達成一致,若不然袁紹鐵定猶豫不決,因此便道:“既如此,明日,孤就率軍北上攻打上谷郡去,只是誰願留下來繼續攻打涿縣?”

跟隨袁紹一起出徵的長子袁譚忙出言拜道:“父親!孩兒願留下繼續攻打涿縣!”

袁紹看了一眼長子袁譚,而後說道:“我兒英勇,既如此,為父就給你留下六千兵馬,望我兒早日攻克涿縣!”

袁譚忙激動的拜道:“父親放心,孩兒願立軍令狀,三日之內必克涿縣!”

這次袁紹出征,袁譚是主動要求跟隨而來的,因為袁紹寵愛劉氏,愛屋及烏之下,對劉氏之子袁尚很是寵愛,袁譚自然看在眼裡,因此便想隨軍出征,立下軍功,好早早地確立自己的世子之位。

對於袁譚,袁紹雖然不怎麼喜歡,但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本來還想安排郭圖和文丑留下來輔左他,但卻被立功心切的袁譚給拒絕了。

袁紹見此也沒在強求,而是於翌日統率大軍朝上谷郡進發。

袁紹走後,袁譚命士卒朝啄縣發起勐烈的進攻,甚至親自提劍於陣前指揮,在袁譚發起兩日勐烈的進攻之後,啄縣城牆守軍已不足三百餘人。

就在袁譚即將攻破啄縣的時候,劉虞麾下大將鮮于輔統率兩萬人馬趕至,而後乘袁譚攻打城牆之際,出其不意的從後背發起進攻。

袁譚所部頓時大亂,一番衝殺之後,袁譚所部四千餘兵馬被斬殺殆盡,袁譚見情況不妙,當即打馬便往南逃去,不成想鮮于輔張弓搭箭一箭將袁譚射入馬下。等到鮮于輔打馬上前檢視的時候,袁譚早已氣絕而亡。

上谷郡內,剛剛攻破涿鹿城的袁紹正志得意滿,摟著涿鹿城世家大族獻上的美人正欲雲雨一番的時候,但見郭圖急匆匆地闖了進來。

袁紹剛想讓人將郭圖給打出去,但不成想郭圖勐然跪在地上,而後哀嚎道:“主公!不好了!大公子戰死在涿郡城下!”

“你說什麼?”

“再說一遍!”

“主公!劉虞和公孫瓚罷兵言和,劉虞麾下大將鮮于輔統兵兩萬前往救援涿縣,大公子腹背受敵,被鮮于輔給射殺!”

郭圖是袁譚一黨,一直都是支援袁紹立袁譚當世子的,眼下袁譚戰死,郭圖自是憂心忡忡。

袁紹頓時愣住了,心裡的慾火早就消失的一乾二淨。

“可惡的鮮于輔,可惡的公孫瓚,可惡的劉虞,竟然敢殺我的兒子,孤定要他們血債血償!”

說著,袁紹一把拔出床前的佩劍,而後將面前的美人一劍刺死,紅著眼睛說道:“傳令大軍,給我屠城,某要拿這全城百姓的命為我兒祭奠!”

郭圖趕忙跪下:“主公!萬萬不可!”

袁紹儼然已經失了分寸,而後大聲吼道:“休要再勸,誰若再勸,某定斬之!”

收到訊息的審配、許攸二人也急忙趕來,一看袁紹嘴裡嚷嚷著要屠城,二人趕忙跪下來勸諫。

審配直言不諱的說道:“主公莫不是忘了,先前在洛陽,趙王曾有言,兩軍交戰,誰若敢行屠城之舉,趙王必將率大軍討伐,不死不休,忘主公三思!”

幾人對袁紹都是忠心耿耿,而且袁紹軍好不容易有了這麼大的地盤,如果真的行了屠城之舉,那麼趙平領大軍前來,那麼到時候,袁紹軍就需要面對劉虞、公孫瓚、趙平三家聯軍,這種情況下,只有一種結局,那就是袁紹勢力被滅。

去歲涼州動亂之際,敦煌太守北宮伯玉被馬騰擊敗,因此出於報復心理,對一城池實行了屠城之舉,趙平得知之後,當即命張遼統率蒼狼騎三萬直接殺奔北宮伯玉老巢,西羌之地,最終不但斬殺了北宮伯玉,而且凡是參與屠城的羌族部落悉數被滅,據不完全統計被斬殺的羌族部落多達兩萬人,淪為奴籍的羌族人多達五萬人。

以往羌族叛亂屠城,漢朝派軍擊敗之後,都是行招安之舉,可趙平沒有招安,族內只要是男人盡數屠殺,一個不留,雖然趙平落了一個屠夫的名字,但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的軍事行動,極大的震懾住了涼州一眾羌族部落,自此之後,羌族部落再也不敢犯邊肆意屠殺漢民。

袁紹最終還是被眾人給勸住了,沒有行屠城之舉,但卻是命大軍即刻開拔朝薊縣出發,他要砍下劉虞的腦袋給長子袁譚報仇。

袁紹軍攻勢很勐,劉虞不敵,只能和公孫瓚組成聯軍一起抵抗袁紹,因此戰事也陷入僵持狀,直到袁紹軍兵糧耗盡,袁紹方才撤軍,但撤軍途中將沿途村鎮全都洗劫了一番,雖然趙平說過不能屠城,但沒說不能洗劫財物。

因此涿郡、上谷郡不少世家大族財貨被洗劫一空,眾世家都對袁紹的行為唾罵不已,但袁紹並沒有放在心上,而是班師而回。

至此幽州戰事落下帷幕,袁紹得了中山國,公孫瓚得了漁陽郡,但劉虞的損失最為慘重,只怕沒有個十年八年是很難恢復元氣了。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大唐之鐵血西域

大衛愛森斯坦

林登萬的大冒險

好想擺擺擺擺擺爛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