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來了!

在“諸葛孔明”領著“龐士元”、“周公瑾”、“魯子敬”他們仨在極短的時間裡用630毫米的重型魚雷錘爆了兩條英國人的“君權”級之後,今天真正的主角上場了。

就看見“秦始皇”領著“漢高帝”、“漢光武帝”、“晉武帝”、“隋文帝”、“唐太武帝”他們爺幾個,在一群2000噸的“護衛”級驅逐艦保護下,排著一列縱隊,氣勢洶洶的就上來了!

這六位現在可都是標準排水量萬噸,滿載排水量萬噸,,配備了8門330毫米45倍口徑主炮的戰列巡洋艦——雖然大明海軍劃分戰列巡洋艦的標準是既有戰列艦的防禦和火力,又有巡洋艦的航速。絕不意味著裝甲和主炮會縮水。當然了,如果拿“始皇帝”級去和使用了同款萬匹馬力動力系統的“大周”級戰列艦比,的確有犧牲裝甲、火力以換取更高航速的意思。不過“始皇帝”今天的對手不是自家的“大周”級,而是英國人的“印度皇帝”級!

而“印度皇帝”當然也是相當有實力的——那可是大英帝國不惜工本打造的“翻盤艦”,它的標排和“始皇帝”級一樣,都是萬噸,滿排少了2000噸,但也有萬噸。

“印度皇帝”的火力配置乍看上去是強過“始皇帝”的,它擁有10門英寸的大炮,而“始皇帝”只有8門330毫米大炮。不過大明的穿甲彈技術一直比大英要領先,現在已經有了穿甲能力更強的風帽穿甲彈。所以330毫米的大明穿甲彈的作戰效能應該不亞於英寸(343毫米)的英國穿甲彈。

而“印度皇帝”的防禦能力也不弱,如果僅僅考慮裝甲厚度而不考慮裝甲鋼的質量,幾乎可以和始皇帝級劃等號。如果要考慮雙方的硬質鋼甲的質量,“始皇帝”的防禦能力肯定更勝一籌。

不過“印度皇帝”跑得有點慢,最大航速只有節......而且這個節的速度還是在海試當中跑出來的,標稱的最大航速只有21節。而“始皇帝”的標稱最大航速就有27節,在海試當中甚至跑出過28節的高速。

在速度這個指標上“印度皇帝”和“始皇帝”一比就差遠了。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誰讓大明的燃油鍋爐和蒸汽輪機都甩大英的同類產品幾條街呢!“始皇帝”的萬匹馬力的主機比起“印度皇帝”的萬馬力主機可大了一倍都不止!

雖然“印度皇帝”的動力比“始皇帝”差了一大截,但是隻要船堅炮利,也不是不能擺開來公平一戰......但是“始皇帝”、“漢高帝”、“漢光武帝”、“晉武帝”、“隋文帝”、“唐太武帝”這幾位都是不講武德的,在他們的字典裡就沒有“公平”二字。

所以在他們出場之前,從蜀忠王號、夔忠王號上起飛的90多架艦載機已經把6條印度皇帝級給炸了一邊,雖然沒有炸沉,但也炸得他們個個掛彩。

其中“印度皇帝”最慘,動力艙捱了一枚250公斤的穿甲炸彈,4臺蒸汽輪機中的一臺被炸燬,剩下的三臺也給炸出一些小毛病,另外還一些管道被炸漏了汽......差不多損失了三成動力,主機功率只剩下萬、萬馬力的樣子,航速也從21節減到15、16節,現在已經落在了由6條“印度皇帝”級組成的編隊最後。

和“印度皇帝”同級的“羅馬皇帝”屁股上中了兩枚魚雷......還好是450毫米的航空魚雷,威力不算太大,所以屁股還在,只是進了不少海水,艦體稍微有點傾斜,航速放慢了2節,不影響航行。

另一艘“印度皇帝”級的“查理曼皇帝”的“船腦袋”上中了一枚250公斤的航彈,航彈就落在艦艏的1號炮塔前,直接砸穿了艦艏的甲板,在甲板下方爆炸,還順帶著點著了什麼,現在“查理曼”的腦袋上還濃煙滾滾呢!

