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晚龜野離開後,宰相府便多了一位女下人。

白天他在宰相府忙前忙後好不快活,給人一種十分能幹的感覺;可到了晚上,他就會待在胡惟庸為她準備的豪華房間,吃著胡惟庸這個宰相親手給她包的水果,拿著一本素書看著,腳還翹在胡惟庸背上,美其名曰:讓胡惟庸知道誰是主人,誰是狗。

可憐的胡惟庸只能忍受他人胯下之辱,因此,他暗暗發誓,等他奪取大權之後,第一個就要殺了這個惡毒的女人。

這一天,鈴木棋子好像突然有了良知一般,竟沒有讓胡惟庸跪在地上。

他走到胡惟庸面前,低聲說道:“宰相大人,你不是想要奪取大位嗎?在下這裡有一妙計。不知。”

“請棋子小姐明言。”胡惟庸原本萎靡的神情忽然抖擻起來。

“你也看到了,最近我正在讀你們中國的素書,從中我學到了很多。與如今的情況結合,我想到了一個妙計。”

“棋子小姐,咱們先說正事!”見鈴木棋子又要賣關子,胡惟庸連忙打斷。

“別急,要想取得大位,必先讓那位子上的人一無所有,精神崩潰。根據這些天我所知曉的,太子朱標是朱元璋最喜愛的兒子也是他最重要的人之一,且太子朱標身體不是很好,如果把他弄死了,朱元璋會不會很傷心啊?”她淡淡笑道,可胡惟庸從他的笑容裡看出了什麼叫做極致的惡毒。

“聽說太子妃常氏身體也不怎麼好,特別是生了皇太孫朱雄英以後更是傷上加傷,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所以我們先把它給弄死,太子朱標如果知道自己心愛的女人就這麼死了,萬一一個激動也去了,朱元璋在一連失去兩個親人的前提下精神必然崩潰,到時候再找人把他最心愛的女人也給做了,三重打擊之下,我就不信他還能像如今一般遇事而不亂。到時候就是我們奪取大權的最好時機。”頓了頓,她又陰險的笑道:“太子嬪呂氏對太子妃的位子早已虎視眈眈,做夢都想坐上太子妃的寶座,我們何不利用一番?我說的是嗎,宰相大人?”

她眼睛直勾勾的望著胡惟庸,似要將他吃了一般。胡惟庸被她看得汗毛倒立,愣愣的點了點頭。

待鈴木棋子揮手示意他離去後,他才如蒙大赦般逃出房間,並關上房門。

回到自己房間,胡惟庸大口喘氣:“這個女人太可怕了,光憑一個眼神就將我嚇得不敢動彈,與皇上比起來也不遜色於多少了。”

雲南提督府一處偏房內,一個髒兮兮的青年正在大快朵頤。

旁邊有一個官員看著青年吃的差不多了,便開口問道:“小夥子,有什麼話咱慢慢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了,怎麼進來就大喊銅甲屍?”

“張大人,我們一村老小都被那銅甲屍給殺光了,就剩小人,我一個人逃了出來,請大人一定要為我們一村老小討個公道呀。”青年哭訴起來。

“行了行了,別哭了,還有別一口一個大人叫的,我也只是一個鎮千戶來這裡混口飯吃的。不過這件事情我一定替你們討個公道,我現在就寫文書上交給皇上。”見青年又開始哭了起來,雲南第一任都指揮使張旭,開口安慰道。

說著,他從一旁的桌上拿起毛筆,寫了一封奏書,遞交給了手下並讓其繫上800里加急的金線。

應天府乾清宮,朱元璋拿著由毛襄摘抄下來的雲南急奏陷入沉思。

“到底為何原因,咱設立捉妖司以後,咱大明的怪事就頻頻發生,怪哉!毛襄,你怎麼看?”

面對朱元璋的突然發問,毛襄一時語塞,愣愣回道:“皇爺,臣一介武夫不知如何解決此事,況且臣不能甘於內政。”

“你小子!”朱元璋笑罵道。

見朱元璋眉頭舒展,毛襄暗暗鬆了口氣,內心直呼:又躲過了閻王的催命!

“去,傳劉伯溫入宮。”朱元璋開口吩咐。

半晌,劉伯溫不急不緩的跟著毛襄進了乾清宮。

劉伯溫跪下叩首。

“聖恭安!”

“朕安!起來吧。”

朱元璋不是一個喜歡廢話的人,見劉伯溫起身,他便開門見山道:“劉基,咱今早剛收到一份800里加急,你看看吧!”

說著,將一本奏摺丟在了劉伯溫面前。劉伯溫將其撿起,看著看著,眉頭深皺起來。

“劉基,你莫非瞧出了些什麼?”見劉伯溫皺起眉頭,朱元璋好奇問道。

“這銅甲屍來頭不小,3000年也不見得能有一頭,而且只產在雲南土司等地,極兇!”劉伯溫嚴肅說著,然而,話鋒一轉,他又開口道:“但如果收服這銅甲屍,朝廷在雲南土司的心目中,可便是有了一定地位,因為他們極其懼怕這銅甲屍,這有助於朝廷進一步對雲南的掌控。”

聽著劉伯溫的鑿鑿之言,不禁點頭:“劉基,見你這麼瞭解,那依你之見這件事該怎麼處理?”

劉伯溫聞言,心裡咯噔一聲:糟了,送命題!要是打好了一切平安,答不好,那就是九族消消樂了。

短短几期內,劉伯溫想了很多,最終只是想出來兩種應對方法,一:對朱元璋說,一切由你定奪;二:接下此事。

見劉伯溫遲遲不給出答案,朱元璋眉頭皺了起來,顯然有些不悅。

見朱元璋有些不悅,劉伯溫連忙回答:“回皇上的話,臣會帶領捉妖司潛徑雲南解決此事!”

“行,朕知道了,你去安排吧!”

見朱元璋面色有些許好轉,他這才心裡鬆了口氣,飛也似的逃出皇宮。

回到府上,劉伯溫第一件事就讓管家去召集四人。

等四人來到府上,劉伯溫向他們全盤托出了剛才發生的事,並讓他們準備準備,今日出發去雲南。

見四人一些不情願,劉伯溫又苦口婆心道:“咱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大明百姓,所以說雲南吐司野蠻,但他們也是我們大明的百姓。我也知道你們個個都嬌生慣養,平常若不隨長輩打仗,就會待在府上鬥鳥什麼的,而此次路途較遠,你們不願意去也是情有可原,可是這是為了我們大明的百姓啊!孰輕孰重,你們自己應該知曉!”

經過劉伯溫的一陣洗腦,四人才勉強同意了下來,可他們還提出了個條件,就是朝廷賞賜得分他們些,但這被劉伯溫拒絕了,理由是他向皇上說過了,捉妖司不需要賞賜,讓皇上將賞賜作為賑災錢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錦繡

好笑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