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城。

自劉備投靠劉表以來,由於被蔡帽、蒯良等一眾荊州大世家所不容,因此只得率著先前的殘兵敗將駐守新野,實則是劉表用來抵擋趙國兵鋒的炮灰。

而且新野民生凋敝,養活劉備麾下的三千四兵馬都很是困難,更別提擴軍備戰了。

雖然麾下有關羽、張飛、藏霸等勐將,但手裡沒有足夠多的兵也是毫無用武之地,因此劉備便去拜訪了水鏡先生司馬徽。

待劉備來至司馬徽住所時,司馬徽正在睡午覺,脾氣暴躁的張飛當即想衝進去將司馬徽給捉出來,但是劉備急忙勸道:“三弟不可魯莽!”

張飛見此也只得退下,而後劉備則是恭敬地立在門外,一直站立了一個時辰,管家方才開啟大門,而後將劉備迎了進去。

“劉備拜見先生,還望先生指點我劉備!”

一見司馬徽劉備趕忙行了大禮。

司馬徽見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

看起來應該有帝王將相之相,忙開口說道:“劉使君此來所謂何事?”

劉備忙道:“如今天下諸侯割據,漢室江山被歹人佔據,我劉備身為皇族後裔,一心光復大漢,但卻屢屢碰壁,還望先生指點,我該何去何從?”

司馬徽笑道:“劉使君若是想謀身,那麼只需安心的待在楚王身邊即可,若是想謀其它的,那麼劉使君可去請某好友黃承彥的得意門生姓諸葛名亮字孔明,有他在,說不定劉使君還有一線生機!”

劉備忙拱手道:“敢問先生!不知先生口中所說之人現在何處?”

司馬徽忙道:“孔明如今居住在隆中,臥龍崗一茅廬之中,劉使君可前往求見!”

劉備感激涕零的拜別司馬徽之後,便返回新野,準備厚禮,尋了一向導,準備前往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

劉備走後,一名小徒出來朝著司馬徽說道:“老師!某去年遊歷趙國,發現趙國百姓安居樂業,沒有世家大族欺凌壓迫百姓,而且凡百姓之子,皆以參軍為榮,趙國控弦之下百姓千萬,霸業已成,老師為何還將孔明師兄介紹給這劉使君?”

司馬徽擼了一把鬍鬚,而後說道:“自趙王崛起之後,某一直夜觀星象,但卻從未找到代表趙國氣運的星象,所以某想這趙王很有可能不是我們這方大地上的人,而方才某觀這劉備有帝王之相,因此便將孔明介紹給他,當然孔明肯不肯為他效力,某就不得而知!”

小徒行了一禮後,而後就退了出去。

司馬徽不由得仰天問道:“冥冥之中自有天註定,可為何某看不到你的星象呢?”

......

且說劉備備齊厚禮,而後經多方打探,終於來至臥龍崗,而後來到一柴門之前,上前敲門詢問:“我乃新野太守劉備,特來拜訪孔明!”

一名七八歲的小童忽然從門內出來,而後說道:“我家先生外出了!不在家!”

劉備忙道:“你可知你家先生去往何處?又何時歸來?”

小童忙搖頭道:“先生蹤跡不定,歸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數日!”

劉備頓時長嘆一口氣,心情很是失落,一旁急性子的張飛忙說道:“大哥!既然他不在家,那我等就回去吧!”

關羽也忙說道:“大哥!既然他不在家,不如我們擇期再來!”

劉備見此叮囑小童幾句,而後便返回了新野。

三人回至新野,過了約莫數日,便又去尋諸葛亮,不曾想這一回也沒有想見到諸葛亮,張飛不由得惱怒道:“大哥!不若散下海捕公文,某親自將其捉來!”

劉備忙道:“翼德不可如此,如今我劉備依然窮途末路,若是再不能得到高人指點迷津,那我劉備只怕只能返回涿郡老家繼續織我的草蓆了!”

......

黃承彥家中,諸葛亮正在聽從幷州晉陽回來的馬良講述沿途所見的趙國景象,臨了,諸葛亮不由得問道:“這趙國果真這麼好?”

馬良忙道:“孔明有所不知,這趙王十分體恤百姓,百姓們不用服任何兵役,而且今歲年初,趙王還下令永久免除人頭稅,因此田間百姓每年除了交田稅之外,沒有任何苛捐雜稅!最重要的一點是,趙國境內無一處山匪,趙國每佔領一地,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剿匪,而且每年都會剿匪好幾次,因此土匪想在趙國境內佔山為王是不可能的!”

一旁未說話的黃承彥忽然說道:“我黃家乃荊州世家,為趙王所不容,若不然我定要孔明投效於趙王!”

諸葛亮皺著眉頭說道:“老師!亮聽說那些配合趙王統治的世家轉而經商,好像如今的家業不比從前差,楚王劉表掌握荊州如此肥沃之地,卻連區區孫堅都對付不了,任由吳國佔領揚州,我荊州必危矣!”

黃承彥這才說道:“孔明!我聽聞新野太守劉備兩次邀請你出山,但你故意迴避不見,不知是何意?”

孔明忙拜道:“老師!我前不久收到士元書信,言及但凡有才之士在趙國境內皆受到重用,所以學生想前往趙國為趙王效力!”

黃承彥擼著鬍鬚而後看著諸葛亮認真的說道:“孔明!你可知你若是投效於趙王,那就相當於和我們黃家為敵了,若是如此,我就不能將月英嫁給你了!”

諸葛亮和黃月英感情深厚,青梅竹馬,黃承彥也想將女兒嫁給諸葛亮,但是諸葛亮一直以年紀輕為由不接受劉表的徵辟,因此黃承彥才將此事一拖再拖。

劉備是沒有見過諸葛亮,若是知道諸葛亮只是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只怕未必會器重他,畢竟這個時空劉備請諸葛亮出山可是提前了十多年。

諸葛亮沉默良久,而後朝黃承彥行了跪拜之禮,說道:“老師!學生本就是布衣,家中只有薄田幾畝,幸得老師看重,方才有機會讀書識字,老師之教導學生沒齒難忘。

但方才季常兄說過趙王曾經說過一句話,若身為軍人,當手持三尺長劍保家衛國,為天下黎民百姓而戰,而身為讀書人,當為天地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亮不想為世家大族所用,甘願為天下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謀福祉,此番亮心意已決!就此拜別老師!”

說完,諸葛亮朝著黃承彥磕了一記響頭,而後大步流星的朝外走去。

恰在此時一名黃髮少女跑了出來,而後朝著諸葛亮的背影喊道:“孔明哥哥!月英此生非你不嫁!”

孔明的身子不由得顫抖了一下,但終是沒有轉身,不過卻開口大聲喊道:“月英妹妹!三年之後,我定來迎娶你過門!”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住宅風水

春風來易術

咱兩關係那麼好,你卻想當我爹

無窮無量的超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