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一戰,程遠志、鄧茂被殺,五萬餘黃巾被斬殺一萬五千餘人,俘獲六千餘人,招降一萬三千餘人,餘下的除了被裹挾而來的普通百姓,其餘皆逃入山林。而趙平所部傷亡不過千人,可謂是大勝。

按理來說應該是乘勝追擊,南下收復失地,同盧植南北夾擊黃巾才是,可趙平並沒有行動,而是駐軍於代郡,除了整編訓練招降的黃巾士卒之外,竟按兵不動。

一眾逃走的世家大族見趙平率軍擊破了程遠志,紛紛犯了回來,畢竟高柳有他們的各項產業,是他們的大本營。世家大族見趙平軍力雄厚,便聯合太守王澤請求趙平早日出兵收復代郡南部尚且在黃巾手裡的幾座縣城,可都被趙平以麾下皆是騎兵為由給拒絕了。

三天來,趙平除了前往太守府蹭吃蹭喝,就是訓練剛招降而來的黃巾軍,這些黃巾雖悍勇,但都匪裡匪氣的,需要去朔方校場好好打磨一下,當然眼下只是從蒼狼騎調一些軍官去做最基本的列隊整訓。

五日後,李肅統率兩萬步兵終於抵達高柳,王澤見此再次請求趙平出兵,可卻被趙平以朔方人少,缺少軍糧為由推辭了。

於此同時,涿郡太守鄒靖在劉備三兄弟的幫助下已經擊破了張燕所部,張燕被迫率殘餘之軍撤往黑山,卻不想半路遇到幽州刺史郭勳領五百騎奔赴代郡,一番火拼之後,張燕所部殺了刺史郭勳,訊息傳到幽州各郡之後,各地人馬皆由太守統領,各自為戰,幽州一時間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

朔方刺史趙平擊破程遠志的訊息和幽州刺史郭勳被殺的訊息幾乎同時傳到了洛陽,朝野震動不已,一者沒有料到趙平那麼能打,一戰就幾乎全殲了北犯代郡的黃巾,二者所有人都盯著幽州刺史這個位置,畢竟眼下這個局面,幽州刺史這一職位可以決定一個家族的興衰。

朝廷大臣們先就趙平的封賞問題吵得是不可開交,以太傅袁隗為首的世家都認為眼下應當以剿滅黃巾為主,待剿滅黃巾之後在行封賞也不遲。而大將軍何進等少數武將卻是認為,前方將領取得如此大功,朝廷不及時封賞,誰還會在前線奮力剿賊,他們認為以趙平之功當封侯。

兩方僵持不下,誰也不肯讓誰,最終劉宏聽信了宗室大臣劉焉和劉虞的意見,下令晉升趙平為徵南將軍,統率所部人馬南進中山國,並且任命宗室大臣劉虞為幽州刺史,即刻前往幽州統領各郡兵馬剿滅幽州境內的黃巾。

劉虞趕赴涿郡之後,得知趙平依舊屯兵於代郡並沒有聽從朝廷詔令出兵西進,忙派遣使者前往詢問,一問才得知趙平以糧草不濟為由賴在代郡不走。

數萬虎狼之師一直駐守在自己的地盤上,對於想要掌控幽州的劉虞而言無疑是寢食難安,因此劉虞頻繁的派使者同趙平商議,最終劉虞以金五千,糧食五萬石才讓趙平率軍南下征討中山國。

趙平並不是故意賴在代郡不走,而是在等。

北郡、上郡、雁門三支兵馬已經攻入了中山國境內,這三支兵馬都是由世家大族拼湊而齊,趙平為了徹底掌控朔方刺史部,打算讓這三支兵馬相同張純打上一陣子,到時候他在率兵坐收漁翁之利,至於勒索劉虞,完全是順手牽羊而已。

正史上,中山國太守張純造反是在中平四年,而且勾結了烏丸人,只是在這個時空裡,或許是因為趙平的橫空出世,引發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使得張純造反提前了。

中山國領13縣分別是盧奴、安熹、漢昌、蠡吾、安國、母極、新市、上曲陽、望都、唐縣、蒲陰、北平、廣昌,郡城在盧奴。

張純兵力不過三萬,加上臨時強行招募而來的百姓不過五六萬而已。

而北地郡、上郡、雁門郡三地加起來兵力也有兩萬餘,雖說不一定能擊敗張純,可打個旗鼓相當應該還是可以的,但是趙平還是沒有想到他高估了這三地的兵馬。

趙平領兵剛攻破中山國最北端的廣昌縣城,就接連收到了三封求援信。

原來這三支兵馬,雖一同從雁門郡攻入中山國,但是進入中山國之後卻是各自為戰,三郡太守既不願聽從刺史趙平的命令,也不願被別的太守所指揮。

雁門太守郭縕是三支兵馬中最多的,郭縕,出身太原陽名門郭氏家族,大司農郭全之子,政治和軍事才能皆一般,不過他有個兒子很出色,那就是曹魏名將郭淮,當然眼下郭淮還是個只知道吃奶睡覺的娃娃。

話說郭縕領一萬兩千餘士卒入中山境內,攻克北平縣之後一路南下未遇張純兵馬阻攔,因此漸生輕敵之意,直接長驅直入想率先拿下望都而後直逼盧奴,但不成想在望都縣一處山林內遭遇張純主力埋伏,一萬兩千餘士卒,或戰死或投降,郭縕僅率千餘士卒狼狽北逃。

若不是上郡太守扈育提前一步攻破了唐縣,郭縕只怕得全軍覆沒了,北郡太守王季然兵力最少,只有不到四千人,但卻是三郡之中戰力最強的,因為這三千多人中,有三千全是騎兵。

可中山國多山川,並不利於騎兵作戰,若是王季然沿官道行駛多半也不會遇到什麼阻力,壞就壞在王季然在蒲陰附近擊潰亂軍之後,盡然率騎兵攻入山林追擊逃亂之地,結果被趕來的張純援軍放火燒山,若不是王季然麾下有一將領察覺,只怕王季然所部就得被燒成灰盡了。

搞了一鼻子灰的王季然在損失了千餘騎之後也只得一邊向趙平發求援信,一邊率軍後撤。

廣昌縣衙內,趙平看完三封求援信,不由得當眾大罵道:“狗日的,不聽我指揮也就罷了,如今戰敗被圍,才想起還有我這個頂頭上司,竟然還厚顏無恥的要我出兵救援!”

呂布忙拜道:“主公!依末將看,不如待亂軍攻破唐縣,將這陽奉陰違的三人除掉,我軍在出兵救援!”

李肅見此也忙說道:“主公!雖然這三人不肯聽從軍令,但若主公不救,傳了出去難免會有損主公威名!”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終極尖兵

裁決

重生之稱霸王朝

沉睡的龍

穿越秦末,我靠忽悠得長生

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