“印度皇帝”級的“英格蘭國王”號則是右舷水線處中了一發450毫米的魚雷......還好,進了點水,身子稍微有點歪。

同樣是“印度皇帝”級的“蘇格蘭國王”號則被炸掉了一個位於“船屁股”上的雙聯英寸炮塔,炮塔頂部的鋼板看著老厚了,卻沒扛住250公斤穿甲航彈的一擊,給直接炸開了瓢。不過這座炮塔底下的防火門還是挺好的,所以只是炸了炮塔,沒有炸著彈藥庫。

還有一艘“漢諾威國王”號,也是“印度皇帝”級的,它傷得最輕,只是中了幾枚飛龍2丟下的100公斤炸彈,也沒傷著什麼要害,只是炸碎了倆救生艇,順手點了把火,現在火已經撲滅了,只是“黑”了一塊,看著有點醜。

因為“漢諾威國王”傷得最輕,所以今兒的頭陣就是它了,屁股開花的“蘇格蘭國王”跟在後頭,再接下去的身子有點歪的“英格蘭國王”,腦袋冒煙的“查理曼”則跟在“英格蘭國王”後面,再後頭則是屁股連中兩雷的“羅馬皇帝”,而隊伍最後才是傷了主機,有點跑不動的“印度皇帝”。

看到這麼歪歪扭扭的“一堆破船”,“秦始皇”、“漢高帝”、“漢光武帝”、“晉武帝”、“隋文帝”、“唐太武帝”他們爺幾個可高興壞了,直接開足馬力往上衝。也不去管正被“丐版戰列艦”和“軍師”巡洋艦們圍攻的那些“君權”級,只是朝著“漢諾威國王”號衝過去,而且衝到距離它兩萬多米開外後,就在“秦始皇”的率領下,來了個海上急轉彎,同時減慢航速到了22節——這是要搶T位進行炮擊了。

而海上的6艘“印度皇帝”級現在只能勉強維持十七八節的航速,根本沒法和對手搶“T”字位,所以只好趕緊跟著轉彎,但還是慢了一拍,當“秦始皇”、“漢高帝”、“漢光武帝”他們仨轉過來的時候,“印度皇帝”級這裡只有1艘漢諾威國王號完成了轉向。於是搶先轉彎的“秦始皇”、“漢高帝”、“漢光武帝”就調轉了24門330毫米大炮,隔著一萬七八千米就開勐轟“漢諾威國王”!

“漢諾威國王”則以自己的10門英寸大炮對準了“始皇帝”勐轟!

一時間海面上你來我往,彈雨橫飛。

“始皇帝”級是大船扛小炮——打得穩!而且大明海軍的觀測根據和算力(他們裝備了太平元年式軍用算盤)都遠超對手,所以打了8輪齊射後就取得了第一次命中。

一枚“漢光武帝”打出的330毫米穿甲彈在空中畫出了一道優美的弧線,然後準確落在了漢諾威號的兩座煙囪中間,“轟”的一下就炸出了耀眼的火光和大量白色的煙霧......

在後方的“威廉四世國王”號上指揮的威廉.巴加上將看到這一幕,就知道要壞了!

“漢諾威國王”號已經遭受了重創,它的水平甲板被330毫米的穿甲彈直接貫穿而下,這枚穿甲彈徑直進入了鍋爐艙,爆炸摧毀了兩座鍋爐,還炸死了艙內所有的鍋爐兵,炸壞了一些管道後,“漢諾威國王”號的速度一下子減到了15節。

但這還是“漢諾威國王”災難的開始,僅僅1分鐘後,“始皇帝”打出的330毫米炮彈再一次命中了“漢諾威國王”號,這一次炮彈直接撞上了“漢諾威國王”號防禦比較單薄的艦艏水線部,再一次形成了貫穿,直接炸出了一個大豁口,海水毫不留情地洶湧而入,這使得“漢諾威國王”再一次減速,而且艦體還發生了傾斜。雖然重點防護的理念可以確保它很難被擊沉,但是喪失了航速的“漢諾威國王”現在很難離開戰場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住宅風水

春風來易術

咱兩關係那麼好,你卻想當我爹

無窮無量的超軼主